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1882~1971)于1939年受哈佛大学“诺顿系列讲座”委受会之邀,以“音乐诗学”为题所做的六次讲座的文稿而整理成书,曾分别以法语和英语出版。本书不是一本系统严谨的理论研究著作,也有别于一本传授音乐概念性知识的教科书。它从一位作曲家的角度,结合个人创作实践和亲身体验,以辩论者的姿态现身说法,将创作者个人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之中,阐明了作者对音乐本质核心价值的理解,剖析了音乐创作中核心环节的把握和取舍,并对创作与传承,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独立与结合,社会价值体系与音乐自身的价值规律之闻的分合等一系列美学问题作出了深刻而直白的阐述。本书虽篇幅短小,但内容充实、涉及广泛、视角独特、言辞洗练。书中对个别作曲家或音乐事件的评价从不含糊或拐弯抹角,语锋犀利且不乏偏激,虽因此引发种种争议,但也充分表现出一个大家的无畏与真诚,一个智者的大气与包容。相信对于音乐家和广大音乐爱好者来说,这是一本难得的、具有哲学指导意义的、值得细细品味的论著。
前言 杨燕迪
第一讲 导论
第二讲 音乐现象
第三讲 音乐创作
第四讲 音乐类型学
第五讲 走下神坛的俄罗斯音乐
第六激讲 音乐表演
中译者后记
偏激的洞见——《音乐诗学六讲》导读前言第一讲 导论第二讲 音乐现象第三讲 音乐创作第四讲 音乐类型学第五讲 走下神坛的俄罗斯音乐第六讲 音乐表演跋语中译者后记人名索引
死神与侍女 本书特色 收入的四个剧本是阿里埃尔·多尔夫曼的代表作,向我们展示了独特的视角和强烈的情感。阿里埃尔·多尔夫曼有若非几的浓缩能力,他总是轻而易举地将历...
巴赫第一勃兰登堡协奏曲:F 大调 内容简介 巴赫 J·S·BACH(1685——1750)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十八世纪上半叶欧洲*伟大、*有影响力的作曲家...
声乐曲选集 外国作品(二)[钢琴伴奏谱]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美妙的时刻将来临”、“到我的爱人身旁”、“亲爱的名字”、“纯洁的阿伊达”、“星光灿烂”等外国名曲。...
《智周万物》内容简介:人工智能是当前全球性的重要技术热点。国内外“产学研”各界对人工智能都十分重视,且投入巨大。我国也制定
马扎斯27首华丽练习曲.作品36之二 本书特色 马扎斯(Jacpues Fereol Mazas 1782—1849),法国小提琴家、音乐教育家及作曲家。180...
鲁虹撰写的《中国当代艺术30年(1978~2008)》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与1949年以来的历史联系起来,并从历史的角度去重新解读或认
袁静芳,女,1936年2月22日生,汉族,湖南省岳阳县人,音乐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主任。袁教授致力
英雄赞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旅歌曲集 本书特色 江苏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英雄赞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旅歌曲集》收录的经典军旅歌曲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真实、生动、...
小号基础教程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小号的基本知识及吹奏知识,收录了发音练习、泛音练习、半音阶练习、初级乐曲、每日基本练习、旋律练习、歌唱性练习等。小号基础教程 ...
《音乐入门:丰子恺音乐五讲》内容简介:音乐有哪些种类?音乐入门要经历哪三个阶段?如何认识乐谱?如何练习唱歌?如何演奏钢琴、
明万历、天启年间,中国版画发展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唐诗画谱》(《五言唐诗画谱》、《六言唐诗画谱》、《七言唐诗画谱》三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 本书特色本书作者通过对莎士比亚主要的八个历史剧整体系列的综合阐释,通过分析莎士比亚对待这些历史主题所保持的精思熟虑以及他大多数历史剧的精致架构...
老歌的发现 本书特色“文革”中哪个国家的电影*受中国人欢迎?为什么解放军《陆军号谱》封面旗帜上会有“青天白日”的徽记?《东方红》由谁创作至今还是公案?歌曲《你是...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文学语言,描述了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的发展概况,是一部独具特
《生死同乐(山西金代戏曲砖雕艺术)》内容介绍:砖雕是建筑和墓室装饰的传统民间艺术。山西近几十年来出土的金代戏曲砖雕,独特地
《京剧曲谱精选 第二集(修订版)》内容简介:本书选用了谭鑫培先生演唱、梅雨田先生操琴的老唱片;又如《战蒲关》,则是选用了苏少
本书为许多绘画中最受欢迎、出现频率最高的人物开掘出藏在他们背后的传说,并阐释其象征意义。本书文风栩栩如生、引人入胜,由两
大音乐家钢琴曲库12拉威尔 目录 丑角的晨歌(选自《镜》)活泼的小奏鸣曲佛兰舞曲(选自《在库普兰墓前》)赋格(选自《在库普兰墓前》)水之嬉戏仙境塔中女王美与丑的...
关于《这个国家的年轻人》系列丛书:《这个国家的年轻人》是新中国第一套系统呈现本土青年音乐文化的系列图书。由视袭音乐策划编撰,联合强势主流媒体、社会各界话语权人士...
《书法有法》是孙晓云女士的代表性书论著作,出版10年来,几经再版,畅销已久,深为书界内外读者追崇,成为广大读者品味中国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