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史学?
当代历史研究,在突破旧有意识形态的控制之后,又亟待超越学科专业壁垒,建立起与当代思潮变动之间的关联,进而具有广阔的视野、通达的问题意识及超越局部事件的洞察力。本书荟萃了作者近十余年间对此问题的持续思考,是史学界努力建立新研究范式的一次卓见成效的尝试。
自序
上编: 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的儒学
一 “儒学地域化”概念再诠释
“儒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进行“道德实践”的问题
中华帝国气质的变化与“道德主义”的兴起
“讲学”以“正君心”:道德实践的发蒙
“儒学地域化”的底层实践:道德约束转化为治理规范
“儒学地域化”的危机及其在近代的残存形态
赘语:道统的坍塌
二 近代“东亚”的构建与儒学的命运
“东亚”概念的含混性
中国“华夷秩序观”的文化遗留与民族国家理念的冲突及其调适
中国构造“东亚”想象的历史与现实基础
日本的“脱亚”心态及其历史根源
韩国的位置
结论:“东亚”想象的谱系
中编:道统•政统的历史构造与兴衰轨迹
三 “文质”之辨与中国历史观之构造
“文质”之辨与“三代”黄金期的建构
是“反智”还是“反知”?
“文质”辨析与明清易代
“文质”之辨仅仅是对历史黄金期的复归吗?
四 清朝统治的合法性及其治理技术
清朝统治合法性的阐释与清史研究新境的拓展
清朝“大一统”话语与早期全球化视野
清朝的治理技术与官员的政治执行力
如何从新的角度观察“身体政治”
五 超越“汉化论”与“满洲特性论”
“新清史”与“旧清史”研究路径的差异
“新清史”研究的盲点之所在
清史研究出现第三条道路的可能性
余论:我看“大一统”历史观
六 中国艺术表达中的“隐喻”传统与历史写作
史学危机与“隐喻史”研究的兴起
“隐喻史”表现之一:诗词隐语与绘画主题中所表达的士人心态
“隐喻史”表现之二:不同艺术作品隐喻中所表现出的历史变迁
结论:“隐喻”解读对于历史书写的意义
下编:超越“地方性”:思想与方法
七 “危机意识”的形成与中国现代历史观念变迁
“危机意识”对应三大问题
“列文森悖论”的有效性及其修正
从“帝国”到“国家”,从“国家”到“社会”
“封建”意义的现代表述
“危机意识”的转变与“地方史”研究的兴起
走向“实践观”的新史学
八 中国历史学如何回应时代思潮(1978-2008)
从论证政治“合法性”到诠释社会“现代性”
“逆现代化行为”出现后的“国学”和“地方史研究”
“大叙事”的回归与史学方法的多元性发展
中国史学需要一种“感觉主义”!
九 “地方性知识”、“地方感”与“跨区域研究”的前景
“宗族”、“庙宇”与区域社会史研究
从“地方性知识”到“地方感”
政治变迁的地方性逻辑和跨地方性逻辑
跨区域研究的前景
十 “在地化”研究的得失与中国社会史的发展
从“古史”到“近史”:日趋单调的历史?
“历史学”人类学化的贡献及其危险
“在地化”的认知经验与“感觉主义”
“英雄史观”的回归?
十一 如何从“医疗史”的视角理解现代政治?
什么是“现代政治”?
作为问题出发点的 “身体”
“空间”的含义
“身体”→“空间”→“制度”
“社会动员”与“国家”
十二 中国的“另一个近代”
无法步入“西方式近代”的焦虑
沟口雄三学术世界里的“地方”及其修正
中国革命发生学
“风景”的再发现与“劳动”的再定义
“群众动员”与“民主”
“抗争性政治”与“颠倒的想象”
《剧变》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恰逢其时的巨制。在个人与国家都对未来充满迷茫,危机接踵而至的当下,普利策奖得主、《枪炮、病菌与
本书是1938年商务印书馆推出的中国文化史丛书第二辑的一个分册。本书记叙了中国自传说中之黄帝始,就出现了疆域区划的痕迹;夏代
板门店谈判纪实-最寒冷的冬天-V 本书特色 2016年,是朝鲜战争爆发66周年。朝鲜战争历时3年多,从1950年6月25日开始;而板门店谈判从1951年7月10...
共和国雏型 内容简介 《共和国雏形:华北人民政府》收选了从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解放区合并到华北人民政府撤销时的247件文献,比较完整的反映了华北人民政府产生的历史...
《王阳明传》内容简介:谪居龙场,顿悟圣道;巡抚闽赣,平匪诛藩;回乡守制,光大心学;总督两广,保境安民。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
《狐狸打猎人(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第一辑)》内容简介:《狐狸打猎人》是金近的童话合集。金近先生曾说:“孩子们的思想感情,最
历史主义贫困论 本书特色 《历史主义贫困论》一书对历史主义这种贫乏的方法作出了批判,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即用历史学的哲学来取代以往的历史哲学,其中心问题是历史...
灵现千年:宁波老江桥史话 本书特色 灵桥作为宁波的地标性建筑,历经浮桥时代和钢桥时代,在外形和和设计上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承载着宁波人民的乡情。本书从历史的角度,...
清代新疆和卓叛乱研究(清史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清代新疆和卓叛乱研究》根据档案文献等**手史料,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清代新疆的历次和卓叛乱事件,特别是对每次叛乱事...
张翠容,香港资深新闻工作者,曾服务于西方及中文媒体,包括BBCWorldService和InterPressService,香港经济日报与现代传播等,其
世界简史-(英文版) 本书特色 1. 威尔斯的《世界史纲》、《世界简史》等书自上个世纪40年代由著名学者林徽因等译介过来,在中国一直拥有*广泛的读者,不光一般人...
乾隆事典 内容简介 乾隆时代的中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这一局面的形成与缔造者乾隆皇帝是分不开的。乾隆皇帝的遗产直到今天还发挥着作用,人们在生活中还会感到他的...
《那些写诗的80后》内容简介:《那些写诗的80后》由80后代表诗人春树主编,收录了艾蒿、闫永敏、西毒何殇、里所、严彬等近70位中国
西海固的事情 本书特色 宁夏西海固地区是中国*大的回族聚居区。这里自然条件恶劣,干旱少雨,植被极差,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考查后结论说,这里不适合人类生存。1920...
阿尔伯特施佩尔是整个纳粹高层最难以捉摸的人物。他是第三帝国的首席建筑师、希特勒的宠臣、最亲密的伙伴施佩尔设计了帝国新总理
古史体系的建构与重塑-古史分期与社会形态理论研究 内容简介 古史体系的建构与重塑:古史分期与社会形态理论研究》是一套以问题为中心的学案丛书。传统学案体史书在于研...
经纬天人:《史记》精解 本书特色 《史记》这部书早已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然而,大家知道的《史记》是不是真实的《史记》?《史记》自成书以来,历经两千余年,还能否...
典藏柏杨 历史--帝王之死 本书特色 按《帝王之死》作者柏杨的计算,从皇帝轩辕到清代溥仪,中国出现了三百九十七个帝和一百六十二个国王,这五百五十九个称王称帝的头...
二十五史精华-(全四册)-图文珍藏本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岳麓书社出版★ 本书是上海教育书店一九三七年出版、由王无咎题耑《二十五史精华》的再版。原书采用清...
麦考莱英国史-III 本书特色 英国19世纪史家麦考莱所著《英国史》,是西方浩繁史著当中至为辉煌的作品之一。该书所述英国史事始于詹姆斯二世时期,恰好上承大卫?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