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在神州大地上摧梁折柱的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为名的政治大风暴,已经过去20年了。但史无前例的大内乱留下的创伤至深且钜,久久难以愈合,时而隐隐作痛。它提醒和促使人们去思考和研究……席宣、金春明著的《文化大革命简史(增订新版)》对于文化大革命作了系统的阐述、深入的研究和深刻的讨论,为我们呈现了这段复杂、曲折而又特殊的政治革命。
席宣、金春明二人都是从事中共党史的教学与研究几十年的专业工作者。对“文化大革命”史的研究工作,也近20年了。由于“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的特殊复杂性和曲折性,至今对一些问题还不能说都分析清楚了。但是,作者认为,对“文化大革命”10年的历史,确实已经到了应该给予系统的阐述、深入的研究和讨论的时候了。而“文化大革命”研究的现状同广大群众要求了解历史、认真汲取经验教训的迫切需要,确实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重大历史事件的透彻剖析和研究总结,常常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但研究“文化大革命”史的责任绝不应只留给后人。这一代“文化大革命”的亲历者,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文化大革命”简史(增订新版)》:仅仅过了两三个月,反右派斗争爆发了。这被认为是“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的阶级斗争”。实际上,这场“阶级斗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的。反右派斗争不但把一大批知识分子、爱国民主人士和党内干部错划为“右派分子”,使他们和其家属遭到很大的不幸,而且迟滞了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助长了“左”倾思潮的膨胀,对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以致对“文化大革命”的发生,都有重大影响。反右派斗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整风期间发生的。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指示》说:为了适应由革命时期转人建设时期的新形势,为了克服党内滋长的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有必要在全党进行一次普遍的深入的整风运动。以便更好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4月30日,毛泽东邀集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座谈,欢迎他们帮助共产党整风。5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在《人民日报》及其他报刊上公开发表。5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为什么要整风》的社论,号召动员广大群众帮助共产党整风。当时,全国出现了广大群众积极向党提出批评和建议的热潮。绝大多数人都是善意的。但是无可否认,在某些地方和单位确有极少数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敌视的分子,他们受到匈牙利事件后国际反共高潮的鼓舞,趁中国共产党整风之机,兴风作浪,妄图推翻党的领导地位。一部分群众在帮助党整风中,或由于缺乏社会经验,或由于思想偏激,发表了一些措词尖锐、不完全符合实际的言论,进行了请愿、游行等活动,一时间产生了混乱。对于当时的形势,毛泽东起先是估计为“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看得并不严重;甚至还通过各种渠道和舆论宣传,鼓励大家大胆鸣放。后来,他改变了对形势的看法,认为已经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了,如不反击,有些党组织可能垮台。于是就动员全党反击,开展大规模的群众性斗争,从而造成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局面。这中间的变化,从1957年6月8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这份党内指示中可以看出端倪。文件认为,在中国“有出‘匈牙利事件’的某些危险。现在我们主动整风,将可能的‘匈牙利事件’主动引出来,使之分割在各个机关各个学校去演习,去处理,分割为许多小‘匈牙利”’。在事隔两年之后的1959年,在一次接见外宾的谈话中,毛泽东说:匈牙利事件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教训。在中国搞了几千个小匈牙利事件。不搞这一手,对社会主义是很危险的。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匈牙利事件对毛泽东判断中国情况的影响,也可以作为反右派斗争所以采取“钓鱼”、“引蛇出洞”等做法的注脚,从中还可以看出这场“阶级斗争”在多大程度上是人为的。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给党和国家带来了许多不幸的后果,其中*直接的、带有全局性的问题,是对国内政治形势的估量失误和对国内主要矛盾判断的突然改变。在反右派斗争期间,毛泽东接连写了许多篇指示、文章和社论,对阶级斗争问题都作了过分严重的判断。如为《人民日报》写的七·一社论《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一文中,作出了右派是资产阶级反动派的判断,这就把资产阶级又看成是一个完整存在的阶级。在《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一文中,毛泽东说:“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反共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右派和入民的矛盾是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不可调和的你死我活的矛盾。”并且认为反右派斗争“是一个在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单有一九五六年在经济战线上(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不够的,并且是不巩固的。匈牙利事件就是证明。必须有一个政治战线上和一个思想战线上的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这就为以后连续不断的政治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正是以这一系列“左”的判断为基础,在1957年9月至10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在讲话中断然肯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段话是对一年前召开的“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判断的根本性改变。毛泽东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错误结论,得到了这次中央全会的赞同,由此必然引起全党主要任务和整个政策的相应改变。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失误和决策失误。对于国内主要矛盾判断的改变,在八届三中全会一次组长会议上毛泽东曾加解释。他说:“八大”文件中说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基本结束,是因为当时资产阶级敲锣打鼓,服服帖帖,问题没有充分暴露。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问题,富裕中农的思想问题,资产阶级的政治势力和意识形态问题,以及上层建筑中的问题,当时都看得很不清楚。经过这次大鸣大放,资产阶级要造反,问题就看清了。因此应该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从这段解释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八届三中全会对主要矛盾判断的失误,是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在理论上的反映。对错误的实践进行概括,抽引出错误的理论观点,以此指导实践,再进行理论概括,使错误理论一步步升级,又据以指导实践,这种交互作用,始自反右派斗争。……
贞观政要 本书特色 太宗时,政化良足可观,振古而来,未之有也。至于垂世立教之美,典谟谏奏之词,可以弘阐大猷,增崇至道者,爰命不才,备加甄录,体制大略,咸发成规。...
