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悲剧的起源》是本雅明最重要的代表作,这部论德国巴洛克悲剧的杰作,在本雅明谋求教职时却不无悲剧性地失败了。这部后来取得巨大声誉的作品有意显示巴洛克悲剧与作者自己的时代的惊人相似。同时,本雅明最重要的“寓言”思想正是在此得到的阐发。
译者前言
认识论一批评序言
论文的概念―知识与真理―哲学的美―概念的分化与分散―理念即构型―语言即理念―非分类性理念―布尔达赫的唯名论―真实主义,综合,归纳―克罗齐与艺术样式―起源―单子论―对巴罗克悲剧的忽视和误释―“欣赏”―巴罗克与表现主义―维护穹窿
悲悼剧与悲剧
悲悼剧的巴罗克理论―微不足道的亚里士多德影响―作为悲悼剧内容的历史―君主理论―拜占庭渊源―希律戏剧―优柔寡断―作为受难者的暴君,作为暴君的受难者―对受难剧的低估―基督教编年史与悲悼剧―巴罗克戏剧的内在性―表演与反映―作为造物的君主―荣誉―历史精神的毁灭―背景―作为圣人和阴谋家的弄臣―悲悼剧的说教意图
福尔克特的《悲剧的美学》―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德国唯心主义的悲剧理论―悲剧与传奇―王权与悲剧―新旧“悲剧”―悲剧的死亡框架―悲剧,修辞和柏拉图的对话―悲悼与悲剧―狂飘突进运动,古典主义―正剧,木偶剧―作为喜剧人物的阴谋家―命运剧中命运的概念―自然与悲剧的罪过感―舞台道具―魔幻时刻与鬼魂世界
辩解的学说,忧郁―君主的忧郁―身体与灵魂的忧郁―土星学说―寓意画:狗,球体,石头―懒惰与不忠―哈姆雷特
寓言与悲悼剧
古典主义中的象征与寓言―浪漫主义中的象征与寓言―现代寓言的起源―例子与说明―寓言阐释的二律背反―废墟―寓言的无灵性―寓言的破碎
寓言人物―寓言性间曲―字幕与箴言―意象―巴罗克语言理论的诸方面―亚力山大体―语言的破碎―歌剧―里特尔论书写
作为寓意画的尸体―诸神的身体与基督教―悲悼与寓言的起源―撒旦的恐怖和诺言―沉思的局限―神秘的思考
《剪辑师宝典:视频剪辑思维与案例实战》内容简介:《剪辑师宝典:视频剪辑思维与案例实战》是一本将剪辑软件使用与剪辑理念法则相
《网页设计与制作教程:HTML+CSS+JavaScript(第3版)》内容简介:本书内容紧扣国家对高等院校培养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技能水
《平井信义育儿法》内容简介:每个孩子都有无限可能,这种可能性能否发挥则取决于父母的抚养方式。作者以儿童能力发展关键的“自主
《高绩效团队应该这样带》内容简介:身为领导者,你或许尝试过让团队提升绩效的各种方法,比如贯彻自上而下的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和
本书对电脑科学、数学、物理学、宇宙学、神经和精神科学以及哲学进行了广泛、深入浅出的讨论,体现了作者向哲学上最大问题——“
书中记录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初入社会,愿望美好,经验单薄,在各自选择的工作和生活中磕磕碰碰,虽一直被生活怠慢,却始终都
《地球传奇:穿越45亿年的奇妙旅程》内容简介:地球,一个对我们来说既神秘又熟悉的星球。从一颗普通的行星到如今人类的家园,它是
邓晓芒,1948年4月生,湖南长沙人。1964年初中毕业即下放农村当知青,10年后回城当搬运工。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西方哲学史硕士研究生,1982年...
TheauthorofthenationalbestsellerTheClosingoftheAmericanMindoffersaprovocativeind...
《妈妈的苹果树》内容简介:妈妈去世的那一天,是一个阳光灿烂的秋天。苹果在树上散发着成熟而甜蜜的香味。即便是一个不喜欢吃苹果
《人性的枷锁: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内容简介:◆每一个还在迷茫的年轻人,都该读一读《人性的枷锁》!每个人能在《人性的枷锁》里
本卷的主题为政治哲学,共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篇文献为《孟德斯鸠与卢梭》;第二篇文献则是根据涂尔干专门讨论社会主义问题
《农民工心理失范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在理论层面探讨了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人口流动对两性社会角色分工的影响,以
为什么有些酒吧这个礼拜人潮涌动,下个礼拜却空空荡荡?为什么《隐藏的逻辑》能在畅销榜单上久居不下?为什么邻居一夜之间成了暴
维托·曼库索(Vito Mancuso),生于1962年,在意大利多所大学任教,代表作:《上帝和我》《热情:爱的原动力》《耶稣的秘密生活》《天主教激进派教义:维...
《朝霞》内容简介:1881年问世的《朝霞》含五卷,不同于多数德国哲人对庞大、严密体系的偏好,尼采又一次采用了格言体,“我探讨深
《发烧天书:音响评论精选》内容简介:为了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不同品牌的音响产品的技术特点与声音特点,作者团队对不同品牌的多种音
《婚礼的成员》被认为是麦卡勒斯最成熟的作品,上世纪50年代由她本人改编为戏剧在百老汇连续上演501场,获得巨大成功。主人公是个
《儒家文化与民族复兴》内容简介:在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如何复兴?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先生重新审视传
《童年》内容简介:本书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1部,真实地描述了作者苦难的童年。主人公阿廖沙四岁时死了父亲,只得到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