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在河西走廊的失敗,是20世紀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中一次重要挫折。1937年3月31日,已由中共中央做出結論:「沒有克服張國燾路線」。然而半個多世紀後,卻又成為了中國黨史研究中一個沉重而又疑難的問題,並由此產生延續了30多年的爭論。
這場爭論被有意或無意地延伸擴展,甚至衍生出對共產黨第一代領導人及領導集體政治品質的置疑:在抗日救國歷史大潮興起之時,共產黨政治路線與戰略方針的選擇,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演繹渲染成了個人間的意氣之爭、恩怨之爭、權位之爭的離奇故事,並到了要為早已成為叛徒的張國燾「平反昭雪」的地步……
【本書特色】
☆ 本書作者以史學界諸多學術研究成果為基礎,收集並認真判讀了大量原始文獻和電文,參考了諸多歷史當事人的回憶資料後寫作完成。
☆ 本書成稿及定稿期間,作者曾向有關中共黨史、軍史界專門從事西路軍戰史的研究專家和學者廣泛徵詢意見,召開座談會,獲取有價值建議,並補充入書。
☆ 作者近八年來,親身組織考察長征路線,辨析了大量地理要素,並據此繪出20幅相關戰役態勢詳彩圖附於書中,對讀者深入理解和分析有極大參考價值和幫助。
序言 / 葉選基
前面的話 讓我們從頭說起吧!
第一章 「西進」問題的緣起
本章要點
一、從「打通國際」說起
二、張國燾忽「左」忽右,北轍而南轅
三、再次北上,有複雜心結的遠不止張國燾一人
四、張國燾不來會合,毛澤東也準備單獨「打通國際」
五、「分攻寧、青」—「以四方面軍獨立進取青海及甘西直至聯繫新疆邊境」?!
六、湊足了本錢再說話 — 張國燾響應毛澤東的緣由
七、中共中央向共產國際報告了「分攻寧、青」的方案
第二章 「甘南風波」— 張國燾力主西進不果
本章要點
一、共產國際「堅決指出不能允許紅軍再向新疆方面前進」
二、西北局朱張陳提出「三個方面軍協同作戰之建議」
三、徐向前有意見!對什麼有意見?
四、張國燾為何變臉?他的底氣從何而來?
五、空前復蘇的黨性 — 岷州會議否決張國燾意見
六、槍桿子指揮了黨?— 漳縣會議推翻西北局決定
七、天不作美?「西進」的心芽還要復萌!
第三章 「提前攻寧」— 張國燾要「借船出海」
本章要點
一、提前攻寧 —「甘南風波」造成的後果
二、毛澤東「依造船情況為斷」有「敗筆」之嫌
三、西渡重于一切 — 張國燾得了寸,就要進尺
四、所托非人也得托 — 中共中央一個不得不犯的錯誤
五、張國燾率先挑戰〈十月份作戰綱領〉
六、彭德懷等不來也找不徐向前、陳昌浩
七、陳昌浩關於渡河前夕的回憶文字評析
第四章 三軍競渡為哪般?
本章要點
一、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二、「先斬後奏」之後的「斬而不奏」
三、翻雲覆雨 — 紅軍總部上演的變臉戲(一)
四、釜底抽薪 — 紅軍總部上演的變臉戲(二)
五、可一可二不可再三,張國燾惹翻的可不是一兩個人!
六、徐向前、陳昌浩提出的一道「多項選擇題」
七、對陳昌浩關於西渡行動回憶文字的評析
第五章 問君西去何時還?
本章要點
一、「不受一切牽制」—「徐陳」將行動方向左旋90度
二、彭德懷河東決戰不果,河西部隊西進之勢呼之即出
三、「作戰新計劃」的糾結 — 原西路軍領導人誤會之言被訛用
四、「取得外援回師橫掃而東指」?
五、不能互洽的記憶 — 回憶文字PK歷史檔案
六、放心不下的毛澤東沒有理由不相信「徐陳」的滿滿信心
第六章 河東河西,誰主沉浮?
本章要點
一、眾人都說南下必行,遠在保安的毛澤東卻看到了戰機
二、「只有戰勝胡軍才是策應河西的好辦法」
三、一派樂觀之下的遊疑 —「任務次序」之詢緣自敵軍追尾
四、河東一戰而改變戰局,河西部隊卻困境初現
五、小瞧了「馬家軍」—「徐陳」、「朱張」和毛澤東都有誤判
第七章 「自主」與「外援」的糾結
本章要點
一、「就地堅持」,憑什麼靠什麼?
二、「我們主張主力速來」
三、西進無問題,東進有條件 — 西路軍失去東返良機
四、樂觀與悲觀,三天一個大翻轉
五、牢騷滿腹,糾結的不是「西進」是「外援」
第八章 東返?西出?西路軍進退失據
本章要點
一、一字長蛇首尾難顧,西路軍陷入困境
二、「東進」之議再度提起
三、「英雄戰死錯路上」
四、「高臺以後,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五、遊疑難斷,西路軍首長方寸已亂!
