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希伯来与希腊思想比较的经典研究著作。作者从双方截然对立的差异的描述出发(宁静-运动),最终令人信服地阐述了这两大截然对立的文明是如何融会到共同的基础上并构建起西方的传统文明的。作者非常精到地选取了“语言”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利用第一手的古典语言文献的资料,通过大量的语言上的比较,深刻地阐述了两种文明在“思想模式”、“感性模式”、“时间与空间”、“数量与数字”、“历史与自然”、“物”等关键范式上的基于“宁静-运动”的差异,并且,在每一处地方都明确地指出,在这种差异之上的可能的相同或曰接铆之处。最终,作者把这两大文明融会进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中,即它们事实上是对现实的两种可能的,而且是同等必然的反应。在这个意义上说,两大文明的思想是互补的;希腊人把现实描写为存在,希伯来人把现实描写为运动。作者通篇以我们欧洲人(希腊人)自称,并以两大文明的继承者的后嗣的身份呼吁,对文明之间的比较是为了一视同仁地关注并保护和继承它们,如果有可能,还要进行综合与统一。惟有如此才足以表达两大文明的继承者的后嗣对希腊与希伯来文明的真正敬意。本书的出版,于新世纪中西文明会通之际,对我们中华民族之文明的复兴建设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书依据德文原版进行翻译,并参照了英文版。翻译相当精到流畅,能非常到位地把作者在文中大量出现对文献材料的辨析、理论的推论的精微结构阐释出来,又能很好地表达出贯穿其中的欧洲人对自己文明的文化热忱。在整本书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也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增添了近百条的译者注以方便读者对这部相当专业和深奥的研究作品的进一步的理解。
中译本序(柯小刚)
缩写
绪论:问题
第一部分:动态与静态的思想
I.动态思想
1.希伯来语静态动词的动态特征
2.希伯来语中状态动词和属性动词的动态特性
3.逻辑上的“存在”
4.动词hayah的存在
a.动词hayah
b.生成和生效
c.带介词的hayah
d.hayah表面上静止的用法
e.神性的存在
5.世界的动态特征
II.静态存在
1.爱利亚学派和赫拉克里特
2.柏拉图
III.非存在
1.希腊思想中的非存在
2.希伯来思想中的非存在
IV.言词
1.古代东方思想和希伯来思想里的言词
2.希腊思想里的言词
V.集体概念和理念
1.希伯来的集体概念
2.柏拉图的相似之处
第二部分:印象和外表
I.对建造物的印象
II.对人的印象
1.著名人物的俊美
2.《雅歌》中描写的抒情诗
3.美的理想
III.对事物的印象
1.软弱的形象、昙花一现的形象和安全可靠的形象
2.J一文本创世叙事中事物的形象方面
3.与柏拉图《会饮篇》的比较
4.《旧约》中的拟人化(Personifikation)
IV.对上帝的印象
1.以色列的上帝形象
2.上帝的形象(Imago Dei)
附论:大流散中的犹太图像艺术
V.希腊思想的面貌
第三部分:时间与空间
I.希腊一欧洲的时间概念
II.以色列的时间概念
1.物理时间和天文时间:天体的时间
a.欧洲时间概念的无用性
b.用作计时器的太阳和月亮;对时间的感知
c.时间节奏而非时间循环或时间线段
d.持续与瞬间
2.心灵的时间
a.意识的同一性
b.时问的内容
c.历史的时间
d.时态
e.时态的心理
f.共时性
g.前与后
h.时间概念的动词起源
i.无限的时间
III.空间
1.形式
2.界线
3.无界线或无限
附论:《圣经》的忠于现实
IV.数量和数字:空间数量和动态性质的数量
V.历史和自然
1.希腊人和希伯来人对历史的理解
2.《旧约》中的创世宣言和柏拉图的创世学说
3.功能的宇宙论与形象化的宇宙论
第四部分:符号主义和工具主义
I.希伯来的“物”的概念
II.希腊的“物”的概念
附论:上帝的透明性
第五部分:逻辑思考和心理理解
I.逻辑和心理
II.两种观点的合理性
III.以色列思想家的独立性
IV.两种思想方式的形式特点
总结以及这些差异的心理基础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译后记
存斋随笔 内容简介 存斋者何?诸葛公曰“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云云,余平生以此自勖,名吾坐卧之室曰存斋:随笔者何?平居观物返己,有时兴怀,则信手写...
