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周恩来研究组(下分生平和著作两个小组)组长刘武生同志撰写,党史专家金冲及为本书作序。
全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可读性强。结构安排错落有致,繁简得当,行文流畅,文字练达,真实记录了周恩来在晚年主要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历。
作者之所以萌生撰写本书的念头,是因为看到海外流传的某些恣意诋毁周恩来的书籍和文章,于心难忍,依据自己十多年学习、编辑周恩来的著作、生平、思想,确信周恩来绝对不是那些诽谤文字所说的人。于是他决定提笔反击那些谬论,为周恩来辩诬和正名。
作为研究周恩来生平和著作的专家,作者刘武生有机会系统地阅读了大量档案材料,访问了有关人士,近年来发表过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次他又集中力量用两年的时间研究“文化大革命”时期中的周恩来,力求如实地再现历史的真实。2006年1月8日,是周恩来同志逝世30周年。作者也希望以本书的出版来祭奠和告慰周恩来的英灵。
这本书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周恩来研究组(下分生平和著作两个小组)组长刘武生同志撰写,党史专家金冲及为本书作序。
全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可读性强。结构安排错落有致,繁简得当,行文流畅,文字练达,真实记录了周恩来在晚年主要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历。
作者之所以萌生撰写本书的念头,是因为看到海外流传的某些恣意诋毁周恩来的书籍和文章,于心难忍,依据自己十多年学习、编辑周恩来的著作、生平、思想,确信周恩来绝对不是那些诽谤文字所说的人。于是他决定提笔反击那些谬论,为周恩来辩诬和正名。
作为研究周恩来生平和著作的专家,作者刘武生有机会系统地阅读了大量档案材料,访问了有关人士,近年来发表过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次他又集中力量用两年的时间研究“文化大革命”时期中的周恩来,力求如实地再现历史的真实。2006年1月8日,是周恩来同志逝世30周年。作者也希望以本书的出版来祭奠和告慰周恩来的英灵。
后记人间重晚晴。人生重晚节。周恩来的晚年岁月是艰难而光辉的。尤其是他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的艰险中渡过重重难关,因而更显光彩照人、辉煌灿烂。笔者萌生撰写《周恩来的晚年岁月》这本书的念头,始于两年前。当时,看到某些恣意低毁周恩来的书籍和文章,依据十多年来笔者学习、编辑周恩来的著作和学习、研究周恩来的生平、思想,确信周恩来绝对不是那些诽谤文字所说的那样的人。他们的种种谬论极大地激发笔者义不容辞为周恩来辩诬和正名的热情。否则,于心难忍,耿耿于怀。经慎重思考,笔者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原则,不臆测,不演绎,用确凿的史实说话、行文,有针对性地从正面澄清那些误解和误导,以免以讹传讹,力求读者理解和认识真实的周恩来。这就是笔者撰写本书的初衷和宗旨。一笔者始终认同,周恩来不是神,不是圣人,也不是完人。他自己就说过:“世界上没有完人、”然而,周恩来是伟人,而且是世纪伟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年代,包括在“文化大革命”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他立下的丰功伟绩,他深邃的思想理念,他磊落的高风亮节,他超常的人格魅力,特别是他那相忍为党、相忍为国、相忍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赢得了亿万人民大众的衷心敬仰和无限爱戴,树立了思念不尽的座座心碑。这种不争的历史事实和现实反映说明,周恩来的光辉形象是不可磨灭的。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常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袖们,总有那么一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怀着复仇的阴暗心理,处心积虑地诽谤他们。这些人居心叵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是,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正像狂犬吠日丝毫无损太阳光辉那样,对周恩来等革命领袖的诽谤,也丝毫无损他们的光辉一生。2006年1月8日,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辞世30周年纪念日。谨以本书祭奠和告慰周恩来的英灵。本书附录了一卷中外人士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周恩来。他们从不同的视角,深刻论述了周恩来在文革”时期的处境、心态和对他的评价。这些论述不仅说出了许多笔者想说而说不这么好的话语和意思,弥补了本书论述不足的一大缺憾,而且对引导读者正确理解和认识“文革”时期的周恩来,将有很好的启迪作用。在此,谨向这些中外人士致以诚挚的谢意。衷心感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金冲及伺志为本书撰写序言。金冲及同志是资深的著名学者,《周恩来传》、《毛泽东传》的主编。他对周恩来的著作、思想和生平作过系统的深人的研究。他为本书撰写的序言,科学地阐述了如何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认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周恩来,对于澄清周恩来研究中的种种误解和误导,启发读者正确地理解周恩来,很有理论的和实际的说服力。衷心感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兼第二编研部主任廖心文同志、副主任安建设同志审读了书稿全文,并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他们两位都参与过撰写《周恩来传》,对周恩来研究颇有造诣。衷心感谢人民出版社鲁静等同志为本书的出版辛勤操劳。作者二00五年十月十三日
序
卷一 面对“文革”兴起
“文革”的发动
“文革”的酝酿准备
被动卷入“文革”
主持制定对“文革”的限制性政策
卷二 维系经济运转
要紧紧抓住经济工作
主持制定维系国民经济运转的政策
保障铁路交通运输
卷三 保护社会栋梁
保护党、政、军领导干部
设法保护省、市、自治区领导干部
安排一些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领导干部住进中南海“避难”
