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探討中國(與台灣)自1600年以來,不同時代、地域與人群的文化表達,收錄了王爾敏等中外學者的13篇文章,分成映現生活、再現空間與呈現中國等三個主題。
黄克武,导论;
王尔敏,《点石斋画报》所展现之近代历史脉络;
陈祖恩,揭开封闭社会的神秘面纱--图片中的上海日本人居留民;
曾蓝莹,图像再现与历史书写:赵望云连载于《大公报》的农村写生通信;
黄丽生,近代内蒙古人民的生活图像;
张哲嘉,明代方志的地图;
Tobie Meyer-Fong,Seeing the sights in Yangzhou from 1600 to the present;
Robert Eskildsen,Foreign views of difference and engagement along Taiwan's Sino-Aboriginal Boundary in the 1870s;
吕绍理,日治时期台湾旅游活动与地理景象的建构;
潘朝阳,土地崇拜的空间示意与景观诠释;
刘纪蕙,现代化与国家形式:中国进步刊物插图的视觉矛盾与文化系统翻译的问题;
许绮玲,鲁迅写摄影;
王正华,呈现中国:晚清参与1904年美国圣路易万国博物会之研究;
Jane C. Ju,The Palace Museum as Representation of Culture: Exhibitions and Canons of Chinese Art History。
本书收录了作者从1980年到2001年这段期间所写的20多篇谈鲁迅的单篇文章。这些文章资料翔实,且富有作者的个人观点。内容涉及鲁迅
繼2004年頗受好評的《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張鐵志實踐當時對自己觀察全球文化基進變貌的寫作承諾,交出一張亮
《文字世界和非文字世界(卡尔维诺经典)》内容简介:卡尔维诺×非虚构写作,卡尔维诺怎样用想象力驾驭非虚构写作? 卡尔维诺的文学
中国号称五千年古国,历史悠久,“世故”也格外多。“世故”中有太多历史的蕴蓄、沉积,厚重得令人喘不过气来。鲁迅在世时,曾有
《梁启超文集》作者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斗士,大政治家,大文豪,大学者,本世纪最大的悲剧人物。他一生著述一千四百
书中所收的随笔主要是发表在《三联生活周刊》上的,也有一些是《南方周末》和别的报纸上的,发表时用过很多笔名。包括“缺乏仪式
《心理罪Ⅰ:拽住情绪失控的缰绳》内容简介:良好的情绪成就你的事业,不良的情绪会毁掉你的人生。情绪如同马车,理性是缰绳。手腕
《枕草子》内容简介:《枕草子》是一本文学散文随笔集,大约成书于1001年。作者在宫廷任职期间所见所闻甚多,全书有三百余篇,分为
《逢魔时刻》内容简介:本书全方位收录泉镜花的戏剧、小说和小品三种不同文类之经典作品:简中版本首次出版、创作生涯最高的戏剧杰
话剧《暗恋桃花源》刚刚在大陆上演,本辑《读库》也推出了该剧的一个专题,详细描摹了《暗恋桃花源》二十年间的传奇历程,钩沉出
目前,齐泽克著作的中译本已经出版六七种之多,但老实说,其著作并不好读。对于许多既不熟悉他思想的两大来源———黑格尔和雅克
《董明珠:刚柔并济》内容简介:董明珠,“营销女皇”、“商界铁娘子”,媒体好像更关注她的各种话题,却忽略了她的企业管理思想。
《为热带人语冰:我们时代的文学教养(世纪言说)》选收了12篇文章。即《智慧偏至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另一种分裂》、《为热带人
小克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之後一直從事本地插圖、動畫、漫畫及編劇等工作。為港人熟悉的作品包括李碧華多本小說的封面設計
三年,上千里路,六千多张照片中精选的四百多个精彩瞬间,构成了这本充满了美丽、动人、有趣且又鼓舞人心的《人在纽约》。《人在
《中国诗歌研究史:少数民族卷》内容简介:本书立足于新世纪,全面地梳理了20世纪少数民族诗歌研究的成果。全书分为20世纪前的民族
鲁迅(一八八一年-一九三六年):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一八九八年离开故乡考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
《拥抱》是我第二本散文精选的名字,因为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种“运动”。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只树熊,喜欢爬到情人身上,四肢牢
《CentOS 7.5系统管理与运维实战》内容简介:本书从实际应用出发,以CentOS 7.5作为操作系统基础,介绍目前企业中常用的软件平台架
余杰:山坳上的中国教育——评《沉疴——中国教育的危机与批判》余杰1949年以来的半个世纪,我们经历了太多的失误,获取了太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