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仲马(1824—1895)是法国十九世纪杰出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他的代表作《茶花女》是法国十九世纪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一。
一八二四年七月二十七日,小仲马出生于法国巴黎,他的母亲卡特琳娜·拉贝是一个贫穷的缝衣女工,他的父亲大仲马当时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抄写员,后来在戏剧创作和小说创作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的重要代表。随着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变,他的父亲大仲马越来越瞧不起缝衣女工卡特琳娜·拉贝。他混迹于巴黎的上流社会,整日与那些贵妇人、女演员厮混在一起,把小仲马母子俩忘得一千二净。可怜的缝衣女工只好一个人起早贪黑辛苦劳动,勉强维持母子两人的生计。小仲马七岁的时候,父亲大仲马通过打官司从卡特琳娜·拉贝手中夺取了对儿子的监护权,而那位勤劳善良的缝衣女工则就此失去了自己一手养大的儿子,重新成为一个孤苦伶仃的人。这使小仲马从小体验到了人世间的残酷和不平。
少年时代,小仲马在父亲骄奢淫逸、纸醉金迷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下长大,逐渐变成了一个追逐放浪生活的纨绔子弟。同时,受大仲马的影响,小仲马很早就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还不到二十四岁的时候,小仲马就以《茶花女》一举成名。
《茶花女》的创作素材来源于小仲马与巴黎名妓玛丽·杜普莱西的一段风流轶事。一八四四年金秋的一天夜晚,小仲马在剧院看戏时,与当时巴黎上流社会人物竞相追逐的名妓玛丽·杜普莱西不期而遇,很快被这位美艳绝伦的女人给迷住了。当天晚上演出结束后,小仲马经人引荐登门拜访玛丽·杜普莱西,两个人渐渐走到了一起。交往中,小仲马对玛丽·杜普莱西关怀备至,并亲自陪同经常咳嗽吐血的她去乡下进行疗养,两人在一起度过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愉快时光。
不能否认,小仲马对身为妓女的玛丽·杜普莱西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其中有同情、有爱恋,也有猎艳和狎亵。为了博取玛丽·杜普莱西的欢心,收入有限的小仲马常常硬着头皮充阔佬,在她身上花费大量的钱财,以至于债台高筑。他不允许玛丽·杜普莱西再与其他的男人来往。这在玛丽·杜普莱西却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做到的,因为她需要那些比小仲马更富有的男人们来维持她已习以为常的奢华生活。有一次,小仲马发现了玛丽·杜普莱西写给另一位富家公子的情书,不禁勃然大怒,他指责玛丽·杜普莱西对他撒谎,欺骗了他的真情,两个人就此分手,再也没有见过面。
一八四六年十月初,小仲马与他的父亲一起去西班牙和北非旅行,旅途中偶尔得知了玛丽·杜普莱西病情恶化的消息,便写了一封短函寄回巴黎向她表示问候。第二年春天小仲马返回巴黎时,玛丽·杜普莱西已经去世一个星期了。小仲马来到玛丽·杜普莱西生前的住所,看到的却是人们正在清点、拍卖玛丽·杜普莱西的遗物。曾经深爱过玛丽·杜普莱西的小仲马心里波澜顿起,难以平静;他又来到他和玛丽·杜普莱西一起度假的乡村,斯人已逝而景物依旧,这种令人伤感的故地重游进一步激发了他对往事的怀念,一股巨大的创作冲动在他胸中奔涌起来。就这样,小仲马躲进了一个小旅馆里,开始了对《茶花女》的潜心创作。一个月后,小说写成了。
小说《茶花女》在巴黎出版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小仲马又马不停蹄地尝试把它改编成话剧。一八五二年二月,话剧《茶花女》在巴黎公演,再一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小仲马把这一消息电告旅居于国外的父亲:“第一天上演时的盛况,足以令人误以为是您的作品。”大仲马则回电说:“我最好的作品正是你,儿子!”这段精彩的电文对白,也成了文学界的一段趣话。此后,歌剧《茶花女》也于一八五三年三月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成功上演。
小仲马同玛丽·杜普莱西的交往不过是作家的一段风流韵事,而《茶花女》中的男主人公阿尔芒和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却蕴含着相当深刻的社会内容。我们绝不能把小仲马生活中的玛丽·杜普莱西与小仲马笔下的玛格丽特混为一谈。前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堕落女人,小仲马说她“既是一个纯洁无瑕的贞女,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娼妇”。而后者——《茶花女》中的女主人公玛格丽特却是一个美丽、聪明、善良的女子,尽管她沦落风尘,但她的心灵却是纯洁、高尚的。她始终在渴望得到真正的爱情,在幻想和渴望破灭之后,她又心甘情愿地牺牲自我去成全他人。她的思想和行为,给她的形象增添了一层圣洁的光辉,也正如小仲马所期望的那样,留在读者心中的“茶花女”不是一位下贱的妓女,而是一个美丽、善良、值得同情的女性。