保护爱国民主人士
保护知识分子
卷四 相机顽强抗争
坚持同体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抗争
坚决粉碎江青一伙的“倒周”阴谋
卷五 开创外交新局
为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斗争
为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开路
为中日两国建交而操持
卷六 批判极左思潮
“极左思潮一定要批透”
“要继续批判极工思潮”
在批林整风中深入批判极左思潮
批判极左思潮的反弹
卷七 促成邓小平复出
始终关注邓小平复出
为邓小平复出任职广造舆论
顶住“四人帮”的猖狂反扑
卷八 避免大权旁落
为四届人大“组阁”而作*后斗争
卷九 灿烂巨星殒逝
开会批评“四人帮”
悲壮的呼唤
在举国悲恸的日子里
附录 中外人士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周恩来
中国人士的论述
外国人士的论述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后记
人间重晚晴。人生重晚节。
周恩来的晚年岁月是艰难而光辉的。尤其是他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的艰险中渡过重重难关,因而更显光彩照人、辉煌灿烂。
笔者萌生撰写《周恩来的晚年岁月》这本书的念头,始于两年前。当时,看到某些恣意低毁周恩来的书籍和文章,依据十多年来笔者学习、编辑周恩来的著作和学习、研究周恩来的生平、思想,确信周恩来绝对不是那些诽谤文字所说的那样的人。他们的种种谬论极大地激发笔者义不容辞为周恩来辩诬和正名的热情。否则,于心难忍,耿耿于怀。
经慎重思考,笔者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原则,不臆测,不演绎,用确凿的史实说话、行文,有针对性地从正面澄清那些误解和误导,以免以讹传讹,力求读者理解和认识真实的周恩来。这就是笔者撰写本书的初衷和宗旨。
一笔者始终认同,周恩来不是神,不是圣人,也不是完人。他自己就说过:“世界上没有完人、”然而,周恩来是伟人,而且是世纪伟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年代,包括在“文化大革命”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他立下的丰功伟绩,他深邃的思想理念,他磊落的高风亮节,他超常的人格魅力,特别是他那相忍为党、相忍为国、相忍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赢得了亿万人民大众的衷心敬仰和无限爱戴,树立了思念不尽的座座心碑。这种不争的历史事实和现实反映说明,周恩来的光辉形象是不可磨灭的。
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常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袖们,总有那么一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怀着复仇的阴暗心理,处心积虑地诽谤他们。这些人居心叵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是,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正像狂犬吠日丝毫无损太阳光辉那样,对周恩来等革命领袖的诽谤,也丝毫无损他们的光辉一生。
2006年1月8日,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辞世30周年纪念日。谨以本书祭奠和告慰周恩来的英灵。
本书附录了一卷中外人士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周恩来。他们从不同的视角,深刻论述了周恩来在文革”时期的处境、心态和对他的评价。这些论述不仅说出了许多笔者想说而说不这么好的话语和意思,弥补了本书论述不足的一大缺憾,而且对引导读者正确理解和认识“文革”时期的周恩来,将有很好的启迪作用。在此,谨向这些中外人士致以诚挚的谢意。
衷心感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金冲及伺志为本书撰写序言。金冲及同志是资深的著名学者,《周恩来传》、《毛泽东传》的主编。他对周恩来的著作、思想和生平作过系统的深人的研究。他为本书撰写的序言,科学地阐述了如何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认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周恩来,对于澄清周恩来研究中的种种误解和误导,启发读者正确地理解周恩来,很有理论的和实际的说服力。
衷心感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兼第二编研部主任廖心文同志、副主任安建设同志审读了书稿全文,并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他们两位都参与过撰写《周恩来传》,对周恩来研究颇有造诣。
衷心感谢人民出版社鲁静等同志为本书的出版辛勤操劳。
作者
二00五年十月十三日
刘武生,1933年生于湖南常德。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肄业。1961年至1970年6月,在北京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1970年7月至1977年10月,先后在国务院科教组、教育部工作。1977年11月至2003年12月,先后在中共中央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从事毛泽东、周恩来的著作编辑和生平、思想研究。曾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先后兼任周恩来研究组组长、第二编研部主任。2004年1月完全退休。曾被评聘为编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期间,先后主编刊物《文献和研究》、《党的文献》以及《党的文献与研究丛书》:《中共党史风云录》、《共和国走过的路》、《从延安到北京》、《元帅风采录》。主编《周恩来经济文选》、《周恩来军事文选》,主编《周恩来大辞典》、《周恩来军事活动纪事》、《巨星灿烂丛书》: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邓小平、陈云与中共党史重大事件,各一册。
务虚笔记 本书特色 《务虎笔记》是由二十二个段落合成的长篇小说,叙述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社会嬗变带给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医生F、女导演N等一代人...
