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集”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家出发,将逐步涵括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里成就斐然者。
“大家”们往往著作等身,非专业的读者不易也不必读完其全部作品,故本社只做“小集”,仅遴选大家们创作于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有影响的作品,让读者借以领略大师们的风采。
编全集不易,编选本亦难;全集贵全,选本尚精。在短小的篇幅里,于作者要展示菁华,于编者要体现旨趣,于读者要有所斩获,本社不敢说能做到最好,但有这样的追求,故挑选的编注者,皆为该研究领域或该作者研究之俊秀,欲借他们来达成本社的目的。
每篇文字都作题注与正文注。题注说明该文最初发表于何种报刊,发表时所用署名,后来编入何文集等,并尽可能客观地提供作者撰述时的相关情况。
《坟》的题记
我之节列观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娜拉走后怎样――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讲
论雷峰塔的倒掉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诗歌之敌
春末闲谈
灯下漫笔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热风》题记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八
四十
四十一
六十一 不满
六十五 暴君的臣民
随感录
对于《新潮》一部分的意见
《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
译者序
“生降死不降”
无题
破《唐人说荟》
关于《小说世界》
《华盖集》题记
青年必读书――应《京报副刊》的征求
这是这么一个意思
忽然想到(一至四)
忽然想到(五至六)
忽然想到(七至九)
通讯
北京通信
导师
长城
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
《出了象牙之塔》后记
这个与那个
我观北大
一点比喻
谈皇帝
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
“死地”
可惨与可笑
记念刘和珍君
空谈
《穷人》小引
马上日记之二
记谈话
无声的中国――二月十六日在香港青年会讲
老调子已经唱完――二月十九日在香港青年会讲
中山大学开学致语
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
读书杂谈――七月十六日在广州知用中学讲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九月间在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会讲
答有恒先生
可恶罪
怎么写――夜记之一
在钟楼上――夜记之二
再谈香港
关于知识阶级――一十月二十五日在上海劳动大学讲
文艺与政治的歧途――十二月二十一日在上海暨南大学讲
文学和出汗
看司徒乔君的画
文艺与革命
扁
太平歌诀
铲共大观
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五月二十二日在燕京大学国文学会讲
《吾国征俄战史之一页》
我和《语丝》的始终
文艺的大众化
习惯与改革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三月二日在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讲
《进化和退化》小引
上海文艺之一瞥――八月十二日在社会科学研究会讲
几条“顺”的翻译
风马牛
“友邦惊诧”论
答中学生杂志社问
答北斗杂志社问――创作要怎样才会好?
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
关于翻译的通信
《竖琴》前记
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十一月二十二日在北京大学第二院讲
今春的两种感想――十一月二十二日在北平辅仁大学讲
学生和玉佛
崇实
为了忘却的记念
白莽作《孩儿塔》序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守常全集》题记
两封通信
谈金圣叹
谚语
火
电的利弊
航空救国三愿
从讽刺到幽默
《杀错了人》异议
言论自由的界限
“多难之月”
夜颂
二丑艺术
华德保粹优劣论
华德焚书异同论
智识过剩
晨凉漫记
秋夜纪游
由聋而哑
新秋杂识(二)
同意和解释
重三感旧――一九三三年亿光绪朝末
黄祸
野兽训练法
女人未必多说谎
漫骂
论秦理斋夫人事
看书琐记
看书琐记(三)
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
拿来主义
隔膜
买《小学大全》记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随便翻翻
拿破仑与隋那
答《戏》周刊编者信
寄《戏》周刊编者信
叶紫作《丰收》序
再论“文人相轻”
从帮忙到扯淡
名人和名言
几乎无事的悲剧
陀思妥夫斯基的事――为日本三笠书房《陀思妥夫斯基全集》普及本作
写于深夜里
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半夏小集
“立此存照”(七)
插图目录
卷前插图
作者像
我坐在厦门的坟中间
海婴与鲁迅一岁与五十
作者全家与冯雪峰一家人合影
全家影
