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一个灵魂游荡在这个精英聚集的大会上,他就是著名社会学家和经济历史学家——卡尔•波兰尼。他的经典著作《大转型》记录了市场经济的兴起对西方现代文明的深远影响,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那场经济、政治及社会危机所造成的毁灭性后果。如今,在一个新的经济大萧条剧痛期,波兰尼的作品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要理解当今社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的作品就是必读经典。
本书为波兰尼在1919年至1958年间的演讲和讲义结集,作者审视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自由经济秩序的坍塌和民主国家的战亡,并再次聚焦了他一生关注的基本问题:经济在现代社会中应有怎样的地位?
意大利文版序 /001
意大利文版导论 /001
第一部分 经济、技术与自由问题 /033
第1 篇 对于一个新西方 /034
第2 篇 经济学与塑造我们社会命运的自由 /039
第3 篇 经济史与自由问题 /046
第4 篇 经济思想新境界 /055
第二部分 制度问题 /063
第5 篇 制度化分析对社会科学的贡献 /064
第6 篇 国际性理解的本质 /078
第7 篇 和平的意义 /090
第8 篇 和平主义的根源 /099
第9 篇 未来民主英格兰的文化 /107
第10 篇 维也纳和美国的经验:美国 /118
第三部分 如何利用社会科学 /127
第11 篇 如何利用社会科学 /128
第12 篇 关于政治理论 /139
第13 篇 公共舆论和政治才能 /146
第14 篇 经济通史 /155
第15 篇 古代的市场因素和经济计划 /172
第四部分 危机与变革 /195
第16 篇 当下至关重要的问题:一个回答 /196
第17 篇 现代社会中的冲突哲学 /211
第18 篇 消失的恐慌和社会主义的前景 /243
第19 篇 关于现代转型的五个讲座:19 世纪文明的消逝 /248
第20 篇 关于当今转型时代的五个讲座:走向和谐社会的趋势 /254
意大利文版跋 /262
译后记 /288
《自私的德性》讲述了人关心自己的利益,这是道德生存的本质,人必须受益于自己的道德行为。书中导言提到“攻击‘自私’就是攻击
《新愿景 新战略 新湖南》内容简介:本书荟萃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16年度主要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体现了鲜明特色:一是坚
《从晚清到民国》内容简介:长江三峡的曲折动荡,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自然史上的潮信地带。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二千年一遇的
列奥·施特劳斯(LeoStrauss,1899-1973)出生于德国的犹太人,曾就读于汉堡大学,192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25至1932年,任职于柏
《塔木德》内容简介:《塔木德》是犹太民族的经典著作,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在世界广泛流传。《塔木德》中蕴藏的智慧滋养着一代又一
《艺术的力量》内容简介:“伟大的艺术都有令人不悦的地方,”西蒙·沙玛在他史诗般对艺术之力量的探索中不无挖苦地说,“美术馆中
W.C.丹皮尔(W.C.Dampier)20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史家。以批判、实证精神对科学思想发展史进行了深入研究,成就蜚然,有《物理科学的发展近况》、《剑桥现代...
《UVM实战》内容简介:张强编著的这本《UVM实战》主要介绍UVM 的使用。全书详尽介绍了UVM的factory机制、 sequence机制、phase机制
《黑帮老大的一天》作者为了研究美国黑人街区的贫困问题,深入一个贩毒黑帮的内部,还和一个黑帮老大交上了朋友。这让他在黑帮中
《我的信念》内容简介:20世纪所有的哲学家中,罗素的散文可谓首屈一指。在《我的信念》中,他阐述了自己如何理解人在宇宙间的地位
一只焦虑的肥猫,一只稳重的胖狗,在大城市过着和年轻人一样的快节奏生活,也有不少烦恼:陷入内卷、被人冒犯,却习惯忍气吞声、强颜欢笑;想要躺平,却发现充满焦虑,根本...
历经匮乏的心,幸福来临之际也会忐忑害怕,觉得自己不配享受幸福。习惯困苦的人,哪怕拥有了美好生活的条件,仍然会迷恋匮乏时期
《渲染王3ds Max三维特效动画技术》内容简介:来阳编著的《渲染王3dsMax三维特效动画技术》定位于三维动画制作中的特效动画领域,全
第一部分一般性导论第1章引言:理性与自由第2章社会选择的可能性第二部分理性:形式与实质第3章选择的内在一致性第4章最大化与选
本书是施特劳斯对柏拉图的《会饮》做的疏证。讨论了教育与美德、爱、不朽等概念,学会把心灵的美看得比形体的美更加珍贵。由“行
《微管理:沟通的策略》内容简介:本书分别从渠道、态度、情境、指令、倾听、反馈、赞美、批评、冲突等方面,选取了沟通管理中的80
AsacompaniontoFoucaultsoriginaltexts,carefullyshowingwhathesdoneandwhy-andhowtha...
本书是根据作者的博士论文而改写的一本民族志。为此,作者先后在1989年和1991年两次回到他以前曾经生活过7年的下岬村进行实地调查
作者选取上海1966-1976年的人口状况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是为承担上海“文革”社会生活史的整体研究搭建了一个深远地看到许多社会情
这无疑是一本最好的哲学教材之一。它的覆盖范围极其广阔,它将材料沿着历史顺序和议题发展天衣无缝地整合起来,它对每一位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