鸦片战争后,许多中国人走出国门,他们把所见所闻笔之于书,写成日记或游记,相当真切具体地记述了东西各国的社会状况、政治制度、文教设施、风土人情、山川景物。本书选取其中一些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宏观地介绍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反映了近代中国人认识西方、了解世界并寻求救国真理的心路历程。
插图二十四帧
钱锺书序
李侃序
第一章 古人的世界
善眩之国
SIREN与甘英
大食的战俘
地生羊
第二章 自西徂东
马可波罗
“下西洋”
《万国舆图》
《职方外纪》
十七世纪的梦想
第三章 一八四零年以前
巴琐马西行记
樊守义《身见录》
谢清高《海录》
第四章 林缄始游西海
比徐霞客走得更远
从坐并观天到以蠡测海
思乡不羡寄居虫
第五章 斌椿游历欧洲
出洋的背景
久有浮海心
非亲到不知有此胜境
东土西来第一人
第六章 志刚初使泰西
跪拜礼
夜郎自大
蒲安臣使团的工作
炮大船坚,不如此言
第七章 张德彝航海述奇
第一批学英文的学生
同文馆
见所未见
友情和敌意
新事物和旧观念
“述奇”的价值
第八章 罗森见日本开国
海外三神山
花旗火船
马登·柏利和罗森
炮口下的开放
第九章 容闳与西学东渐
伶俐的小家伙
耶鲁的留学生
和太平军的接触
幼童留美
埋骨在Hartford
第十章 王韬的海外漫游
墨海书馆
上书太平军
从香港到欧洲
曾经沧海,放眼全球
扶桑之游
第十一章 李圭的环游地球
痛定思痛
百年盛会
机器正当讲求
大清国展览馆
第十二章 巴黎公社的目击者
一八七一年在法国
旁观者清
为公社留一实录
此行原委——天津教案
第十三章 西方文明对郭嵩焘的影响
孤独的先行者
大风吹蹙洞庭波
思想危机和出路
洋务观
本末论
巴力门和买阿尔
定大、虎克诸实学士
从退夫子到比耕到纽登
夷狄?中国?
洋务派内部的批评者
寂寞身后事
“终为一中国人”
第十四章 刘锡鸿“用夏变夷”的失败
一场大辩论
舞空枪于烟雾之中
郭嵩焘的死对头
半推半就地认错
旧思想的破产
第十五章 黎庶昌关于西洋风土的记述
出发点:经世之学
一卷西洋风俗图
文人·学者·外交官
于平实中见深意
第十六章 外交人才曾纪泽
五千年未有之创局
待凭口舌巩河山
一腔愤血
曾国藩的影响
由通西学而入洋务
手书日记
第十七章 技术专家徐建寅
西洋格致之学
军械所和机器局
“镇远”和“定远”
游历各国工厂
务实精神
身殉科学技术
第十八章 薛福成洋务思想的发展
洋务派的一颗新星
北洋“筹洋”
从防海到出使
始信郭嵩焘之说
富强之本原
“君民共主”好
非西人所得而私也
称使才者,并推薛曾
第十九章 甲午以前的日本观
何如璋《使东述略》
李筱圃《日本纪游》
傅云龙《游历日本图经馀纪》
黄庆澄《东游日记》
第二十章 黄遵宪及其日本研究
不仅仅是诗人
草完明治维新史
变法与民权
劫馀惊抚好头颅
千秋鉴借《吾妻镜》
第二十一章 真理和谬误:康有为的追求
洪水猛兽——思想导师
公车上书
以日为师,以法为鉴
神农尝百草
《意大利游记》
《法兰西游记》
第二十二章 启蒙思想家梁启超
决然舍去旧学
西学和变法
日本之学
从真理再向前跨
夏威夷和澳洲之行
新大陆
第二十三章 唯一的女子国外游记
从闺房走向世界
启蒙女性
以国民自任
介绍西国艺文
文和诗
年表
代跋:中国本身拥有力量
后记
西方历史编纂学史 内容简介 史学史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据认为是在三个学派的影响下诞生的,即意大利克罗齐学派、马克思主义和新史学学派。克...
通鉴选 本书特色 《通鉴选》是史学大家瞿蜕园中国历史普及作品系列中的一部,也是首部《资治通鉴》的选注本。它有以下四个特点:1.作者在本书《前言》中对《资治通鉴》...
《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是英国著名政治学家、剑桥大学教授昆廷·斯金纳的名著,时间跨度自13世纪后期至16世纪结束,是研究中世纪
国民阅读经典:中国近代史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认为“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兴亡”,论述自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夕的中国历史。主要阐述了面对数千...
民国学案 第一卷 新版(2011/10) 本书特色 《民国学案》立足民国这一中西学术汇流的重要历史转型期,力求全方位、立体式地追溯和归纳民国学术的背景、流变和成...
东线-辽阔的南方大地 本书特色 《东线》系列丛书,由著名军事作家朱世巍先生撰写。它全面而详细地讲述了二战中苏德战争的整个过程。全书以丰富的地图、表格和图片资料,...
孙卫国,男,1966年10月生,湖南衡东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历史学学士(1988),南开大学历史学硕士(1991)、历
后汉通俗演义:绣像本 本书特色 蔡东藩专*的《后汉通俗演义》为本系列图书之 一,共100回。叙述自王莽篡汉至蜀汉亡国,真实再 现了新朝的短暂统治,大汉帝国第二高...
《书信中的世界史》内容简介:如果你喜欢贡布里希的《世界小史》,喜欢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全球史,你一定会喜欢西蒙·蒙蒂菲奥里的这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医疗社会文化史研究的论文集,共邀集了来自中、美、日等国的18位历史与医史学届的专家学者,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
历史不忍细说:李国文讲最后的王朝 本书特色 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 国 文在文化中追问历史,于文学间透视人生闲话国民命运,智解帝王群臣由风流才子到股肱之...
"普鲁士"早已烟消云散,但其对后世的影响至今在欧洲仍处处可见。它似乎集诸多矛盾于一身,既代表秩序、正直与宽容,也象征着军国
北望长安-(第一辑)(全4册) 本书特色 历史或许可以制造出不同的族群,但更多的历史会帮助这些族群走向融合。作为中华大家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南方族群曾在中国的...
奈何江山唱晚 本书特色 看《奈何江山唱晚》知明亡清兴那些事儿。作家凌列全程解读中国*后的汉人王朝衰亡史哀哉!大明帝国*后的十七年,明史读物终结版本!作者看待历史...
《南京大屠杀》内容简介:1937年12月,日军攻入中国古都南京。几周之内,30多万中国平民和士兵遭到有计划地强暴、折磨和屠杀——死
中国历史:明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以政治史的演变为基本线索,力图体现社会史和经济史相结合的特色,同时着力于社会经济、军事、文化、民俗等方面的阐述。中国历史:明史 目...
春秋巨人(上)-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03年的中国故事[春秋]-话说中国 本书特色 1、2006年国家主席胡锦涛赠送美国的国礼。2、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向全...
中国通史 本书特色 艾伯华编著的《中国通史》所叙述的中国历史主要基于原始文献的研究、考古发掘以及近来中国、日本、西方学者和我自己的研究。大多数情况下,近期的这些...
1911:让我们谈谈革命 本书特色 晚清*后的政治大佬如何试图力挽狂澜? 游走在忠诚与背叛之间的“大投机者”自立门户同时为何力保帝国利益? 满...
川大史学(第二辑)?中国古代史卷 本书特色 刘复生主编的这本《川大史学(第2辑中国古代史卷)》主要选录2006年以来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老师发表的有关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