《云虚拟化安全攻防实践》内容简介:2017年,全世界云计算市场已经达到千亿美元量级。云计算因其形态不断丰富而在企业、政府的现在
1958-2012-法国政治史 本书特色 法国政治史(1958~2012)即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政治史。戴高乐创建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已经生存半个多世纪,至今仍展现...
《江泽民文选》成语典故 内容简介 张秀强同志并非语言学工作者,他学的是世界经济,因为对修辞,尤其是对成语的运用有着特殊的爱好,所以在出版了几本有关成语的工具书后...
《未来碳中和与人类能源第一主角》内容简介:2020年,我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苏共亡党之谜-从权力结构之伤到用人体制之亡 本书特色 苏联的解体,绝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也不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失败。而是苏联采用的极其封建落后的权力结构和选人...
本书是德国军火大王克虏伯家族的传记。克虏伯这个名字长期以来实质上是权力的同义词,时至今日,它仍然意味着冷酷无情、玩世不恭
《时间与权力》内容简介:从在“三十年战争”的炮火中饱受摧残,到第三帝国时期企图掌控世界,德国在不同统治者治下走出了一条逶迤
党政公文写作一本通-怎样把公文写得又快又好 本书特色 公文写作是公文处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公文写作的内容比较庞杂,我们决定与前书分别立题,单用一书...
云南王龙云之子口述历史 内容简介 龙云被称为“云南王”,主政云南18年,使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步,被誉为“民主堡垒”。周恩来在龙云去...
明清鼎革中的心灵史:吴梅村叙事诗人物形象研究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有才气,有朝气的著作。作者善于抓特点,抓问题的核心。这部著作视野也比较开阔。作者联系中国传统叙事...
综合知识教程 内容简介 综观全书,本书具有四大优点:1.强大的权威专家阵容。在本书的编撰过程中,得到了多年从事事业单位管理和改革研究及考试试题研究方面的著名专家...
《孙子译注》是对《孙子兵法》的注释,中华民族最早在自己的广大土地上过着原始共产社会的生活。那时并没有战争,但生活水平很低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目录 上部 从战争到战争(1919—1939年)**章 胜利者的蠢事第二章 和平的鼎盛时期第三章 潜伏的危险第四章 阿道夫·希特勒第五章 ...
从合作到冲突国际关系的退化机制分析 内容简介 国际关系是跨越国界的人类关系的总和,是行为体之间进行有意识互动的结果。它既然是在行为体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就...
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通向将帅之中的桥梁 本书特色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军校的成长印迹、办学风格、传统学校文化、特训课堂、经典名人等几个部分,在文后还附有经典的军校...
永不消逝的幽灵-重读《共产党宣言》 本书特色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撰写的纲领。在这个纲领性文献中,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评价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
英国政治思想史 目录 前言**章中古时期政治思想遗产一、《大宪章》:宪政主义的源头二、威克利夫和宗教改革的先声三、福蒂斯丘论法制和政府体制第二章新兴国家的企求(...
《大争论:左派和右派的起源》内容简介:《大争论》是系统梳理左右派起源的第一本书——是什么让保守派更加保守,自由派更加自由?
不变的是原则 万变的是方法-一位高级官员的行政机密 本书特色 白岩松、杨澜、崔永元、李连杰、冯仑、潘石屹等体制内外的名人集体推荐! 白岩松亲笔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