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与文化》自2001年初版以来,已被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华盛顿大学等美国多所院校采用为教材。2006年,作者在初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在保持通俗易懂的风格基础上,更能迎合读者对新知的渴求。
作者打破了传统艺术史教材按类型(建筑、雕塑、绘画......)和朝代叙事的僵化模式,内容在类型的基础上统摄于若干主题,主题内部跨越了不同类型的材料。同时,部分章节跳出朝代界限的束缚,注重社会文化史的连续性。作者为艺术现象提供了翔实的社会背景,努力还原艺术的历史环境。本书以开放的视野,为读者提供一窥中国艺术与文化的门径,知其梗概,启发志趣,在吸收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视角的基础上,最终形成自己对中国艺术文化史的认识。
同时,本书实现了历史文本和图像的完美融合。作者精心挑选358幅图片,随文配图,综合运用了考古、文化解释等多种方法,达到图为文之辅,文为图之质的境界。中译本挑选书中的精美图片作为彩插,相信读者必将为那流光溢彩的艺术之美所折服。
序言 我读《中国艺术与文化》 郑岩 1
致中国读者7
导言9
第一章 史前渊源: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2
1.1 村落社会 3
村落生活 5
死亡和墓葬 7
1.2 物质文化:制造器物 9
红山和良渚文化的玉石 10
陶器 7
仰韶文化 16
东部沿海文化 19
山东龙山文化 21
1.3 物中的思想 10
动物和人的形象 21
第二章 青铜时代早期:商和西周 31
2.1 早期国家和社会 32
城邑 32
商王祭祀 27
君王和政体 27
战争 27
2.2 面向贵族的手工生产 28
青铜礼器 35
分析的条目 35
功能 45
器型和纹饰 46
母题和含义 52
商周之外 35
第三章 青铜时代晚期:东周 65
3.1 国家和社会 65
周代城市 67
战争:国之大事 71
3.2 服务于精英的手工生产 72
奢华的生活方式 72
服饰 72
漆器 73
玉器 74
铜器铸造 75
春秋时期 78
战国时期 81
3.3 礼仪和写实 84
葬礼 86
写实艺术 87
3.4 更广的视野:北方和西南的民族 90
第四章 最初的帝国:秦汉 95
4.1 帝国和社会 95
秦统一 96
汉代体制 96
秦汉都城 98
汉代社会 102
描绘精英生活 103
4.2 宫廷赞助和奢华艺术品 107
漆器、金属制品和玉器 108
4.3 帝国的意识形态和世界观 111
皇帝 111
秦始皇陵 113
汉代帝陵 116
神话和肖像 117
魂魄和死亡 119
4.3 中土之外:边域民族 121
第五章 佛教时代:分裂阶段 127
5.1 国家和社会 128
北方都城 128
南方帝陵 129
北方贵族墓葬 131
5.2 佛教传布 136
中亚和凉州佛教 137
北魏供养人 139
洛阳的宫廷资助 142
敦煌:早期叙事性图画 145
北齐的资助 148
5.3 奢侈品和精英艺术 148
炻器和釉 149
书法 150
绘画 152
5.4 中土之外 158
第六章 新帝国:隋唐 161
6.1 国家和社会 161
新都:大兴城和长安 162
皇家陵墓 166
宫廷生活场景 168
6.2 佛教的国家资助 171
寺庙和佛塔 171
龙门大像龛 175
敦煌唐代石窟 178
敦煌的佛教题材 179
藏经洞 182
6.4 精英生活和精英艺术 184
都市生活 187
书法 190
绘画中的世俗题材 192
6.3 中土之外 195
第七章 宋代技术和文化 201
7.1 记录日常生活 203
7.2 艺术的技术和经济 208
宋代建筑和城市 208
陶瓷制造 209
7.3 风格和品位的社会调和 212
7.4 建构山水 218
7.5 艺术文化 227
宫廷文化 227
女性文化 233
文人艺术和文化 237
艺术文献和话语 237
诗意绘画的多样性 241
佛教艺术文化 244
建筑 244
雕塑 245
宋代佛教图像志 246
禅宗艺术 249
第八章 元代至明代中期的官方、个人和城市艺术 255
8.1 艺术和官方意识形态 261
8.2 宗教艺术和建筑的官方资助 266
8.3 景德镇的制瓷业 273
8.4 文化精英的个人艺术 277
8.5 城市艺术 287
第九章 艺术体系与流通:晚明至清代中期 293
9.1 木刻版画插图 296
9.2 文人书画 299
正统与文人画的命运 300
9.3 欲望和记忆的艺术 302
沉湎于回忆的遗民艺术 306
9.4 商业和家居艺术 309
民居建筑 312
硬木家具 314
苏州手工艺品 315
国内市场的瓷器 318
城市职业画家 319
9.5 宫廷艺术 324
宫殿建筑 326
宫廷佛教艺术 328
宫廷艺术品 330
9.6 国际艺术 332
外销瓷 333
其他外销工艺品 335
清朝宫廷的欧洲艺术和欧洲艺术家 336
欧洲对中国的印象 339
第十章 十九二十世纪中国艺术的身份和群体 343
10.1 自我形象 345
10.2 群体场所和公共空间 350
10.3 后文人艺术和国画 355
10.4 实用艺术 360
插图和设计艺术 360
通俗艺术 363
10.5 政治艺术 366
反映战争、反抗的图像和宣传画 366
政治空间和艺术机构 371
讽刺与抗议 376
10.6 跨国艺术和先锋运动 379
10.7 历史的艺术 385
延伸阅读 392
译后记 410
出版后记 410
实用电子琴基础与入门 本书特色 电子琴演奏技法与乐理知识紧密整合在一起,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丰富音乐视野,体验演奏电子琴的乐趣。实用电子琴基础与入门 内容简介...
