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教,又称秘密佛教。作为一种宗教神秘主义,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印度佛教出现之前。作为一种解脱手段,它属于简捷法门,可以使修持者即身成佛。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密教始于东汉末,而盛于中唐以后,并远播日本、韩国等。作为大乘佛教的晚期形式,密教的基本精神和成熟形式又都保留于我国的西藏。
本书是一部旨在反映秘密佛教在中国发展演变的历史为主、兼及世界其它地区和传承系统的密教整体历史的学术专著。所有章节的安排设计和内容的繁简取舍,都围绕中国密教这个中心议题。这里所谓的“中国”称“中国密教”。主要讲汉传佛教而兼及藏传佛教。由于目前尚多考证,略议论、少重复的方法,注意系统性和完整性,并将宗派传承的历史和一般信仰的历史相结合,力求反映和提示出中国宗教发展演变的基本史实和历史规律。古代各部分,凡涉及与其它佛教史菱相重复的,均从略。近代部分,因资料所限,亦从略。印度密教,着重探讨历史密教的起源、形成和早中期历史,晚期历史因藏译中有比较系统的记载,故有待于来者。藏传密教及大理密教,广义上也在中国密教的范围之内,但自成体系,传承有别,故作全面论述,而重点仍在(藏传)传入同地的历史。日本密教及朝鲜密教,根据已有的研究(日本)加以介绍,但突出与中国密教直接相关的入唐八家。本书是从历史学角度探讨中国密教乃至整个密教的一部尝试性著作。
本书以客观的态度,翔实的史料,科学地再现了中国秘密佛教的历史轨迹和理论概貌。
序(黄心川) 前言
第一章 全刚乘的起源和特点
第一节 金刚乘的起源
四续一 金刚乘的名称
四续二 金刚乘产生的时间和原因
第二节 密典的形成和类别
四续一 续部概述
四续二 四续部划分的依据与方法
四续三 四续部的主要经典
四续四 密教的修持仪轨
第三节 金刚乘的特点
四续一 显教与密教的差别
四续二 金刚乘的特点
第二章 无上瑜伽密法的结构形态
第一节方便父续法
四续一 集密本尊法的形成及传播
四续1 集密教法的兴起
四续2 集密法系的主要经典
四续3 集密教法在印度的流传
四续4 龙树及其《集密五次第论》
四续二 阎摩德迦本尊法
四续1阎摩德迦缘起
四续2拉勒达巴阇与阎摩德迦法的关系
四续3阎摩德迦经续的构成
四续①阎摩德迦黑续法
四续②阎摩德迦红续法
四续4 阎摩德迦法的印度学派
四续5 阎摩德迦的特点
第二节 智慧母续法
四续一 胜乐金刚部
四续1 胜乐教法的兴起及传承关系
四续2 《胜乐根本续》的内容
四续3 胜乐注释续
四续二 呼金刚部经典
四续三 大手印明点续
四续四 胜乐本尊法的几大学派
四续1 鲁俄巴的生平和思想
四续2 金刚铃的生平及其胜乐修持法
四续3 黑行者的生平和著述
第三节 元二续--时轮教法
四续一 时轮及时轮教的形成
四续二 时轮教法的印度传承
四续1 香拔拉国
四续2 时轮教法在印度的传承
四续三 时轮教的主要经典
四续四 《时轮》的宇宙观
第三章 密教的输入及藏密的形成
第一节吐蕃时期密教的输入
四续一 天降圣物与外僧入藏
四续二 《嘛呢全集》与六字真言
四续三 莲花生与吐蕃密教
四续1莲花生的事迹
四续2 莲花生对吐蕃密教的贡献
四续四 无垢友及其所传大圆满心部法
四续1 无垢友的生平
四续2 无垢友所传的心滴法
四续五 吐蕃时期的密典翻译
第二节 西藏密教的形成与发展
四续一 新密的译传
四续二 藏密的形成及其宗派特点
四续三 西藏密教的后期发展
第三节 旧密和新密
第四章 无上密法在西藏的传播
第一节 阎摩德迦法的传入及影响
四续一 阎摩德迦法的译传
四续二 阎摩德迦法的流派
四续1 阎摩德迦黑续法的派系
四续2 阎摩德迦红续法的译传
第二节 集密教法的传入和学派
四续一 集密教法的译传
四续二 集密教法的派系
第三节 胜乐教法在西藏的传播
第四节 时轮教法的译传和主要传承
第五章 宁玛派的大圆满法
第一节 大圆满法的形成和早期传播
四续一 大圆满教授及其特点
四续二 大圆满缘起及早期传承
第二节 大圆满法的译传
四续一 吐蕃时期大圆满经籍的翻译
四续二 大圆满法的传规
四续1 初期传规
四续2 中期传规
四续3 后期传规
四续三 遍照护及其所传的大圆满密法