白屋诗人吴芳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吴芳吉读物,主要介绍了传奇的童年、苦难的生活是诗歌的源泉、家难国难风雨交加 海外知己倾情相助、忧国宜忧在心头 爱国宜爱得长久...
孔明真相 内容简介 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是被扭曲*厉害的人物之一。千百年来,无数学者孜孜以求,欲还原孔明真相,但都总是不得要旨。今天,本书作者终于发现重大线索。...
1916 本书特色 袁世凯从朝鲜回到中国后,蓄势待发,从小站练兵到京城称帝这半世人生,与清廷权贵大臣们有周旋有利用,与儿时伙伴们有情谊有背叛,与天津小站兄弟们有...
《商务礼仪实务(第2版)》内容简介:《商务礼仪实务(第2版)》以训练学生的商务礼仪技能为目标,以介绍商务礼仪基本概念为起点,
张爱玲的闺房 本书特色 陶方宣著的《张爱玲的闺房(经典插图版)》是一本张爱玲个人传记作品。全书记述了张爱玲的生平事迹。作者摒弃了老生常谈、众所皆知的常规描写,以...
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 本书特色 本书的內在线索,探讨胡适在各个阶段与中国现代史进程的关联,并就其生命历程中比较重要的疑点予以澄清,让胡适自己说话,...
《推销实务与技巧(第三版)》内容简介:本书围绕“推销”职业活动的典型工作过程,将其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加以整理、归纳和整合,作
云深不知处-南怀瑾先生辞世周年纪念 本书特色 南怀瑾先生于2012年9月逝世后,他的家人、学生撰写了许多怀念文字,有的谈追随南先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经历、体会...
民国政府六大主席 本书特色 中华民国政府主席即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委员会主席,设置于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成立之时,终止于1948年5月20日中华民国正式行宪...
诺阿.诺阿:芳香的土地 本书特色 为什么还不赶快把代表太阳喜悦的金色倾倒在画布上?——不屑于此!那是欧罗巴的陈规陋习!是堕落了的种族在表现上的羞怯!诺阿.诺阿:...
蒋经国传 本书特色 50年采访研究,找寻真实的蒋经国!全球首部由蒋经国随身秘书漆高儒教授撰写的蒋经国大传!2012年*新图文珍藏版!大陆唯一授权,独家史料首次公...
左宗棠全传 本书特色 在*近1000年历史的长河中,全世界评选了40位*有智慧的名人,中国就有三位,成吉思汗、左宗棠、毛泽东。左宗棠全传 内容简介 晚清时期出生...
清代伶官传 本书特色 “……文宗当播迁之际,偶忆曩昔国家之盛,而垂问及梨园旧人,是其中盖有无限之凄怆也;故对陈等,亦慰抚弥加,尝亲至钱粮处,观其授太监艺,一日教...
蒋介石的终身幕僚张群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对张群的一生进行了宏观性的叙述。**部分着重反映了张群作为蒋介石的幕僚所从事的政治...
他们发现了我——叔本华传 内容简介 俄国哲学史家兼传记作家阿·古雷加为名人传记丛书写的*的一本书是《叔本华传》,传未写完就谢世了。他夫人伊·安德烈耶娃继承遗志,...
四野名将 本书特色 《四野名将(图文珍藏版)》:歼灭国民学名三大主力、解放大半个中国的王牌军,中国将帅纪实文学**人吴东峰独家专访,大胆还原高级将领本色人生,揭...
《企业互补资产与技术商业化:制度的视角》内容简介:本书针对我国制度转型所形成的强制度环境,以资源理论、制度理论为主,结合动
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综合大量曾国藩遗留的著述以及其他相关资料,从文化学的角度,论述了曾国藩一生的思想及实践经历,以及他同他所依托的中国传统文化之...
陈占彪编著的《五四事件回忆(稀见资料)》基本内容有六部分:1.“和会秘辛”通过陆徵祥、顾维钧、王正廷、伍朝枢、西园寺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