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是前苏联科学院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所长、著名学者格·阿尔巴托夫所著的回忆录。该书的俄文版名称为《耽误了的痊愈(1953—1985年)———当代人的见证》,英文版名称为《制度——苏联政治中一位知情者的一生》。中文版根据1991年俄文版翻译,再按1993年英文版校核和补充,并改用现名。
格·阿尔巴托夫在前苏联政治舞台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外政策领域。他长期为前苏联最高领导层担任顾问角色,服务过的领导人包括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以及俄罗斯时期的叶利钦,他还参与起草了苏共中央一系列重要文件和苏联领导人的重要讲话。长期接近最高权力核心的工作经历,使阿尔巴托夫有机会从近处观察和了解苏联领导人的个性、品质、能力;有机会掌握苏联时期内政外交政策制定的一般过程及大量原始资料。同时,他有着苏联时期一般人少有的国外游历与交往,这使作者有机会以局中人身份,通过广泛的国际观察和对比,来客观剖析苏联政治制度的一些问题。值得一提的是,阿尔巴托夫有一半的犹太人血统,这在苏联高层政治圈中是不多见的。或许这一身世特点给阿尔巴托夫在苏联的政治生活经历带来了不少特别感受,在戈尔巴乔夫时期,他被国内改革派和西方看成是重要的思想家,又被保守派视为“苏联军队和军工集团的大仇人”(前苏联《真理报》总编辑维·阿法纳西耶夫语)。
阿尔巴托夫的这部回忆录完成于苏联解体之前的几个月,它记叙了从斯大林逝世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将近四十年内苏联所发生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涉及的范围涵盖了苏联时期的政治、经济、内政、外交、文化艺术和社会思想。对苏联时期的对外政策,篇幅自然相当大,包括苏中关系、苏美关系、苏联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苏联的缓和与裁军政策。其中,苏中关系(即该书中文版第三章《中国吹来的风》)主要从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两党关系的角度,重点述及六十年代发生的苏共、中共两党大论战。阿尔巴托夫1963年时任莫斯科苏中两党会谈的苏共代表团顾问,且是当时苏共中央发表的告苏共党员公开信的起草人之一,这使他能从政治高度及细节上来描述60年代苏联的对华政策。在阿尔巴托夫事后看来,六十年代苏中两党的大论战,相反地加强了苏联内部坚持苏共20大路线的改革派的地位和立场,这一点可能是当时中国方面始料未及的。对于这一段意识形态的大争论,邓小平在1989年会见戈尔巴乔夫时曾说:“这方面现在我们也不认为自己当时说的都是对的”(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94页)。
从这本回忆录可以看出,阿尔巴托夫对苏联历史的回顾与反思,比较突出地代表了经历苏联解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苏联(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心态。阿尔巴托夫本人是二十年代出生、完全成长在苏联时期的政治精英,他的反思和回顾所能提供的历史空间因而更大。
阿尔巴托夫对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政治作了相当严厉的批判,他认为这一时期形成的斯大林主义和苏联政治是病态的,并对以后的苏联社会产生了致命的、难以消除的影响。该书对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全面否定斯大林主义的阐述主要集中在社会思想层面,他认为此后几十年革新和保守力量围绕如何将苏联社会从病态中痊愈恢复过来的斗争是贯穿苏联政治制度变迁的一条主线,本书也是围绕这一主线展开的。
该书对勃列日涅夫统治下的苏联作了详尽的描写,这一段时间(主要是从1975年至1982年)是停滞年代。1975年以后,在外交上,勃列日涅夫的对美缓和政策失败,苏美走向第二次冷战。在国内,由于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领导集团的年迈、僵化和腐败,导致了苏联社会的全面衰退。阿尔巴托夫在《停滞年代》这一章里,对此阶段苏联的政治、国家、党和领袖人物的评价充满痛心。在阿尔巴托夫看来,勃列日涅夫作为国家领导人的最大弱点是:“几乎完全缺乏经济知识;他思想保守,墨守传统;对新生事物简直是个过敏反应者,他缺乏果断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固然这也许使他免犯了不少错误,但同时促成了停滞。”
如同多数苏联人一样,阿尔巴托夫对与他有着长期交往和直接领导关系的安德罗波夫,充满了尊敬和怀念之情。在苏联领导人几乎被全面否定的情况下,安德罗波夫是极少数能保持声誉的历史人物之一。经历过苏联时代的人们甚至认为,如果安德罗波夫能够多活几年,就不会有苏联的解体。在书中,阿尔巴托夫对安德罗波夫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评价。在他看来,安德罗波夫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的人物,“是命运捉弄了他,使他事业无成,其中也包括因循守旧坐在第二号位置上,他也许为时已晚,是在受尽煎熬之后才成为政治领袖的。”阿尔巴托夫用 “濒死状态”这一字眼,将短暂的契尔年科年代一笔带过。
阿尔巴托夫在书中对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这两位改变苏联和俄罗斯命运的大政治家,作了令人关注的概括性描写。阿尔巴托夫认为,戈尔巴乔夫作为领导人其前后表现是很不一贯的,他在战略上总是模棱两可,在政治上缺乏考虑,是一个为了权力斗争准备在原则问题上作妥协的政治家,这些都是葬送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要个人因素。
阿尔巴托夫对叶利钦的个人结论是:“叶利钦作为一个领导人的主要弱点是,他并未准备好考虑成熟和精心设计的政策来回答事件的自发进程,而过多的依靠即时应对和他自己的政治本能。”
