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仲马(1824—1895)是法国十九世纪杰出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他的代表作《茶花女》是法国十九世纪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一。
一八二四年七月二十七日,小仲马出生于法国巴黎,他的母亲卡特琳娜·拉贝是一个贫穷的缝衣女工,他的父亲大仲马当时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抄写员,后来在戏剧创作和小说创作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的重要代表。随着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变,他的父亲大仲马越来越瞧不起缝衣女工卡特琳娜·拉贝。他混迹于巴黎的上流社会,整日与那些贵妇人、女演员厮混在一起,把小仲马母子俩忘得一千二净。可怜的缝衣女工只好一个人起早贪黑辛苦劳动,勉强维持母子两人的生计。小仲马七岁的时候,父亲大仲马通过打官司从卡特琳娜·拉贝手中夺取了对儿子的监护权,而那位勤劳善良的缝衣女工则就此失去了自己一手养大的儿子,重新成为一个孤苦伶仃的人。这使小仲马从小体验到了人世间的残酷和不平。
少年时代,小仲马在父亲骄奢淫逸、纸醉金迷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下长大,逐渐变成了一个追逐放浪生活的纨绔子弟。同时,受大仲马的影响,小仲马很早就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还不到二十四岁的时候,小仲马就以《茶花女》一举成名。
《茶花女》的创作素材来源于小仲马与巴黎名妓玛丽·杜普莱西的一段风流轶事。一八四四年金秋的一天夜晚,小仲马在剧院看戏时,与当时巴黎上流社会人物竞相追逐的名妓玛丽·杜普莱西不期而遇,很快被这位美艳绝伦的女人给迷住了。当天晚上演出结束后,小仲马经人引荐登门拜访玛丽·杜普莱西,两个人渐渐走到了一起。交往中,小仲马对玛丽·杜普莱西关怀备至,并亲自陪同经常咳嗽吐血的她去乡下进行疗养,两人在一起度过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愉快时光。
不能否认,小仲马对身为妓女的玛丽·杜普莱西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其中有同情、有爱恋,也有猎艳和狎亵。为了博取玛丽·杜普莱西的欢心,收入有限的小仲马常常硬着头皮充阔佬,在她身上花费大量的钱财,以至于债台高筑。他不允许玛丽·杜普莱西再与其他的男人来往。这在玛丽·杜普莱西却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做到的,因为她需要那些比小仲马更富有的男人们来维持她已习以为常的奢华生活。有一次,小仲马发现了玛丽·杜普莱西写给另一位富家公子的情书,不禁勃然大怒,他指责玛丽·杜普莱西对他撒谎,欺骗了他的真情,两个人就此分手,再也没有见过面。
一八四六年十月初,小仲马与他的父亲一起去西班牙和北非旅行,旅途中偶尔得知了玛丽·杜普莱西病情恶化的消息,便写了一封短函寄回巴黎向她表示问候。第二年春天小仲马返回巴黎时,玛丽·杜普莱西已经去世一个星期了。小仲马来到玛丽·杜普莱西生前的住所,看到的却是人们正在清点、拍卖玛丽·杜普莱西的遗物。曾经深爱过玛丽·杜普莱西的小仲马心里波澜顿起,难以平静;他又来到他和玛丽·杜普莱西一起度假的乡村,斯人已逝而景物依旧,这种令人伤感的故地重游进一步激发了他对往事的怀念,一股巨大的创作冲动在他胸中奔涌起来。就这样,小仲马躲进了一个小旅馆里,开始了对《茶花女》的潜心创作。一个月后,小说写成了。
小说《茶花女》在巴黎出版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小仲马又马不停蹄地尝试把它改编成话剧。一八五二年二月,话剧《茶花女》在巴黎公演,再一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小仲马把这一消息电告旅居于国外的父亲:“第一天上演时的盛况,足以令人误以为是您的作品。”大仲马则回电说:“我最好的作品正是你,儿子!”这段精彩的电文对白,也成了文学界的一段趣话。此后,歌剧《茶花女》也于一八五三年三月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成功上演。
小仲马同玛丽·杜普莱西的交往不过是作家的一段风流韵事,而《茶花女》中的男主人公阿尔芒和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却蕴含着相当深刻的社会内容。我们绝不能把小仲马生活中的玛丽·杜普莱西与小仲马笔下的玛格丽特混为一谈。前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堕落女人,小仲马说她“既是一个纯洁无瑕的贞女,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娼妇”。而后者——《茶花女》中的女主人公玛格丽特却是一个美丽、聪明、善良的女子,尽管她沦落风尘,但她的心灵却是纯洁、高尚的。她始终在渴望得到真正的爱情,在幻想和渴望破灭之后,她又心甘情愿地牺牲自我去成全他人。她的思想和行为,给她的形象增添了一层圣洁的光辉,也正如小仲马所期望的那样,留在读者心中的“茶花女”不是一位下贱的妓女,而是一个美丽、善良、值得同情的女性。
