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套装共2册)》包括三篇。第一篇专论周秦诸子之道,从孔子之仁道,到《易传》之神道,凡二十五章,重要之先秦诸家思想,均已遍兴无遗。第二编为论两汉经子之哲学之道,首由即阴阳家开始,继论汉代学术之道、人物品鉴之道、道教炼养之道、易学象数之道等等,——见共博大而更通于后世中国文化之不同领域;然后以其中西哲学之造诣,直接消化佛典,不但有开山之功,而且有典范之义,值得治中国哲学与佛教思想史者注意。
《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专论中国哲学中最根本具统摄性的道之范畴。先秦哲学,儒墨老道法诸家之道;魏晋神仙炼养,公羊春秋褒贬善恶,汉易、五行、谶纬等诸杂道;汉唐以下,种种佛家教义:般苦学、佛性论、天台华严判教、智者圆顿止观、法藏法办玄门,慧能的心佛不二,都有深刻精当剖析论述。
原道篇自序——述作缘起、其宗趣、内容之限极,与论述之方式
导论上——道之名义及其类比
导论下——孔子所承中国人文之道
第一编
第一章 孔子之仁道(上)
第二章 孔之之仁道(下)
第三章 墨子之义道(上)
第四章 墨子之义道(下)
第五章 孟子之立人之道(上)
第六章 孟子之立人之道(下)
第七章 道家之起源与原始型态
第八章 老子之法地、法天、法道,更法自然之道(上)
第九章 老子之法地、法天、法道,更法自然之道(下)
第十章 庄子内篇中之成为至人神人真人之道(上)
第十一章 庄子内篇中之成为至人神人真人之道(下)
第十二章 综述庄子外杂篇之义,并附论韩非子及管子中之道家言
第十三章 荀子之成人文统类之道(上)
第十四章 荀子之成人文统类之道(中)
第十五章 荀子之成人文统类之道(下)
第十六章 韩非子之治道(上)
第十七章 韩非子之治道(下)
第十八章 周秦诸子对“名言”之道(上)
第十九章 周秦诸子对“名言”之道(下)
第二十章 庄子天下篇之内圣外王之道与大学之明明德于天下之道
第二十一章 中庸之诚道
第二十二章 礼记中之礼乐之道与天地之道(上)
第二十三章 礼记中之礼乐之道与天地之道(下)并论孝经之孝道
第二十四章 易传之即易道以观天之神道(上)
第二十五章 易传之即易道以观天之神道(下)
第二编
第一章 阴阳家与秦汉学者顺开应时之道及其历史演变意识
第二章 秦汉学者之言学术之类别节度,以形成学术人文之领域之道
第三章 秦汉至魏晋学者之法天地以设分职之道,及对人之才性之品类分别与物之品鉴之道
第四章 秦汉之神仙思想与炼养精气神之道,与道教思想之发展
第五章 春秋学中之对善晋是非之褒贬之道
第六章 汉代易道及其得失与流变
第七章 五行之义、六十甲子义、及其用于易学之得失
第八章 王弼之由易学以通过老学之道(上)
第九章 王弼之由易学以通过老学之道(下)
第十章 郭象庄子注中之言自然独化与玄同彼我之道
第十一章 魏晋之玄理与文学艺术中之道
第三编
第一章 中国固有哲学中之道与佛道之交涉(上)
第二章 中国固有哲学中之道与佛道之交涉(下)
第三章 成实论、中论,至成实宗之中道论
第四章 般苦三论宗之二谛义与吉藏之中道义及佛性义(上)
第五章 般苦三论宗之二谛义与吉藏之中道义及佛性义(下)
第六章 智(岂百)在中国佛学史上之地位与其判教之道(上)
第七章 智(岂百)在中国佛学史上之地位与其判教之道(下)
第八章 智(岂百)之圆顿止观论
第九章 法相唯识宗之佛学道路
第十章 大乘起信论之佛学道路
第十一章 华严宗之判教之道及其法界观(上)
第十二章 华严宗之判教之道及其法界观(中)
第十三章 华严宗之判教之道及其法界观(下)
第十四章 宗密论禅原与禅宗之道
第十五章 湛然以后之天台宗之佛道与他宗佛道之交涉
第十六章 略论佛学以外之南北朝至隋唐学术中之道,及宋以后学术中之重守道及辨道
附录
本书作者其他著作
……
孔子改制考(国学基本文库) 内容简介 《孔子改制考》始撰于1892年,1898年正式刊行。该书认为,孔子以前的历史都无据可考,孔子遂假托尧舜等古圣先贤的言论行事...
