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正儿(1887~1964)
Aoki Masaru
青木正儿是日本著名汉学家,文学博士,国立山口大学教授,日本学士院会员,日本中国学会会员,中国文学戏剧研究家。
青木正儿,号迷阳,生于日本山口县下关。青木正儿自言少时就有“读净琉璃之癖”,在中学时代,喜读《西厢记》等中国古典作品,“很觉中华戏曲有味”,在大学学习时代,致力于“元曲”的研究。1908年进京都帝国大学后,师事狩野直喜(1868-1947)。狩野直喜是日本研究中国文学史的先驱之一。在狩野直喜的指导下,他广泛涉猎《元曲选》、《啸余谱》等曲学书籍,并对元杂剧进行了专门研究,1911年以《元曲研究》一文从京都帝国大学中国哲学文学科毕业。毕业后任教于同志社大学,1919年与京大同学小岛佑马、本田成之等组成“丽泽社”,创办《支那学》杂志。并在该杂志上发表《以胡适为中心的中国文学革命》,是向日本介绍中国新文化运动及其中心人物胡适的第一篇文章。他还多次向胡适提供在日本搜索到的中国文学史资料。二十年代,他到中国访学,与胡适有直接的交往。1923年青木正儿任仙台东北帝国大学助教,后历任京都帝国大学、山口大学教授。三十年代,青木正儿就被中国学术界誉为“日本新起的汉学家中有数的人物”,后更被誉为“旧本研究中国曲学的泰斗”。著有《中国文艺论数》(1927),《中国近世戏曲史》(1930),《中国文学概说》(1935),《元人杂剧序说》(1937),《元人杂剧》(译注,1957)等,所著结集为《青木正儿全集》(10卷)。不过,最为学界熟知和影响深远的,还是他的成名作《中国近世戏曲史》。他曾多次向王国维求教,并游学北京、上海,观摩皮黄、梆子、昆腔,写成《自昆腔至皮黄调之推移》(1926),《南北曲源流考》(1927)两文。在此基础上,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明清戏曲史》。为了便于日人阅读,改题为《中国近世戏曲史》。所谓近世,是因为王国维把宋以前称为古剧,“余从而欲以元代当戏曲史上之中世,而以明以后当近世也”。
除中国戏曲外,青木正儿还研究中国饮食文化和风俗。他撰写的《中华名物考》〔外一种〕一书为“日本中国学文粹”丛书中一本。《中华名物考》〔外一种〕一书包括《中华名物考》和《华国风味》两部书稿,均未在中国国内出版过。此两部书稿属于风俗、名物学方面的著作,《中华名物考》收集了青木自1943年至1958年之间发表的有关名物的论考,题材从草木之名到节物之名,非常广泛。说起来,名物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上可以追溯到汉代的训诂学,下经过明代的名义学,再发展为清代的考证的名物学。但是,在日本,以前只是追随中国的名物学,缺乏独立的发展。青木在其名物学中导入了虽然同样是考证学而不同于清朝考证学的近代考证学的方法,开启了通向新名物学之道的端绪,在开头的“名物学序说”中,他揭示了我国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的方向性。《华国风味》则旨在于介绍中国风味的饮食。而这两部书稿更处处透露着中国文化的种种相关知识、相关传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青木正儿的一些中国文学研究著作不仅在日本颇有影响,在中国学术界也是有一定地位的。
大事年表
1908年进入京都帝国大学学习。1911年京都帝国大学中国哲学文学科毕业。毕业后任教于同志社大学,1919年与京大同学小岛佑马、本田成之等组成“丽泽社”,创办《支那学》杂志。1920年著文介绍中国“五四”文学运动,评价了鲁迅的成就,这是日本学者首次提到鲁迅。鲁迅于1920年11月24日致信表示谢忱。1922年赴中国,并与画友组织“考盘社”,研究南画。1924年任教东北帝国大学。1925—1926年再赴中国研究戏曲,著作《中国近世戏曲史》,是研究明清戏曲的重要论著。1932年参加“岩波讲座”,主编《中国文学思潮》等。1935年获文学博士。1938年任京都帝国大学教授,与东方文化研究所共同校注《元曲》,成为京都派中国学的活跃人物。1947年从京都大学定年退职,1949年任山口大学文学部教授,并当选为日本学士院会员。1964年12月2日病逝。1966—1970年由春秋社出版《青木正儿全集》10卷本。
