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抗戰勝利的巔峰 到避守台灣的谷底
蔣中正如何失去大陸?
蔣中正日記首度摘註出版 郝柏村歷時四年親自筆錄註釋
身為全中國最高政治、軍事、政黨領袖的蔣中正
用8年時間、無數軍民血淚換來抗戰勝利 卻在5年內失去大陸政權民心
這是蔣中正一生的最痛 更是千秋歷史中的無盡喟嘆
郝柏村 當代最具資格人物
以屆92歲高齡 歷時四年 親筆摘錄註釋1945-1949的蔣中正日記
不為尊者諱 不為親者諱 對蔣中正功過成敗 並列直書
讓蔣中正以日記為他自己一生中最關鍵的成敗 留下讓後人公評的依據
●二十世紀中國的大歷史
2006年美國胡佛研究所首度公開蔣中正日記,資料雄偉完整,為深入理解二十世紀中國重大歷史事件,指引了方向與途徑。唯目前僅對學者研究優先開放,且限當地閱讀,不能攜出與複印。本套書是蔣中正日記公開以來首度摘註出版,過程艱辛,彌足珍貴。
●建國百年,不能不知的關鍵五年
蔣中正日記現存有1917∼1972年(其中1924年遺失)。本套書所錄1945∼1949年日記,
實為造成今日兩岸分治的重要關鍵年代。其中涵蓋日本投降、國共內戰、國民黨來台等重要事件。本套書特別收錄郝柏村專文,共一萬餘字,論理精闢,為當代研究歷史的學者與讀者,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郝柏村親筆摘註,抹除歷史迷霧
本套日記內文,由郝柏村親手筆錄。他曾任中華民國參謀總長與國防部長,並任蔣中正總統侍衛長達六年,以當年見聞及與日記中人物的互動為日記作註,寫作過程歷時四年,逾六十萬字,並附有國共戰略態勢分析地圖,圖文並茂。
序一
寫在出版前
為歷史留下珍貴的紀錄 高希均
一個時代的歷史,是由一些英雄與無數無名英雄,以血、淚、汗所共同塑造的。其中有國家命運的顛簸起伏,有社會結構的解體與重建,有經濟的停滯與飛騰,更有人間的悲歡與離合。近百年來我們中國人的歷史,正就徘徊在絕望與希望之中,毀滅與重生之中,失敗與成功之中。
沒有歷史,哪有家國?只有失敗的歷史,何來家國?
歷史是一本舊帳。但讀史的積極動機,不是在算舊帳;而是在擷取教訓,避免悲劇的重演。
歷史更可以是一本希望之帳,記錄這一代中國人半世紀來在台灣的奮鬥與成就,鼓舞下一代,以民族自尊與驕傲,在二十一世紀開拓一個中國人的天下!
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己任的﹁天下文化﹂,近三十年來,先後出版了實際參與改變中國命運與台灣發展重要人士的相關著作。這些人士都是廣義的英雄,他們或有英雄的志業、英雄的功績;或有英雄的失落。在發表的文集、傳記、回憶錄中,這些黨國元老、軍事將領、政治人物、企業家、專家學者都坦率而又系統地,以歷史見證人的視野,細述他們的經歷軌跡與成敗得失。就他們所撰述的,我們尊重,但不一定表示認同;如果因此引起的爭論,我們同樣尊重,但也不一定表示認同。我們的態度是:以專業水準出版他們的著述,不以自己的價值判斷來評論對錯。
在翻騰的歷史長河中,蓋棺也已無法論定,誰也難以掌握最後的真理。我們所希望的是,每一位人物寫下他們的歷練、觀察與感受,為歷史留下紀錄。
郝先生以︽蔣介石日記︾為本,註釋了中華民國從大陸到台灣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段歷史: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年。我們﹁天下文化﹂能在中華民國慶祝百年誕辰之際予以出版,格外具有歷史意義。
作者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董事長
寫在出版前
江山勿留後人愁 張作錦
已故史學家黎東方博士曾說:依我看來,百分之八十的歷史都是不可靠的。但問題是,你若不讀歷史,就連那百分之二十可靠的也不知道了。歷史記載的正誤,當然不會是那麼整整齊齊的﹁二八開﹂,那只是黎
先生的譬喻。但史書定有不實之處,否則就不必對歷史加以研究、考證、註釋,更不會有﹁盡信書不如無書﹂這樣的話了。
歷史書何故有錯?既為歷史,當然是過去的事。事情過去,由於各種原因,使原始資料不可盡得。撰史之人,或憑斷簡殘篇,或憑口耳傳聞,或憑個人記憶,寫下的歷史,自難免有失真之處。
