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与罗马并称两大帝国。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当时的中国人为“汉人”,而汉朝人也乐于外族这样称呼自己,这个“汉”字,超越了一个王朝,获得了持久的影响力。民族叫“汉族”,人叫“汉人”,语言叫“汉语”,文字叫“汉字”。汉朝对中国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文化上的认同。是汉朝将各种不同来源、不同背景的中国人,融铸成一个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它让所有人骄傲,以它为荣。“汉”从此成为了伟大的华夏民族永远的名字。
★两汉四百多年,从楚汉争霸、天下一统、诸吕之乱、李广难封、大漠战神霍去病、霍光揽权、王莽代汉、窦氏欺主、梁冀跋扈、煮酒论英雄、三分天下,这其中的兴衰成败、权力争夺不断演变,将一个辉煌的时代渐渐推向没落的深渊……
★回味历史,品读人生,以史为鉴,方明得失。正说大汉朝历史,全景再现了大汉朝的崛起、兴衰和没落。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一段壮阔恢弘的历史,讲述了大汉朝的传奇。
★全书运笔自然,风格明快,语言风趣精炼,笔法轻松风趣,情节张弛有度。
目录
第一章流氓当皇帝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瑟·汤恩比曾经这样评价刘邦:“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高祖刘邦。恺撒未能亲眼目睹罗马帝国的强盛不幸身亡,而刘邦却亲手缔造了一个昌盛的帝国,并为人类历史开创了新纪元!”然而这样一个独领风骚的人物却是街头混混出身,几经周折之后出人意料地成为“乱世英雄”,结束了秦末粗暴腐败的统治,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街头混混与真龙天子
天下大乱,刘邦杀县令发迹
秦朝最后一根稻草——章邯
势如破竹,章邯横扫义军
破釜沉舟,项羽大败章邯
千里远征,刘邦攻下咸阳
约法三章,鸿门宴侥幸偷生
秦朝终灭,项羽戏下分诸侯
军事奇才——韩信
彭城鏖战,刘邦丢盔弃甲
成皋对峙,划鸿沟分庭抗礼
四面楚歌,霸王垓下谢幕
第二章帝国初建,吕后临朝
在楚汉之争中胜出的刘邦终于登上了帝王的宝座,昔日与他同生共死的战友们也都翘首期盼能加官进爵,然而有的人等来了荣华富贵,有的人却落得身首异处的结局。在刘邦为了巩固汉室江山而痛下杀手的时候,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最大的威胁居然是与自己同甘共苦的发妻——吕后。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垂帘听政的女人,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在她掌权的十五年中,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
刘邦称帝,迁都关中
汉承秦制,巩固皇权
定天下,分封功臣
大开杀戒,剪除异姓王
白登失利,和亲解围
陈豨谋反,坑死三大名将
吕雉妙计化解夺嫡风波
刘盈慈弱,吕后临朝
周勃、陈平诛诸吕
第三章无为而治的文景盛世
汉朝在汉文帝的经营下,生产力日渐恢复,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自先秦以来多年未见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同时汉朝的物质基础也在逐渐增强。因此,历史上将汉文帝、汉景帝统治的时期称为“文景之治”。汉文帝创下了很多“第一”,他创造了中国第一个治世,是历史上第一个文帝,第一个在位二十年以上的皇帝,第一个“兄终弟及”的皇帝,第一个拨乱反正后拥立的皇帝,第一个崇尚节俭的皇帝……然而他在历史上的知名度却很“低调”。
迎文帝,开盛世
轻徭役薄刑罚
安抚南越,备战匈奴
邓通得宠,亚夫获赞
晁错献计削诸侯
亚夫出征,平定七国叛乱
杀子废后,后宫起硝烟
金屋藏娇的由来
第四章雄才大略的汉武大帝
汉武帝是汉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16岁登基,在位54年,建立了汉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他既是一个明君,也是一个暴君。后人常用“雄才大略”来形容汉武帝,在他的统治下,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甚至比同时期的罗马帝国还要强盛,成为世界文明无可争议的中心。然而,人无完人。汉武帝残暴多疑,晚年因迷信巫蛊而错杀太子,任用酷吏,最早发明“腹诽罪”。不过,当他认识到自己做错事情后,敢于自我批评,下《罪己诏》承认错误,这对帝王来说,是十分难得的。
董仲舒献“天人三策”
卫子夫,从歌女到皇后