小仲马于一八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病逝,被安葬于巴黎蒙马特公墓。耐人寻味的是,在《茶花女》中,小仲马把女主人公玛格丽特也“安葬”在这座公墓里,出现在小仲马真实生活中的巴黎名妓玛丽·杜普莱西也安葬在这里。这只是一种巧合,或者是小仲马生前刻意的安排?这一切,我们都不得而知。历史的车轮已辗碎所有的风花雪月,唯有小仲马不朽的文字和不朽的名字永存于世。从一八四八年《茶花女》在巴黎首次出版至今,一百六十年过去了,《茶花女》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它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被改编成话剧、歌剧、电影,被全世界不同肤色的人们广泛传颂。在中国话剧历史上,一九。七年中国留日学生团体春柳社在日本东京演出的第一部话剧,便是小仲马的《茶花女》。
《瓦尔登湖》内容简介:1845年7月4日,梭罗离开居住的城市,走入瓦尔登湖畔的一片次生林中,扛起斧头,开始自耕自作的生活。两年后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罗斯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之一。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冷漠和弗龙斯基的
该书是英国著名史学家卡尔的一部享誉世界的历史理论名著,作者在书中对“历史”从各个侧面进行了剖析,广征博引,提纲挈领,提出
乡村医生 内容简介 本书是《人间喜剧》中的一部,属“乡村生活场景”。在这部作品中,马尔扎克塑造了“一些*纯洁的人物”。并着力刻画了一个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的医生倍...
*2015年傅雷翻译出版奖文学类大奖。*《查令十字街84号》之后久违的阅读感动。如果你在地铁上读这本书,小心别坐过站。*用阅读的热
本书是英国启蒙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菲尔丁的第一部小说。作者本来打算写来嘲笑理查逊的劝善式小说“巴玫拉”,结果他的成就远超出
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剧本插图珍藏本 本书特色 《威尼斯商人》是威廉·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喜剧。大约作于1596~1597年。剧...
《爵士时代的故事》内容简介:《爵士时代的故事》是菲茨杰拉德第二部短篇小说集,1922年9月由斯克里布纳出版公司出版,一共包括十一
十日谈-上.下 本书特色 我的痛苦虽然结束了,我并未忘记那些给我以安慰的人。他们对我的关怀,我将永远铭记在心,至死不忘。在众多美德之中,我认为“感激”是...
本书是作者第一本散文集,亦是最为经典的一本。作者以幽默的笔调写出心目中的父亲与怀念的家庭气氛,书中每篇散文都有出人意表的
儿子与情人 内容简介 《儿子与情人》内容简介:保罗出身于一煤矿工人家庭,父母婚姻不和,哥哥英年早逝,保罗成为母亲唯一的希望,母亲指望他出人头地,摆脱贫困,以弥补...
欧也妮·葛朗台 本书特色 《欧也妮·葛朗台》是《人间喜剧》中法国生活场景的组成部分,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以吝啬鬼葛朗台的家庭生活和剥削活动为主线,以欧也...
三个火枪手-(全两册0 本书特色《三个火枪手》描写了十七世纪骑士剑客的传奇生活。达达尼安的少年英勇,阿托斯的稳重老练,波尔多斯的大胆鲁莽,阿拉密斯的足智多谋与风...
《格林童话全集》内容简介:《格林童话全集》是世界儿童文学的宝贵财富,它与《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并称为“世界三大儿童
马丁.伊登-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本书特色 这部小说是美国近代作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小说描写的现实生活几乎都是作者经历过的,而小说的主人公...
猎人笔记 本书特色 《猎人笔记》是一部随笔,通过猎人的狩猎活动,以优美的叙述展现了19世纪中叶俄罗斯的农村生活,不仅展现了俄罗斯的大自然风光、俄罗斯人民的风俗习...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中外名著 本书特色 同辉主编的《人一生不可不知的中外名著》内容介绍:这世上,有些人注定荣誉加身,有些书注定留名青史——没错,那些对人类文...
《简而美的哲学小史》内容简介:在《简而美的哲学小史》中,深奥晦涩的哲学史被划分为极易消化的小板块,让读者可以一次啃完,快速
江国香织代表作,紫式部奖获奖作品。包括9则短篇小说,以及同名中篇小说《那一年,我们爱得闪闪发亮》。《那一年,我们爱得闪闪发
《浮士德》是歌德的主要代表作,第一部问世于1808年,第二部问世于1832年。歌德前后总共用了六十年的时间。歌德说过,他一生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