那麼什麼是可信的原始資料呢?現代研究歷史的人多認為,當事人的日記最有價值。以近人來說,如台灣﹁聯經公司﹂出版的︽胡適日記全集︾十大冊,大陸﹁中華書局﹂刊印的︽顧維鈞回憶錄︾十三本,都極受重視。
胡、顧兩氏在近代中國學術界和外交界各有顯著地位,他們的日記都有重要的史料價值。然民國即將一百年,要研究整個的民國史,自然不能不讀民國重要領導人蔣介石先生的日記。
蔣氏有寫日記的習慣,且極有恆心,自一九一五年寫到一九七二年,歷時五十八年︵現存日記為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七二年,其中一九二四年已遺失︶,雖戎馬倥傯亦未嘗停筆。日記由蔣氏家族寄存於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院,自二○○六年開始分階段對外開放,供研究者閱謮,現更計劃全套出版,一年一冊,約六十本。
蔣氏日記的公開,為深入理解二十世紀中國許多重大歷史事件指引了方向與途徑。以提倡﹁大歷史﹂著稱的史學家黃仁宇,早在十六年前就指出:
蔣介石日記有極大的史料價值,姑不論他對民國的巨大影響,僅以其資料之雄偉與完整,已是世間難得,使得所有關心中國現代史的人拭目以待。可惜在蔣先生日記公開之前,黃氏已經辭世。我們何其有幸,得有機會目睹這六十大冊的原始歷史材料。
但六十大冊,卷帙浩繁,一般人從何讀起?又有幾人能仔細讀完?不得已,我們只能選擇性地精讀。
蔣先生一生最重大的兩件事,一是領導八年抗日,獲得最後勝利,解脫不平等條約的束縛,使中華民國昂然立於強國之林;但不旋踵間,四百萬眾現代化裝備的國軍,卻為一百萬﹁小米加步槍﹂的共軍瓦解,蔣氏不得不將中央政府遷來台灣,而將億萬大陸百姓置於中共的專政統治之下。
何以至此?孰令致之?六十年來,無人能說得明白,使人信服。現在,郝柏村先生試圖抹去這段歷史所蒙上的那層迷霧,讓大家比較看得清楚。
國民政府失去大陸,有兩個關鍵點:在時間上,從民國一九四五年抗日勝利,到一九四九年共軍渡江;在原因上,是外交與軍事的雙重失策,予中共以可乘之機。
郝先生就拿蔣總統這五年的日記,擇外交和軍事的重大事件,摘要刊出,讓日記自己說話,看蔣總統當時對國家大政方針的考慮重點、決策過程以及內部環境和外部情勢所交互發生的影響。庶幾讓後人對中國這次驚天動地的大變化,有所理解與省思。做這件事,郝先生應是最適當的人選。第一、他從一位二十六歲的青年軍官開始,親歷抗日勝利、大陸易手、金門砲戰、建設台灣,一直作到最高軍職的參謀總長、最高行政職務的行政院長,素對國家的外交、軍事有長期的觀察與研究;第二、從一九六五年到一九七一年,郝氏曾任蔣公侍衛長六年,對蔣先生的領袖氣質、使命感、剛毅的性格、強烈的情緒等等人格特質,自有其獨特的感受。摘註他的日記,當然較一般人有不同的觀察與深入的理解。
不過郝先生自知他不僅是註釋一本世紀人物的日記,而是參與一項修史的事業。四年的伏案書寫,他力求客觀與忠實。在最後的﹁總結﹂中,他不為尊者諱,不為親者諱,對蔣先生的功與過、成與敗,並列直書,讓後人在致力建國的過程中,懍於先人的教訓,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已故當代法國學者雷蒙‧艾隆︵Raymond Aron︶曾說,後人論史有﹁後知之明﹂的方便,因為可就已知之﹁果﹂,推見未現之﹁因﹂。艾隆的話應無褒貶之意,歷史的作用本來就是如此,所謂﹁鑑往知來﹂,避免後來者再走錯路,再走冤枉路。
中國大陸正在﹁大國崛起﹂,且亦有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跡象。台灣民主化也在矯正弊端,力求完善。而兩岸求同存異,齊步邁向和平發展的大路。中華民族,正充滿希望,蔣先生的日記,必對建設一個未來的新中國,有所幫助。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晚年避金兵之亂於浙江金華,曾遊當地名勝﹁八詠樓﹂,有詩曰:﹁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幾人愁。﹂字裡行間,滿懷家國慘變之痛,以及對時局的無奈。中國的未來,我們這一代人只要能找到真正的歷史軌跡,就能完成重建和復興的使命。我們應有志氣,不把江山留與後人愁。
作者為《聯合報》前總編輯
鼎革之际(明清交替史文集) 本书特色 本书辑录著名历史学者秦晖关于明清交替之际的一组研究文章,以纵向的时间轴论,集中于明末清初;以横向的领域而言,主要从&ldq...