出击匈奴,平定边疆
帝国双璧与战神谢幕
李广难封,悲剧英雄自刎
张骞回国,开发西域
武帝征战四方,开疆扩土
“推恩令”与诛三族
迷信巫蛊,逼死太子
苏武牧羊十九年
司马迁悲愤写《史记》
风流才子司马相如
文学巨匠东方朔
第五章西汉皇朝的盛极而衰
汉朝从汉武帝去世后开始由鼎盛走向衰落,朝廷内部权力的斗争与周边少数名族轮番侵犯,使汉朝的基业岌岌可危。汉昭帝8岁登基,后英年早逝。汉宣帝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在即位前受过牢狱之苦的皇帝,由于深知民间疾苦,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用贤能,贤相循吏辈出,并且积极打击北方匈奴,设置西域都护府监护西域诸城各国,扩大了汉朝的疆域,创造了“昭宣中兴”的繁荣景象。
武帝驾崩,昭帝即位
幼帝登基,燕王欲造反
盐铁专营的制度化
牢狱中走出的天子——汉宣帝刘病已
盛极而衰的霍氏家族
汉宣帝与昭宣中兴
卷土重来的战斗民族——匈奴
强悍的山地步兵族——西羌
第六章处心积虑,王莽篡取汉室江山
汉宣帝是一个内心柔软的皇帝,然而政治需要的是铁腕而不是柔情。一念之差传位给了并不适合当皇帝的刘奭,本性懦弱的刘奭很快就将汉朝江山的政权拱手让给旁人,太后王政君的临朝称制与王氏家族的掌权,加重了汉朝的腐朽。但是这一时期依然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千古佳话,比如昭君出塞;也有反面教材,比如赵氏姐妹。另外,这时期还出现了一个影响了汉朝历史的人物,他就是王莽。
汉宣帝临终托孤
元帝懦弱,大权旁落
一个既传奇又失败的女人——王政君
奔袭三千里,一朝灭匈奴
昭君和亲,元帝一生的遗憾
王氏家族暂露头角
王莽——高智商的“官二代”
赵飞燕姐妹淫乱后宫
三年韬光养晦,伺机东山再起
腹黑又理想主义的王莽
第七章光武中兴,大汉的回光返照
王莽与他的理想主义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不合时宜的改制点燃了人们的怒火,将新朝政权付之一炬,赤眉与绿林左右江湖,汉朝变得四分五裂。最后,汉朝在刘秀的手中重新焕发生机,出现了国家富庶强盛、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历史上将刘秀统治的这段时期称为“光武中兴”。这时候的东汉不仅有贤明的君主,也有尽忠职守的臣子,比如“马革裹尸”战死沙场的马援,投笔从戎的班超等。
赤眉军与绿林军
昙花一现的新朝政权
低调内敛的刘秀笑到最后
云台二十八将
“马革裹尸”的由来
光武改革,柔术治国得民心
南阳第一美女——阴丽华
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窦固伐匈奴
班超——投笔从戎安西域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著名的女文豪——班昭
第八章风雨欲来,外戚与宦官轮流执政
东汉后期,由于登基的皇帝大都年纪较小,无法处理国事,加之频繁出现皇帝夭折的事件,导致出现了外戚与宦官轮流执政“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面。汉殇帝刘隆的死成为了一个分水岭式的标志,从他开始,东汉王朝的两大政治集团:宦官集团与外戚集团开始轮流登上历史的舞台,成为东汉王朝独特的政治“景观”。宦官与外戚争夺权力,汉朝的统治变得更加黑暗,摇摇欲坠的汉王朝走向终点。
太后去世,汉章帝任人摆布
窦氏家族的兴衰
邓氏与阎氏专权
跋扈将军梁冀
汉桓帝卖官鬻爵
荒淫无度汉灵帝
第九章军阀混战,汉帝国终将末日
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乱世,各种外戚和宦官、各种豪强和诸侯均粉墨登场,为了自己的私欲烧杀抢掠,荼毒百姓,戕害人民。但这个时期,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不知多少盖世英雄在那里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所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除了雄主枭雄如曹操、刘备、孙权外,还有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周瑜、鲁肃、陆逊、荀彧、郭嘉、贾诩、典韦、许褚那么多的文臣武将被千古传唱。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段催人奋进的故事,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董卓逆行倒施
曹操的崭露头角
挟天子以令诸侯
赤壁鏖战,天下三分
献帝禅让,大汉落幕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名镇太平 内容简介 《名镇太平》主要内容:岭南文化知识书系是一套全面介绍岭南文化的知识性丛书,其内容广泛,涉及岭南地区政治、历史、社会、文化、...