形而上学的巴别塔 内容简介 本书由张志扬、陈家琪合著,分上下两篇,陈家琪完成上篇内容,围绕着存在、认识、表达这三个西方哲学中的基本问题对西方哲学史进行了重新清理...
通识中国哲学 本书特色 《通识中国哲学》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阐述儒、道、墨、法、释五大中国传统哲学流派的主要观点,为我们提供多元的思考角度,睿智处理人生和社...
佛教经典往往因为难读难懂而被一般人视为天书,但譬喻类佛经则不然,它采用打比方、讲故事、说笑话、谈寓言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经书浅谈》讲述我们的前人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汉魏六朝的丰碑巨制、韩柳欧苏的大块文章、明清之际
易经对现代人的启示 本书特色 易有大道,包罗万象,一切变化全在其中。洞悉世态,化难为易,事事皆能逢凶化吉。实用的角度,通俗的语言,人人都能撷取《易经》的智慧据为...
章太炎讲国学-方家讲坛 本书特色 章太炎一生多次讲演国学,其中影响*大的有四次,即日本东京讲学、民国初年北京讲学、1922年上海讲学、晚年苏州讲学。讲演稿形式不...
团购:爱灵魂自我教程3册 本书特色 《爱灵魂自我教程:爱性婚姻与友谊》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视角,对“爱”这一在我们生命中像水一样重要的主题,进行了全面、深刻而又大胆...
《劝戒与格言》内容简介:叔本华认为,人这种生命现象也是求生意志的客体化,是一切生物中需求最多的生物。当人的生命现象为人的
图注天元五歌阐义 内容简介 《天元五歌》本为蒋大鸿所做,但此书由于严守秘密,语言含藏,不肯轻泄精髓,非得挨星金钥,纵是智过万人,亦难打开宝库之门。章仲山拜师蒋大...
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全2册) 本书特色 《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套装上下册)》:人文译丛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全2册) 节选 《哲学与政治:阿尔都...
民俗与迷信-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江绍原先生是我国现代民俗学的奠基人之一,本书展现了绍原先生的诙谐风格及迷信研究专长,其中文章写得很漂亮,可以作小品文来读,既有知...
身边的逻辑学-我们有大脑.却为什么不能清晰思考.理性生活? 内容简介 为什么说电视与大众媒体容易让人变笨了为什么说分散投资确保收益*大化是个谎言?为什么说伪学者...
辩证的历史决定论 节选 bsp;丛书总序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我们在积极参与哲学体系改革研究的过程中,曾提出了一个试图将实践观点贯彻到底的马...
从制度变迁到思想革命:辛亥革命前后的哲学论辩 本书特色 韩强、周德丰、陆信礼编著的《从制度变迁到思想革命--辛亥革命前后的哲学论辩(精)》是《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大...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5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尤在剖辨六祖慧能与神会之异同,其次乃属禅宗与此下理学之关系。全书以考据方法来陈述思想,即是以历史演变来阐述思想史承先启...
老子道德经的现代解读 本书特色 王邦雄教授讲老?《道德经》将近四十年之久,恐怕比老君自己还更专业、更投入呢! 讲老学必讲原典,《道德经》不...
整体与碎片—苏珊·朗格美学思想新探 本书特色 《整体与碎片:苏珊?朗格美学思想新探》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整体与碎片—苏珊·朗格美学思想新探 内容简介 半个多世...
不失望 本书特色 圣严法师根据“人生佛教”的理念,开讲从心出发的生活禅“心六伦”——职场伦理、家庭伦理、族群伦理、自然伦理、生活伦理、校园伦理。圣严法师以真修实...
《中国文字学》是陈梦家先生在西南联大教授的《中国文字学》课程的讲义,手稿未曾发表。虽说是六十多年前的旧讲义,有些见解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