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崇尚自由,但美国人对待开会却是严肃认真的,美国人是会少规矩多。说到开会的规矩,世界上恐怕没有人比得上美国人的规矩大了。他们有一本厚厚的开会规则——《罗伯特议事规则》(RobertsRulesofOrder)。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这部由亨利·马丁·罗伯特撰写的《议事规则袖珍手册》(Pocket Manual of Rules of Order)于1876年出版,几经修改后于2000年出了第十版。
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内容非常详细,包罗万象,有专门讲主持会议的主席的规则,有针对会议秘书的规则,当然大量是有关普通与会者的规则,有针对不同意见的提出和表达的规则,有关辩论的规则,还有非常重要的、不同情况下的表决规则。
有一些细节规则后面的逻辑原则是十分有意思的。比如,有关动议、附议、反对和表决的一些规则是为了避免争执。原则上,现在在美国的国会、法院和大大小小的会议上,在规范的制约下,是不允许争执的。如果一个人对某动议有不同意见,怎么办呢?他首先必须想到的是,按照规则是不是还有他的发言时间以及是什么时候。其次,当他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时,要向会议主持者说话,而不能向意见不同的对手说话。在不同意见的对手之间的你来我往的对话,是规则所禁止的。
在国会辩论的时候就是这样。说是辩论,不同意见的议员在规定的时间里,名义上是在向主持的议长或委员会主席说话,而不能向自己的对手"叫板"。自己发言的时候拖堂延时,或者强行要求发言,或者在别人发言的时候插嘴打断,都是不允许的。
在美国的法庭上也是这样,当事双方的律师是不能直接对话的,因为一对话必吵无疑,法庭就会变成吵架的场所。规则规定,律师只能和法官对话,向陪审团呈示证据;而陪审团按照规则自始至终是"哑巴"。不同观点和不同利益之间的针锋相对,就是这样在规则的约束下,间接地实现的。
像议事规则这样的技术细节,对于美国这样的多元化而又强调个人自由、人人平等的国家是非常重要的,是民主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否则的话,如果发生分歧就互不相让,各持己见,争吵得不亦乐乎,很可能永远达不成统一的决议,什么事也办不成。即使能够得出可行的结果,效率也将十分低下。罗伯特议事规则,就像一部设计良好的机器一样,能够有条不紊地让各种意见得以表达,用规则来压制各自内心私利的膨胀冲动,求同存异,然后按照规则表决。这种规则及所设计的操作程序,既保障了民主,也保障了效率。
罗伯特议事规则是在洞彻人性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琢磨而设计的。正是这种对细节把握得精致完美的规则,才最大化地实现了公平与效率。
所以,任何一个真正成熟的管理,无论是社会管理,还是经济管理,必然是靠在对细节精确把握的基础上制定的规则来运行的。管理离开不开规则和标准,而规则和标准正是精致的完美表现。
我们应该从哪里着手学习《罗伯特议事规则》呢?
我们说有规则是最重要的,并不是说规则是什么并不重要。我们不能规定什么样的规则是最好的,是绝对正确的,但是我们一定知道我们想追求什么样的原则,什么样的精神,这些原则和精神正是议事规则的精华和意义所在。
这些原则包括:
根本原则:
平衡:保护各种人和人群的权利,包括意见占多数的人,也包括意见占少数的人,甚至是每一个人,即使那些没有出席会议的人,从而最终做到保护所有这些人组成的整体的权利。正是几百年来,人们对这种平衡的不懈追求,才换来了议事规则今天的发展。
对领袖权力的制约:集体的全体成员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出领袖,并将一部分权力交给领袖,但是同时,集体必须保留一部分权力,使自己仍旧能够直接控制自己的事务,避免领袖的权力过大,避免领袖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集体的头上。
多数原则:多数人的意志将成为总体的意志。
辩论原则:所有决定必须是在经过了充分而且自由的辩论协商之后才能做出。每个人都有权利通过辩论说服其他人接受自己的意志,甚至一直到这个意志变成总体的意志。
集体的意志自由:在最大程度上保护集体自身,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和平衡集体成员的权利,然后,依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行事。
具体原则:
1689年英国议会出现了一本手册叫做《议会》(Lex Parliamentaria),罗列了三十五部当时的议学著,已经开始呈现我们今天的很多原则和规则的端倪。比如:
同时只能有一个议题:一旦一个提议被提出来以后,它就是当前唯一可以讨论的议题,必须先把它解决了,或者经表决同意把它先搁置了,然后才能提下一个提议。
意见相左的双方应轮流得到发言权:辩论的时候有人请求发言,主席应该先问他持的是哪一方的观点,如果其观点与上一位发言人相反,那么他有优先权(比如有若干人同时要求发言)。
主席必须请反方表决:必须进行正、反两方分别的表决,缺一不可。不可以正方表决后,发现已经达到表决额度的要求,就认为没有必要再请反对方表决。
反对人身攻击:必须制止脱离议题本身的人身攻击。禁止辱骂或讥讽的语言。