第九章 回天乏術,西路軍走向覆滅
本章要點
一、力排眾議,毛澤東要派兵增援「徐陳」
二、「銀彈攻勢」,窮得叮噹響的共產黨真是急得沒招了
三、大勢已去,無力回天 — 西路軍基本解體
四、百戰蹉跎歸去來 — 西路軍余部到達新疆
五、近五千名西路軍將士陸續回到黨的懷抱
第十章 餘波回蕩七十年
本章要點
一、中共中央就西路軍失敗原因作出結論
二、難能可貴的報告 — 陳昌浩對西路軍失敗的反思與總結
三、數十年後,《歷史的回顧》推翻了陳昌浩的反思與總結
四、改革開放後對西路軍問題的一些新意見及其影響
五、「西路軍蒙冤」?— 陳雲、鄧小平的批示被無度引伸
六、紅西路軍的形象從來都是正面的
附一:關於李先念的〈關於西路軍歷史上幾個問題的說明〉所附52份電報目錄的有關說明
附二: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著《中國共產黨歷史.第1卷》關於西路軍部分的闡述
結語 歷史是寫給後人看的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大事記
鳴謝
作者贡特•普吕肖夫德国海军军官。1904年入伍,后被派往青岛。青岛日德战争期间驾驶鸽式战机与日军作战。日军占领青岛前夕,普吕肖
古希腊罗马奴隶制 内容简介 本书阐述了从荷马时代直至罗马帝国晚期的奴隶制度,展现了古希腊罗马时期奴隶制兴起、发展、衰落的全过程。古希腊罗马奴隶制 目录 序言**...
《英文疑难详解》内容简介:本书包含名词、代名词、形容词副词、冠词、动词、助动词、准动词、连词、介词、文句及表现法、单字研究
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首次提出“失败是成功之母”,之后又多次说过同样的话,令人印象深刻。24
政治社会学:民主制度的政治社会基础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政治学与社会学的绞结、政治权力、政治合法性、政治文化、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政治组织、社会分层和政...
巧描细绘地展示了战争艺术在残酷战争中的大裂变。 探究在冷兵器时代打赢战争所需的独特装备、作战技能和战术。 再现世界战争历
一本系统、深入的教材,可以显著提高整个学科的水平!基于这样的理念,本书邀集我国政治学界一批出色的中青年学者,完成这部开创性的教材。新一代中国政治学者,既要胸怀全...
中国海外移民史 本书特色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194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分为三篇,其中移殖篇从胚结、萌芽、长成和中衰四个时期来论...
中国崛起与国际体系 本书特色 《中国崛起与国际体系》由陶坚、林宏宇主编,分为三个部分:**部分是有关中国崛起的理论研究,主要是从宏观、概括的层面对有关中国崛起的...
泛蓝、泛绿-台湾政坛(上下册) 内容简介 2003年3月,随着台湾地区领导人换届选举结束,岛内政治生态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以国民党、亲民党...
《理心和会——李退溪的道德世界》内容简介:李退溪是朝鲜朝最为重要的儒学家之一。本书以朝鲜儒学的一段公案—“四七之辩”开始谈
《选择卓越》内容简介:《选择卓越》不同于柯林斯先前的著作,这是因为它的关注重点不仅仅在业绩表现上,还在时下领导者所面临的不
名刀的历史 本书特色 刀剑是钢铁的艺术、雄性的象征、铁血的代表,伴随着无数英友豪杰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着一曲曲波澜壮阔的史诗般的浩气长歌。名刀的历史 内容简介 刀...
《特战先驱2:百战雄师》注重于战术层面和细节问题,通过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军人,演绎出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具体的战争故事!战争是血
《战争论》内容简介:《战争论》是克劳塞维茨对战争进行观察、研究和分析的结晶,是世界军事思想史上第一部自觉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
世纪末局部战争大参考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20世纪末重要的局部战争和重大的战役,如英阿马岛战争,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美国入侵格林纳达,美国入侵巴拿马,海湾战争,科...
不朽的丰碑-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历史嬗变研究 本书特色 《不朽的丰碑: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历史嬗变研究》:高校社科文库不朽的丰碑-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历史嬗变研究 内...
中国历代职官沿革史 本书特色 《中国历代职官沿革史》由陈茂同所著,本书几乎涉及了中国数千年来职官制度的所有主要内容。从各历史时期的社会需要,到行政机构设置,再到...
解放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这一影响至今在世界各地仍随时可见。北京大学出版社培文书系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0周年,特推...
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法治秩序的建构增补版 本书特色 这本论文集的初版、再版以及增补版记录了现代法治理念的形成和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十五年来制度变迁的曲折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