周易智慧管理 本书特色 国内首部周易流程式管理著作。运用三才理论、阴阳学说、八卦象数,构建周易管理流程,规范管理流程,简化管理过程,达到*优管理效果。周易智慧管...
本书综合运用现象学和释义学方法,描述了恶的原始象征系列以及成因,探讨了神话的动态联系及由此产生的哲学思想。作者将哲学家甚
人生的十二个面向 本书特色 宫位是占星学的重要基石之一,它与个人的关系*为密切,我们依此勾勒出个人生活的蓝图,心理占星学大师霍华德?萨司波塔斯从自身多年来的实务...
荀子 本书特色 《荀子》是战国末期荀子所撰,共二十卷,三十二篇。作者荀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继孔孟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精通《诗》、《礼》、《易》、《春秋》。荀子对各...
寻找元文化 本书特色 刘明武对中华元文化是这样认识的:当地球上出现了人类之后,人类的祖先共同在关心着一系列相同相似的问题:天地万物从何而来?一男一女从何而来?应...
小逻辑:黑格尔 内容简介 《小逻辑》系根据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名著《哲学全书》**部分《逻辑学》译出,为有别于两卷本《逻辑学》(通答“大逻辑”)而通称为《小逻辑...
梁启超修身三书 本书特色 二十世纪初,梁启超(任公)先后编纂了三种关于传统的修身方面的书。此三书既是梁启超本人用以自修的随身札记读本,也是任公用以推行公民德育的...
黄元吉学际天人,修养工夫又达到“金液还丹”的高深境界,他以精深的学养透彻阐发道的全体大用,将内圣外王之学和千古口口相传的
佛教现代化与化现代 本书特色 本书《佛教现代化与化现代》从禅宗的现代转型之路、佛教与现代伦理、佛教与现代生活、佛教制度与现代社会、中国佛教与“全球化”等方面总结...
伦理学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关键词 节选 1976年,威廉斯出版了一本类似于工具书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语汇》。2005年,英...
国家宗教文化出版社新补资料():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略说()心经随说()金刚经义随说()金刚释义意见()心锽()印心精舍释名()印心
基督教文化160问 本书特色 基督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西方文明之源一一两希文明(希伯来文明和希腊文明)的结晶。它构成了两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并...
经学博采录 本书特色 《经学博采录》以采集整理清代经学家轶行著述为主旨,记录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的经学传衍,收入经学家近千余人,介绍经学著作达一千三百余...
《南怀瑾选集》(第5卷)是一本合集,禅宗,初创于北魏,盛行于唐宋独特的禅宗理论和修持风格,曾对世人的价值取向、思想情感和思维
目錄上人中國行腳圖新編序言/宣化上人事蹟委員會緣起──無盡燈‧燈無盡代序──長白乞士記/一九八○年二月一日宣公上人親述上人
郭庆潘庄子集释与王先谦庄子集解比较研究 内容简介 《庄子》作为先秦有名典籍,历代为之作注者不胜枚举。仅有清一代注解《庄子》的文献就很好多,但其成就却少有超越郭庆...
中国经学(第11辑) 本书特色 《中国经学(第11辑)》分为经学名家;日本经学;经学史论;经学文献;经学实践;札记·资讯六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近代以来日本的十三...
明代闽南四书学研究 本书特色 《明代闽南四书学研究》是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本研究立足于通读研究对象的主要著作,在阐述问题时力图忠实研究对象的思想脉络等。同时...
《分析哲学导论》内容简介:学会析哲学,做分析哲学,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分析哲学“不可爱”。想从分析哲学中得到快乐,需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