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纲要(增补本)》由雷海宗所著,原为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的中国通史教材,讲授对象主要为非历史专业的学生,因其广博而不失精细的特点,受众多学生的追捧,常常是“听者盈门,济济一堂”。无论史学观点还是编纂方式,《国史纲要(增补本)》均不同于其他通史,特别与当时盛行的“考证派”大相径庭,反映了作者一向重视综合和通识的治史特点,尤其是将中国历史划分为史前时期、封建时期和专制时期,逻辑严密,脉络清晰,成一家之说,无疑是一部开风气之先的佳作。
第一章 地理与史前时代? 一 地 理 二 史前时代——石器时代 三 史前时代——金石并用期 四 史前时代——宗教 五 史前时代——文化程度之不齐第二章 殷商政治与文化 (前1300~前1027) 一 商代的王权 二 甲骨文第三章 封建制度与封建社会 (前1027~前771) 一 封建政治 二 贵族生活 三 封建社会——庶民 四 封建社会——士族第四章 成周封建帝国之极盛 (前1027~前771) 一 营建洛邑,封藩建国 二 开疆拓土第五章 成周宗教 一 宇宙观与神祇神话 二 教 士 三 坛庙与祭祀 四 大武舞第六章 封建帝国之崩溃(前900~前771) 一 西周的衰微 二 平王东迁第七章 春秋列国之形成 (前770~前670) 一 郑之盛强 二 四强之兴起 三 社会变化第八章 霸政时期(前685~前612) 一 齐桓公与管仲 二 宋襄公图霸 三 晋文襄霸业第九章 晋楚争盟?(前620~前505) 一 晋楚消长 二 向戌弭兵 三 晋楚并衰与吴之兴起第十章 春秋时代思想 一 官学衰败,私学兴起 二 周 易 三 孔子与儒家第十一章 吴越之争(前505~前473) 一 吴国称霸 二 越国后来居上第十二章 七雄局面之成立(前473~前362) 一 三晋田齐 二 秦楚内乱与复兴 三 越之乱亡与燕之渐兴 四 诸小国之渐趋灭亡 五 周之丧土与分裂 六 新军器与新战术 七 魏之图强与失败 八 列强之拓土 九 社会革命第十三章 合纵与连横(前361~前311) 一 商鞅变法 二 变法后之发展 三 秦霸天下第十四章 秦之独强 (前310~前272) 一 东帝与西帝 二 齐之一败涂地 三 楚之削弱第十五章 战国诸子 一 治国平天下之道 二 激烈的争鸣第十六章 秦并六国(前271~前211) ? 一 大败三晋 二 秦灭周 三 燕与三晋 四 末次合纵与最后努力 五 六国之单独困斗与继灭第十七章 专制一统之初试及其失败(前221~前202) 一 秦始皇之一统政策与旧势力之反动 二 秦 亡 三 楚汉之争第十八章 汉代政治 (前202~88) 一 官 制 二 兵 制 三 汉初所谓“封建”问题与外戚之患第十九章 汉代社会与经济(前202~88) 一 旧社会阶级之破裂——氏与姓之混淆 二 旧社会阶级之破裂——迁徙赐姓与变姓 三 新阶级制度——大地主与农民奴婢 四 新阶级制度——商贾 五 新阶级制度——贵贱贫富与社会改革 六 新阶级制度——四民之并为臣妾第二十章 汉代武功(前202~88) 一 武功伟人 二 匈 奴 三 西 域 四 朝鲜百粤与西南夷 五 文化势力之播及日本第二十一章 汉代内政(前202~88)? 一 帝制名实与皇帝崇拜 二 皇权与宦官幸臣 三 皇权与外戚 四 皇权与地方官 五 中兴之治 六 听天由命之消极人民第二十二章 秦汉宗教 一 神仙家与黄老学 二 儒教之成立——素王 三 儒教之成立——经典 四 阴阳谶纬学 五 儒道阴阳糅合之国教第二十三章 秦汉思想 一 思想之学术化 二 儒道思想之结束 三 古代思想之总结束——王充 四 古代文化之总清算第二十四章 大汉帝国之末运(89~316) 一 政治制度之破裂——外戚与宦官 二 政治制度之破裂——国军消灭与地方割据 三 政治制度之破裂——财政与一般政治之紊乱 四 天灾人祸与人口之减少 五 乱亡经过——羌乱 六 乱亡经过——党锢黄巾与十常侍 七 乱亡经过——董卓与李郭之乱 八 乱亡经过——曹操与三国 九 乱亡经过——西晋与中原之沦丧第二十五章 末世之宗教与人生观 一 儒教之凝结与衰颓 二 清谈与隐逸 三 道 教 四 佛教之输入第二十六章 五胡乱华(317~383) 一 背 景 二 中原沦丧 三 汉族南迁 四 南北分局第二十七章 南北朝 (383~589) 一 南北互诋 二 南 朝 三 北 朝 四 门 阀 五 南北消长与混一第二十八章 新宗教之酝酿与成熟 一 新宗教之酝酿 二 辩 教 三 佛教之成熟第二十九章 隋唐政治与社会(589~755) 一 官 制 二 兵 制 三 均田与赋役 四 学校与选举第三十章 大唐二元帝国(618~755) 一 疆 土 二 外蕃之威抚与恩抚 三 内 政第三十一章 隋唐宗教 一 教 会 二 宗 教 三 佛 学 四 唐诗中之哲学第三十二章 二元帝国之灭亡(756~960) 一 外患频仍 二 藩 镇 三 宦官与禁军 四 财政紊乱、起义军兴起与唐之灭亡 五 五代十国第三十三章 新儒学与复古运动 一 背 景 二 武宗废浮屠与韩愈辟佛老 三 李 翱第三十四章 宋之积弱与变法失败(960~1085) 一 兵 制 二 财政与民生 三 科 举 四 缠 足 五 国防生命线之始终缺乏 六 王安石 七 王安石变法 八 变法失败第三十五章 宋亡 (1086~1279) 一 北宋灭亡 二 南 宋 三 金第三十六章 宋代理学 一 朱 陆 二 书 院第三十七章 亡国政治——元(1279~1368) 一 非中国重心之欧亚大帝国 二 种族与阶级 三 兵制与驻军 四 财政与纸币 五 喇嘛教 六 元 亡第三十八章 明之复国与政治文化之停顿 (1368~1528) 一 科举与八股 二 政治设施——专制之深刻化 三 政治设施——宦官之始终当权 四 兵制与军事 五 海外扩张与汉族闽粤系之兴起第三十九章 元明理学 一 陈献章 二 王阳明第四十章 新势力之兴起与明之乱亡(1528~1644) 一 蒙 古 二 日 本 三 西 洋 四 满 洲 五 明之乱亡第四十一章 清朝盛世 (1644~1839) 一 疆 土 二 对汉族之压迫——剃发 三 对汉族之压迫——旗地 四 对汉族之压迫——降臣 五 对汉族之压迫——文人 六 刚柔并施 七 改土归流与西南夷之汉化 八 衰征与内乱第四十二章 明末及清朝之学术思想 一 乾嘉学派 二 科学不发展第四十三章 传统政治文化之总崩溃(1839~1912) 一 背 景 二 鸦片战争前后 三 传教问题与太平天国 四 甲午戊戌与庚子辛丑 五 科举废除与帝制推翻
