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仅以短篇小说跻身叙事大师之列,这样的作家整个二十世纪数不出几位,除他之外大概只是鲁迅和巴别尔。通常认为,在几乎由商业出版主导的文学世代,像短篇小说这种比较纯粹的写作形式颇难进入大众视野,其实对真正的高手来说写什么都不是问题。博尔赫斯不仅东西短小,写得也不多,一生只写了七十个短篇,可是他却拥有*多的西班牙语读者,而且更将整个世界带入自己的故事迷宫。
要讲艺术风格,博尔赫斯跟鲁迅、巴别尔大相径庭。如果说后二者是以焦灼的眼光来审视世界,那么博尔赫斯倒分明凸现一种玩味人生的意趣。
博尔赫斯自己说过,他写的故事“旨在给人以消遣和感动,不在醒世劝化”(《(布罗迪报告)序言》),这话有点半真半假,他极富智慧和性情的作品充满匪夷所思的幻想,却也总是直指人心。譬如,在《南方》、《马可福音》、《第三者》那些作者自己*得意的故事中,叙述的法则往往就是精神与现实的错位,多半是冥顽不化的什么东西把人逼到了死角。大作家注定要完成探讨命运的使命,调侃也好,悲悯也好,其心中自有承载。
博尔赫斯是*具颠覆性的叙述者,对传说或是见诸记载的人物、事件进行“重述”是他驾轻就熟的惯用手法,照他自己说就是“篡改和歪曲别人的故事”(《(恶棍列传)1954年版序言》)。他用这种方式演绎事物的诸多可能,以表现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和多灾多难,于是时空的多维关系和现实的多重构成渐而抽绎出迷宫式的画卷。“迷宫” 和“镜子”是博尔赫斯小说里常用的意象,那些接连分岔的路径和多重折射的镜像似乎让人联想到卡夫卡的无限之意,但这里完全没有那种难以忍受的延宕,倒是花样迭出的变数叫你应接不暇。
颠覆并不只是“重述”,博尔赫斯笔下更有别的套路,譬如《刀疤》以人称转换颠倒英雄与叛徒的身份,譬如《马可福音》中那个自由思想者竟播撒了造神之愿……这些反向逆求的手法不只使作品平添几分阅读趣味,更是把某些靳固不移的东西重新抖搂了一遍。颠覆,说到底是一种批判意图。在《死亡与指南针》一篇中,博尔赫斯嘲弄世人迷恋规律的文化理念,断案者一味从犹太教的历史暗雾中去推究事物的因果关系,未料凶犯正是利用那些宗教传说布设迷障,而一切只是始于走错房间的偶然事件。其实,历史未尝不是走错房间之后的将错就错,面对那些因果倒置的文化诠释,博尔赫斯含而不露的微笑中永远带有哲学的沉思。在他*重要的作品《小径分岔的花园》中,无限中的偶然便是一个叙述主题,而如此形而上学的探讨竟采用侦探推理的悬疑手法加以表现,不能不说是一桩有趣的文学实验。
令人惊讶的是,饱学多识的博尔赫斯实在没有一点学究气。他不仅将艺术与哲理熔铸一体,也每每将不同体裁和叙述手法熔于一炉,在他眼里小说压根就是一种没有文体界限的东西。在他创作起步的年代,新招迭出的乔伊斯和卡夫卡早已把人耍得一愣一愣,他倒是一眼看穿了人家的家数渊源,所以他能大模大样地绕过现代主义的墙门走得更远。比起那些喧嚣玩世的现代派大师,博尔赫斯总是多了几分优雅与从容。读他的小说,有时恍惚觉出某些十九世纪作家的叙述口吻,如此娓娓而言的典雅之风,不禁让人往心里去追寻往昔的记忆。
这里收录小说五十九篇,分别见诸博尔赫斯的六个小说集,即《恶棍列传》(1935)、《虚构集》(1944)、《阿莱夫》(1949)、《布罗迪报告》(1970)、《沙之书》(1970)和《莎士比亚的记忆》(1983),这些篇目也都编入了我社一九九九年出版的《博尔赫斯全集·小说卷》。本书没有收录的十一篇作品也许不能说都不重要,取舍的标准主要是考虑到国内读者通常的阅读口味,也就是说可读性强的篇目都尽量搁 进来了。对于有兴趣作专门研究的读者来说,《博尔赫斯全集》(全五卷)自是**之书,那是博尔赫斯作品唯一的简体中文版全集,我社仍将继续印行。
本书由王永年、陈泉两位先生翻译。目录中*后四篇(《莎士比亚的记忆》一集)由陈泉译出,其余各篇皆王永年译。
读博尔赫斯,总感到面对的不是一个作为实体而存在着的人,而是一个游走在语言和语言之间的幽灵。他被尊崇为“为作家写作的作家”,而他的文本——只能用这个空泛并且被用滥了无数次的词,因为博氏的作品实难区分出哪些是诗歌、哪些是小说或者随笔——早已超越了纯粹的写作而存在着。他是一个阅读者,他的一生不断在图书馆里阅读他人,而在写作的过程中,他又不断地用想象和宗教式的虔诚来阅读自己。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问,先后在英国的剑桥、瑞士的日内瓦受教育,大战结束后,在欧洲各国游历,并在西班牙居住了一个时期。1920年起开始写诗,与当时欧洲的先锋派文学发生了共鸣。1921年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在该市的几个公共图书馆任职,同时从事写作、讲学、编辑期刊等活动。192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热情》,接着又出版了两本诗集:《面前的月亮》(1925)和《圣马丁的手册》(ig29)。其后转向短篇小说创作,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世界性的丑事》在1935年出版。1941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交叉小径的花园》,使他不仅在阿根廷和拉丁美洲,而且在西方获得了声誉。1944年,这本短篇集又与另一本短篇集《手工艺品》合并出版,书名《小说》,成为他的主要作品之一。其后,又连续发表了三个短篇小说集:《阿莱夫》(1949),《死亡与罗盘》(1951),《勃罗迪的报告》(1970)。此外,他还写有大量的散文、小品文和文学评论。博尔赫斯终身从事图书馆工作,历任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各公共图书馆的职员和馆长,是一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1946至 1955年庇隆执政期间,他因在反对庇隆的宣言上签名,被革去市立图书馆馆长职务,当了市场家禽检查员。