辩论必须围绕当前待决议题:如果发言人的言论显得与议题无关,而且其他与会成员已表现出了对此的反感(如嘘声),发言人的发言应该得到制止。
拆分议题:如果一个待决议题可以被分成若干小的议题,而且与会成员倾向于就其中小的问题分别讨论,可以提议将议题拆分。例如,将一个选举两个骑士的议题拆分成两个议题分别表决。
改变一个既成决议比通过一个新决议需要更大的努力。这是为了避免由于类似出席人数的变化这样的因素所可能导致的组织决策的不稳定。
在一届会议期间,一旦会议对某一议题做出了决定,同一个议题,或者本质上的同一个议题,不能再次讨论,除非发生了特殊情况。
如果对某个议题做了暂时性的处理(disposed of),并没有形成最终决定,那么不可以引入任何一旦通过就会干扰到会议再对原议题讨论时的立场的提议,无论新提议对原提议有正面还是负面的影响。
作者简介
中文版序一
中文版序二
译者导读
中文版使用说明
原著第10版前言
原著导言
通用议事规则的根本原则
第一章 协商会议的类型和规则体系
1.协商会议
协商会议的特征
协商会议的类型
小董事会或小委员会议事规则的灵活应用
2.会议组织的规则体系
法人证书
章程
议事规则
管理规章
第二章 协商会议的议事程序
3.基本规则和程序
.协商会议的最小构成
礼节规范
宣布开会与会议程序
将事务提交会议考虑的方法
取得和分配发言权
4.提议的处理
将提议提交会议考虑
对提议的考虑
一致同意
其他提议与主提议的关系
第三章 提议总述
5.提议的分类及优先级顺序
提议的分类
辅提议的基本概念
6.各提议的描述
主提议
附属提议
优先提议
偶发提议
重新提交会议考虑类提议
7.提议的标准描述特征
第四章 会议的次与届
8.次与届、休息与休会
概念
概念之间的关联
届的重要性
9.会议的具体类型
……
第五章 主提议
第六章 附属提议
第七章 优先提议
第八章 偶发提议
第九章 重新提交会议考虑类提议
第十章 提议的重提和不良提议
第十一章 法定人数与会议程序
第十二章 发言与辩论
第十三章 表决
第十四章 提名与选举
第十五章 官员、会议纪要和官员报告
第十六章 董事会和委员会
第十七章 公众集会和组建社团
第十八章 章程
第十九章 代表大会
第二十章 纪律审查
附录
索引
英汉对照表
译后记
在本书中,彼得·布劳思考了一个基本的问题:社会生活是如何被组织成由人类交往构成的日益复杂的结构的?布劳试图从社会交换关系
《时尚的哲学》是西美尔的文集,他的一贯主题、断片风格、暧昧行话、理论气质和哲学性情,在书中都展露无遗。作者简介 齐奥尔格
安东尼·吉登斯在《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中阐述的是他所一贯追求的民主观:每个个人都应尊重他人的能力;
《漫画脑》内容简介:本书是“悦读日本”书系之一,是一部日本漫画小史。为什么说日本人有一个漫画脑?“漫画”一词是怎么来的?常
《Istio入门与实战》内容简介:本书系统化介绍Istio技术要点与应用技巧,可帮助读者快速搭建微服务架构并进行管理。主要内容包括:
你是否曾为一些事情纠结,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你是否受制于别人的影响,却没有自己的判断?你是否质疑过一些信息,却不知道如何
萨特(1905-1980),二十世纪法国声誉最高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是战后法国知识界的一面
有两种基本的框架可供选择,一是以哲学家为线索,一是以问题为线索。两种框架各有利弊,《语言哲学》做了混合式的安排:前面的四
《反与正·婚礼集·夏天集》内容简介:2012傅雷翻译出版奖获奖图书《加缪文集》,豆瓣阅读独家发布。本书为《加缪文集》第三卷,散
引得千万读者落泪×捧腹大笑的奇妙之作众多欧美大咖作家绝赞推荐比头条新闻“黑猩猩23年后还记得女孩”更深情震撼的故事似童话般
次文化研究的根基經典名著你真的理解「御宅族」是什麼意思嗎?從「理想的時代」到「虛構的時代」,人類將走向什麼樣的未來?御宅
《快乐的科学》在尼采的一生中处于中心的位置,它也是尼采采用哲学的叙述方式最成功的尝试。身为哲学家的尼采与科学对立,又以哲
《呵护心脏,要注意》内容简介:你知道牙疼也可能是心脏病的表现吗?心律不齐真的就是心脏病吗?突发心脏病到底应该怎么办? 别不把
Thisstudyworksthroughsomeofthetheoreticalissuesthathavebeenaccumulatingininforma...
本书是托夫勒《未来三部曲》的第三部,同前两部作品《未来的冲击》、《第三次浪潮》一样,本书的主旨也是讲述给我们带来无尽纷扰
《3分钟打动人心的销售心理学》内容简介:销售人员真正销售的不是他所卖的商品,而是他自己;成交是销售过程中关键的部分,抓住客户
《道德认同与价值认同: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伦理认同研究》内容简介:全书分为理论篇和经验篇两个部分。理论篇力图阐明核心价值观转化
《无穷的开始》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次大胆的、包罗万象的智力探险。戴维·多伊奇是《真实世界的脉络》一书广受好评的作者,他探索那
《怪医笔记》内容简介:某大型综合医院胸外科是全院最热门的科室,大师兄业务精湛心高气傲,但在微创手术上一直有着难以逾越的阴影
Abitingsatireaboutayoungmansisolatedupbringingandtheracetrialthatsendshimtothe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