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慈圆,昭和十七年(1942),德岛县出生。 昭和四十六年(1971),高野山大学研究生院读博士课程。 昭和四十九年(1974),大阪大学研究生院读中国哲学研究生课程。 平成二年(1990),高野山大学教授。高野山清凉院主持。 平成十四年(2002)获得文学博士学位。 昭和五十三年(1978)担任高野山大学西藏佛教调查团调查队队长,对喜马拉雅山西部进行学术调查,发现了各种各样的曼荼罗。 昭和五十九年(1984),担任访问中国代表团团长,带领团员从中国福建省霞浦县(空海遭遇风暴漂流的上岸之处)到西安青龙寺,全 程2400公里。从此以后,详细调查这条路线二十多年,井於平成十六年(2004)。将这条线路命名为。空海之路”,确定作为巡札之路。 平成一年(1989)于德岛市乡土文化会馆举办静慈圆个人书法,绘画展。 平成十年(1998)于大阪梅田每日新闻大楼大厅举办静慈圆个人书法,绘画展。主要著作:《性炅集一字索引》(东方出版社出版。1991年)、《丝绸之路之风》(东方出版社出版,1994年)、《空海密教之源流与展开》(大藏出版社出版。1998年初版后三次印刷)、《静慈圆书法绘画作品集》(个人出版社出版,1098年)、《梵字悉暑——慧云流派的入门与实习》(朱莺书房,2001年初版后四次印刷)、《梵文的般若心经》(朱警书房。2001年)、《寻找人间空海》(高野山大学。2001年)、《空海的人唐之路》(朱鹭书房。2003年)、《空海之路》(新潮社。2004年。合著)、以及《弘法大师空海与唐代密教》等多部著作、论文。
静慈圆及其密教研究/韩异
中文版前言
序论
第一篇 空海与中国思想
第一章 空海与儒教——《论语》的影响
第一节 空海当时的学制与《论语》
第二节 空海是否读过《论语》
第三节 入唐期间的文章
第四节 四十岁对《论语》的理解
第五节 五十岁对《论语》的理解
第六节 有关颜回的论述
小结
第二章 空海与道教
一、《庄子》的影响
第一节 《逍遥游》篇
第二节 《齐物论》篇
第三节 《养生主》篇、《人间世》篇、《德充符》篇、《大宗师》篇、《应帝王》篇
第四节 概观“外篇”、“杂篇”
第五节 《骈拇》篇、《马蹄》篇、《胠箧》篇 第六节 《秋水》篇、《至乐》篇、《远生》篇、《山木》篇、《田子方》篇、《知北游》篇
第七节 《庚桑楚》篇、《徐无鬼》篇、《则阳》篇、《外物》篇、《寓言》篇 小结
二、空海与老庄思想
第一节 《庄子》和《性灵集》、《三教指归》
第二节 《老子》与《性灵集》、《三教指归》
小结 第三章 空海的三教思想
第一节 儒教与佛教的一致
第二节 天皇与儒教
第三节 天皇与道教
第四节 儒教与道教的一致
第五节 真言密教最胜
小结
第四章 空海与中国文学——《文选》的影响
第一节 入唐时的两篇文章
第二节 《性灵集》的《文选》用例
小结
第二篇 空海的行动与思想
第一章 空海《上表文》的结构及其特色
第一节 篇首的表现
第二节 集中引用中国经典的笔法
第三节 赞叹天皇的表现
第四节 空海的谦卑表现
第五节 空海的生活目标——禅定
第六节 入唐学习真言秘法与书法
第七节 寄托于上表文的意愿及结尾
小结
第二章 空海愿文的构造及其特色
第一节 中国的愿文
第二节 空海的愿文
小结
第三章 空海与护国思想
第一节 入唐时的空海
第二节 护国三部经与空海
小结
第三节 空海与陀罗尼思想
第四节 《孔雀经》等的护国思想
第四章 空海教学中的横竖与机根
第一节 横竖的研究
第二节 机根的研究
小结
第五章 空海教学中的因果论
第一节 一般的因果论
第二节 《释摩诃衍论》的因果
第三节 “缘”的解释
第四节 因缘的含义
第五节 十二因缘的定位
第六节 “因”与“果”的关系
第七节 四家大乘与因果
第八节 第九极无自性心的立场
小结
结语
附录
第一章 《淮南子》的影响
第一节 词汇检索
第二节 引用《淮南子》的特色
小结
第二章 《楚辞》的影响
第一节 《楚辞》的“兮”字用例
第二节 空海的“兮”字用例
小结
第三章 空海的辞赋文学
第一节 概观
第二节 词汇检索
第三节 空海文章的表现与汉赋
小结
第四章 《诗经》的影响
第一节 文中摘引《诗经》的实例
第二节 多次反复使用的词虻例旬
第三节 重要词汇与单词
第五章 从《秘藏宝钥》看《变文》的影响
第一节 变文的构成
第二节 《秘藏宝钥》的构成
第三节 来自《佛典》、《文选》的影响
小结
后记
经验的限度: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从美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入手切入对象,站在当代人文逻辑的立场审视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研究视阈及其阐释限度,英国经验主义...
