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周恩来研究组(下分生平和著作两个小组)组长刘武生同志撰写,党史专家金冲及为本书作序。
全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可读性强。结构安排错落有致,繁简得当,行文流畅,文字练达,真实记录了周恩来在晚年主要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历。
作者之所以萌生撰写本书的念头,是因为看到海外流传的某些恣意诋毁周恩来的书籍和文章,于心难忍,依据自己十多年学习、编辑周恩来的著作、生平、思想,确信周恩来绝对不是那些诽谤文字所说的人。于是他决定提笔反击那些谬论,为周恩来辩诬和正名。
作为研究周恩来生平和著作的专家,作者刘武生有机会系统地阅读了大量档案材料,访问了有关人士,近年来发表过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次他又集中力量用两年的时间研究“文化大革命”时期中的周恩来,力求如实地再现历史的真实。2006年1月8日,是周恩来同志逝世30周年。作者也希望以本书的出版来祭奠和告慰周恩来的英灵。
这本书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周恩来研究组(下分生平和著作两个小组)组长刘武生同志撰写,党史专家金冲及为本书作序。
全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可读性强。结构安排错落有致,繁简得当,行文流畅,文字练达,真实记录了周恩来在晚年主要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历。
作者之所以萌生撰写本书的念头,是因为看到海外流传的某些恣意诋毁周恩来的书籍和文章,于心难忍,依据自己十多年学习、编辑周恩来的著作、生平、思想,确信周恩来绝对不是那些诽谤文字所说的人。于是他决定提笔反击那些谬论,为周恩来辩诬和正名。
作为研究周恩来生平和著作的专家,作者刘武生有机会系统地阅读了大量档案材料,访问了有关人士,近年来发表过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次他又集中力量用两年的时间研究“文化大革命”时期中的周恩来,力求如实地再现历史的真实。2006年1月8日,是周恩来同志逝世30周年。作者也希望以本书的出版来祭奠和告慰周恩来的英灵。
后记人间重晚晴。人生重晚节。周恩来的晚年岁月是艰难而光辉的。尤其是他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的艰险中渡过重重难关,因而更显光彩照人、辉煌灿烂。笔者萌生撰写《周恩来的晚年岁月》这本书的念头,始于两年前。当时,看到某些恣意低毁周恩来的书籍和文章,依据十多年来笔者学习、编辑周恩来的著作和学习、研究周恩来的生平、思想,确信周恩来绝对不是那些诽谤文字所说的那样的人。他们的种种谬论极大地激发笔者义不容辞为周恩来辩诬和正名的热情。否则,于心难忍,耿耿于怀。经慎重思考,笔者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原则,不臆测,不演绎,用确凿的史实说话、行文,有针对性地从正面澄清那些误解和误导,以免以讹传讹,力求读者理解和认识真实的周恩来。这就是笔者撰写本书的初衷和宗旨。一笔者始终认同,周恩来不是神,不是圣人,也不是完人。他自己就说过:“世界上没有完人、”然而,周恩来是伟人,而且是世纪伟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年代,包括在“文化大革命”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他立下的丰功伟绩,他深邃的思想理念,他磊落的高风亮节,他超常的人格魅力,特别是他那相忍为党、相忍为国、相忍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赢得了亿万人民大众的衷心敬仰和无限爱戴,树立了思念不尽的座座心碑。这种不争的历史事实和现实反映说明,周恩来的光辉形象是不可磨灭的。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常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袖们,总有那么一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怀着复仇的阴暗心理,处心积虑地诽谤他们。这些人居心叵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是,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正像狂犬吠日丝毫无损太阳光辉那样,对周恩来等革命领袖的诽谤,也丝毫无损他们的光辉一生。2006年1月8日,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辞世30周年纪念日。谨以本书祭奠和告慰周恩来的英灵。本书附录了一卷中外人士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周恩来。他们从不同的视角,深刻论述了周恩来在文革”时期的处境、心态和对他的评价。这些论述不仅说出了许多笔者想说而说不这么好的话语和意思,弥补了本书论述不足的一大缺憾,而且对引导读者正确理解和认识“文革”时期的周恩来,将有很好的启迪作用。在此,谨向这些中外人士致以诚挚的谢意。衷心感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金冲及伺志为本书撰写序言。金冲及同志是资深的著名学者,《周恩来传》、《毛泽东传》的主编。他对周恩来的著作、思想和生平作过系统的深人的研究。他为本书撰写的序言,科学地阐述了如何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认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周恩来,对于澄清周恩来研究中的种种误解和误导,启发读者正确地理解周恩来,很有理论的和实际的说服力。衷心感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兼第二编研部主任廖心文同志、副主任安建设同志审读了书稿全文,并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他们两位都参与过撰写《周恩来传》,对周恩来研究颇有造诣。衷心感谢人民出版社鲁静等同志为本书的出版辛勤操劳。作者二00五年十月十三日
序
卷一 面对“文革”兴起
“文革”的发动
“文革”的酝酿准备
被动卷入“文革”
主持制定对“文革”的限制性政策
卷二 维系经济运转
要紧紧抓住经济工作
主持制定维系国民经济运转的政策
保障铁路交通运输
卷三 保护社会栋梁
保护党、政、军领导干部
设法保护省、市、自治区领导干部
安排一些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领导干部住进中南海“避难”