莎士比亚喜剧 本书特色 《莎士比亚喜剧》收录了莎士比亚六部喜剧代表作:《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第十二夜》《无事生非》《驯悍记》。这些喜...
《高加索灰阑记》内容简介:内容取自中国元代杂剧《灰阑记》,李潜夫著,全名《包待制智勘灰阑记》。格鲁吉亚总督在暴乱中被杀,总
大提琴基础练习曲170首:第二册 本书特色 德国(美国)大提琴家C.Schroder所编《大提琴基础练习170首》,被世界上许多同行作为基础教程。该教材选材精练...
本书的关注点可以说是视觉文化的中心议题——图像与观看,作者将观看的理论与历史纳入客观世界图像形式的变迁之中,在涉及面极广
《建筑设计的背后逻辑》内容简介:随着ASRI的不断成长,它有了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员和新颖作品。但是不少学生在刚接触海外高校作品集
诗海禅心-岭南禅诗小札 本书特色 岭南禅诗,源自六祖,其中衍说、发挥的禅理,也都与六祖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六祖思想,由《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悟入,提...
演剧.仪式与信仰-中国传统开场吉祥戏剧本选校 本书特色 李跃忠编的《演剧仪式与信仰:中国传统开场吉祥戏剧本选校》是对中国传统戏曲开场之吉祥喜庆剧本的整理、研究,...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幅世界名画》讲述世界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伟大的画家创造了不胜枚举的传世名
声乐曲选集:外国作品(三) 目录 1.夏季里2.我是一无所有3.小马儿4.叮铃铃5.男低音的乐趣6.小领先曲7.树8.金发的珍妮姑娘9.故乡的亲人10.沉睡的美...
《莎乐美》内容简介:本书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独幕剧,堪称唯美主义作品中的经典。故事取材于《圣经》里莎乐美为希
杰西卡•C.E.吉诺-赫特,1964年出生于德国埃森,柏林自由大学历史学教授,约翰•F. 肯尼迪北美研究中心历史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北美历史、美国的外交关系、...
米罗•沃尔德(MiloWold),1936—1974年执教于林菲尔德学院,并担任音乐学的荣誉教授。其后人为纪念他和他的夫人对学校教育的贡献
*宋画花鸟,微中见著,借物寓心*汀花野竹,水鸟渊鱼,园蔬药苗,徐派的野逸,墨笔草草,是在野士大夫平和淡雅的神韵风骨,是天趣
《印度秣菟罗早期佛教造像研究》主要讲述了佛教造像,即释迦牟尼佛的人格形象,是何时、何地,在怎样的背景下得到创造和表现的?
《新媒体表演艺术》内容简介:本书系“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专业系列教材”之一,作者安欣为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硕士,现任教于北京
《电信网新技术IPRAN/PTN》内容简介:《电信网新技术IPRAN/PTN》由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单位的专家联合编著而成,分为上、下两篇。
《原动画基础教程动画人的生存手册/中青新世纪动画教材系列》由曾获奥斯卡奖的迪斯尼著名动画导演理查德•威廉姆斯编著,是一本深
《Swift 5从零到精通iOS开发训练营》内容简介:本书由专业的iOS开发工程师根据新发布的Swift 5.5编程语言精心编撰,书中兼备核心语
跟名师学二胡-(随书赠送DVD光盘) 本书特色 这本《跟名师学二胡》是为由启蒙到能够基本掌握初级乃至中级二胡演奏技巧的学习者编写的。全书由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