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学本体论》后记
2010至2011年,李泽厚先生出版了《该中国哲学登场了?》和《中国哲学如何登场?》,但我一直未曾注意。2012年夏在吉林大学开会,听到有学者发言提到这两本书,于是在2012年12月末我请学生帮我买来这两部书,并细读一过。李泽厚在书中说:“后现代到德里达,已经到头了,应该是中国哲学登场的时候了,当然还早了一点,但可以提提吧。我先冒喊一声,愿有志者、后来者闻鸡起舞,竞创新思,卓尔成家,走进世界。”这两部书所说的“中国哲学”不是泛指当今中国的所有哲学研究系统,而是专指中国传统哲学直接传承的系统,即所谓“中、西、马哲学”的“中哲”。因此,这一关于“中国哲学”登场的呼吁,无疑是对作中国哲学研究的学者的挑战与促进,而吾人必须响应这一呼吁、回应这一挑战,以促进中国哲学当代的发展。于是我立意以仁本体回应李泽厚的情本体,期以带动中国哲学界的更多响应。当然,李泽厚表达的是要“走进世界”即从世界哲学的范围对中国哲学登场的期盼,而我们的立场则以适应中国当代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需要为主,并非专以世界哲学为思考基点,但无可否认也包含了针对现代世界的意义。
按韩愈有“五原”之作,《原道》、《原性》、《原人》、《原鬼》等,而没有《原仁》,因为按照他在《原道》的说法,仁是定名,以博爱为义,不用再加讨论了。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有贞元六书,书名皆以“新”字为首,如韩愈有《原人》篇,冯先生书称《新原人》;韩愈有《原道》,冯先生书称《新原道》。但冯先生没有《新原仁》之作。“原”之一字,兼有二义,一为穷其源头,一为究其根本。在一定意义上,本书可谓为“新原仁”之书,但不是强调推其源头,而在推究其根本,阐明其本体义。冯友兰先生《新原人》自序有云:“此书非考据之作,其引古人之言,不过以与我今日之见相印证。” 可谓先得吾人之心。
其实历史上亦有以“原仁”名篇者,如唐人李韦筹有《原仁论》,见《全唐文》卷七百四十八:
救天下者皆曰仁,得天下者皆曰利。则可乎?曰:不可也。不得已而有天下,则曰仁;得已而有者,则曰利也。善畏其利,善决其仁,皆圣也。汤、文王是也。
原意曰:圣人视生民以天下,襁褓在焚溺,无不挈者。然则挈而授其家乎?将遂挈而有之乎?彼家无人而有之,不得已而仁矣。有人而有之,则得已而利矣。夏无人也,汤有以仁。殷有人矣,文王畏其利。前贤明汤意,故曰无伯夷。后圣明文王意,故曰周之德可谓至德也已矣。
但我们的《新原仁》并不是接着唐人这种“有天下”的政治思想讲,而可以说是接着《新原人》、《新原道》等现代中国哲学思想讲。《新原仁》即对仁的根本义进行深入研究,而建立一仁的本体论。
不过,由于在语音上,“新原仁”与冯先生的“新原人”无法区别,容易混淆,而本书是以仁本体观念为中心,因此本书定名为《仁学本体论》,而以《新原仁》为其别名,并书于扉页。前辈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欣然为之题名,作者在此特表深深的感谢!
上月在北师大会议上承牟钟鉴先生赠其新书《新仁学构想》,其中之义,多与鄙见相合,可见仁学的重建在当代已经是有志于发扬儒学者的共识。与牟著不同的是,本书集中于“仁体论”,关注在本体的哲学层面。其实仁学还有很多方面,我们期待在仁学当代重建的时代,有更多的、不同方面的仁学论述不断出现,共同促进当代儒学的发展,以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共生和谐。
陈 来
2013年12月于北京清华园
绪言
明体第一
原仁上第二
原仁下第三
仁体第四
道体第五
天心第六
万物一体第七
生物之心第八
生气流行第九
心本实体第十
情感本体十一
仁统四德十二
后记
中国禅宗史 内容简介 中国禅宗史,是印顺论师继「中国佛教史略」后的第二部史书。作者不以门户之见,站在客观立场,以史论史的态度,写成这本禅史,确是一本良好的中国禅...
