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三联书店前总经理、《读书》杂志前主编沈昌文口述,张冠生整理/记录的《知道——沈昌文口述自传》一书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真实记录了沈昌文先生的人生经历。在这本不到200页的书中,从上世纪40年代上海银楼的童年学徒生涯起,到50年代初考取人民出版社校对员进京工作,直至当上三联书店的总经理,主编《读书》杂志,退休后又发起创办《万象》杂志,著名出版人沈昌文先生首次回顾了自己的一生。
书中主角沈昌文先生,著名出版人,1931年9月生于上海,前《读书》杂志主编,拥有50年出版经历的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该书讲述了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的处世之道,从头到尾都透露出积极的生活态度。沈先生的一生都在遵循“常识”,这一为人准则时时在敦促沈先生书写不平凡的人生路程。书名中的“知道”,不是寻常意义的知道某事的知道,而是知“道”。这个“道”就是沈先生处事的原则,交友的准则,生活的规则。倾听沈先生的人生经历,会暂时忘却世界,回到过去,回到心底深处的净土。
从板缝里看这个世界
上了很多很多补习学校
在人民出版社开始出版生涯
从“反右”到“文革”
《读书》杂志创刊过程
当了三联书店总经理
附录
后记 张冠生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成吉思汗后世子孙-原著为《蒙古人入侵三部曲》第三部 本书特色 13世纪的蒙古西征事件是当时历史上*为震撼世界的一段传奇,从中亚到东欧、到俄罗斯...
林奈传-才华横溢的博物学家 本书特色 本书为现代生物分类学之父林奈的*部中文传记。卡尔•林奈(1707-1778)因发明“双名法&rdqu...
贝多芬书简(上、下册)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贝多芬1787~1827年450多篇书信。其中有:致科隆的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弗里德里希的献辞信;致奥格斯堡的政务会...
明成祖传 目录 开头的话**章 青少年时代**节乱世婴儿一、出生于战乱年代二、生母之谜三、明成祖生母传产及社会思想根源第二节从宫廷到就藩燕京一、宫廷生活二、受封...
此心光明-王阳明传 本书特色 王阳明,本名王守仁,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后世亦多以王阳明称之。王阳明生于明中期,是明代著名的思...
鲁迅:1881~1936 本书特色 大型图文典藏版《鲁迅》融文献、资料、欣赏、典藏于一体,由鲁迅研究权威机构——北京鲁迅博物馆组织编纂,由“中国*美的书”得主、...
玛丽·斯图亚特 本书特色 她拥有骄人的权力,却从来无法主宰自身的命运。出生六天以后,就被政治与利益一次次的交易,而当自身欲望一夕觉醒,悲剧的个性又使她像焰火一样...
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裨治文传 内容简介 这本书记录了一个生命、一个时代、一次重要的跨文化接触。对于裨治文这样一个复杂的、充满争议的人物,作者批...
ForthefirsttimeintheUnitedStatescomesthetragicandprofoundlyimportantstoryofthele...
王安石评传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考察了王安石的时代与生平,探讨了王安石的政治思想、文学思想、哲学思想等及其失败的原因,比较了王安石与北宋诸子学术思想的异同,分析了...
溥杰回忆录-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文史出版社隆重推出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系列之一种,为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同母弟弟爱新觉罗·溥杰的...
梅兰芳的艺术与情感 本书特色 用灵魂打动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同时又是西方人关于中国的一个幻想。梅兰芳之所以成为京剧史上空前绝后的人物,毋庸讳言,部分原因来...
《西安大遗址周边空间环境保护与营建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以古都西安大遗址周边空间环境为研究对象,在对西安目前大遗址保护与利用
思想也有其地理:如同一个法国人不管前往何处,他在国处每走一步,不是接近就是远离法国,任何精神运作也使我们不是接近就是远离
孙权传 内容简介 本书着力探求和展现了传主的真实形象。孙权年未弱冠而有江南,封王称帝。他善谋大局,是个很有作为的军事战略家;他善于用人,文武大臣愿为其用,甘为其...
灿若锦霞-第一代跨洋影人与近代中国 本书特色 生长于旧金山的伍锦霞(1914-1970),1935年就在好莱坞片场监制了由华人主创、好莱坞技师协助拍摄的彩色有声...
《看透JavaScript》内容简介:本书由资深软件开发专家撰写,凝聚其多年开发经验,系统、深入、全面地阐释JavaScript,内容涉及流行
暗风流:史上文人那些事 本书特色 《暗风流——史上文人那些事》一书从浩如烟海的故纸堆里搜罗出许多鲜为人知而有趣有味有意思的文坛人物、文人故事与历史细节,以现代人...
张舜徽学术论著阐释 本书特色 戴建业主编的《张舜徽学术论著阐释》中的三十来篇文章,涉及张先生经、史、子、集各方面的论著,以某一本书或某一类书为例,具体而...
布列松生平概要1908年8月22日:生于法国香特洛浦(Chantelop)。1922-23年:上中学时对绘画产生浓厚兴厚,每周师从科特纳特(C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