原序
吴序
译者叙言
附:译著者叙言
专门用语略说
第一篇 南戏北剧之由来
第一章 宋以前戏剧发达之概略
一、先秦时代
二、汉代
三、六朝及唐代
四、宋代
参考
一、《武林旧事》所载官本杂剧段数二百八十本目录
二、《辍耕录》所著录之六百九十种院本名目
第二章 南北曲之起源
第一节 用于宋代杂剧中之乐曲
第二节 南宋杂剧与金院本
第三章 南北曲之分歧
第一节 元代杂剧之改进
第二节 南戏发达之径路
第三节 杂剧及戏文之体例
第四节 元代北剧之盛行与南戏之下沉
参考
一、《琵琶记》之开场
二、《小孙屠》之家门
三、《武林旧事》(卷一)所载时和所念诵之“致语”与“口号
第二篇 南戏复兴期(自元中叶至明正德)
第四章 南戏之复兴
参考
一、青木氏所引王世贞《艺苑巵言》之原文
二、《永乐大典》本《宦门子弟错立身》中歌咏传奇名之曲辞
三、沈璟《南九宫谱》所载之(刷子序)散曲
四、《永乐大典目录》所收之南戏
五、《南词叙录》所载“宋元旧篇”目录
第五章 复兴期内之南戏
第一节 《永乐大典》本戏文三种
第二节 《琵琶记》与《拜月亭》
第三节 其它元末明初之南戏
一、《荆钗记》
二、《白兔记》
三、镁杀狗记》
四、《金印记》
五、《赵氏孤儿》及《牧羊记》
第四节 成化、弘治、正德间之南戏
一、《五伦全备》
二、么香囊记》
三、《精忠记》(附《金丸记》)
四、《连环记》
五、《千金记》(附式四节记》)
六、《绣襦记》
七、《三元记》
参考
一、赵五娘之题真容诗
二、陆放翁咏蔡中郎之诗
三、《杀狗记》二十二出之下场诗
四、《明珠记》第六出之白
五、《浣纱记》第三十二出之白
六、关于《东窗事犯》的作者
七、《千金记》的命名
第六章 保存元曲余势之杂剧
第一节 明初之杂剧
第二节 周宪王之杂剧
一、道释剧
二、妓女剧
三、牡丹剧
四、节义剧
五、水游剧
六、其它之剧
第三节 王九思与康海
参考
一、《太和正音谱》所著录之“国朝三十三本”杂剧目录
二、《正音谱》所分杂剧之十五体
三、《香囊怨》谱人杂剧名之曲
四、西谛《中山狼故事之变异》摘录
第三篇 昆曲昌盛期(自明嘉靖至清乾隆)
第七章 昆曲之兴隆与北曲之衰亡
第一节 昆曲之兴隆
第二节 北曲之就衰与其末路
第八章 昆曲勃兴时代之戏曲(自嘉靖至万历初年)
一、李开先
二、郑若庸
三、徐渭
四、陆采(附李日华)
五、冯惟敏
六、王世贞
七、汪道昆
第九章 昆曲极盛时代(前期)之戏曲(万历年间)
第一节 先进之诸作家
一、张凤翼
二、梁辰鱼
三、屠隆(附郑之文)
第二节 吴江一派
一、沈璟
二、顾大典
三、叶宪祖
四、卜世臣
五、吕天成
六、王骥德
第三节 汤显祖
一、《紫箫记》及《紫钗记》
二、《还魂记》
三、《邯郸记》及
《南柯记》
第四节 其余诸家
一、梅鼎祚
二、汪廷讷
三、徐复祚
四、许自昌
五、陈与郊
六、王衡
七、许潮
八、其它著名之戏曲
参考
《望湖亭》、《翠屏山》为沈自晋所作之一证
第十章 昆曲极盛时代(后期)之戏曲(自明天启至清康熙初年)
第一节 吴江派余流
一、冯梦龙
二、范文若
三、袁于令
四、沈白晋
第二节 玉茗堂派
一、阮大铁
二、吴炳
三、李玉
第三节 其它诸家
一、吴伟业
二、李渔
三、尤侗
四、嵇永仁
五、朱佐朝及朱素臣
六、其它之传奇名著
七、杂剧作家
参考
一、鞠通生小传
二、《曲录》所载李玄玉撰三十三种曲目
三、归庄《万古愁曲》
四、《续离骚》之原引
五、《剧说》卷四所载之朱良卿二十九种剧目
六、《曲录》所著录之朱良卿三十种剧目
七、《曲录》所著录之朱素臣十八种剧目
第十一章 昆曲余势时代之戏曲(自康熙中叶至乾隆末叶)
第一节 康熙期诸家
一、洪升之《长生殿》
二、孔尚任之《桃花扇》、《小忽雷》
三、万树之《拥双艳三种》
四、周穉廉
第二节 乾隆期诸家
一、内廷七种
二、张坚之《玉燕堂四种》
三、唐英之《古柏堂传奇》及董榕之《芝龛记》
四、夏纶之《新曲六种》
五、蒋士铨之《藏园九种》
六、杨潮观之《吟风阁》及桂馥之《后四声猿》
七、沈起凤之《沈氏四种》
八、黄振之《石榴记》
九、无名氏诸作
参考
一、张坚之《江南一秀才歌》
二、夏纶剧中脚色与歌唱之异例
第四篇 花部勃兴期(自乾隆末至清末)
第十二章 花部之勃兴与昆曲之衰颓
第一节 花部诸腔
第二节 蜀伶之活跃
第三节 徽班之勃兴
第十三章 昆曲衰落时代之戏曲
第一节 雅部之戏曲(自嘉庆至清末)