四续1 遍照护的生平
四续2 留学印度,求取密法
四续3 历尽磨难,挚诚传法
四续4"幻轮日月合和"法
四续四 绒·曲桑和大圆满绒派
四续1 绒·曲结桑波的生平
四续2 大圆满绒派
四续五 隆庆饶绛巴对大圆满法的解释
四续1 隆庆饶绛巴的生平
四续2 隆庆饶绛巴的著述
四续3 隆庆饶绛巴对大圆满法的解释
第三节 大圆满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四续一 大圆满法的分类及传规
四续二 大圆满阿底瑜伽
四续1 心部大圆满
四续2 界部大圆满
四续3 大圆满口诀部
四续三 大圆满娘提法
第四节 大圆满法的修持
第五节 大圆满伏藏
第六章 道果法的兴起与传播
第一节 道果法的起源及早期传播
四续一 道果名称和道果法的产生
四续二 毗哇巴和道果教授
四续三 道果教授的传承
四续四 印度道果九大学派
第二节 卓弥及其所传道果教授
四续一 卓弥·释迦益希的生平
四续二 卓弥·释逸益希的译籍
四续三 卓弥所传的道果教授
四续四 卓弥译师的弟子
第三节 萨迦派对道果教授的发展
第四节 道果法的主要派系
第五节 道果法的修持特点
第六章 噶举派的大手印法
第一节 大手印的名义、类别及传承
四续一 大手印的名义
四续二 大手印的类别
四续三 大手印教授传承
四续四 谛洛巴和那饶巴所传的大手印教授
第二节 大手印法的西藏化特点
四续一 大手印法的译传
四续二 玛尔巴及其所传的大手印思想
四续1 玛尔巴的生平和译籍
四续2 心性本净的大手印思想
四续3 玛尔巴诸弟子的弘法
四续①俄顿·曲格多结弘法
四续②楚领旺艾及其弟子
四续③藏绒·梅顿村波
四续三 弥拉日巴对大手印法的特殊实践
四续1遭际坎坷,学咒复仇
四续2昔心修炼,证得拙火定
四续3弥拉日巴的弟子
第三节 达波拉杰的大手印思想
四续一 达波拉杰的事迹
四续二 显密圆融的大手印思想
四续三 大手印五秘诀与四品瑜伽
第四节 大手印法的推广与创新
四续一 大手印法的盛传
四续二 俱生和合法
四续三 八大教导与山法
第五节 大手印的修身
四续一 气、脉、明点
四续二 大手印圆满次第修持法
四续三 七支修心法
四续四 金刚诵和宝瓶气
第六节 那饶六法
第八章 觉囊派的六支瑜伽
第一节 六支瑜伽及其流派
四续一 六支瑜伽
四续二 六支瑜伽的流传
第二节 多罗那他及其对六支瑜伽的理解
四续一 多罗那他的生平和著述
四续二 多罗那他的判教
四续三 多罗那他对六支瑜伽的理解
第三节 六支瑜伽的修炼方法
四续一 六支瑜伽修炼法
四续二 时轮九尊法
第九章 格鲁派的密教思想及特点
第一节 宗喀巴的密法思想与著述
四续一 宗喀巴的生平
四续1 诞生宗喀,求法西藏
四续2 确立正见,抉择修持
四续3 建立道场,宏扬佛法
四续二 宗咯巴的密法修证
四续三 止观双修
四续四 密教著述及《密宗道次第广论》
四续五 宗喀巴的主要弟子
四续1 嗣位弟子嘉曹杰
四续2 心传弟子克珠杰
四续3 持律弟子扎巴坚参
四续4 妙音法王扎西贝丹
四续5 国师弟子释迦益希
四续6 一世达赖格敦珠巴
四续7 成就弟子喜饶憎格
四续8 教证弟子绎贝嘉措
第二节 密法辨析与修证
四续一 密法判别
四续二 幻身与光明
第三节 散居和温萨学派
四续一 散居学派
四续二 温萨学派
第四节 上下密院的组织与学经
四续一 下密院
四续二 上密院
四续三 密宗学院的迅速发展
第十章 藏密在国内外的传播
第一节 藏密在内地的传播
四续一 宁玛派在内地的传播
四续二 大手印法的东传
四续三 萨迦派在蒙古和中原地区的传播
四续四 格鲁派的东向发展
第二节 藏密在川滇及西夏的传播
四续一 藏密向四川藏区的发展
四续二 滇西北地区的西藏密教
四续三 藏密在西夏的传播
第三节 藏密在海外的传布
四续一 藏密在国外
四续二 主要代表人物和研究机构
第四节 近代西藏密教
四续一 九世班禅等人的内地弘法
四续二 赴藏学密团之弘法
附录: Ⅰ、禅定法
四续一生起次第瑜伽
四续二上师瑜伽
四续三妮格六法
四续四十六明点法
Ⅱ、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历史思维对科学思维的解蔽 内容简介 科学思维表明了传统存在论哲学与科学的内在一致性,即设定性。这种设定性或假定性自身就造成了遮蔽。历史思维则代表了生存论哲学向历...