阿尔巴托夫还在回忆录中作出了一些重要论述。他认为,苏联(俄罗斯)从斯大林之后40年中应该吸取的最重要教训是:在政治机制方面必须破旧立新,必须建立民主制度、政治文化以及文明的公众意识,能否解决这一问题,解决到何种程度,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阿尔巴托夫认为,在对待斯大林主义的问题上,苏联(俄罗斯)有过三次自救的大机会:第一次是苏共20大,在这次大会上赫鲁晓夫做了揭露斯大林罪行的著名报告,这次代表大会本应成为苏联历史的转折点,但当时苏联领导层、政治精英和公众都没有认真地做好变革的准备;第二次就是80年代的戈尔巴乔夫改革,但是这次改革如同俄罗斯历史上的其它变革一样,以浪漫阶段开始,然后遵循通常的模式让位于政治的两极化,最后痛苦地失败;第三次是制服“8·19政变”之后,当时社会上出现了空前高涨的民主情绪和大众的团结。
在阿尔巴托夫看来,《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一书的主题,就是“ 我们社会摆脱极权主义的昨天的困难和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并未结束,因此它还不是历史,而是我们的今天,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我们的明天”。
苏联解体以后,我国还陆续出版了其他一些前苏联重要的政治家、国务活动家和学者的著作,这些著作从不同角度、不同观点、不同立场对苏联历史和苏联解体进行了论述,其中比较重要的有:米·戈尔巴乔夫的《八月政变》,叶·利加乔夫的《戈尔巴乔夫之谜》,尼·雷日科夫的《大动荡的十年》,阿·多勃雷宁的《见证》,费·布拉尔茨基的《领袖和谋士》。这些人物的著作,为研究、分析苏联制度从兴到衰,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汪曾祺自述-(修订本) 本书特色 《汪曾祺自述》犹如一幅汪老亲自为我们磨墨作画的水墨画。徐徐展开,慢慢品读,随便从哪一页哪一句,不知不觉便读进去了,不知不觉竟已...
残宵无梦到横塘-郁达夫与王映霞的情爱世界 本书特色 一个是风流才子,一个是绝色佳人,好像是三生石上,注定要有一段凄美动人、惊绝后世的动人故事。沪上三月。薄寒轻暖...
推荐书目--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本书特色 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曾说:“19世纪有两位伟大的人物,一位是拿破仑,一位是海伦·...
特斯拉自传:一位科学先知头脑与心灵的剖白(精装) 本书特色 《特斯拉自传》是20世纪传奇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的传记,《特斯拉自传》包括“特...
心理乔布斯 本书特色 《心理乔布斯》写得非常精彩,我读得很投入,乔布斯的个性和他的人生经历,都极为吸引人,这也在另一方面推动了我的编辑进度--剧情一直吸引着我,...
科学与人译丛——薛定谔传 内容简介 《薛定谔传》是沃尔特·穆尔先生的获奖著作,被推崇为“激动人心的成就”,它记述了薛定谔的科学工作,私人友谊,以及对神秘的兴趣,...
徽因的美丽,在她的外貌。两条小辫,颇具神采的清亮的双眸,有雕琢之美的精致的五官,脸颊上的笑靥,浅色半袖短衫,长仅及膝的黑
向大师致敬:蒙德里安 本书特色 关于蒙德里安这位抽象艺术的主要人物,我们所知甚少。他离开阴冷潮湿的荷兰,来到艺术之城巴黎。“疯狂年代”,他住在蒙帕纳斯街区 ,每...
洛克菲勒:罪恶与圣洁--世界第一个亿万富豪 内容简介 一个多世纪,没有人能看透他,他的生活细节都被掩藏在私邸的围墙和办公室的磨砂玻璃门后面,所以,他的形象总是支...
亚当·斯密传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内容有:在柯卡尔迪的少年时期、格拉斯哥大学的学生、在牛津大学、在爱丁堡大学授课、格拉斯哥大学教授、大学管理者、与格拉斯哥人在一起...
张恨水评传 本书特色 《张恨水评传》由马季著,带你领略通俗文学大师作品魅力,体悟民国**写手曲折人生。老舍曾经评价张恨水说他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作家”。茅盾...
《孙武与粟裕》内容简介:作者从1995年开始研究《孙子兵法》,试图寻找到一条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前后呼应、浑然一体的解读方式,
真由美的世界 本书特色 本书搜集了过去写的一些文章和部分讲演稿,整理讲述了自己所走过的历程,如果能够引起关心国际交流的人们、思考自己国家未来的人们阅读此书的兴趣...
《三诗人》内容简介:茨威格在《三诗人》中分析了看上去截然不同,但都在不同层面"描述自我"的三位作家:风流不羁的浪子卡萨诺瓦,
现代文人剪影 本书特色 本书是陈子善先生搜集整理了赵景深先生为之“剪影”的现代作家,自鲁迅、胡适以降,遴选出一百二十余人,所选人物大多是学者、作家和出版家,在中...
《无法实现的美国“平等梦”》内容简介:美国“肯定性行动”是1965年以总统行政命令形式启动的旨在保障黑人等少数族裔、妇女等弱势
莫友芝年谱长编 内容简介 莫友芝(1811-l871),字子偬,白号鄙亭,又号紫泉、弭叟,贵州独山人。其父莫与俦选翰林院庶吉士,且受教于纪昀、阮元等汉学宗师,友...
讲述真相-沃尔特.克朗凯特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关于沃尔特克朗凯特的权威揭秘传记。从克朗凯特在密苏里州和得克萨斯州度过的童年时光讲起,逐一记述了他在大萧条时期涉足新...
这是一段尘封的历史,这也是一曲悲怆的挽歌,这是一个天才物理学家命运的纪实,这也是我国一代知识分子所经历的风霜刀剑、血泪坎
栗裕传 本书特色 《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是一项反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巩固、发展、繁荣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光辉业绩的宏伟工程。它的主人公包括:党和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