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与像:远程在场的影像逻辑》是国内第一部针对建筑与电影以及新媒体影像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理论分析的论著。书中集中讨论了在当代符号消费的环境下,建筑的存在方式如何从直接在场转化为远程在场,建筑的重心如何从“物”转化为“像”,以及相应的影像逻辑如何作用于建筑创作和建筑观念的问题。《建筑物与像:远程在场的影像逻辑》全书内容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通过分析影像渗透当代建筑领域的各种现象,提出建筑在光电子时代的“透镜传播模式”。并深入分析了玻璃与影像在“透明性”上的同构关系,从而对应于几何光学下的“近程在场”,引人大光学下的“远程在场”,为建筑影像确立了“远程在场的建筑”的身份。下编通过精选的电影和现当代艺术作品,结合可比照的建筑案例,分别从虚拟与实体、镜头与视点、运镜与路径以及空间序列上的蒙太奇与超链接等角度,具体分析由远程在场建筑带人建筑学的影像思维逻辑。
《建筑物与像:远程在场的影像逻辑》是建筑学与电影学、传播学之间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成果。书中收集了大量的建筑影像资料·在向读者展示影像逻辑如何逐层深入地影响建筑学的同时,发展了有关空间的动态图像分析方法。
《建筑物与像:远程在场的影像逻辑》可供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的高等院校学生学习和认识影像语言在建筑学中的应用·为职业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工作者在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同时对电影学和传播学专业的理论工作者也有研究上的参考价值。
上编 从物到像——透镜模式中的远程在场
1 建筑的影像趋向
1.1 建筑创作
1.1.1 物质世界中的建筑创作
1.1.2 虚拟世界中的建筑创作
1.2 建筑保护
1.2.1 对保护的纪录
1.2.2 虚拟遗产
1.3 建筑批评
1.3.1 文本的影像化
1.3.2 隐喻与批评
1.4 建筑影像市场的繁荣
1.4.1 建筑动画市场
1.4.2 专业纪录片市场
1.4.3 建筑电影节
2 建筑传播的属性
2.1 演绎性的复制
2.1.1 符号媒介和物质媒介
2.1.2 同质性复制与演绎性复制
2.2 艺术传播的结构
2.2.1 建筑元传者
2.2.2 建筑继传者
2.2.3 建筑受传者
2.3 大众传播的效应
3 建筑传播的透镜模式与影像透明性
3.1 传播模式概述
3.1.1 拉斯韦尔的5w模式
3.1.2 施拉姆的编码一译码模式
3.1.3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3.2 建筑传播的透镜模式
3.2.1 光学成像模式
3.2.2 建筑传播模式
3.2.3 从“物”到“像”的转移
3.2.4 建筑虚像的意义
3.3 建筑影像的透明性
3.3.1 材料透明与信息透明
3.3.2 影像信息的透明性
3.3.3 建筑的影像传播模式与效应
3.4 影像漫游者
3.4.1 人与建筑的关系
3.4.2 影像漫游者的特性
3.5 巴黎·透镜中的城市
4 透镜作用下的“远程在场建筑”
4.1 从“直接在场”到“远程在场”
4.1.1 “在场”的哲学
4.1.2 具有启发意义的几个理论
4.2 远程在场的内在动力:体验、诠释与身体
4.2.1 体验:感觉与知觉
4.2.2 诠释:符号与实在
4.2.3 身体:图式与辨认
4.3 远程在场的时空知觉
4.3.1 被压缩/延伸的时空
4.3.2 叠合互渗的时空
4.3.3 对焦不准的透明
4.4 电子复制时代的远程在场建筑
4.4.1 对空间障碍的取消
4.4.2 对线性时间的超越
……
下编 思维的转向——远程在场建筑的影像逻辑
5 虚构与实建:未建成的建筑史
6 镜头与观点:《沿H步行》的上帝之眼
7 运镜与路径:《间》的游式体验
8 从蒙太奇到超链接:《立方体》的超序空间
参考文献
参考影片目录
主要人名、术语译名对照索引
后记
碑帖鉴定概论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仲威是碑帖版本鉴定专家,专攻碑帖版本鉴定、书法史论研究★ 前几部分包含碑帖鉴定总论、碑帖拓本的形式...
罗汉-中国传统题材造型-2 内容简介 《罗汉(2)》的作者徐华铛坚持图文并茂甚而以图为主,附图务期精,务期多,所选图例既有传世之古物,公认之佳作,更有见...
本书系一部上海近代建筑的全景式论著。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上海近代建筑和城市的发展演变,外国建筑师和欧洲建筑风格的移植,中国传
王冬龄谈现代书法(王冬龄书法论丛) 本书特色 王冬龄,当代*重要、*有影响力的书法家之一。他的现代书法创作,始终走在现代书法探索的前沿,展现了书法是世界视觉艺术...
本书是一本以城市为目录的电影随笔集,作者将城市看做一个焦点,将电影看作另一个焦点,借助城市本身的生命和历史,分析电影赋予
这本书涵盖的题材,粗约言之,可分文学和电影。毛尖对电影的爱好,到了情痴的地步。在《光影岁月匆匆过》中,她作了交代:“回想
中国书法全集 内容简介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作品流传后世,了解这些宝贵的艺术遗产,不仅可以弘扬传统文化,提高读者自身的...
吴镇-历代名家书心经 本书特色 《心经》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佛学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
欧阳询化度寺碑 本书特色 《化度寺碑》又名《化度寺塔铭》,全称《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唐李百药撰,欧阳询书,刻于唐贞观五年(六三一年)。碑铭三十五行,行三...
《中国人的精神(修订版)》内容简介:《中国人的精神》一书由《中国人的精神》、《中国妇女》和《中国语言》等几部分组成。最核心
庄子-中华传统文化硬笔字帖-楷书 本书特色 《庄子》约成书于先秦时期。《汉书艺文志》著录五十二篇,今本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所传三十三篇,已...
汉.石门颂-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 本书特色 临读经典碑帖为书法学习之不二法门。中国历代名家辈出,传世碑帖无数。这套《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遴选书法史...
影坛春秋 : 上海百年电影故事 本书特色 《上海滩》杂志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创办以来,坚持“以介绍上海地方知识和各方面建设成就为己任”的办刊宗旨,坚持用说古道今...
京都如晤 本书特色 《京都如晤》一书是苏枕书客居京都九年来的**部通信体随笔集,自2011年冬至2017年春,贯穿七年,记录京都山川风物之美与旅行、读书所见所感...
《慢慢来,让灵魂跟上来》内容简介:忽然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变成了钢筋水泥的都市里默默奋斗的年轻人,普普通通地在社
豫剧名段精选 内容简介 《豫剧名段精选》由豫剧艺术发源地——河南省的专门研究机构精心选编而成,共收录生旦净丑和现代戏名段42段,并专门编写了介绍剧情和选段特色的...
唐.孙过庭书谱-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 本书特色 《唐孙过庭书谱》是“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系列之一,精选了唐代著名书法家孙过庭的小草长卷《书谱》,采...
本书分析了好莱坞作为世界最具强势的文化工业,在长达百年的产业化运作历史中所积累的其他任何民族电影都不可企及的产业经验,以
《雕梁画栋》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五书”中的一本,介绍的是乡土建筑木结构各个构件的功能和特殊形态,这些构件大多数显露在外,
5500常用字行书字帖 内容简介 《跟我学硬笔书法:5500常用字行书字帖》是《硬笔书法丛书》之一。行书是比楷书更为快捷的书体,硬笔行书又是*为实用的现代日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