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文献钩稽、版本对比、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理论研究、问卷调查研究等方法为基本手段,紧扣杨绛的学院派或学者型小说家兼小说译作家这一双重身份,在文本(小说写译文本与文论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杨绛的小说写作、小说译作以及小说写译的理念与理论展开细致探究。
目录:
序一 对杨绛小说经验的细读、感悟与阐释 洪子诚/1
序二 他摸到了学院学者文学家的脉搏 王富仁/5
序三 于慈江的归去来 高远东/13
第一章 走在小说边上的杨绛——文坛多面手与小说情意结 1
第一节 学者型或学院派作家兼译作家一一人们怎样看待杨绛 1
一 作为文坛多面手的杨绛 1
二 作为当代作家的杨绛 7
三 作为现代作家的杨绛 10
四 综合视角观照下的杨绛 17
第二节 最难割舍是小说一一审视杨绛的绝佳聚光灯 23
一 杨绛文心深处无所不在的小说影像 23
二 以小说打量杨绛的具体方式与路径 27
第二章 “有什么好?”一一杨绛谈小说的特性、路数与理论积淀 31
第一节 “偶然欲作最能工”一一杨绛专论小说的文集《关于小说》 32
一 “事实——故事——真实”:小说的构成因子与写作模式 33
二 从小说的虚构、想象本质看不能“以假为真” 36
三 小说的弹性、客观性、自为性、结构局限性与功用 43
第二节 “落红不是无情物”——杨绛的第一本文论汇编《春泥集》 47
一 从小说中的典型形象说到小说家的主观意图 49
二 由具体作品看中外有别的戏剧结构与小说路数 52
第三节 小说何为——杨绛纵谈“英国小说之父”菲尔丁及其小说 58
一 “无非把小说比作史诗”——杨绛谈菲尔丁的小说写作理念与理论 65
二 “总把实际的人生作为范本”一一杨绛谈菲尔丁的小说写作 80
三 杨绛谈典型人物及其他——以菲尔丁的小说写作理论与实践为例 95
第三章 杨绛的小说写作理念与理论 105
第一节 关于小说写作的理念与理论——从“对小说艺术的爱好”谈起 105
一 从文学写作的理念与理论到小说写作的理念与理论 105
二 借言记事、写人和达意:杨绛作品的小说意味与小说笔法 112
第二节 取法经典、阅世启智——杨绛的小说写作理念与理论 118
一 “创作小说的艺术”——杨绛的小说写作艺术论 122
二 娱目快心与阅世启智一一杨绛的小说写作功用论 133
第四章 杨绛的小说翻译理念与理论 137
第一节 翻译理念与理论流变:从“信、达、雅”到传“神”入“化” 137
一 从严复的“译事三难”说开来 137
二 朱生豪、傅雷的传“神”与钱锺书的入“化” 141
第二节 “照模照样地表达”原作一一杨绛的小说翻译理念与理论 148
一 何谓翻译? 152
二 翻译三件事:选字、造句与成章 154
三 “翻译度”与翻译的适度和到位 161
四 “一仆二主”与翻译的两难 163
五 对转译、意译、死译、硬译和直译等的理解 167
六 慎用成语、重视译注与不轻言译诗 169
第三节 追求译文的洗练与明净一一杨绛的翻译“点烦”论 171
一 译文的“点烦”与文字的“明净” 171
二 西班牙小说《小癞子》的汉译书名——例说“点烦” 176
第五章 杨绛的小说写作与小说译作 185
第一节 刻画“软红尘里”的众生之相与根性一一小说《洗澡》及其他 185
一 “纯粹编一个故事,塑造一个人物”——杨绎小说的关注重心 188
二 描摹和透析“人性与世态”——杨绛小说的内涵指向 198
三 从“艺术是克服困难”到“艺术与克服困难”一一杨绛小说的写作限度 203
第二节 “我翻译的书很少”一一杨绛的翻译生涯 209
一 “孝顺的厨子”的劳作——杨绛的数种“流浪汉小说”译本 211
二 杨绛与新诗的缘或非缘一一英诗《我和谁都不争》的汉译及其他 217
三 “我的称赞是不容易的”一一杨绎翻译生涯的起步与跨度 227
第三节 西班牙小说经典《堂吉诃德》的汉译及其他 236
一 文学翻译的文学性之争一一由汉译小说《堂吉诃德》说起 236
二 杨绎、董燕生和刘京胜的《堂吉诃德》译本:一个抽样分析 244
三 杨绛译笔的特点——以英国小说《傲慢与偏见》一个汉译片段为例 257
第六章 百年杨绛:一个“写作困难的人”对“困难的克服” 261
第一节 “走到人生边上”的“业余作者” 261
一 在野状态与边缘视野 262
二 业余立场与专业精神 270
第二节 小说写泽的困难与“因难见巧” 273
一 “从难处着手”一一杨绛小说写译的宿命或个人选择 273
二 是“有志无成”还是“因难见巧”?——杨绛的“试笔学写”状态 280
三 附论:“困难的克服”?——对传记《听杨绛谈往事》的另类解读 288
参考文献举要 295
附录一 《干校六记》签名本——杨绛赠本书作者于慈江 329
附录二 《洗澡》签名本一一杨绛赠本书作者于慈江 331
附录三 《杨绛文集》(卷一)签名本——杨绛赠本书作者于慈江 333
附录四 本书作者于慈江草拟的问卷《请杨绛先生答疑》 335
后记 341
我的婶婶萧红 本书特色 萧红,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重放异彩的女作家。她一生颠沛流离,先后在哈尔滨、上海、日本东京、北京、武汉、西安、重庆、香港等地流亡写...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本书特色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调研指导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号召全党结合时代特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习总...
