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我们还会在一起漫步》由痛仰乐队的四位成员——高虎、张静、大伟、宋捷共同完成,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叙述了他们追求音乐、学习音乐的坎坷经历,以及他们对于音乐、摇滚及摇滚精神等不同层面的理解和追求。
通过这部图书,我们可以看到痛仰乐队的成员如何走上音乐道路,他们为了学习音乐经历了种种艰苦岁月,终用一份坚持将自己的音乐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并获得了歌迷的认可。在他们的境遇好转之后,痛仰乐队的成员选择去做更多的巡演向大众普及摇滚乐,用他们自己的话讲,他们就是摇滚乐的“传教士”。
除了乐队成员各自的经历与故事以外,他们讲述的多的便是对音乐和摇滚精神的理解。“打破与重建”这似乎是乐队成员谈及多的概念,也正是他们心中对于摇滚精神的理解与总结。
渠道卖点
1. 痛仰乐队作为当今摇滚乐坛的一线领军乐队,在推出新专辑《今日青年》后,又将于2017年3月初推出乐队的第一部图书作品——《我们还会在一起漫步》。这是中国大陆首次以乐队著述的形式出版图书,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新的尝试。
2. 痛仰乐队每年都要参加上百场次的巡演,所到之处场场爆满,备受粉丝追捧,这些粉丝也是本书广大的潜在读者。
3. 痛仰乐队于今年3月开启新一轮巡演活动,届时乐队将带此书上路,随演出宣传。
媒体运营
1. 作者高度配合图书宣传和销售的相关活动。
2. 在巡演途中举办读者见面会和巡回签售等一系列落地活动。
3. 乐队所属经纪公司摩登天空以及乐队在艺人圈内的朋友将助力推广。
4.微博、网站、自媒体全面宣传,策划多种主题进行线上直播。
5.微博、微信、豆瓣全面推广,深度新媒体渠道运营。
6.门户网站、客户端、各地平媒全面宣传。
米开朗琪罗创作的西斯廷礼拜堂壁画,五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所惊叹。这件传世之作是如何诞生的?画作中隐藏着什么秘密?它背后又有怎
从史前人的石窟壁画到20世纪早期现代主义的艺术创新,房龙以他睿智而从容的文笔,娓娓讲述人类艺术的全貌及发展历程。这是一个壮
从建筑圈的雷姆·库哈斯、扎哈·哈迪德到时尚界的艾迪·斯理曼、瑞克·欧文斯,从设计师的成长经历、代表案例到家庭生活、着装爱
中国戏曲艺术 本书特色 《余音绕梁的中华戏曲与音乐:*国戏曲艺术》以知识点为话题的图书中,我们力争做到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让它可读、可赏、可...
《老年人权益保障实务》内容简介:本教材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导向,以老年服务从业工作过程为主线,对教材内容体系进行编排,讲解与老
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作品599教学与弹奏指导 本书特色 《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 作品599教学与弹奏指导》为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作品599教学...
一生孤独,不善与人交往的德加,是矛盾、冷漠与遁隐的组合。在他的艺术世界中,没有雷诺阿所强调的享乐随和,也没有梵高的可怜或
从人类的岩画到现代派艺术,从建筑、绘画到音乐、文学,作者将人类迷人而庞杂的艺术和盘托出,让读者犹如经历了一场礼觉盛宴。时
我们都知道,画家所处的生存环境决定了他创作的风格,许多传世的作品背后总有一段或美丽或伤感的故事,而这也许就是后世理解其作
《杭州学刊(2017年第2期)》内容简介:本书原名《杭州研究》,是杭州市委、市政府及所属部门的专题性工作调研的成果发布、杭州市社
青鸟 本书特色这是比利时著名作家梅特林克的一部作品,写于1908年,这个剧本多年来在国外一直久演不衰,受到不同年龄观众的欢迎,该剧描写两个聪明、可爱的孩子泰笛和...
这份个人观察以上海为立足点,记录了八十年代前后不同艺术团体、艺术家各自的或相呼应的实验、实践、态度和观点,重新挖掘和厘定
儿童钢琴手指练习 内容简介 ig">《儿童钢琴手指练习》指在长期对儿童进行钢琴教学的实践基础上,参照国外手指练习的经验编创的。多年来,我在儿童钢琴教学中深深感到...
宋代歌舞剧曲录要 元人散曲选 内容简介 二书均由刘永济辑录。《宋代歌舞剧曲录要》,将宋代歌舞剧曲分成大曲、舞曲及曲破、法曲、鼓子词、转踏、诸宫调、赚词七类,并分...
中国古代书画图目,ISBN:9787501003556,作者: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目录 前言编辑说明故宫博物院京1中国历史博物馆京2中国美术
谈美 本书特色 美学大师朱光潜美学经典之作。八十余年,再版数十次,影响几代读者。入选各大文艺青年必读书单,被千万文艺青年奉为“美学”。精深的美学理论,浅显的文学...
Withhissmooth,warm,redfacewhichradiatedlightinalldirections,ChairmanMaoZedongwas...
作者:萨义德(Edward W. Said, 1935—2003),美国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哥伦比亚大学英国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其撰文与观点屡见于各大报纸杂志,...
《古典与现代艺术书系》涵盖了西方艺术史从辉煌的古希腊、罗马时期,经伟大的文艺复兴时期一直到19世纪末的印象主义的多种艺术风
萧乾(1910―1999)北京人,蒙古族。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任天津、上海、香港《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兼旅行记者。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