《悼柔石》
作者与杨杏佛
《悼扬铨》
作者与日木友人在上海新月亭食鹌鹑
最后的留影/沙飞摄
正文插图
长者不但不该责幼者供奉自己,而且还须用全副精神,养成他们有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裘沙/王伟君作
娜拉既然醒了……只得走;可是她还须更富有,提包里有准备,直白地说,就是要有钱。/裘沙/王伟君作
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裘沙/王伟君作
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裘沙/王伟君作
到那时候,类人猿上面,怕要添出“类猿人”这一个名词。/裘沙/王伟君作
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裘沙/王伟君作
这工程不过徒然役死许多工人而已,胡人何尝挡得住。/裘沙/王伟君作
孩子初学步的第一步。/裘沙/王伟君作
鲁迅受蔡元培先生委托为北京大学设计的校徽
刘和珍像及所撰英文稿《大学的社会生活》
广州中小十学士钟楼(旧址)
银河的起源[意大利]丁托列托作
弥涅尔瓦与半人半马怪[意大利]波提切利作
《为了忘却的记念》
牺牲(《战争》组画之一)/[德国]珂勒惠支作
《华德焚书异同论》/裘沙/王伟君作
这些惨案的来由,都只为了“隔膜”/裘沙/王伟君作
中国的脊梁/裘沙/王伟君作
恰如赫尔库来斯的紧抱了巨人安太乌斯一样,
因为要折断他的肋骨。[意大利]丁托列托作
珂勒惠支自画像
面包/[德国]珂勒惠支作
为了一张文学家的肖像,得了这样的罪,是大黑暗,也是大笑话,……(曹白作《卢那卡尔斯基像》)
以技术而论,自然是还没有成熟的。但我要保存这一幅画,一者是因为是遭过艰难的青年的作品,二是因为留着党老爷的蹄痕,三,则由此也纪念一点现在的黑暗和挣扎。(曹白作《鲁迅像》)
这是一本温柔的书,又同样是一本充满力量的书。书中收录了水木丁近年来所写的随笔五十余篇。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这本书,记
《你也很累吧》内容简介:成年人要允许自己有说累的权利。◎畅销书《突然好想大哭一场》姐妹篇。◎聚焦时代潮流下,普通人的英雄主
《云边协同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内容简介:本书着重介绍云边协同大数据系统的学术界前沿进展与应用案例分析的技术图书。两位作者将软
小克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之後一直從事本地插圖、動畫、漫畫及編劇等工作。為港人熟悉的作品包括李碧華多本小說的封面設計
甜若爱情,苦若生命,黑若死亡……这就是咖啡,这就是人生,《咖啡苦不苦》是作家陈丹燕欧洲文化旅行随笔中的一册,是她从11年旅
《靠自己去成功》是刘庸专门写给女儿的书,在这本书中,刘墉和女儿真是无所不谈,小到吃饭、穿衣,大到人生、世界:《当习惯成了
女主人公方祖斐两次恋爱,均告失败,从此她对男女恋情望而却步。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一个堪称完美的男人靳怀刚,无论外形还
鲁迅几万字的遗著,其中很大—部分必将永远受到读者的喜爱,后世读者将以一种赞叹和欣赏的态度阅读它。有—部分时过境迁,不再使
《两地书•集注(厦门-广州)》纪录了作者在厦门-广州两地的生活、工作和感受。包括两地的大小环境,作者的工作进程、生活状况、社会
《我的第一堂情绪管理课》内容简介:作者从日常话题入手,从心理学角度阐述了人的情绪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心理学知识,以大量富有实
人生要面对太多选择。何必等来生,是一句鼓励,一份勇气。——————————————————————————————想走,
《读懂新基建:数字技术带来全民机遇》内容简介:本书围绕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数字经济和共享经济大趋势,从数字化转型的
《书旅人》是作家歌手钟立风几年来阅读、旅行的际遇和感受。近百篇轻快随性的短文,充满灵感的跳动和平淡中的趣见。小钟迷走在自
本书是作者最新的自传体散文集,收录了22篇散文作品以及一些书信、照片。作者用冷静、克制的语言,以身边的小人物命运为切入点,
《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作。《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短篇小说的结集;《彷徨》则收入了鲁迅1924年至1925年
《说句心里话》内容简介:《说句心里话》是一本心血管知识科普故事书。主任医师程蕾蕾,跟您分享行医20余年的动人故事。血压居高不
黄易的武侠力作《大唐双龙传》以隋末唐初群雄割据的动荡局面为背景,叙述了扬州城里的寇仲和徐子陵由两个小混混成长为两个武林绝
《Flutter技术入门与实战(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由资深架构师撰写,详细讲解Flutter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技巧。既有基础知识,又有丰
《诗经楚辞选评》内容简介:《诗经》、《楚辞》分别开启了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源头。《诗经》大体是黄河流域的上古
《稻草人(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第一辑)》内容简介:这是叶圣陶的一部童话集,是现代儿童文学经典宝库中的珍品,在海内外享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