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文化:风格的意义》是亚文化研究的经典著作。作者是迪克·赫伯迪格(Dick Hebdige)(1954-),为文化研究的发源地--伯明翰学派--的重要成员,现为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电影系教授,科际整合人文中心(Interdisciplinary)主任。《亚文化》文笔优美,雅俗共赏。它在传统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熟练运用符号学、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对朋克、垮掉的一代、无赖青年、摩登族、光头党等英国青年亚文化个案,对亚文化的功能、风格的来源、亚文化的意义、亚文化的抵抗和收编方式、风格的构成方式等进行了精辟的分析。
中译本序
导论:亚文化与风格
第一章
从文化到霸权
第一部分 个案研究
第二章
阳光下的假日:罗顿先生一举成名
巴比伦的沉闷
第三章
返回非洲
拉斯特法里的解决方案
雷鬼乐与拉斯特法教义
出埃及记:双重挫折
第四章
嬉皮士、垮掉的一代和无赖青年
土生土长的酷:摩登族的风格
白皮肤,黑面具
华丽摇滚、白化病者的搔首弄姿和其他转向
漂白的根源:朋克和白人的“种族特征”
第二部分 文化解读
第五章
亚文化的功能
具体特性:无赖青年的两种类型
风格的来源
第六章
亚文化:反常的断裂
两种收编形式
第七章
风格:有意图的沟通
作为拼贴的风格
反叛的风格:令人厌恶的风格
第八章
作为同构的风格
作为表意实践的风格
第九章
就算亚文化是文化,但它算艺术吗?
结语
参考文献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书目
亚文化理论
青年文化
音乐
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士
无赖青年
摩登族
光头仔
嬉皮士
雷鬼乐、拉斯特法里与粗野男孩
朋克
索引
译后记
《塔木德》内容简介:《塔木德》是犹太民族的经典著作,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在世界广泛流传。《塔木德》中蕴藏的智慧滋养着一代又一
《相约星期二》内容简介:我们都曾渴望一位人生导师的指点与陪伴,也许是家人、老师、朋友或同事;一个年长、耐心、睿智的人,理解
◆被社会抛弃,对死亡妥协——除此之外,还有另一条路在眼前吗?在衰老来临之际,我们为何妥协,又如何还击?◆直面所有人都将遭遇的困境与折磨!奥地利著名哲学家、奥斯维...
《论邪恶》一书是劳特里奇出版社“行思文丛”的一员。长期以来,邪恶虽令心理学家、哲学家、小说家和剧作家们深深着迷,但其概念
【一】《论友爱》是由三篇文章组成的一本书:《什么是装置?》《论友爱》《教会与王国》1.在《什么是装置》中,阿甘本解释了什么
《知鱼之乐》是一本哲理随笔,汇集了作者数十年的思想精髓。在阅读这本哲理随笔之前,请读者诸君做好迎接一场思想地震的心理准备
这是一本关于1949年后林村和林村人的民族志著作。全书以福建厦门农村党支部书记叶文德富于戏剧性的生命史为主轴,展现铺陈出一幅
《原来如此的故事(全译插图本)》内容简介:英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吉卜林用文字和图画缔造的幻想故事书 献给满心好奇
本书是齐泽克最重要的理论作品,齐泽克把它视为自己的代表作(magnumopus),在这部著作中,他把自己原本分散的哲学见解整合起来
《红色经典·岁月留痕——政治散文选》内容简介: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数为典。经典就是经得起重复。常被人想起,不会忘记。依
《Spark大数据分析实战》内容简介:本书基于Spark 2.4.x新版本编写,从Spark核心编程语言Scala讲起,涵盖当前整个Spark生态系统主流
在经历了现代性的近3个世纪的构建过程之后,如今批判的锋芒转向了现代性本身。类似的问题重行开始。社会规范的基础来自何处?现代
这是麦基与哲学和哲学家交往相逢的亲历故事。以思想自传的方式讲述自己对哲学的探索、领悟与洞见,不仅生动鲜活而且极具启发性。作为哲学家、政治家、媒体主持人和小说家,...
《哲学史教程》(上)的开头篇章在两年前就发表了。经过多次令人不快的延误和干扰之后,此书终于完成,与读者见面了。读者不可将此书和纲要之类混淆起来。纲要之类的书有时...
这本书原本是写给意大利人的,两位记者以数据为依据,以实地调查和访谈为佐证,澄清了西方人对中国移民的许多误解,将事实真相客
《致命的策略》成书于1983年,是晚期波德里亚的核心著作,也是该时期他唯一一次系统化、逻辑化地阐发其思想的著作。此书也许可以
《街舞术语词典》内容简介:本书是北京舞蹈学院60周年院庆系列图书之一。作为街舞术语词典,本书对街舞中的专业名字、街舞种类、有
久居日本的法国女作家从古老的东方哲学中获得启示:幸福不是物质的富足,而是回归质朴无华的自然之美,禅意地栖居。这本笔记表达
伊拉斯谟的《愚人颂》主要以“愚人”的口吻评论当时的世态世象,对以罗马教廷为代表的宗教权威和以君主制度为代表的世俗权威极尽
DanielDennettisarguablyoneofthemostinfluentialyetradicalphilosophersinAmericat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