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探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书。本书的开篇讨论的是全球的现代发展模式这个主题。第二章探讨了欧洲的崛起,以及欧洲成为第一个走向工业现代化的大陆,并享有现代化发展成果的原因。这里暗含着一个主要问题:欧洲的发展是机遇使然还是持续多个世纪的历史转变的积淀?世界的其他大陆能否有欧洲这样的发展机遇?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考察了日本和中国的发展模式,日本是个特例,它是19世纪开始工业化的唯一非西方国家。而中国却遭受了更多的欺凌与压榨。在第五章,我们看到亚洲现代化发展模式的特征以及为什么这种发展模式不同于西方世界。本章考查了东亚国家与西方世界的不同,主要考察点是食物、身体、语言和政治。而得到的结果却是令人吃惊的。在第一部分的这些章节里,我们从历史和现代的角度分析,得出了一个结论,东亚不可能遵从西方的发展模式,东亚将保持自己的特色来发展经济。而东亚最重要的国家是中国。本书的第二部分谈到中国的崛起,主要从经济方面。第八章探讨了中国经济的崛起,包括它有可能成为技术强国。第九章考察了中国与西方国家政治体制的不同之处。如果有人认为,中国在未来有可能像西方,那么就错了。因为它们的根是根本不同的。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这种文明的特征从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显现了出来。第十一章考察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第十二章考察了中国与其他大陆国家之间的关系。
序
中文版序言
前言 中国:正在改变世界
中国是一个民族国家,还是一个文明国家?中国的崛起预示着一种全新的国际秩序的诞生?谁将是全球化竞技场上的最终赢家,中国还是美国?不论中国经济有多么辉煌,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已经决定了中国不会变得越来越西方!
一个全新的世界
第一部分 西方世界的终结
第1章 西方的兴起
1800年的东方和西方,究竟谁更拥有经济优势?为什么东方又很快落后于西方世界?是必然因素还是偶然因素?欧洲的优势地位是如何形成的?塑造我们世界的欧洲现代性和美国现代性有什么不同?中国现代性的形成将具备什么样的特色?中国当前经济突飞猛进的基因源于1800年之后的近代?未来的世界,全球的主导力量是中国还是西方?
是先决条件还是特征?
欧洲例外论
欧洲的优势
美国的崛起
第2章 日本:现代国家但非西方国家
对东方来说,日本是个另类,它总在标榜自己的独树一帜,它总想着脱亚入欧、入美;对西方来说,日本也是个另类,从明治维新到向西方全面转变,它总是不遗余力,但无论如何,它也摆脱不了东方的特质。日本——究竟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
日本从哪里来?
明治维新
对历史的传承
向西方转变
第3章 中国:动荡的历史和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从1300年之后开始步入了衰退期?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为什么无法延承下去?中国未能实现工业革命,究竟有多么可惜?中国改良运动的失败源于中国人对西方越来越强烈的恨意?1949年,中国终于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进行了一次辉煌的改写历程。
辉煌的世纪
中国人眼中的“国家”
内忧外患
1949年之后
经济腾飞
第4章 中国与西方:相互融合,还是相互竞争
西方对现代性的垄断将随着东亚的崛起而被彻底击破。究竟是东方西方化,还是西方东方化?文化的差异有多么的根深蒂固?语言、服饰、饮食、政治权力,西化的成份有多少?中国现代性的出现,很快剥离了西方国家的中心位置,并使其处于相对弱势的境地。这就是为什么说中国的崛起将会带来如此深远影响的原因。
东亚现代性的兴起
转变的速度
如何界定现代性
文化的决定性影响
西方化有多深
与生俱来的现代性
现代性竞争
第二部分 中国世纪的来临
第5章 中国:超级经济大国
道路是曲折的,前景是光明的,中国终于以一个经济大国的姿态屹立于世界。而面对经济发展的瓶颈,中国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长?后金融危机时代将是中国模式薄发的时代?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
中国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长?
环境的两难困境
低科技还是高科技?
中国模式
大规模的优势
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
第6章 文明国家
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家!不了解中国的历史、政治、文化和传统,就无法理解中国崛起的真正含义。中国政治的本质是什么?脱离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西方民主并不适合中国,中国应该拥有自己特色的民主体制!
文明国家
中国——一片新大陆
中国政治的本质
中国与民主
共产党的领导
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家——中国
第7章 大国心态:中国人在想什么
西方人想知道:中国人到底在想什么?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持续性是一般国家所不能比的。中国要依靠文化改写世界秩序?中国人民族自豪感的根源不在于中国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经历,而在于中国悠久的文明历史。
从多样性到同一性
从天下大同到民族国家
中国人与种族问题
海外华人
中国如何对待差异
第8章 中国与周边国家:愈加紧密还是错综复杂
中国将再次回到亚洲的舞台中央?邻国都在搭中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朝贡体系将再次主导东亚秩序?台湾问题是容不得讨论的问题,日本已经很“受伤”,美国这头站在中国身边的“巨象”将何去何从?
