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与《法华经》《华严经》《金刚经》等并尊为“经中之王”,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等赞誉。它是一部“佛法百科全书”,更是一部指导人们修证的系统修炼手册。它还是佛教正法的代表,被历代高僧大德誉为统摄佛教经论的教海指南和禅宗正眼,很久以来就有“《楞严》兴,正法兴,《楞严》灭,正法灭”的悬记。 由于《楞严经》文字古奥、义理深邃,许多有心要精研《楞严经》的读者都不免要兴望洋之叹。为此,我们另辟蹊径出版了这本书。 由释见明编著的《图解楞严经》共分为五章,分别讲述了《楞严经》的方方面面,包括本经的地位、历史、争议、经题和译者等内容,其中以圆瑛大师的《楞严经讲义》为蓝本,综合各家的的注疏和讲解,精编成一篇篇通俗易懂的短文,同时,《图解楞严经》以60个系统结构表和严谨流程图,200幅精美绘图和佛像,用全新图解手法综合创意,使古老佛经焕发新鲜活力。
《楞严经》中的二十五圣悟道法门《楞严经》与释迦牟尼佛会编者序:最绚烂的佛经本书阅读导航第一章 佛法正印:走进《楞严经》的世界 1.经中之王:成佛作祖之正印 2.《楞严经》的来历:“拜经台”和“血渍经”的故事 3.诸宗共尊之经:圆摄八宗的《楞严经》 4.《楞严经》的注疏:唐代以来过百家 5.开慧的楞严:依《楞严经》而悟道的高僧 6.士大夫与《楞严》:以苏轼兄弟为例 7.《楞严经》的地位:佛教历代祖师的推崇 8.真伪之争:《楞严经》真伪决断论 9.真修实证:《楞严经》的持诵和修习的方法 10.经题释义:体现全书精华的二十个字 11.本经译题:房融宰相在译经时担任什么职务 12.《楞严经》的结构:惟则禅师对经宗分的五分法第二章 见道分:《楞严经》的本心论 第一节 明心见性:七处征心,八还辨见 1.楞严法会上的圣众:阿罗汉和菩萨的区别 2.本经缘起:摩登伽女和阿难的欲海情天 3.阿难悔悟:世尊审问阿难出家的最初发心 4.七处征心破妄:我们的心到底在哪儿 5.两种根本:众生不能脱离轮回和成佛的根本原因 6.认贼为子:“我思故我在”对吗 7.六识虚妄,真心不妄:妄心和真心的区别 8.十番显见:拨落见尘明见性 9.两种妄见:别业妄见与同分妄见 第二节 四科七大:相妄性真,本然周遍 1.什么是四科:会通四科,即性常住 2.五阴虚妄:五阴本如来藏性 3.六入虚妄:会六入即如来藏性 4.十二处虚妄:色尘生眼见,还是眼根生色相 5.十八界虚妄:见闻、觉知的功能是怎么产生的 6.七大本真:圆彰七大,即性周遍 7.赞佛偈:阿难尊者的悲心大愿 第三节《楞严经》对宇宙起源和生命真相的揭示 1.三细六粗:宇宙的诞生和生命的起源 2.三种相续:中阴身投胎的现象 3.销矿为金,不复为矿:成佛后会不会再变成有漏众生 4.五大圆融:五大为何不会互相陵灭 5.三藏一心:佛对实相的详尽开示 6.无明之因:富楼那最为彻底穷源的一问 7.真妄双绝:直斥耽着戏论,正劝勤修无漏第三章 修道分:首楞严大定的修持原理 第一节 圆通门:佛法修持的入手处 1.舍妄趣真:初发菩提心时应遵循的两个原则 2.不以生灭心来求佛果:初发菩提心应遵守的第一个原则 3.解结从根:初发菩提心应遵守的第二个原则 4.妄尽还源:人为什么会有眼睛、鼻子等六根 5.解一亡六:六根互用的神奇实例 6.误疑断灭:击钟引梦验证闻性不断灭 7.迷悟同源:让众生轮回或涅都在于六根 8.解结之方:打结与解结的比喻 第二节 修持方法:二十五圣最初入手的圆通法门 1.二十五种圆通:六尘、六根、六识和七大的修持法门 2.声尘色尘:优波尼沙陀修不净观而悟道 3.香尘味尘:香严童子因闻香气而悟道 4.触尘法尘:跋陀婆罗因为洗澡而悟道 5.眼根鼻根:周利特迦尊者观察呼吸而悟道 6.舌身意三根:毕陵伽婆蹉尊者因毒刺伤足而悟道 7.眼识耳识:普贤菩萨的耳识圆通法门 8.鼻识舌识:观鼻端白的修持法门 9.身识意识:优波离尊者的戒律成就法门 10.火大地大:持地菩萨自平心地而悟道 11.月光水大:月光童子修水观三昧而悟道 12.风大空大:虚空藏菩萨观察空大而悟道 13.弥勒菩萨:识心圆明,入圆成实 14.大势至菩萨:净土宗念佛法门的最佳开示 15.观世音菩萨:耳根法门精微的修证程序 16.耳根圆通起用: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17.圆通比较:文殊菩萨选中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 第三节 持戒和持咒:摄心修定的清净明诲 1.三无漏学: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2.四重决定清净明诲:断淫,断杀,断盗,断妄语 3.设立楞严道场:坐道场修定慧的次第 4.咒中之王:修习楞严咒带来广大殊胜的功德利益第四章 证道分:修证圣位的次第 1.两种颠倒:无明熏真如成染法 2.十二类生:因妄想而有的众生轮回世界 3.三种渐次:菩萨为顿悟所作的准备 4.五十七圣位:由三种渐次进修而安立的圣位第五章 助道分:七趣因果与五阴魔相 第一节 三界:七趣众生升堕的因果 1.三界七趣:为何一真法界会出现六道轮回 2.临终升坠:人死后会投生到六道中的哪一道 3.十习因:人间恶业所感召的地狱果报 4.鬼趣的因果:地狱余业所感召的饿鬼道果报 5.畜生趣的因果:偿还宿债而感召的畜生果报 6.人趣的因果:佛法对人的心理的透视 7.仙趣的因果:人类的妄念与十种神仙 8.天趣的因果:三界之内最殊胜最尊贵的地方 9.阿修罗趣:修正定以除尽杀、盗、淫三妄惑 第二节 五阴魔相:端正发心,防治魔障 1.五十重阴境:修行证果前会发生的现象 2.色阴区宇:色阴禅境中的十种魔事 3.受阴区宇:受阴禅境中的十种魔事 4.想阴区宇:想阴禅境中的十种魔事 5.行阴区宇:行阴禅境中的十种心魔 6.识阴区宇:唯识境界中所发生的十种偏差附录:《大佛顶首楞严经》全文
中国哲学与文化(第16辑) 本书特色 本辑共收论文六篇,另有三篇研究回顾和一篇编后语。本辑中的三篇主题论文反映了在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上的争议。戴卡琳认为研究者面对...
