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zabeth Lewisohn Eisenstein is an American historian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and early 19th century France. She is well-known for her work on the history of early printing, writing on the transition in media between the era of 'manuscript culture' and that of 'print culture', as well as the role of the printing press in effecting broad cultural change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Eisenstein's best-known work is The Printing Press as an Agent of Change, a two-volume, 750-page exploration of the effects of movable type printing on the literate elite of post-Gutenberg Western Europe. In this work she focuses on the printing press's functions of dissemination, standardization, and preservation and the way these functions aided the progress of the Protestant Reformation, the Renaissance,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Eisenstein's work brought historical method, rigor, and clarity to earlier ideas of Marshall McLuhan and others, about the general social effects of such media transitions.
This work provoked debate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from the moment it was published and is still inspiring conversation and new research today. Her work also influenced later thinking about 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digital media. Her work on the transition from manuscript to print influenced thought about new transitions of print text to digital formats, including multimedia and new ideas about the definition of text.
译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初说难以准确界定的变革
第一章 尚未被公认的革命
第二章 对初始的转变进行界定;印刷文化的部分特征
2.1 细看印刷术的传播:产量的增加和付印书籍的变化
2.2 考虑标准化的一些效应
2.3 文本重组和文献索引产生的效应:资料的整理、编订和分类
2.4 采集资料的新程序:从错讹的抄本到改进的机印本
2.5 印刷术的保存威力:固化功能和累积性变化
2.6 放大与强化:刻板定型和社会语言分割现象的持久影响
2.7 从聆听型公众到阅读型公众:社会变化和心理变化的不平衡发展
2.8 文坛与机印书贸易
第二部分 古典传统与基督教传统的重新定向;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再评价
第三章 古典复兴的重新定向:文艺复兴的两个阶段
3.1 本章概说
3.2 短暂的复兴与恒久的复兴
3.3 向近代意识形式的转变
3.4 破解奥秘:远古崇拜和“复兴”理念的变化
第四章 《圣经》传统的重构:为宗教改革重新布置舞台
4.1 本章概说
4.2 中世纪教会的结束:正统基督教的转变
4.3 福音书真理的重构:拉丁文《圣经》的印行
4.4 为宗教改革重新布置舞台
4.5 新教伦理与新兴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
4.6 从南欧的天主教到北欧的新教:启蒙思想的温床
4.7 新型书本宗教面面观
第三部分 自然之书的转化
第五章 绪论;断代问题
5.1 概论:“伟大的自然之书”与“渺小的人为之书”
5.2 断代问题再思考:
(1) 布尔克哈特派对阵中世纪派
(2) 中世纪科学之不足:关于新方法论的建议
(3) 错讹文献的复制:文化滞后的幻觉
第六章 技术性文献的印刷出版:科学著述与研究的新趋势
6.1 缩小民众与学者的差距
6.2 宣传科学:新的职业生涯向各种才俊之士开放
6.3 盖仑医学的复活与超越:为“新解剖学”搭建舞台
第七章 为哥白尼革命重新搭台
第八章 科学著述的赞助与审查
8.1 本章概说
8.2 分道扬镳的新教出版政策与天主教出版政策
8.3 堵塞思想试验,提倡创造行为
8.4 为伽利略的审判重新搭台
结束语: 《圣经》与自然的转化
最后的话
注释
文献
索引
译后记
译者简介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5),古希腊哲学家、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人。青年时代曾追随苏格拉底求学。后回到雅典建立了他著名
《贝德士中国基督教史著述选译》内容简介:《贝德士中国基督教史著述选译》书稿,一是资料编译,二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证研究。
《爆款内容方法论》内容简介:什么样的定位能够脱颖而出? 什么样的选题能够引爆流量? 什么样的人设能够长久维持? 什么样的场景能够
本选集分为四卷。第一卷是1843-1859年的著作,第二卷是1857-1871年的著作以及《资本论》节选,第三卷是1871-1883年的著作,第四卷
《八仙的传说·何仙姑的故事》内容简介:何仙姑没成仙之前是个善良的姑娘,虽然婆婆经常打骂,但她还是免费给衣衫褴褛的人喝豆浆。
Hermeneuticsasatypeofinterpretationtheoryhastraditionallybeenthoughttoapplyprima...
《没人比我更懂你》内容简介:本书是情感咨询师某顺关于两性情感问题的文集,包含作者近年来在情感咨询方面的所思所想,文字简洁而
《“一带一路”、中国与世界》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平与发展研究所“一带一路”重点课题研究成果。既从宏观层面阐述了
《我和你》内容简介:《我和你》通过探讨“我和你”与“我和它”两种关系范畴,区分出经验世界与关系世界,对西方近代以来的哲学进
《精神现象学(上、下册)》内容简介:《精神现象学》为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阐述其哲学观点和方法论原则的第一部纲领性巨著。黑
《采购谈判》内容简介:谈判是采购从业者的必-备技能,因为不管是采购产品还是采购服务,都要通过谈判明确价格和其他的交易条件。那
《盛开·90后新概念·天使》内容简介:作为盛开的新特色系列,《盛开·90后新概念》共计12本,本书是该系列第5本。本系列作品均来自
#NAME?
《性史(第一卷):认知意志》是一本激动人心的著作。它篇幅简短而又易于读懂。福柯在该书中所处理的主题:性和权力,跟所有读者都直
您知道社会学在您的生活中扮演何种角色吗?其实,社会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它不但涵盖性别、种族、阶层、年龄等议题,更是许
Abrilliantinquiryintocultureandsocietyoversomesevencenturies,MaryEvansexploresth...
本书讨论的主题是:是人类精神冲突的价值问题以及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之可能。作者通过与东西方精神史上的哲人、诗人的个体相遇和
从达尔文代到现在,生物学家一直在努力探寻人类的道德意识的起源。在这本书里作者推测,人类的道德乃是伴随着狩猎大型猎物演化而来
《生成艺术:Processing视觉创意入门》内容简介:本书手把手地教读者利用Processing工具编程,并进行生成艺术的创作。本书分为两个
吉尔•德勒兹(1925—1995),法国当代哲学家,后结构主义思想家。生于法国巴黎,就读于索邦大学哲学系,师从伊波利特、康吉莱姆等人。1956年后在索邦、里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