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集”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家出发,将逐步涵括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里成就斐然者。
“大家”们往往著作等身,非专业的读者不易也不必读完其全部作品,故本社只做“小集”,仅遴选大家们创作于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有影响的作品,让读者借以领略大师们的风采。
编全集不易,编选本亦难;全集贵全,选本尚精。在短小的篇幅里,于作者要展示菁华,于编者要体现旨趣,于读者要有所斩获,本社不敢说能做到最好,但有这样的追求,故挑选的编注者,皆为该研究领域或该作者研究之俊秀,欲借他们来达成本社的目的。
每篇文字都作题注与正文注。题注说明该文最初发表于何种报刊,发表时所用署名,后来编入何文集等,并尽可能客观地提供作者撰述时的相关情况。
《坟》的题记
我之节列观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娜拉走后怎样――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讲
论雷峰塔的倒掉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诗歌之敌
春末闲谈
灯下漫笔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热风》题记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八
四十
四十一
六十一 不满
六十五 暴君的臣民
随感录
对于《新潮》一部分的意见
《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
译者序
“生降死不降”
无题
破《唐人说荟》
关于《小说世界》
《华盖集》题记
青年必读书――应《京报副刊》的征求
这是这么一个意思
忽然想到(一至四)
忽然想到(五至六)
忽然想到(七至九)
通讯
北京通信
导师
长城
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
《出了象牙之塔》后记
这个与那个
我观北大
一点比喻
谈皇帝
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
“死地”
可惨与可笑
记念刘和珍君
空谈
《穷人》小引
马上日记之二
记谈话
无声的中国――二月十六日在香港青年会讲
老调子已经唱完――二月十九日在香港青年会讲
中山大学开学致语
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
读书杂谈――七月十六日在广州知用中学讲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九月间在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会讲
答有恒先生
可恶罪
怎么写――夜记之一
在钟楼上――夜记之二
再谈香港
关于知识阶级――一十月二十五日在上海劳动大学讲
文艺与政治的歧途――十二月二十一日在上海暨南大学讲
文学和出汗
看司徒乔君的画
文艺与革命
扁
太平歌诀
铲共大观
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五月二十二日在燕京大学国文学会讲
《吾国征俄战史之一页》
我和《语丝》的始终
文艺的大众化
习惯与改革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三月二日在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讲
《进化和退化》小引
上海文艺之一瞥――八月十二日在社会科学研究会讲
几条“顺”的翻译
风马牛
“友邦惊诧”论
答中学生杂志社问
答北斗杂志社问――创作要怎样才会好?
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
关于翻译的通信
《竖琴》前记
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十一月二十二日在北京大学第二院讲
今春的两种感想――十一月二十二日在北平辅仁大学讲
学生和玉佛
崇实
为了忘却的记念
白莽作《孩儿塔》序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守常全集》题记
两封通信
谈金圣叹
谚语
火
电的利弊
航空救国三愿
从讽刺到幽默
《杀错了人》异议
言论自由的界限
“多难之月”
夜颂
二丑艺术
华德保粹优劣论
华德焚书异同论
智识过剩
晨凉漫记
秋夜纪游
由聋而哑
新秋杂识(二)
同意和解释
重三感旧――一九三三年亿光绪朝末
黄祸
野兽训练法
女人未必多说谎
漫骂
论秦理斋夫人事
看书琐记
看书琐记(三)
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
拿来主义
隔膜
买《小学大全》记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随便翻翻
拿破仑与隋那
答《戏》周刊编者信
寄《戏》周刊编者信
叶紫作《丰收》序
再论“文人相轻”
从帮忙到扯淡
名人和名言
几乎无事的悲剧
陀思妥夫斯基的事――为日本三笠书房《陀思妥夫斯基全集》普及本作
写于深夜里
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半夏小集