启示的理性(欧洲哲学与基督宗教思想) 内容简介 这里的“带出、”“丰富”和“统调”,本身涉及的问题很多,不可能在一本书里都给予足够的关注和解决。作者的想法是先给...
欲望纵横谈 本书特色 本书以欲望、欲商为主题,对人性中欲望的大体内容和结构、主要类型与特点、产生及实施的一般过程,还有实施中的一些品性特征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维特根斯坦的《论确实性》是对英国当代哲学家摩尔(G.E.Moore,1873-1958)在其著名的论文《外在世界的证明》(1939年)中驳斥怀疑
悲伤的另一面 本书特色 《悲伤的另一面》着重强调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复原能力,当面对亲人死亡,面对如战争、灾难、流行病、恐怖袭击等其他无数恐怖事件时,丧亲之痛无法...
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文选 本书特色 本文讨论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讲座中的现象学。作者从题域和方法两个角度上探讨海德格尔这个时期的形式显示现象学。就...
天下大道 内容简介 印度暨泰戈尔以来*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奥修,经典著作中国大陆首次出版,令而展现奥修对于老子道德经的诠释与解读,集中体现奥修对宇宙、人生、生命...
墨子 本书特色 《墨子》:道德和幸福相调和,此墨学之特色也。——梁启超把普遍的爱作为义务的墨子学说,对现代世界来说,更是恰当的主张。我想只有普遍的爱,才是人类拯...
中阿含经-(上.下册) 本书特色 《中阿含经》五十九卷汉译本*初由昙摩难提于前秦建元二十年(384)译出。后来罽宾沙门僧伽提婆发现这个译本“违本失旨,名实不当”...
杀戮欲 本书特色 拉塞尔·雅各比是美国*有预知能力、*为重要的作家之一。此前出版的《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和《乌托邦之死:冷漠时代的政治与文化...
厚黑学 本书特色 一代奇才李宗吾的大破大立之作!我们读《厚黑学》,就知道又厚又黑的人到处都有,再应付世事的时候,就不会被厚黑之辈愚弄了……吾将苦研数十...
大生命视域下的庄子哲学 本书特色 本书立足于大生命视域产生的近代文化背景,以《庄子》内七篇文本为主线,参证《庄子》外篇、杂篇中的文本资料,系统诠释庄子生命哲学体...
《周易》作为一部重要的经典,自有它传承的脉络,研究《周易》的著作汗牛充栋。据近人统计,古今有书名可考的易学著作约有六千多
教化与工夫-工夫论视域中的阳明心学系统 目录 序绪言 一教化与工夫——一个解读儒学的视角 二本文的研究目标与写作思路**章王阳明的作...
禅与悟 本书特色 所谓侠义,就是济弱扶倾,打倒强权的气度。而交朋友不外是交心,只有交心的朋友,才能持久,感情也才能巩固。遇到事情时,便会互相帮助,彼此扶持。真正...
笨蛋!重要的是逻辑 本书特色 唯一涵盖正式及非正式逻辑谬误的难得好书!──The Fallacy Files一本伟大的书,具备挑战性、趣味性又爱追根究柢,真的能...
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本书特色 一、总理推荐,影响广泛温家宝总理六次推荐此书;从世界**哲学家、经济学家到我国著名学者,此书一直被鼎力推荐。二、亚当?斯密经典作...
价值主体性 本书特色 导言人是世界的中心,人的这种地位决定了,在人与万物的关系中,人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而哲学作为探寻人的存在根据的学问,自然要从人作为主体的性...
论君权-英汉双语 内容简介 纵观历史,有的书改变了世界。它们扭转了我们看待自身和他人的方式。它们引发争论,产生异见,挑起战争,催化革命。它们发人深省,激发愤懑,...
永光集 本书特色 释印顺(1906-2005),当代佛学泰斗,博通三藏,著述宏富,对印度佛教、中国佛教的经典、制度、历史和思想作了全面深入的梳理、辨析与阐释,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