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璜》(1818-1823)是拜伦的代表作,也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这部以社会讽刺为基调的诗体小说约16000行,共16章,虽未最后完成,但因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广阔的生活容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歌德称为“绝顶天才之作”。
《唐璜》的主题是对英国和欧洲贵族社会、贵族政治的讽刺。主人公唐璜是西班牙贵族青年,16岁时与一贵族少妇发生爱情纠葛,母亲为了避免丑事远扬,迫使他出海远航。于是,通过唐璜的冒险、艳遇和各种经历,广泛地描绘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社会的现实生活。唐璜在海上遇到风暴,船沉后游抵希腊一小岛,得到海盗女儿海蒂的相救。诗歌歌颂了他们牧歌式的真诚爱情。但是海盗归来,摧毁。此后,唐璜被当作奴隶送到土耳其市场出卖。又被卖入土耳其苏丹的后宫为奴,逃出后参加了俄国围攻伊斯迈城的战争,立下战功后被派往彼得堡向女皇叶卡捷琳娜报捷,得到女皇的青睐,成为宠臣。诗歌中一个场景接着一个场景呈现在读者的眼前。情节发生在18世纪末,但是,描绘的却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社会的现实生活。诗人是用过去的革命经验和当时的现实相比,鞭挞了“神圣同盟”和欧洲反动势力,号召人民争取自由、打倒暴君。
诗歌对英国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讽刺。英国统治阶级夸耀“自由”和“权利”,但是唐璜初次来到伦敦,就遭到了强盗的袭击。诗歌痛斥英国贵族卡斯尔累爵士为“恶棍”和“奴隶制造商”,谴责当时备受统治阶级称赞的惠灵顿为“第一流的刽子手”。英国上流社会外表华丽,内部却糜烂透顶,丑陋不堪。
三个火枪手-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插图本 本书特色 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写的是17世纪的故事。国王路易十三和首相黎塞留红衣主教是对头,两个人明争暗斗,搞得朝中...
人生的枷锁 本书特色 《人生的枷锁》主人公菲利普凯里自幼父母双亡,不幸又先天残疾,在冷漠而陌生的环境中度过了童年,性格因此孤僻而敏感。在寄宿学校度过的岁月,他饱...
一九八四 本书特色《一九八四(精)/国民阅读经典》是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于20世纪40年代末(1949年出版)所著小说。这部小说与英国作家赫胥黎著作的《美丽...
哀悼人 本书特色 “不论你是谁,我都会记住曾经来到世上的你。”迄今为止*为悲天悯人的直木奖获奖作品继百万畅销书《永远是孩子》后酝酿七年的疗愈系小说哀悼人 内容简...
永别了,武器 本书特色 美国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在*次世界大战后期志愿参加红十字会担任救护车驾驶员,在意大利北部战线抢救伤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亨...
双城记-(全译本) 内容简介 这是世界*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杰作之一,也是英国文豪狄更斯作品中故事情节*曲折惊险、*惊心动魄的小说之一,小说以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
H·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俄罗斯作家。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11岁便开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随即
《红与黑》内容简介:值许渊冲先生百岁诞辰之际,推出全新《法兰西三大文学经典》插图纪念珍藏版。其中,《红与黑》是法国现实主义
《李健吾译包法利夫人》内容简介:《包法利夫人》于1856-1857年间在《巴黎杂志》上连载,轰动文坛,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司法当局
无名的裘德-全译本 本书特色 《无名的裘德》是一部充满说教的宏篇巨作,又是一部悲剧性的爱情小说。小说以悲怆的笔调,围绕主人公裘德·福勒与两个女人的爱情纠葛,向世...
《反与正·婚礼集·夏天集》内容简介:加缪代表性随笔集 加缪研究专家郭宏安据“七星文库”版翻译 “傅雷翻译出版奖”获奖译本 “我
红与黑 本书特色 本书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叙述一个木匠的儿子于连·黑索尔短暂一生的遭遇,反映了法国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上层社会生活和...
凯旋门 本书特色 《凯旋门》由雷马克所著,他是德国著名小说家。本书一九四六年出版时声名大噪,立刻被译成十五种文字,当年在世界各地就被销售了近千万册,并由好莱坞于...
《嘉莉妹妹》内容简介:嘉利来自农村,模样俊俏,聪明单纯。她羡慕大都市的物质生活,带着仅有的四美元,满怀对未来的憧憬,只身来
《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内容简介:“做我自己,我愿意开始这伟大的历险。”不管是在二十岁、三十岁,还是五十岁,我都要对我曾经是
将一部一百零九万三千字的巨著《红楼梦》改写成二十万字左右的供少年儿童阅读的版本,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作者却认为这是一件很
《在中途换飞机的时候》内容简介:一位俏丽的法国少妇,飞赴美国成婚途中,飞机因技术故障推迟起飞,便和一位在候机时邂逅的英国男
ピース又吉直樹、初の単独単行本を刊行!! 稀代の書生芸人が、上京してからのなにものでもない日々、そして芸人として舞台にテ
《双雄记》内容简介:1799年的法国,革命的热血还未消退,国王的头颅滚落在地,保王党伺机复辟,拿破仑意欲夺取政权。罗朗,拿破仑
六月里一个炎热的傍晚,所有的窗户都敞开着,大学生亚瑟·勃尔顿正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翻查一大叠讲道稿。院长蒙太尼里神甫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