《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以政治社会学和法律社会学视角,讨论中国乡村社会的权力分布、角色性质及其与国家政治的关系,并用此
中枢与象征-佛山祖庙的历史.艺术与社会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本全面论述祖庙历史文化的书,该书从祖庙本身和祖庙与佛山社会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了深入的探讨,将...
中国古典名著百部藏书---中国通史 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智慧结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
宋史研究-第八卷 内容简介 《宋史》是元代史家撰修的一部纪传体断代皇朝史,记载了北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至南宋帝昺祥兴二年(1279)共计320年的历史。它不...
民国名人的婚恋 本书特色 十几位民国名人的婚恋故事:包括黄兴.张謇、蒋介石、蒋经国、 宋子文、顾维钧、郁达夫、萧红和萧军、黄金荣、周佛海。从婚恋故事 ...
燃烧的两晋-司马家族的荣耀与衰微 本书特色 这是一个交织着光明与黑暗的精彩纷呈的历史时期,人们还没有在重新统一的曙光中欢喜多时,分裂、割据、混战的乱世主题又继续...
《神奇的深海绿洲》内容简介:米娅无意中召唤出了《海底两万里》中的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并和他一起乘坐上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勇士
这是一本作者历时十多年,采访和拍摄了40多位老人的纪实文学作品,还原了70多年前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记忆,再现了她们当年被迫成
中国在制高点时代非常具有代表性。所谓“制高点”,是对政府直接控制经济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领域――甚至更多的领域――这种体系的
天潢贵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本书特色 历朝历代的宗室都是由开国皇帝的后代组成,宗室是皇帝的造物,是广义的皇帝制度的一部分。在宋朝三百余年的宗室发展史上,宗室与皇...
远古人类 本书特色 《远古人类(精)》是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德国少年儿童百科知识全书。远古人类 内容简介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吗?直立行走有哪些好处?我...
本书是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全部著述中影响最大的一部。远在80年代上海古籍出版社曾经出版该书,却没有再版,读者长时间内只能面对
西方传统中,社会契约理论是最强大的社会正义理论之一,罗尔斯的正义论在当代首屈一指,但它也未能解决如下三个社会正义问题:我
夏商西周篇-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本书特色 ★超人气漫画家肥志精心编绘、拥有网上“不错话题”的萌猫历史漫画 阅读量超7亿的肥志百科系列之一。'如果历史是一群喵·夏商...
刺杀希特勒-1944年7月20日刺杀行动的最后见证人 内容简介 《刺杀希特勒》通过“瓦尔基丽”行动的参与者之口,讲述了刺杀希特勒的惊心动魄的斗争。1944年7月...
《互联网哲学》内容简介:互联网带来了对宇宙、生命、社会的重新思考。古往今来的任何人类命题,都可以从道、经、技三个面来解析。
一个谎言,便开始了堂而皇之的侵略;一个阴谋,便引发了世界性的空前灾难。一个勇于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尊严的民族为何多次被瓜分;
山东古街古巷 内容简介 山东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街巷中更能够强烈地反映出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民俗,经过长期以来文化底蕴的积累和传承...
《竞选风波》内容简介:每一个亲子家庭,都有正在成长中的“许多多”金牌导师周晴陪伴你的孩子成为“了不起的许多多”“了不起的许
★史记(全5册)(传世经典.文白对照)(精) 本书特色 《史记》是我国*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中国古代史学与文学的丰碑,是中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