21世纪价值哲学(从自发到自觉) 内容简介 本书对百年价值哲学发展中的重要进展、长期徘徊的状态、陷入困境的原因深入研究,重点探索价值哲学超越徘徊困境的途径和方法...
济源邵原创世神话群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邵原口传创世神话、论著、专家论说三部分。共收录了邵原口传创世神话58则,各篇论文中又引用的神话资料。济源邵原创世神话群 目...
中国哲学史-(四) 本书特色 哲学史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宝库,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类认识的发展进程,看到各个哲学派别的斗争和转化,学到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汲取精神营...
傅佩荣译解老子 本书特色 《老子》一书造成了如此大的普世影响,令海德格尔这样的西方哲学家也大为叹服,并曾尝试将其译为德文;试问它所凭借的是什么?正是有关...
资本论-全新修订版-缩译彩图本 本书特色 全世界工人阶级的圣经! 政治学家、经济学家*该重读的经典! 关于资本运作的*透彻的百科全书。 卡尔...
经学通论 本书特色 如今我國處於數百年難逢的歷史時期,修復我國已然破損的文明傳統,乃當下的世紀性學術使命。清代學術的輝煌傳世成就,顯見於整理國故...
伦理学的邀请:做个好人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伦理学的起源、依愿行事、给自己一份好生活、蟋蟀小佩佩现身、站在他人的位置上、非常乐意、大选等。伦理学的邀请:做个...
世纪论语 内容简介 本丛书推出的**批名刊为《博览群书》、《天涯》、《上海文学》、《北京文学》、《文艺争鸣》、《黄河》、《书屋》、《百年潮》等八本优秀人文社科期...
周易溯源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运用近年来考古学的新发现对《周易》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科学深入的论述,使《周易》从形成到发展的脉络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本书有较高的...
宋明理学心性论-(修订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大陆**部系统研究充分体现了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特点,作为现代新儒学“源头活水”的宋明新儒家心性之学的学术专著。宋...
思想文化卷 1949-2000-20世纪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 本书特色 《20世纪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思想文化卷 1949-2000)》由人民出版社出...
http://www.b-i-a.net/iblphk/books_gb.htm#xinlei电子书祈竹仁宝哲自序在此,我先向我的根本恩师赤江仁宝哲致敬。自一九...
天.人.际:对王船山的形而上学阐明 内容简介 “际”是王船山哲学的一个核心范畴。在船山那里,际首先包含了分际、相际与交际三重意蕴。际进一步展开为天人之际。从天上...
中国思想对于欧洲文化之影响 本书特色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194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是中外关系史的一部分,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侧...
子平正解 内容简介 子平命学作为传统术数宗法,自古以来备受研究者们重视。但是,今日子平法离正宗传统越来越远,种种反传统的命理谬论层出不穷。本书依据传统命学经典,...
荀子-治世的理想 本书特色 《荀子:治世的理想》是“国学基础教程”丛书子部的一种。荀子是儒家继孔孟之后的又一位大家,对儒家学说有进一步的发展,主张人性本恶,须要...
沉思录 本书特色 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 —— 温家宝《沉思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甜美、忧郁和高贵。这部黄金之书以庄严...
吕氏春秋-(插图本) 本书特色 图文配合,三百余幅精美古版画,与文章一脉贯通。选字注音,将生僻字读音一一标注,保障读者顺畅阅读。题解注释,阐释文章主要观点,打破...
六十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然而马克思主义决不能代替和否定其他真理性的认识。世界的复杂性决定了真理性认识的丰富性。马克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