完美的罪行 本书特色 《完美的罪行》作者让·博德里亚尔以独特的视角透视了后现代社会虚拟取代现实的严峻境况。符号与现实的关系日益疏远,模拟物取代了真实物,拟像比真...
《科学禅定》以科学实践禅定为基础,通过今日高速发展的生命科学和物理科学新理论为工具,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以下几点做出论述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本书特色 儒道释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它对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共同感情和强大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均...
邓小平理论发展史论纲 本书特色 一部系统阐述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过程的理论专著《邓小平理论发展史论纲》,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之际出版。它是国防大学专家学者...
傅佩荣-完整人生2 本书特色 影响全球华人的国学大师、身心灵整合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凤凰卫视《国学天空》栏目主讲专家灵性修养,超越身与心的障碍傅佩荣...
图说观音菩萨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两编,上编为“观音得道”,叙述的是观音降生、修行、得道的故事;下编为“菩萨显圣”,述说的是观音各种化身的传说。图说观音菩萨 目录 ...
孔孟名篇鉴赏辞典 本书特色 本书为原《论语鉴赏辞典》和《孟子鉴赏辞典》两书中文本篇重新整合而成,书名为《孔孟名篇鉴赏辞典》。包括《论语》20篇,《孟子》14篇。...
《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7卷):现代欧洲大陆哲学(上下)》包括现代欧洲大陆哲学上册和现代欧洲大陆哲学下册。哲学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十年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探索与争鸣 本书特色 郭建宁主编的《十年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探索与争鸣(精)》从九个方面对1956-1966年当代中国哲...
大家小书-汉化佛教与佛寺 本书特色 “大家小书”是北京出版社的学术品牌。本次出版的图书共有18种,有一半的图书增加了图片。典雅而大方,宜读且怡心!大家小书-汉化...
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外作者合作研究的成果,是国内**部研究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原创作品。本书对产生并兴盛于法国的后现代主义哲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
这部寓言集选自克尔恺郭尔的诸多著作。这些短小的哲学寓言向读者的悟性发起了挑战。同时也给读者的理性以难得的舞蹈的机会。作者
宗教经验种种:人性的研究 本书特色 阅读《宗教经验种种》,深刻理解东西方宗教体验。本书是美国实用主义代表人物威廉·詹姆士的代表作,尚新建的这个新的翻译版本也更加...
《尔雅译注》:《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现作为《十
中西宗教文化比较 本书特色 宗教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政治、经济、文学、美学、伦理、民俗,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因此,中西方宗教文化的比较也就牵涉到方方面面。...
周易-四书五经详解 目录 前言周易古经上周易古经下彖传象传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周易-四书五经详解 节选 《周易:四书五经详解》讲述了:《四书五经》是一笔宝贵的精...
经典与解释-经学以自治 本书特色 作为晚清享有盛名的湘籍学人王闿运,其经学,尤其是春秋学思想是晚清学术思想变迁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王氏遍注群经,成经书十九...
图说孝道-全彩典藏读本 内容简介 《孝经》是中国历史上*为伟大的著作之一。自曾子著述《孝经》以来,这本在十三经中字数*少的经文,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孝经...
平常道2 本书特色 萧然有比较高的情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重视感情的价值,认为那是人生*宝贵的东西。一位网友评价萧然,说他是才情**、才气第二、才华第三。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