中国重新回到舞台中央
向中国倾斜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台湾——容不得讨论
日本——很受伤
美国——站在中国身边的一头“巨象”
第9章 中国:正在崛起的世界强国
依靠与西方发展模式有着根本不同的中国模式,中国已经崛起为世界强国。非洲、中东、伊朗、俄罗斯、印度、美国将在中国的崛起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未来的国际体系将由谁来主导?
非洲
中东和伊朗
俄罗斯
印度和南亚
欧洲
崛起的大国和衰落的大国
冲突的加剧
国际体系的未来
第10章 当中国统治世界
中国真的将要统治世界?中国拿什么统治世界,文化、思想、经济,还是其他?作为全球经济的引擎,中国经济给世界贡献了什么?作为世界大国的中国该如何作为?中国的崛起将是西方没落的开始?
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作为新全球之都的北京
文明国家的兴起
朝贡体系再现
用数字说话
中国的种族秩序
中华联邦?
全球经济引擎
作为世界大国的中国如何作为
新型的政治标杆
价值观争论
你会说汉语吗?
中国大学的崛起
作为软实力的中国文化
北京奥运会
中餐和中药
西方的没落
结语:界定中国的八大特性
中国现代性的八大特性是什么?各国实现现代性的模式绝不是一种模式,中国的崛起标志着西方主导的世界已经是过眼云烟!但没落的西方也不会就此罢止,世界将会出现新的竞争。未来的世界谁才是最终赢家?
《水彩不孤单》内容简介:清风徐来,你自盛开。绘画,本就如同时光的流逝,能让我们在不断地修炼自我中缓慢进步,体味人生路上的美
抗日战争时期后方工业建设研究 本书特色 经济既是引发战争的根源,也是维持战争的基础和推动战争的动力。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经济,是这一时期中国军事、政治、外交、文化...
麦考莱英国史-III 本书特色 英国19世纪史家麦考莱所著《英国史》,是西方浩繁史著当中至为辉煌的作品之一。该书所述英国史事始于詹姆斯二世时期,恰好上承大卫?休...
剑桥东南亚史(共两卷) 本书特色 东南亚是世界上历史、文化和民族多样性*为突出的地区之一,儒学、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对这一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葡萄...
抗战烽火中的河南大学 本书特色 陈宁宁编著的《抗战烽火中的河南大学》讲述抗战开始后,河南大学几经迁移困苦与河大师生努力办学的事迹,包括教学设备的损失、知名教授与...
两唐书辞典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晋书辞典》为2001版、2011年6月第2次印刷;《两唐书辞典》为2004年1版1印★ 《晋书》,...
《新手学炒股票与基金》内容简介:本书讲解了投资股票和基金的各种常识与技巧,通过468个投资技巧精解,帮助新手快速掌握股票和基金
泥河湾旧石器文化 内容简介 自20世纪初泥河湾盆地的第四纪地质学研究活动开展以来,在泥河湾盆地寻找早更新世人类活动遗迹成为中外考古学家的梦想几址年来,中外专家学...
《大海,大海》内容简介:本书是1978年布克奖获奖作品。作品描写的是年已六十的查尔斯‧阿罗比,集导演、剧作家和演员于一身,是英国
为了振奋太平洋战争初期由于盟军全面败退而低落的士气,美军于1942年4月,以航空母舰搭载陆航B-25轰炸机对日本实施了“东京上空3
匈奴-古代游牧国家的兴亡 本书特色 这本由日本的泽田勳所著,王庆宪和人晓明所译的《匈奴(古代游牧国家的兴亡)》将概述匈奴民族历史的大致轮廓,以达到介绍匈奴民族社...
一般對於北朝史的研究,大多偏重於北魏、北周,尤其是北魏的均田制、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北周的府兵制等問題。然而在北魏滅亡
《刑法学(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组织编写的供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法律专业学生使用的刑法学教
钱锺书与天府学人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撰写钱锺书书和天府学人的文集,作者是“钱学”研究者,他采访一些当事人和收录了大量详实资料。讲述虽然钱锺书没有到过四川,但在他...
夜深千帐灯-明代两性关系史 内容简介 《夜深千帐灯:明代两性关系史》试图以鲜活的事例、个性的人物、生动的笔触,深入浅出地勾画中国历史上两性关系的实态。特别需要指...
敦煌文书与夷教研究 内容简介 林悟殊所著的《林悟殊敦煌文书与夷教研究》收入了林悟殊教授关于敦煌文书与夷教研究方面的26篇论文并附有著译目录,内容主要有二...
中国近300年的历史,18世纪相对来说不太受重视,学者们更关注的是19世纪的变革和20世纪的革命。另外学者们对18世纪中国社会的总体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4:帝国的昂扬精神》内容简介:《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一套全新的中国通史。不是为读者介绍干巴巴的历
紫禁城行走漫笔 内容简介 本书集中展现了作者几十年来对京城、皇城、紫禁城的研究成果。分为史记考辨、宫廷旧事、杂考杂谈等三部分。紫禁城行走漫笔 目录 史迹考辨《乾...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研究报告(2015)》内容简介:当前中国的各类研究报告层出不穷,种类繁多,写法各异,成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