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史学?
当代历史研究,在突破旧有意识形态的控制之后,又亟待超越学科专业壁垒,建立起与当代思潮变动之间的关联,进而具有广阔的视野、通达的问题意识及超越局部事件的洞察力。本书荟萃了作者近十余年间对此问题的持续思考,是史学界努力建立新研究范式的一次卓见成效的尝试。
自序
上编: 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的儒学
一 “儒学地域化”概念再诠释
“儒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进行“道德实践”的问题
中华帝国气质的变化与“道德主义”的兴起
“讲学”以“正君心”:道德实践的发蒙
“儒学地域化”的底层实践:道德约束转化为治理规范
“儒学地域化”的危机及其在近代的残存形态
赘语:道统的坍塌
二 近代“东亚”的构建与儒学的命运
“东亚”概念的含混性
中国“华夷秩序观”的文化遗留与民族国家理念的冲突及其调适
中国构造“东亚”想象的历史与现实基础
日本的“脱亚”心态及其历史根源
韩国的位置
结论:“东亚”想象的谱系
中编:道统•政统的历史构造与兴衰轨迹
三 “文质”之辨与中国历史观之构造
“文质”之辨与“三代”黄金期的建构
是“反智”还是“反知”?
“文质”辨析与明清易代
“文质”之辨仅仅是对历史黄金期的复归吗?
四 清朝统治的合法性及其治理技术
清朝统治合法性的阐释与清史研究新境的拓展
清朝“大一统”话语与早期全球化视野
清朝的治理技术与官员的政治执行力
如何从新的角度观察“身体政治”
五 超越“汉化论”与“满洲特性论”
“新清史”与“旧清史”研究路径的差异
“新清史”研究的盲点之所在
清史研究出现第三条道路的可能性
余论:我看“大一统”历史观
六 中国艺术表达中的“隐喻”传统与历史写作
史学危机与“隐喻史”研究的兴起
“隐喻史”表现之一:诗词隐语与绘画主题中所表达的士人心态
“隐喻史”表现之二:不同艺术作品隐喻中所表现出的历史变迁
结论:“隐喻”解读对于历史书写的意义
下编:超越“地方性”:思想与方法
七 “危机意识”的形成与中国现代历史观念变迁
“危机意识”对应三大问题
“列文森悖论”的有效性及其修正
从“帝国”到“国家”,从“国家”到“社会”
“封建”意义的现代表述
“危机意识”的转变与“地方史”研究的兴起
走向“实践观”的新史学
八 中国历史学如何回应时代思潮(1978-2008)
从论证政治“合法性”到诠释社会“现代性”
“逆现代化行为”出现后的“国学”和“地方史研究”
“大叙事”的回归与史学方法的多元性发展
中国史学需要一种“感觉主义”!
九 “地方性知识”、“地方感”与“跨区域研究”的前景
“宗族”、“庙宇”与区域社会史研究
从“地方性知识”到“地方感”
政治变迁的地方性逻辑和跨地方性逻辑
跨区域研究的前景
十 “在地化”研究的得失与中国社会史的发展
从“古史”到“近史”:日趋单调的历史?
“历史学”人类学化的贡献及其危险
“在地化”的认知经验与“感觉主义”
“英雄史观”的回归?
十一 如何从“医疗史”的视角理解现代政治?
什么是“现代政治”?
作为问题出发点的 “身体”
“空间”的含义
“身体”→“空间”→“制度”
“社会动员”与“国家”
十二 中国的“另一个近代”
无法步入“西方式近代”的焦虑
沟口雄三学术世界里的“地方”及其修正
中国革命发生学
“风景”的再发现与“劳动”的再定义
“群众动员”与“民主”
“抗争性政治”与“颠倒的想象”
晋书解读-读史观天下.廿五史解读 本书特色 《晋书解读》推荐了历史具有重要的人生教育价值。阅读史书,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国的史书浩如烟海,如何去...
《犹太人在哈尔滨》介绍了:19世纪未20年代初,成千上万的犹太人为了躲避迫害纷纷投奔哈尔滨,松花江畔的这座新兴城市一度成为远
走出帝制-从晚清到民国的历史回望 本书特色 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他都讲透了。从独特视角反思从晚清到民国这段历史。《走出帝制(从晚清到民国的...
《社区治理智能化》内容简介:本书基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治理智能化实践,注重对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热点、难点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深入
罗马帝国简史 本书特色 不管是研究亚洲史、欧洲史还是非洲史,都绕不开罗马史。古罗马到底有多令人吃惊?创造拉丁文,意大利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都是由...
世界遗产在中国-世界自然遗产 本书特色 38集系列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用美丽流畅的画面、动听的音乐、画龙点睛的解说,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壮美秀丽的自然风光、...
19世纪的大旅行家 本书特色 《19世纪的大旅行家》主要讲述19世纪欧洲著名的旅行家和航海家对西亚和中亚诸地、非洲内陆、环球航海、南北极地等的探索和考查。不同于...
隐没的贵族-当年隐士也疯狂 本书特色 1.本书选择正史中具有代表性的隐士进行剖析,向读者展示他们真实的一面。2.针对备受文学工作者诟病的“浅阅读”,本书反向操作...
领事报告是近代来华日本人搜集的信息与情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所选译的晚清日本驻华领事报告,主要出自《通商汇编》《通商报
1875-1945-青春无羁-狂飙时代的社会运动 本书特色 《青春无羁》是一部青少年的叛逆史,涵盖了从煤气灯时代到摇摆乐时代的漫长历程。乔恩·萨维奇以令人叹服的...
回忆徐伯昕-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 本书特色 本书是追忆徐伯昕的文集。徐伯昕是卓越的新文化出版家,他是当仁不让的民主的鼓手、时代的木铎。贞刚的气质,保持到*后一着...
白下琐言 内容简介 《白下琐言/南京稀见文献丛刊》记述了清朝江南重镇江宁《今南京》的自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的趣闻逸事,远源六朝以往旧事,直至嘉...
《纪录短片创作》内容简介:本书为大学教材,主要面向的读者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影视节目创作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其他具有一定影
古欢-黄易与乾嘉金石时尚 本书特色 明清艺术史、学术史研究前沿令人瞩目的Z新力作。司马小松,乾嘉时期访碑*人。近年,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等机构集中公布了数百通...
中国人喜欢谈论政治,但只是旁观者的看热闹和看稀奇。他们猜测、嘲讽、诅咒,始终不过是局外的看客。政治就是统治权术和阴谋诡计
回忆改造战犯 本书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创造性地实施了一整套先进而独特的改造战争罪犯的政策,开创了国际战犯教育改造史和法庭侦讯审判...
南宋的农村经济 本书特色 南宋承袭北宋,在经济上有人口增加、土地兼并盛行和商业逐渐发达三个基本趋势,人口增加造成耕地不足,土地兼并助长农村财富集中,促使农村贫富...
《扬帆沧海:杨槱传》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对杨槱院士学术人生发展历程的梳理,再现了他作为造船专家在国家社会的发展变迀、中国造船
1849-1869-美国驻澳门领事报告-海上丝绸之路史料丛刊.中外关系卷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印质上佳,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7月1版1印★ 澳门大学社...
《英宪精义》共分3篇,主要内容包括:巴力门的主权、法律主治和宪法与宪典的联络。近几年来,受宪法学研究之理想的驱使,中国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