小仲马于一八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病逝,被安葬于巴黎蒙马特公墓。耐人寻味的是,在《茶花女》中,小仲马把女主人公玛格丽特也“安葬”在这座公墓里,出现在小仲马真实生活中的巴黎名妓玛丽·杜普莱西也安葬在这里。这只是一种巧合,或者是小仲马生前刻意的安排?这一切,我们都不得而知。历史的车轮已辗碎所有的风花雪月,唯有小仲马不朽的文字和不朽的名字永存于世。从一八四八年《茶花女》在巴黎首次出版至今,一百六十年过去了,《茶花女》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它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被改编成话剧、歌剧、电影,被全世界不同肤色的人们广泛传颂。在中国话剧历史上,一九。七年中国留日学生团体春柳社在日本东京演出的第一部话剧,便是小仲马的《茶花女》。
牛虻 本书特色 《牛虻》是艾捷尔·丽莲·伏尼契受到当时身边革命者的献身精神的激励写成的。它生动地反映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意大利革命者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
傲慢与偏见-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全译本 本书特色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
[口袋本]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约翰克利斯朵夫(上下)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罗曼·罗兰代表小说,完整呈现名著原著风貌★ 创作耗时20年的...
《爱的教育(译林名著精选)》内容简介:《爱的教育》是经久不衰的名著,被公认为富有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此版采用教育家夏丐尊经
《生活曾经这样》内容简介:21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真正的诺奖“无冕之王”,英国二十世纪整个西方世界广受专家推崇、读者喜爱的小
巴黎圣母院 本书特色 《巴黎圣母院》作于一八三一年,以一四八二年路易十一治下的法国为背景,自然可以视作一部历史小说。作者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浪漫主义巨...
歌德谈话录 本书特色 如果撇开歌德的文章,尤其是《歌德谈话录》,那在德国散文作品中还剩下什么值得一读再读的书?——尼采我认为歌德这些有关人生、艺术和科学的谈话,...
《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是二十世纪所有语种中最伟大的诗人巴勃罗·聂鲁达撰写的一部自传体回忆录,文笔奇崛。本次精心修订译本,
《人心红利》内容简介:传承40余年的国产老品牌,如何突破消费者心中的“还行”印象,强势归来?只在小资人群中流行的新兴品牌,如
目录:编者序荣格生平著作年表本能与无意识(1916)分析心理学的基本假设(1931)现实与超现实(1933)集体无意识的原型(1934/1
当代英雄(译文 名著文库)044 内容简介 贵族军官毕巧林聪颖过人,精力充沛,具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意志和敏锐的洞察力。他看到现实 中*走运的人胸无点墨,他...
曼侬:雷斯戈 本书特色 年轻的贵族格里欧由于热情追求天生美丽但举止轻浮的女郎曼侬,甘愿抛弃自己的贵族家庭,社会地位和全部财产。然而他的幸福受到了父亲的阻挠,因为...
《理想藏书-悲惨世界》内容简介:19世纪的巴黎,冉阿让为了挨饿的孩子偷了一块面包,结果被判处19年的苦役。获释后,走投无路的冉
《高老头 欧也妮·葛朗台》内容简介:《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人间喜剧》的基本主题在此得到体现,其艺
《基督山伯爵(全两册)》内容简介:大仲马,法国著名通俗历史小说家。《基督山伯爵》是他的代表作。法老号大副唐泰斯年轻有为,还
李长声、韩松、蒋方舟三代写作人惊喜推荐阿刀田高、五木宽之、井上厦、津本阳、北方谦三联合推荐“日本新生代卡夫卡”:三崎亚记
我们只有走到父母的年纪才能懂得他们的为难和爱一旦父亲不在了,我突然发现死亡和自己之间一下没了阻隔,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不管
了不起的盖茨比 本书特色 一个偶然的机会,穷作家尼克闯入了挥金如土的大富翁盖茨比隐秘的世界,他惊讶地发现,盖茨比内心唯一的牵绊竟是河对岸那盏小小的绿灯——灯影婆...
汤姆·索亚历险记 本书特色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一八七六年发表的代表作品。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
巴黎伦敦落魄记 本书特色 本书为英国作家奥威尔的首部长篇作品。全书分为两部分,分别围绕两个城市的贫穷地区展开,描写底层社会的生活,深入剖析贫困的真实含义,主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