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文献钩稽、版本对比、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理论研究、问卷调查研究等方法为基本手段,紧扣杨绛的学院派或学者型小说家兼小说译作家这一双重身份,在文本(小说写译文本与文论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杨绛的小说写作、小说译作以及小说写译的理念与理论展开细致探究。
目录:
序一 对杨绛小说经验的细读、感悟与阐释 洪子诚/1
序二 他摸到了学院学者文学家的脉搏 王富仁/5
序三 于慈江的归去来 高远东/13
第一章 走在小说边上的杨绛——文坛多面手与小说情意结 1
第一节 学者型或学院派作家兼译作家一一人们怎样看待杨绛 1
一 作为文坛多面手的杨绛 1
二 作为当代作家的杨绛 7
三 作为现代作家的杨绛 10
四 综合视角观照下的杨绛 17
第二节 最难割舍是小说一一审视杨绛的绝佳聚光灯 23
一 杨绛文心深处无所不在的小说影像 23
二 以小说打量杨绛的具体方式与路径 27
第二章 “有什么好?”一一杨绛谈小说的特性、路数与理论积淀 31
第一节 “偶然欲作最能工”一一杨绛专论小说的文集《关于小说》 32
一 “事实——故事——真实”:小说的构成因子与写作模式 33
二 从小说的虚构、想象本质看不能“以假为真” 36
三 小说的弹性、客观性、自为性、结构局限性与功用 43
第二节 “落红不是无情物”——杨绛的第一本文论汇编《春泥集》 47
一 从小说中的典型形象说到小说家的主观意图 49
二 由具体作品看中外有别的戏剧结构与小说路数 52
第三节 小说何为——杨绛纵谈“英国小说之父”菲尔丁及其小说 58
一 “无非把小说比作史诗”——杨绛谈菲尔丁的小说写作理念与理论 65
二 “总把实际的人生作为范本”一一杨绛谈菲尔丁的小说写作 80
三 杨绛谈典型人物及其他——以菲尔丁的小说写作理论与实践为例 95
第三章 杨绛的小说写作理念与理论 105
第一节 关于小说写作的理念与理论——从“对小说艺术的爱好”谈起 105
一 从文学写作的理念与理论到小说写作的理念与理论 105
二 借言记事、写人和达意:杨绛作品的小说意味与小说笔法 112
第二节 取法经典、阅世启智——杨绛的小说写作理念与理论 118
一 “创作小说的艺术”——杨绛的小说写作艺术论 122
二 娱目快心与阅世启智一一杨绛的小说写作功用论 133
第四章 杨绛的小说翻译理念与理论 137
第一节 翻译理念与理论流变:从“信、达、雅”到传“神”入“化” 137
一 从严复的“译事三难”说开来 137
二 朱生豪、傅雷的传“神”与钱锺书的入“化” 141
第二节 “照模照样地表达”原作一一杨绛的小说翻译理念与理论 148
一 何谓翻译? 152
二 翻译三件事:选字、造句与成章 154
三 “翻译度”与翻译的适度和到位 161
四 “一仆二主”与翻译的两难 163
五 对转译、意译、死译、硬译和直译等的理解 167
六 慎用成语、重视译注与不轻言译诗 169
第三节 追求译文的洗练与明净一一杨绛的翻译“点烦”论 171
一 译文的“点烦”与文字的“明净” 171
二 西班牙小说《小癞子》的汉译书名——例说“点烦” 176
第五章 杨绛的小说写作与小说译作 185
第一节 刻画“软红尘里”的众生之相与根性一一小说《洗澡》及其他 185
一 “纯粹编一个故事,塑造一个人物”——杨绎小说的关注重心 188
二 描摹和透析“人性与世态”——杨绛小说的内涵指向 198
三 从“艺术是克服困难”到“艺术与克服困难”一一杨绛小说的写作限度 203
第二节 “我翻译的书很少”一一杨绛的翻译生涯 209
一 “孝顺的厨子”的劳作——杨绛的数种“流浪汉小说”译本 211
二 杨绛与新诗的缘或非缘一一英诗《我和谁都不争》的汉译及其他 217
三 “我的称赞是不容易的”一一杨绎翻译生涯的起步与跨度 227
第三节 西班牙小说经典《堂吉诃德》的汉译及其他 236
一 文学翻译的文学性之争一一由汉译小说《堂吉诃德》说起 236
二 杨绎、董燕生和刘京胜的《堂吉诃德》译本:一个抽样分析 244
三 杨绛译笔的特点——以英国小说《傲慢与偏见》一个汉译片段为例 257
第六章 百年杨绛:一个“写作困难的人”对“困难的克服” 261
第一节 “走到人生边上”的“业余作者” 261
一 在野状态与边缘视野 262
二 业余立场与专业精神 270
第二节 小说写泽的困难与“因难见巧” 273
一 “从难处着手”一一杨绛小说写译的宿命或个人选择 273
二 是“有志无成”还是“因难见巧”?——杨绛的“试笔学写”状态 280
三 附论:“困难的克服”?——对传记《听杨绛谈往事》的另类解读 288
参考文献举要 295
附录一 《干校六记》签名本——杨绛赠本书作者于慈江 329
附录二 《洗澡》签名本一一杨绛赠本书作者于慈江 331
附录三 《杨绛文集》(卷一)签名本——杨绛赠本书作者于慈江 333
附录四 本书作者于慈江草拟的问卷《请杨绛先生答疑》 335
后记 341
邓拓的后十年 内容简介 邓拓,当代著名的新闻家、政论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才思敏捷的杂文作家和诗人,同时又是一位悲剧人物。从新中国成立到含冤去世,是邓拓一生中*重要...