大清孤儿 清未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本书特色 1911年,注定的变局;传统士人,共同的宿命。名节、责任、抵抗、变通……到底何处是归途?两千多年未有之大变局,五千年...
《报酬递增的源泉》内容简介:本书收集了作者不同时期的论文19篇,专门讨论报酬递增的问题。舒尔茨教授并不否认报酬递减规律的存在
帝国长城寻踪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历史散文作品。作者以行走的的顺序,长城前后的史事,及生活在长城周边的人物为中心,以自己的西部行走经历为素材,结合有关长城的知识...
档案:一部个人史 本书特色 ★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13)——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
《财务披露体裁的劝说维度(英文版)》内容简介:在今天的商务背景下,财务披露体裁的功能不仅在于交流财务信息,因此不能简单地将
《梁晓声说亲情》内容简介:该书是梁晓声的散文集,以“说亲情”为纲,以他的童年回忆、亲情记述为主要遴选内容,重点反映梁晓声对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深圳实践》内容简介:深圳非公党建工作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伴随着深圳改革开放30多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
英语歌曲欣赏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共分12个单元,包括12个不同的话题,每单元围绕3首歌曲进行编排,其中,1首为主修歌曲,2首为选修歌曲。英语歌曲欣赏 目录 un...
治世读刘秀-最有本事的皇帝-第二部[荡平四方] 本书特色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从一个底层农民成为天下雄主的传奇经历:起事后3年称帝,12年扫平天下,开创历史上有名的...
今古咫尺间 本书特色 李乔编著的《今古咫尺间》的文章,内容驳杂,颇难归类,勉强分了四类,每类里还是驳杂。随笔古来属于杂学。杂而不专,向来老儒睥睨,讥为齐...
帝国的正午 本书特色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观察隋唐五代这一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向读者展示了四百年间中华帝国的无上光荣与血雨腥风,并阐释出历史进程中,“偶然性”和“英雄...
雷海宗与二十世纪中国史学:雷海宗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内容简介 雷海宗,字伯伦,一九○二年出生,河北永清县人。一九二七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执教...
1894中国纪行 本书特色 1894年,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爱丁堡大学医科毕业生莫理循,不会说中文,没有同伴和翻译,靠着母亲寄来的四十英...
马非百,黄埔军校入伍生部少校历史教官。原名元材,湖南新化人。北京大学文科及中央训练团肄业。1920年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曾参
《道德错误论》内容简介:事实上,怀疑论的幽灵一直萦绕在哲学的所有领域。一段时间以来,其在道德哲学领域最主要的化身便是道德错
资治通鉴中的100个故事 本书特色 《资治通鉴》是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所主持编撰的史学巨著,记载了共计1300多年的历史,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唐代最常见的几种基层文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和讨论。全书共分七章。前五章分别探讨了校书郎、正字、县
高中历史那些事儿 本书特色 ★北京上海一线名师出绝招预习、听课、记笔记、联系、做作业、考前复习、考场发挥、考后总结…所有学习环节皆有“...
《咖啡馆的梦想与现实》内容简介:如何开一家赚钱的咖啡馆?咖啡女王给你答案。一小时的轻阅读,带来理念与实践的巨大飞跃。开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