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悲剧的起源》是本雅明最重要的代表作,这部论德国巴洛克悲剧的杰作,在本雅明谋求教职时却不无悲剧性地失败了。这部后来取得巨大声誉的作品有意显示巴洛克悲剧与作者自己的时代的惊人相似。同时,本雅明最重要的“寓言”思想正是在此得到的阐发。
译者前言
认识论一批评序言
论文的概念―知识与真理―哲学的美―概念的分化与分散―理念即构型―语言即理念―非分类性理念―布尔达赫的唯名论―真实主义,综合,归纳―克罗齐与艺术样式―起源―单子论―对巴罗克悲剧的忽视和误释―“欣赏”―巴罗克与表现主义―维护穹窿
悲悼剧与悲剧
悲悼剧的巴罗克理论―微不足道的亚里士多德影响―作为悲悼剧内容的历史―君主理论―拜占庭渊源―希律戏剧―优柔寡断―作为受难者的暴君,作为暴君的受难者―对受难剧的低估―基督教编年史与悲悼剧―巴罗克戏剧的内在性―表演与反映―作为造物的君主―荣誉―历史精神的毁灭―背景―作为圣人和阴谋家的弄臣―悲悼剧的说教意图
福尔克特的《悲剧的美学》―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德国唯心主义的悲剧理论―悲剧与传奇―王权与悲剧―新旧“悲剧”―悲剧的死亡框架―悲剧,修辞和柏拉图的对话―悲悼与悲剧―狂飘突进运动,古典主义―正剧,木偶剧―作为喜剧人物的阴谋家―命运剧中命运的概念―自然与悲剧的罪过感―舞台道具―魔幻时刻与鬼魂世界
辩解的学说,忧郁―君主的忧郁―身体与灵魂的忧郁―土星学说―寓意画:狗,球体,石头―懒惰与不忠―哈姆雷特
寓言与悲悼剧
古典主义中的象征与寓言―浪漫主义中的象征与寓言―现代寓言的起源―例子与说明―寓言阐释的二律背反―废墟―寓言的无灵性―寓言的破碎
寓言人物―寓言性间曲―字幕与箴言―意象―巴罗克语言理论的诸方面―亚力山大体―语言的破碎―歌剧―里特尔论书写
作为寓意画的尸体―诸神的身体与基督教―悲悼与寓言的起源―撒旦的恐怖和诺言―沉思的局限―神秘的思考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72篇(必背版)》内容简介: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古诗文背诵篇目增加
《赫尔墨斯的口误》内容简介:《赫尔墨斯的口误(增订)》是作者的学术译文合集,涉及形而上学批判、话语政治、文艺理论等,收录了
《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二卷)》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关于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及后马克思思潮哲学文本研究的多卷本论著《文本的深度耕
邓晓芒:男,1948年4月生,湖南长沙人,1964年初中毕业后即下放农村插队,1974年返城,当过临时工、搬运工,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哲
作品目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序言笔记本Ⅰ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笔记本Ⅱ私有财产的关系笔记本Ⅲ对笔记本Ⅱ第X
MaxWeberisoneofthefoundingfathersofsociology.Heisoftenreferredtoasasophisticated...
《中日关系大事辑览》内容简介:《中日关系大事辑览》以大事记的形式梳理两千余年来的中日关系历史,分四个部分细致地展现了中日两
如果说《苏菲的世界》是一部通俗简明的西方哲学史,《卡梅里亚的哲学世界》就是更贴近生活的《苏菲的世界》。本书将哲学与日常生活建立联系,以小说的形式将卡梅里亚与其哲...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是一本经济社会学文集。收录了十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以深刻的理论分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2:文明的基因》内容简介:《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全13册)考察了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到清王朝结束数千年
一场数字革命正在加速进行。一些科幻小说里的场景已经在现实中发生:无人驾驶汽车开上了公路;智能设备能高效地翻译人类语言;人
《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内容简介:★王阳明心学结晶,国学必读经典:内容全面丰富,集中反映了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堪称王阳明心学
本书是克里希那穆提在美国布兰迪斯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圣克鲁斯分校四所大学所做的精彩演讲与讨论。克里希那
《嵇康传》内容简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知名魏晋研究专家王晓毅的匠心之作。√魏晋风骨代表、竹林七贤领袖、持异见者嵇康经典
《没人比我更懂你》内容简介:本书是情感咨询师某顺关于两性情感问题的文集,包含作者近年来在情感咨询方面的所思所想,文字简洁而
《采购谈判》内容简介:谈判是采购从业者的必-备技能,因为不管是采购产品还是采购服务,都要通过谈判明确价格和其他的交易条件。那
书杰,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硕士。“哲学100问”课程主理人、青年哲学作家。专注于哲学大众启蒙工作,拥有丰富的哲学课教学经验。创办全网首档哲学入门课“哲学100问”,...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讲述在1350至1950年长达6个世纪的蓬勃的商品化和城市发展过程中,以及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集体
《Spring Security原理与实战》内容简介:本书主要介绍基于Spring Security构建系统安全性的技术体系和工程实践。围绕安全性需求,
居伊·德波四十年前的这本书现在读起来仍然觉得它直指现实,尽管不止他一个人这么做了。“景观”(Spectacle)这个概念是居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