保护爱国民主人士
保护知识分子
卷四 相机顽强抗争
坚持同体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抗争
坚决粉碎江青一伙的“倒周”阴谋
卷五 开创外交新局
为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斗争
为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开路
为中日两国建交而操持
卷六 批判极左思潮
“极左思潮一定要批透”
“要继续批判极工思潮”
在批林整风中深入批判极左思潮
批判极左思潮的反弹
卷七 促成邓小平复出
始终关注邓小平复出
为邓小平复出任职广造舆论
顶住“四人帮”的猖狂反扑
卷八 避免大权旁落
为四届人大“组阁”而作*后斗争
卷九 灿烂巨星殒逝
开会批评“四人帮”
悲壮的呼唤
在举国悲恸的日子里
附录 中外人士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周恩来
中国人士的论述
外国人士的论述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后记
人间重晚晴。人生重晚节。
周恩来的晚年岁月是艰难而光辉的。尤其是他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的艰险中渡过重重难关,因而更显光彩照人、辉煌灿烂。
笔者萌生撰写《周恩来的晚年岁月》这本书的念头,始于两年前。当时,看到某些恣意低毁周恩来的书籍和文章,依据十多年来笔者学习、编辑周恩来的著作和学习、研究周恩来的生平、思想,确信周恩来绝对不是那些诽谤文字所说的那样的人。他们的种种谬论极大地激发笔者义不容辞为周恩来辩诬和正名的热情。否则,于心难忍,耿耿于怀。
经慎重思考,笔者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原则,不臆测,不演绎,用确凿的史实说话、行文,有针对性地从正面澄清那些误解和误导,以免以讹传讹,力求读者理解和认识真实的周恩来。这就是笔者撰写本书的初衷和宗旨。
一笔者始终认同,周恩来不是神,不是圣人,也不是完人。他自己就说过:“世界上没有完人、”然而,周恩来是伟人,而且是世纪伟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年代,包括在“文化大革命”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他立下的丰功伟绩,他深邃的思想理念,他磊落的高风亮节,他超常的人格魅力,特别是他那相忍为党、相忍为国、相忍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赢得了亿万人民大众的衷心敬仰和无限爱戴,树立了思念不尽的座座心碑。这种不争的历史事实和现实反映说明,周恩来的光辉形象是不可磨灭的。
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常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袖们,总有那么一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怀着复仇的阴暗心理,处心积虑地诽谤他们。这些人居心叵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是,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正像狂犬吠日丝毫无损太阳光辉那样,对周恩来等革命领袖的诽谤,也丝毫无损他们的光辉一生。
2006年1月8日,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辞世30周年纪念日。谨以本书祭奠和告慰周恩来的英灵。
本书附录了一卷中外人士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周恩来。他们从不同的视角,深刻论述了周恩来在文革”时期的处境、心态和对他的评价。这些论述不仅说出了许多笔者想说而说不这么好的话语和意思,弥补了本书论述不足的一大缺憾,而且对引导读者正确理解和认识“文革”时期的周恩来,将有很好的启迪作用。在此,谨向这些中外人士致以诚挚的谢意。
衷心感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金冲及伺志为本书撰写序言。金冲及同志是资深的著名学者,《周恩来传》、《毛泽东传》的主编。他对周恩来的著作、思想和生平作过系统的深人的研究。他为本书撰写的序言,科学地阐述了如何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认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周恩来,对于澄清周恩来研究中的种种误解和误导,启发读者正确地理解周恩来,很有理论的和实际的说服力。
衷心感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兼第二编研部主任廖心文同志、副主任安建设同志审读了书稿全文,并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他们两位都参与过撰写《周恩来传》,对周恩来研究颇有造诣。
衷心感谢人民出版社鲁静等同志为本书的出版辛勤操劳。
作者
二00五年十月十三日
刘武生,1933年生于湖南常德。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肄业。1961年至1970年6月,在北京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1970年7月至1977年10月,先后在国务院科教组、教育部工作。1977年11月至2003年12月,先后在中共中央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从事毛泽东、周恩来的著作编辑和生平、思想研究。曾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先后兼任周恩来研究组组长、第二编研部主任。2004年1月完全退休。曾被评聘为编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期间,先后主编刊物《文献和研究》、《党的文献》以及《党的文献与研究丛书》:《中共党史风云录》、《共和国走过的路》、《从延安到北京》、《元帅风采录》。主编《周恩来经济文选》、《周恩来军事文选》,主编《周恩来大辞典》、《周恩来军事活动纪事》、《巨星灿烂丛书》: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邓小平、陈云与中共党史重大事件,各一册。
瞧.这个人-尼采自传 本书特色 本书收入尼采失去理智前一气呵成的数篇文章和一生中数部重要著作的选段,是了解尼采著述,理解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窗口,为我们展现了一颗高...
