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博(Robert B. Marks, 又译罗伯特•B•马克斯),1978 年获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中国史专业博士学位,长期任教于加州惠特尔学院, 现任Richard and Billie Deihl历史学讲座教授。马立博教授在中国史、全球史和环境史等领域均著作颇丰, 他的论文“Commercialization without Capitalism: Processe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South China,1550-1850” 曾获1997 年美国环境史学会Environmental History 杂志最佳论文奖。除本书以外,他的主要著作还包括RuralRevolution in South China (1984),The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 合著,1988,1992),The Origins of the Modern World:AGlobal and Ecological Narrative (2002 ;中译本《现代世界的起源——全球的、生态的述说》,2006),Tigers ,Rice ,Silk ,and Silt: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 Late Imperial South China (1998 ;中译本《虎、米、丝、泥: 帝制晚期华南的环境与经济》,2011)等,并合作主编Radicalism, Revolution, and Reform in Modern China (2011)。马立博教授还担任Environment and History , Nature and Culture, Oecologie等期刊的编委。他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早期近代世界环境史,19 世纪中国的生态循环与土壤肥力等。
第一章引言:问题和视角
本书的安排
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与早期人类聚落,公元前1000年以前
第一节自然环境
第二节人类聚落与史前史
第三节史前的环境变迁
第四节中国相互作用圈的形成,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
第五节中国青铜时代:技术与环境变迁,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
1000年
第六节环境的变迁,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1000年
小结
第三章国家、战争与农业:上古及帝制早期中国的环境变迁,
公元前1000年—公元300年
第一节国家、战争与上古时期中国的环境变迁,约公元前
1000年—公元前250年
第二节早期帝国的环境变迁,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第三节古代中国关于自然和环境的理念
第四节早期帝国的尾声
小结
第四章帝制中期北方的森林退化和南方的拓殖,公元300年—
1300年
第一节中国北方:战争、人口减少与环境,公元300年—
600年
第二节长江流域的环境变迁
第三节帝制中期南北方的重新统一:隋、唐和宋,公元589年—1279年
第四节汉人在南部与东南部的拓殖
第五节南北方疾病的机制
第六节新型农业技术与环境变迁
第七节中古时期的工业革命
第八节拓殖四川与对其他族群的分类
第九节地貌景观与水利工程
第十节塑造的环境:城市和废弃物
小结
第五章帝国与环境:帝制晚期中国的边疆、岛屿和发达边缘区,
公元1300年—1800年
第一节新的历史与制度背景
第二节边疆地区与边境地带
第三节岛屿及其生态变迁
第四节土地覆盖、土地利用与土地所有权
第五节对发达边缘区的开拓
第六节帝国的生态极限
小结:人口、市场、政府与环境
第六章近代中国环境的退化,公元1800年—1949年
第一节中国人的消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生态退化与环境危机
第三节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四节进入20世纪之后
小结
第七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对自然环境的“治理”,
公元1949年以来
第一节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征服自然
第二节森林与土地利用的变迁
第三节国家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四节水资源的治理
第五节大气污染
第六节环境抗议、环境意识、环保激进主义与环保运动
小结
第八章结论:世界史视角下的中国与环境
第一节中国环境史中的主要议题
第二节中国环境变迁的驱动因素
第三节世界史视角下的中国环境史
参考文献
索引
北魏史-修订本 内容简介 本书完整详实的叙述了北魏从建立到衰亡的全过程。对北魏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进行阐述,展示出北魏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本...
中国史学与世界史学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12章,主要内容包括:引论;西方对中国史学的认识;中国文化中的历史观念与史学的绵延发展;中国的史官记事制度与修史事业等方...
历史的另一张脸:Ⅰ 本书特色 草根论坛,坛坛都是好酒,力争与事实死磕,深挖被掩埋真相。不惧权威,平民化个性解读让历史大变脸。历史的另一张脸:Ⅰ 内容简介 本书内...
《诸神的黄昏》内容简介:1944年6月的菲律宾海战役后,盟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占据了绝对主动。为了减少伤亡和速战速决,美国人绞尽脑汁
滏阳河史料集 内容简介 《环境史研究系列丛书:滏阳河史料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代经典著作,如《后汉书》《隋书》《明史》《山海经》《水经注》等,均有关于滏阳河...
南北史演义:珍藏版 本书特色 这是蔡东藩著作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系列书之一。《南北史演义》叙述了南北朝一百七十年间由分裂到对峙统一的史实,观点平实,内容丰富,...
《文化与书法》内容简介:本书是当代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书学思想的总结。在书法理论上,欧阳中石先生认为中国书法是一门关于汉
阮籍在两性关系上的风采 本书特色 这本由何满子等人所著的《阮籍在两性关系上的风采》主要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和人物。书中收入了《一代枭雄赫连勃勃和他的大夏国》...
中国抗日战争史 本书特色 这本《中国抗日战争史》由《中国抗日战争史》编写组编,全书共分十章,具体内容包括: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兴起,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
2004-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本书特色 以地方志和家谱为主要代表的地方文献。如何更好地利用这部分文献的价值,是所有地方文献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从...
何耀华学术文选:中国西南历史民族学论集 本书特色 该书稿是一部论述中国西南历史民族学的论文集,由:《论彝族的历史》 《论凉山彝族的家支制度》《凉山彝族与汉族的历...
主要论述了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即中国共产党员具有哪些优良品质和人格风范。全书共分为六部分,分别为导论、理想信念、使命意识
森时彦,1947年生于日本奈良县,京都大学文学博士。1973年在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修毕硕士课程,翌年博士课程中退。1974年至
成吉思汗与今日中国之形成 本书特色 1、《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姊妹篇2、世界史因他而重塑,中国史因他而转向3、将中国史置于全球史之中重新理解中国的形成 4...
(精)仰.慕钱穆珍稀讲义系列:中国通史 本书特色 1. 史学大家钱穆《国史大纲》课堂版,历经六十载传奇面世! 2. 源于北大盛况空前的课堂、修订于西南联大、完备...
清史考辨 内容简介 本书是笔者二十余年来研治清史的论文选编。研究范围上起清朝关外兴起,下迄道光,对影响这一时期清史发展进程的一些重要问题及所涉文献档案资料进行了...
《雅思阅读机经词汇》内容简介: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话题场景核心词汇”编排符合学习者的认知逻辑。除了在大范围上按照话题进
八一三淞沪抗战亲历记 本书特色 本书是原国民党将领关于抗日战争淞沪会战之亲历记录。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又聚集大量兵力,向上海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广大...
《谁在收藏中国》内容简介: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西方来到中国,从洞窟、宫殿和画商的密室里搜刮艺术珍品,盗走了雕塑、家具、瓷器
最后的神话-走向共和 晚清历史报告-[插图本] 本书特色 告诉你一个不为人知的晚清辛亥历史史家胆识小说笔法这部作品*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大胆地突破了五十年来,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