蔡澜谈倪匡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倪匡的演员时代、酒虫的故事、倪匡近况、胆固醇善、老友来信、倪匡传、富翁与穷人、倪匡减肥法等。蔡澜谈倪匡 目录 被写的老友序《...
编辑推荐读过卡夫卡作品的人,总会从他的字里行间,读到诸如:孤独、恐惧、绝望、威胁、谎言、审判、衰落、毁灭、死亡等字眼,这
《我们这一帮》内容简介:滑头在总统职务的重压之下在夜间感到困惑或苦恼,以至无法入眠的时候,常常就会起床,蹑手蹑脚穿过白宫,
升迁就学曾国藩-草根官圣最干净的仕途升迁 本书特色 曾国藩升官牛b“秘经”◎“官圣”是如何炼成的,曾国藩剖肝砺胆告诉你!◎他草根出身,没有任何背景,一生又正又愣...
走近苏东坡 内容简介 这是著名作家李国文研读苏东坡的诗文及所处时代背景后写出的感悟性文字。作者围绕苏东坡的性格、命运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深入到苏东坡的精神世界...
胡雪岩全集 本书特色胡雪岩的一生,为什么会如此大起大落?他成功的经验是什么,他失败的教训又在哪里? 由于胡雪岩死前被抄家,留下的资料很少,现有小说中关于胡雪岩的...
学生时代-郭沫若自传-第二卷 内容简介 《学生时代》为《郭沫若自传》第二卷,全书收入《我的学生时代》《创造十年》《创造十年续篇》《今津纪游》《水平线下》五集,为...
《竞争与博弈(第2版)》内容简介:演进的社会适者生存,竞争的社会强者生存。争夺利益的行为叫作竞争,竞争的过程叫作博弈。博弈也
报春燕-埃德加.斯诺 本书特色 在全世界面临战争灾难前夕,斯诺*早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他*先向国际报道中国人民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是他写出《红星照耀...
边塞诗雄-岑参传 本书特色本书以岑参毕生所创作的诗歌为脉络,生动展现了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人生历程,脉络清晰,论述严谨客观,表现手法细腻朴实。作者充分利用当前已有...
吉田松阴俞近代中国 内容简介 本书对日本幕末维新(江户幕府末期)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改革志士吉田松阴的思想形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和研究。从吉田松阴的思想形成产...
孤独的寒星-上官云珠 本书特色 “思何限,洒泪向长空,姐妹蒙冤遭四害,云珠银海疑无踪,却似在星中。”——著名表演艺术家白杨“她是一个天生的电影明星,信奉的是通过...
本书是美国著名报人本·布莱德利的自传,从独特、大胆而又让人兴奋不已的视角,向读者呈现了他70余年的传奇人生——从哈佛大学求
天生一对 本书特色 用一根主线将这些不同的人或物身上所附载的故事串联在一起,讲述了他们或它们是如何陌路相逢,如何一起行动或相互对峙,对彼此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天...
抗日战争初期,卡尔森不畏艰险,跋涉2000多英里,深入敌后和正面战场,认真考察了中国军队,特别是八路军的抗战;他以忠实地宣传
《钨舅舅》内容简介:《钨舅舅》是神经学家奥利弗·萨克斯的一部少年回忆录,讲述了一段他与科学结缘的浪漫故事。出身于医学世家的
君士坦丁传 本书特色君士坦丁一世被誉为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帝王之一,他缔造了拜占庭帝国,奠定了后欧洲,尤其是中世纪欧洲文明的基石;他开创了罗马帝国基督教的发展模式...
《半小时漫画唐诗2》内容简介:读懂唐诗,从唐诗背后的故事开始。通过手绘漫画和段子,陈磊(笔名:二混子)领衔的半小时漫画团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