湘西风情,边城人物。那山那水,神奇诡谲。一个文功武略超群而又深藏不露的传奇人物,生不逢时,命途多舛,一生充当小城杀场的[人
亚历克斯.弗格森自传-统驭人生 本书特色 本书是传奇教练亚历克斯•弗格森的*本自传,由英国著名体育记者休•麦吉尔温尼执笔。书中弗格森在回顾了...
惊悦:C.S.刘易斯自传:by joy the shape of my early life 本书特色 《惊悦》是c.s.刘易斯的自传,这一年他57岁。自传从他...
作为流行音乐史上的巨星,约翰·列侬的影响力早已远远超过流行音乐的领域,而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他组建的披头士乐队、他的音乐
酒旗风暖少年狂-陈独秀与近代学人 本书特色 陈独秀为一代奇杰之士,其平生风义,在与苏曼殊、蔡元培、胡适、鲁迅、傅斯年、章士钊、台静农以及《新青年》的众多作者、读...
《武则天正传》内容简介:武则天这个女人活了八十二岁,权倾中国达半个世纪之久。生活对她而言就如同游戏一样,她有比普通人更强烈
勇气与卓识:马寅初的一生 内容简介 《勇气与卓识:马寅初的一生》由邓加荣所著。《勇气与卓识:马寅初的一生》描述了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马寅初先...
刘伯承传 本书特色 这些传记的意义远远超过了记述个人生平的范围,它们是新中国开国史、建国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基史、创业史的浓缩,是中华民族一份永远值得倍加...
《商务礼仪实务(第2版)》内容简介:《商务礼仪实务(第2版)》以训练学生的商务礼仪技能为目标,以介绍商务礼仪基本概念为起点,
雍正传 内容简介 本书是目前国内仅见的一本雍正评传,全面系统地对清朝的雍正帝的生平政绩作了评述,试图通过雍正史的研究,概括雍正生活时代的历史。作者认为,雍正帝敢...
嘉靖传 本书特色 明世宗朱厚熜,是明代的第12位皇帝。因年号嘉靖,也称嘉靖皇帝。朱厚熜是一个性情偏狭、乘戾、刚愎自用的君主。在位早期,他做了一些革除前朝弊政、整...
《停止你的精神内耗:先完成,再完美》内容简介:事情压不垮人,但面对事情的态度可以。我们常常因为一些小事,陷入被来回拉扯的情
毛泽东与林彪半世纪的恩怨-(修订版) 本书特色 毛泽东与林彪,一个是历史巨人,一个是一代名将,都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重重的一笔。从井冈山初相识,到彻底决裂,*终...
黑发下温和的面容,有力的双手,炯炯有神的目光,在没有皱纹的脸上尤显突出的下颚上的黑痣,一个伟大的导师,一个伟大的政治家、
永远的雷锋-雷锋精神五十年 本书特色 《永远的雷锋:雷锋精神五十年》是一部人物传记作品。这本书立足雷锋精神,追寻雷锋精神50年的发展轨迹,对雷锋精神的形成、雷锋...
《燕明刀钱谱:中国古钱谱丛书(精)》内容简介:燕国历时八百余年,由于地理位置独特,其经济和文化都体现着中原和北方交融的特色
中将少将篇-开国将军轶事 本书特色 《开国将军轶事:大将少将篇》以纪实笔记体笔法叙述了皮定均等18位中将和曾生等14位少将在戎马生涯和和平建设时期的逸闻趣事,个...
拿破仑传:世界在我的马背上 本书特色 《拿破仑传--世界在我的马背上》是享誉世界的 德国传记大师埃米尔·路德维希的代表作,是拿破仑 传记中的经典作品之一。《拿破...
名流沧桑-《名人传记》佳作 本书特色高端访问、亲历历史、内幕真相、文化名流、海外风云、名流昔照……通过《名流沧桑》展现领袖元帅将军大师的风采与智慧,品味政治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