“立此存照”(七)
插图目录
卷前插图
作者像
我坐在厦门的坟中间
海婴与鲁迅一岁与五十
作者全家与冯雪峰一家人合影
全家影
《悼柔石》
作者与杨杏佛
《悼扬铨》
作者与日木友人在上海新月亭食鹌鹑
最后的留影/沙飞摄
正文插图
长者不但不该责幼者供奉自己,而且还须用全副精神,养成他们有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裘沙/王伟君作
娜拉既然醒了……只得走;可是她还须更富有,提包里有准备,直白地说,就是要有钱。/裘沙/王伟君作
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裘沙/王伟君作
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裘沙/王伟君作
到那时候,类人猿上面,怕要添出“类猿人”这一个名词。/裘沙/王伟君作
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裘沙/王伟君作
这工程不过徒然役死许多工人而已,胡人何尝挡得住。/裘沙/王伟君作
孩子初学步的第一步。/裘沙/王伟君作
鲁迅受蔡元培先生委托为北京大学设计的校徽
刘和珍像及所撰英文稿《大学的社会生活》
广州中小十学士钟楼(旧址)
银河的起源[意大利]丁托列托作
弥涅尔瓦与半人半马怪[意大利]波提切利作
《为了忘却的记念》
牺牲(《战争》组画之一)/[德国]珂勒惠支作
《华德焚书异同论》/裘沙/王伟君作
这些惨案的来由,都只为了“隔膜”/裘沙/王伟君作
中国的脊梁/裘沙/王伟君作
恰如赫尔库来斯的紧抱了巨人安太乌斯一样,
因为要折断他的肋骨。[意大利]丁托列托作
珂勒惠支自画像
面包/[德国]珂勒惠支作
为了一张文学家的肖像,得了这样的罪,是大黑暗,也是大笑话,……(曹白作《卢那卡尔斯基像》)
以技术而论,自然是还没有成熟的。但我要保存这一幅画,一者是因为是遭过艰难的青年的作品,二是因为留着党老爷的蹄痕,三,则由此也纪念一点现在的黑暗和挣扎。(曹白作《鲁迅像》)
《营建的文明》内容简介: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一种技术,还是一门艺术,甚至是各种文化形态的综合产物。《营建的文明——中国传统文
三毛译作大陆首度出版一九六九年丁松青来到台湾,两年后在东南海岸的小岛兰屿做见习修士,与雅美族人度过了难忘的一年。一九七六
《托尔金的袍子》内容简介:《洛丽塔》《在路上》《尤利西斯》《麦田里的守望者》《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一场名著珍本的拍卖大
《给你的工作挠挠痒》内容简介:很多身在职场中的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困扰:比如跟老板、上司、同事或下属的关系处理得不好;工作中
《记忆如歌 过往欢宴:诗经中的似水流年》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对《诗经》的现代解读,是一本不甘于淹没在浩瀚书海中的书。全书每章
这本书,就是把这些历史上已经上演过,而今天依然在不断播放的镜头聚集起来,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你会觉得今天的日子原来曾在历史
《生活十讲》是台湾广播节目“文化广场”的结集,安抚过监狱中很多绝望而困顿的人。在台湾,蒋勋的讲座常常是一票难求;而文字的
《把整个世界留给黄昏与我》内容简介:美国摄影师Tom Grill拍摄瓦尔登湖高清照片 真实再现梭罗笔下瓦尔登湖四季美景、湖光风物,乡
《走出心无力》内容简介:你是否时常被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包围,陷入空洞与迷茫,无法继续前进?面对现实,你是否会被深深的焦虑和恐
1980年3月,拙编《鲁迅诗歌注》修订本出版后,接到陕西咸阳西藏民族学院语文系胡秉之先生1983年1月23日来信,提到“迄今发现的鲁
本书评点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鲁迅诗歌,二是散文诗《野草》,三是回忆散文《朝花夕拾》。鲁迅研究专家吴中杰教授对每首诗歌
真正的生活者,源于对食物的无比热爱即日起,关心蔬菜、粮食,做个热爱生活的人★★★★★★★★★★★★爱吃,是一种态度;能吃
本书是作者最新的自传体散文集,收录了22篇散文作品以及一些书信、照片。作者用冷静、克制的语言,以身边的小人物命运为切入点,
以漫畫‧卡通《櫻桃小丸子》家喻戶曉的作者櫻桃子,近年來所推出的小品文《桃子手記》系列第一本。作者以輕鬆、活潑的筆調,詼諧又
《心理学批判与批判心理学:《印度之行》的心理政治解读(英文版)》内容简介:本著作梳理了从心理学角度对于福斯特名著《印度之行
《煮酒论史:史记中的哲学与智慧》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承载着三千年华夏历史的《史记》,全面地展现了帝国的治乱兴亡、朝代更替、
《当我在一个仲夏清晨出走》内容简介:每个人都梦想着探索新世界,但他用行动去做了 英语旅行文学殿堂级典范,比《在路上》早20年的
《通稿二零零三》内容简介:《通稿二零零三》是21岁时的韩寒写的一本关于中国教育现状的杂文集。他用17个问题集中针对现行教育体制
我的很俗气的脑子里仿佛看见了这样的画面:一个身处困境的绝望的人,拿了一包毒药,冲进人群中,用“气蒸云梦泽”般的气概对众人
《陶庵梦忆注评》内容简介:《陶庵梦忆》(共八卷)为明朝散文家张岱所著,也是张岱传世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