法家新识:道法、儒法与王法 本书特色 本书以传统法文化研究中的关键概念之一——“法家”为研究对象。书中首先批判了近代以来形成的“法家”概念误区,同时证明了历史上...
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中国佛学经典宝藏肇论 本书特色 《肇论》是后秦佛学大师僧肇所著的关于般若思想的论文集。僧肇是鸠摩罗什门下*杰出的弟子之一,由于鸠摩罗什全...
马克思主义经典导读(全三卷) 内容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古今中外文化经典经过了历史和时间的检验...
新哲学学院丛书:自由与神经生物学 本书特色 约翰·r·塞尔以他在语文学与精神方面的研究成果享誉全球。在本书中,他在自身的视野里,继续深入在实用哲学领域的研究,重...
逻辑 本书特色 逻辑是一门研究推理或论证有效性的工具性思维科学,也是指导金岳霖构筑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方法论.本书是金岳霖哲学三书之一,是《论道》《知识论》的论证基...
趣味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世界观、价值观四大部分编排,收集了哲学故事500余个趣味哲学 目录 **部分辩证唯物论故事、事例哲理名言第二部...
当美拯救我们-星期二的哲学课 本书特色 《当美拯救我们:星期二的哲学课》内容简介:是法国新锐哲学家夏尔佩潘围绕“美”这个主题所撰写的一本旨在激发读者追求...
《论语》问答 内容简介 全书153个问题,分成20篇,介绍了孔子的哲学思想,孔子在做人、为政等方面的思想,孔子和《论语》,孔子和他的22个弟子等内容。《论语》问...
墨学十论 内容简介 故谓思想文化实乃一个民族进步的关键所在,只要有思想文化的活跃滋长,民族精神可以起衰继绝,民族血脉可以雄劲康健。而文化的发达,首在继承。唯有继...
基督教的苦难观研究 内容简介 《基督徒的苦难观研究(基于鲁东城市基督徒个案的人类学考察)》通过探讨基督教的苦难观,揭示基督教对苦难的认识以及为人们解脱苦难所提供...
藏传因明-真如因明学丛书 本书特色 本书是王森先生的遗作,全书共8篇文章,其中6篇先生生前曾发表过,其余2篇系新发现旧稿,现整理出来作为《藏传因明》专集出版。本...
当代社会发展的哲学研究与论辩 目录 **章关于发展哲学的科学定位与体系建构问题的讨论第二章光与交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的讨论第三章光与社会发展动力恩悌的讨论第四...
易经的智慧 本书特色 《易经》为儒家经典。“六经”之中,它因其体例和内容而被特别列为占卜之书,散发着一股神秘气息。《易经》在普通人眼中之神秘,在于它从江湖术士滔...
中国伊斯兰教史 本书特色 王灵桂先生新近付梓的专著——《中国伊斯兰教史》,是他长期从事伊斯兰教研究,潜心钻研中东与阿拉伯问题的过程中,梳理常年的学术成果、提取思...
助天生物-道教生态观与现代文明 内容简介 道教研究在20世纪的80年代之后,渐渐地升温,到了世纪之末,在某种程度上竟成显学,进入21世纪,则无论是研究的人才、研...
论语疏证-中国学术名著丛书 本书特色 《杨树达:论语疏证》旨在疏通孔子学说,首取《论语》《杨树达:论语疏证》之文前后互证,次取群经诸子及四史为证,无证者则缺之。...
“识知”与“智知”-牟宗三知识论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这部著作共13章,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四部分。**部分即第1章,它主要是站在现代中国哲学知识论研究的视域范围内,从...
本书是星云大师为了破除以往对佛教理解的支离和空疏之弊而著。他根据佛法经论和古德懿行中有关人间佛教的各种实践,结合现代人的
回归最后的母系家园:泸沽湖 内容简介 当这个世界渐渐变成了网络覆盖的地球村,当你手中的鼠标轻轻点击,你就可以伸手捕捉你所需要的数字和信息时,如果有人告诉你,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