远去的背影 云南民族记忆:1949~2009 本书特色 ★12开仿皮面精装,铜版纸印刷,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真切了解到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类型民族的基本情况和历史...
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 本书特色 《秦汉魏晋史探微》一书,辑存的是书名断代范围之内的近年读史之作。文章一般写在1979-1989的十年之间,少数文章定稿稍晚一...
《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内容简介:本书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亨利希·库诺的代表作,是在马克思的思想
本书是“现当代世界文学丛书”的一种,是“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院士、“全美文学艺术院”院士、国际笔会美国分会主席诺曼.梅勒成
历史大咖的另一张验 本书特色 《历史大咖的另一张脸》对中国古代12名*具代表的文豪和12位*具特色的武将,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以历史随笔的方式,采用白话文对其进...
汤普森(EdwardPalmerThompson)1924年出生在英格兰,父亲是作家兼诗人,在印度殖民地从事过教育工作,同情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
《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960—1279)》内容简介:文人士大夫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颇为独特,比起统治阶层和普通民众,这一群体看待佛教
国学小史-[经典珍藏版] 本书特色 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吕思勉先生的代表作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国学常识的*经典读本一部权威、实用的国学入门经典读物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
清末川边藏区改土归流考 本书特色 清末川边藏区“改土归流”,是清朝灭亡之前经略边疆地区的*后一次努力。虽然它只是一次局部的事件,但其影响却极为深远。本书作者将视...
(精)清末民初文献丛刊:孔子改制考 本书特色 清末民初文献丛刊(影印本):古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近有民国大师百花齐放,西学东渐东西交融,尽享思想学术文化盛宴。《...
明清卷明清卷-山东通史 内容简介 新增订的《山东通史》时限,上起远古,下迄当代,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共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近代、现...
古应国访问记 本书特色 《古应国访问记》:考古领队变使者,只身飘落千年外,穿越时空访古墓,双手推开应国门。古应国访问记 目录 续篇 穿越时空访古记一瓦,构筑空中...
《敬业乐群》内容简介:本书为《中华传统价值观丛书》中的一种,着眼于敬业乐群这一重要的价值取向,编选中国古人关于敬业、乐群方
希利尔讲世界史 本书特色 希利尔讲述历史,生动如见。他要通过精彩的历史故事,激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引导他们去孜孜不倦地追求更美好的事物,并将文化和真知灼见注入他...
维克多·克莱普勒(VictorKlemperer,1881—1960),出生于瓦尔特河畔的琅茨贝尔格,在布隆贝尔格和柏林长大,在慕尼黑、日内瓦、
项楚论敦煌学 内容简介 大家风范,超卓见识,专题导读,昭示治学津染,开拓视野,助成博雅通才。项楚论敦煌学 目录 出版弁言序敦煌文学杂考释亡名与敦煌文学“但存方寸...
印度文明 本书特色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印度文明的形成、发展及其演变过程,其中既有兴盛时期,也有过衰微阶段以及历经磨难的踣而复起;对印度文明的特色以及它与中华文...
西方澳门史料选萃(15-16世纪) 本书特色 本书是著名学者金国平教授对15至16世纪有关澳门的葡萄牙文原始资料进行仔细检索、研究、鉴别和翻译,并比照中文相关史...
唐宋行会研究-豫商发展史与豫商案例研究 目录 章 商业主导力量的转换——客商与坐贾势力的消长一、客商是唐代商业的主导力量二、宋代坐贾力量的壮大三、官方粮食采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