埃利亚斯·卡内蒂(EliasCanetti,19O5~)的国籍问题,至今众说纷坛,这与他一生游踪不定有关。他生于保加利亚北部鲁斯丘克(今
富兰克林大传:从工匠到美国开国元勋的魅力人生 本书特色 ★ 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伟大人物,一个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 富兰克林300年诞辰庆典宣传书籍★ 获费城自由图...
张东荪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本书特色 张东荪一生“以哲学兴趣为主,而又不能忘情于政治”,其活动和思想主要集中在政治和哲学领域,故本卷除收录了1911年到194...
中国新工人-女工传记 本书特色吕途通过深入访谈,记录了34位普通人的所思所想、生命故事,她们是中国女工,从五〇后到九〇后。这些故事延伸出了两个历史:一个是时代变...
普通语言学人物志 本书特色 本书对汤姆森、维尔纳、乔姆斯基、雅各布逊、罗常培等十八位中外著名语言学家的生平、主要学术成就、影响和主要著作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评介。文...
列奥施特劳斯与美国右派 内容简介 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是一位神秘的政治哲学家。在里根、老布什执政时期,美国许多政府机构的重要职位都被施特劳斯...
世界名人英文传记:比尔·盖茨 内容简介 比尔·盖茨,微软公司主席兼首席软件设计师,31岁成为有史以来*年轻的亿万富翁;37岁成为美国首富并获得国家科技奖章……本...
本书是一部追忆德国法学大师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的生活历程与学术思想的传记作品,由拉德布鲁赫的亲传弟子、德国当代著名法学家
杜月笙传-(全三册) 内容简介 这部《杜月笙传》,系上世纪50~70年代港台文坛知名作家章君穀的长篇纪实作品,经过详细釆录杜月笙身边门人、亲属、好友等口述的杜月...
三重精彩 -笛卡尔的生平.著作与思想 本书特色 本书从生平、著作、思想三方面介绍了伟大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作者引领读者溯源至笛卡尔哲学的出发点,通过细致的讲解和...
儒林怪杰-吴敬梓传 本书特色 在《儒林怪杰——吴敬梓传》中,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流畅的文字格调,展现了吴敬梓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嵚崎不凡的思想火花以及千古不...
数学物理学部分册-中国科学院院士画册 本书特色 这是本中国科学院院士的介绍读本。该书按照院士的研究部门的不同分成六册,本册为其中的物理部册。每册按院士当选年份和...
张献忠——大西皇帝梦 内容简介 这是擅长以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为写作对象,且取得不俗成绩的作家田闻一推出的第四部历史长篇小说。“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物以报天。杀...
《头条物理学》内容简介: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兰克·维尔泽克推荐 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等15所名校通识教科书 消除对物理的
将军和他的子女们-一段德国历史 本书特色 他军衔大将,曾任帝国军队首领,也是帝国军队灭亡的见证者;他的客人有王室贵族,也有国家领导,希特勒、兴登堡、施莱谢尔和帕...
和珅-二号人物 本书特色 纪连海“和珅十讲”,以平均收视率0.69%荣登央视著名电视栏目《百家讲坛》开播5年来的收视率冠军,至今无人超越。和珅-二号人物 内容简...
邓小平评点古今人物 本书特色 时而单刀直入,时而委婉含蓄,时而义正词严,时而幽默风趣,时而就事论事,时而驰骋古今。邓小平评价毛泽东、邓小平评价周恩来、邓小平晚年...
昨夜西风 内容简介 他们是一个具有特殊身份的人群;他们在给中国带来基督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文化、新科技乃至新思想。他们不是慈善家,却改变了许多疾苦民众的生活。他...
长江传 内容简介 一部关于长江的美丽凄楚、动人心弦的传记。作者远溯亿万年前由东向西流出的古长江的初始形态,从徘徊流水的序曲到奔流入海的尾声,一如徐刚以往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