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前后,“五四”一代文学家、新青年普遍经历了从文学到政治的冲击与转变。这一过程不能单向化约为他们被政治吞没、异化。毕竟,新文化运动展开的过程就是其变质与蜕变的过程,正是新文化自身的危机导致了新文化群体从弃绝现实政治转向萌发新的政治意识,创造新的政治实践。然而,"国民革命"蕴含的矛盾最终导致“大革命”失败,并逆向激发了思想文化领域内再一次革命性反思。这新一轮左翼思想革命表面诉诸对“五四”的颠覆却暗含对“五四”方式的继承与深化,即重新批判、定义各种文化、政治、社会、历史、价值观念,打造新的主体形态,来为新的政治实践奠定基础。 本书力图把这一时期的文化实践与政治实践放在一个相互交织、充满张力的框架中加以考察--两者有分有合,互为前提和限度,互相生发与制约--由此试图探求中国革命进程中文化与政治的辩证展开逻辑。在新文学史主脉论题的“重新研究”中,本书堪称代表。
导言
第一章 从文学家到革命文学家
创造社文学梦的碰壁与新觉悟—
政治性言论的资源与出发点—
对文学的检讨与新文艺观—
赴广州:出路抑或畏途
第二章 文学与政治的交错
沈雁冰进入文学与革命的路径—
社会改造语境下的文学主张—
从血泪文学到革命的文学:关于文学与革命的初步想象--
实际工作者对新文学的批评:革命人与革命文—
寻找革命文学的内在立场:社会价值与文学价值的中介—
新俄文化的直接经验:召唤无产阶级文化—
《论无产阶级艺术》:波格丹诺夫理论的转述与改写—
五卅风暴:新的现实与新的意识起点
第三章 1925、1926年北京新文化言论界:再造思想革命的起点与终点
从首都革命到三一八惨案:五四时代的终结—
北京政变、溥仪出宫与反思民国:新文化言论界复兴的历史契机、面向及其困境—
政治与法理、雪耻与御辱:围绕五卅事件呈现的新文化思想界之分歧—
党派性言论的确立:反思学生运动与思想革命的路径分歧—
告别北京
第四章 广州事情 广州的进步与落后—
从广东大学文科风潮到革命人—
广州右倾和郁达夫对革命"的批判—
成仿吾的理论准备:检讨趣味—
《两地书》中所见的革命观察—
鲁迅在广州:革命与文学以及革命青年的鲁迅论
第五章 武汉左派政权下的革命文化、无产阶级文化言论
革命文学历史书写原则的检查:历史性叙述的出现及其限度—
武汉时期的形成—
建设革命文化一个官方口号提出的契机与内含—
武汉的舆论环境与革命文艺的初步讨论—
检讨新文化:从推崇民众艺术到批判资产阶级艺术—
世代交替:创造无产阶级文化园地
武汉时期的终结以及它为什么在历史中被遮蔽—
分共之后:摘掉国民革命的帽子?
第六章 当还是不当留声机器与革命思想的更生
新文学知识分子的尴尬:从政治领域回到文艺领域--
当一个留声机器:命题的提出及其历史指向--
不当一个留声机器:革命的另一种理解和路径—
批评资本主义与知识阶级的转向—
意识斗争理论与现实革命的碰撞
第七章 硬译与鲁迅的论战层面
在正确立场之外:如何定位鲁迅在论战中的位置—
从直译"到硬译:文化改造立场的延续—
作为报复的硬译与无产阶级文学论:主体改造理论的颠覆与深化
第八章 小资产阶级文艺的出路与革命的出路
写小资产阶级与反思无产阶级革命路线—
不同位置、立场上的小资产阶级观—
观念与个人的出路
结语 理解左翼文化运动"
参考书目 后记
明朝故事-中国历史故事绘-青少版 本书特色 《明朝故事》为《中国历史故事绘》丛书之一。该书根据史籍,选取明朝历史中富有教益的故事,用通俗的语言叙述了具有代表性...
中国近代史 本书特色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以恭亲王奕诉及普国藩、李鸿章等人领导的自强运动为**个近代化方案,以康有为等人领导的变法运动为第二个近代方案...
《移动深度学习》内容简介:本书由浅入深地介绍了如何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到移动端运算领域,书中尽量避免罗列公式,尝试用浅显的语
唐史论丛-第十二辑 内容简介 这本《唐史论丛(第12辑)》由杜文玉主编,为中国唐史学会第十届年会第二次会议暨唐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集。书中收入了《唐代诸王...
《贺葆真日记》内容简介:《贺葆真日记》,卷内又题为《收愚斋日记》,时间跨度从作者十七岁到五十四岁,从清末持续到民国时期共三
中国历代党争史 本书特色 《中国历代党争史》描述了先秦至清末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朋党现象。通过历朝历代党派与党派之间,党派与皇权之间、人与人之间权力斗争的历史追述和...
中国共和那一天:晚清民国变局真相 本书特色 本书用通俗的语言,详细解读了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历史状况,讲解了辛亥革命进行中的详细过程。作者为南开大学教授,对辛亥革...
《图绘暹罗:一部国家地缘机体的历史》内容简介:前现代的“暹罗王国”是如何变成了“泰国”这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所谓的“泰国性
《资治通鉴》(彩图全解) 本书特色 ★ 10开精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享有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第1卷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本书是在20多年前规划和编写的。这篇前言所增补的导言则是1956年多少在仓促间写成的。倘若在这篇导言写于1975...
《迫害与写作艺术》是列奥·施特劳斯1952年在美国出版的一本文集。"迫害与写作艺术"是其中一篇的标题。作者将这些论文收入一本书
《中国民间故事》内容简介:《中国民间故事》由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郑土有选编,收录了的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国各
《梁启超修身三书:节本明儒学案(全三册)》内容简介:梁启超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选编的《节本明儒学案》一书,可能因为是“节
中古文史探微 内容简介 本书为“文史哲学术文丛”之一,是作者对中国古代文学史学习和研究的一些心得。本书所收论文主要涉及三个领域:一是隋唐史,二是中西交通史,三是...
《互联网哲学》内容简介:互联网带来了对宇宙、生命、社会的重新思考。古往今来的任何人类命题,都可以从道、经、技三个面来解析。
《宽容》内容简介:房龙的《宽容》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探寻千百年来人类精神上“不宽容”的根由。书中记录了精神专制造成的恐怖
新出唐墓志百种 本书特色 ★ 8开精装,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全书收集了自唐代贞观十四年至后唐清泰元年期间的墓志,这一时期不仅是墓志发展的高峰期,同时也是俗字流...
《家庭幸福的艺术》内容简介:这是一本探讨如何同家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指引之书。作者张斐斐从自己十年的经历和感悟中提炼出7个黄金法
史学通论-民国文学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本书以导言论述历史与史学的本义,然后分论史学是否科学、史学的今昔、史学的目的、史学的功能、史学的分类、史学与各门学科的关系...
《战争之间:1919-1939》内容简介:1918年年末,一位眼光长远的美国历史学家开始提笔记录这场大战(the Great War)始末。当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