庇隆过世后,他被起用为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直到现在;同时,还兼任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教授;六十年代,曾到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等学校讲学。 博尔赫斯是阿根廷当代最重要的小说家,对拉丁美洲文学有深刻的影响。六十年代中期,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出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高潮。主要就是这种影响造成的。博尔赫斯的小说创造了一种新的流派。这种流派,评论家或称为“极端主义”,或称为“宇宙主义”,或称为“卡夫卡式的幻想主义”。不管叫什么名称,概括起来,它有四大特点,即:题材的幻想性,主题的哲理性,手法的荒诞性,语言的反复性。
《沉潜的瀑布》内容简介:《沉潜的瀑布》是三岛由纪夫于195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主人公城所升是名水库设计师,他年轻英俊且事业
弑警犯 本书特色 侦探小说界*高荣誉“爱伦·坡奖”获得者与电影导演伯格曼、网球巨星博格并称“瑞典国宝”侦探小说史上*著名的夫妻档作家“马丁·贝克刑事档案”系列被...
《疯了!桂宝19(能量卷)》内容简介:哇哦!《疯了!桂宝.19,能量卷》火热上市啦! 本季首次连载2018年阿桂即将推出的全新科幻机甲
鬼马星-魔幻图书馆 内容简介 两个13岁男孩不可思议的探案之旅 旭日中学的旧图书馆是一个神秘的禁地,学校的校规里写着:“本校学生未经许可不得进入第二图书馆。”...
大地三部曲-(全三册) 本书特色 ★ 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 1932年普利策小说奖 一部讲述命运核心的小说,就像又读了一遍《活着》! 关于生命的热烈生长,灵...
奇书-新聊斋 本书特色 非王小波不能比的鬼才作品,非徐克不能拍的华丽志怪,山魅青鬼,丽冢佳人,倩女幽魂,跌宕华丽,悦读纪古风馆系列首部“幻”字辈大作,传续《聊斋...
《时时刻刻》内容简介:1923年,伍尔夫在伦敦郊区构思新作《达洛维夫人》,被世人视为天才作家的她正饱受精神疾病困扰,只想早日了
神澜奇域:无双珠3/唐家三少 本书特色 《神澜奇域:无双珠3》是无双珠系列的*后一册。在本册中,法华和蓝歌在妖域祖庭偶遇圣莲,正当圣莲游说他们拿出无双珠时,红宝...
微型小说精品-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 本书特色余致力编*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微型小说精品)》共收录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微型小说 100余篇。近几十年来,随...
市长手记 本书特色 邓友梅(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作家)。我认为《市长手记》是当今文学市场上一本难得的好书。好在它取材之真,主题之善,构思之美,散发着生活气息...
中国古典名著百部藏书---三国演义 本书特色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小说史上*著名*杰出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
当9翻转归零 本书特色 唱片公司的星探,寻找他的摇滚明星;没有经验的俄罗斯士兵,与一个被滞留的老妇人;昔日的足球明星,寻访当年擦身而过的赤脚女孩;猎狮...
蜀山剑侠传-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还珠楼主卷-(第一卷) 本书特色 还珠楼主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人物,曾被誉为“现代武侠小说之王”。他的一生,...
《弯弯的大湾》内容简介:百年来太平洋的风徐徐吹着澳门岛,从未改变什么。但上世纪末最后时刻的一场风,将澳门岛吹回了祖国的怀抱
满城风雨 内容简介 火轮也似的太阳,高悬在半空中,一点云彩没有。一道济河的两岸,密密排着高大的杨柳,柳树上的蝉声,喳喳乱响,直响入半天去,仿佛这高树上的小虫,也...
鬼使山庄 内容简介 《鬼使山庄》由《鬼使山庄》《列维先生》和《渴望》三部凄美动人,相互关联的短篇小说组成。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至1948年以色列国建立之...
水中鱼:略萨回忆录 本书特色 《水中鱼:略萨回忆录》是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亲笔撰写的回忆录,也是一本特殊的回忆录,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回忆了作者从出生到童年、...
悟空号-九州幻想 内容简介 《九州幻想》2010年5月辑。 冥灵为读者带来酝酿依旧的首部九州长篇《星光大盗》,中州戈壁上的亡命之旅,秘术复兴时代的癫狂演绎;九州...
《定时之恋》内容简介:六年前,她穿越时空与他相恋,撩完就跑;六年后,他等成了大怨夫,她却“装不认识”!晋江言情大神是今甜宠
《警察与赞美诗》内容简介:在欧·亨利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读到最真实的生活,体会到最深刻的人性。欧·亨利为美国的短篇小说开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