一、舒位之《瓶笙馆修箫谱》
二、《红楼梦传奇》三种
三、周乐清之《补天石传奇》
四、黄燮清之《倚晴楼七种曲》
……
第五篇 余论
索引
校订后记
万曼文集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2007年12月1版1印★ 《万曼文集》是我国著名作家、古典文学研究家万曼先生的文学研究集★ 书中具体收录了:《贾谊》、《司...
《夜莺与玫瑰》内容简介:本书是英国著名剧作家王尔德作品经典选集,收录了《夜莺与玫瑰》《幸福王子》《巨人的花园》等脍炙人口的
湖南文艺陌生人 本书特色 《陌生人》为诗人张战的*诗集,诗集分为“清晰地喊出我们的孤独”“正午阳光下”&ldqu...
猫趣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关于猫儿的书,精选了中国现当代近三十位文学名家关于猫的散文四十余篇,从不同侧面展现了猫作为人的陪伴者在人的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他们既...
比成功更宝贵的-周国平自选集-下卷 本书特色 《比成功更可贵的——周国平自选集》(下卷)所辑篇目为文札和随感,由周国平自己编选,荟集了...
行走宣城 本书特色 宣城,山水秀丽,物产丰富,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既是自然生态画廊,又是历史文化博物馆。本书共收录40余篇文章,以游记散文的形式全...
生死场 本书特色 绕过萧红成名作《生死场》,不敢说读懂萧红。《生死场》是发生在北方村庄的故事,不同于浪漫悲壮的爱国颂歌,萧红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真实质朴的口吻呈现...
草堂-2018 第11期 总第27卷 本书特色 “传承大唐风骨,繁荣当代诗歌”,本书由著名诗人梁平主编,系面向全国实力诗人的诗歌文本。共分为八大板块:“封面诗人...
水边人的哀乐故事-刘绍棠文集 本书特色 《水边人的哀乐故事》是我国当代著名乡土文学大家刘绍棠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描写的是京 东北运河边鱼菱村和豆棚村里发生的哀乐...
文章四家·王蒙 本书特色 《文章四家·王蒙》: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千古,言其长远。寸心,表其细腻。把文学适当地历史化、距离化,虽做不到千古定评,却仍然能从容...
感恩情歌-世界华人文库 本书特色 融融讲早年寻求的故事,有苦难有感恩,也由此懂得了开创新生活的生命甘苦。尤其是经历过生死离别的情感,成为融融情感生命中*宝贵的财...
青藏光芒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全景式展现青藏高原科考研究历程的纪实之作。通过全程追访描述,再现了地球高极之上的科学攀登。重点叙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中国科学院为...
尘封日记-八十年后的反思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民国大学生写的日记,记录的是作者自己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作品文风精炼,犀利,又不乏生动的调侃,将那个乱世里的校园真实...
《人单合一:学得会的海尔管理法》内容简介:海尔集团近40年的稳健发展无疑是中国企业学习的标杆和楷模,海尔的成功不仅是它为社会
孟浩然全集 本书特色 孟浩然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其诗不事雕琢,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
智慧和信仰 内容简介 我喜欢想人生的问题。所谓喜欢想,并不是刻意去想,而是问题自己找上来,躲也躲不掉。我对人生有太多的困惑,归结起来,无非两大类,借用佛家的话说...
猫腻,著名通俗小说作家。代表作有《庆余年》《间客》《将夜》《择天记》《朱雀记》等。其作品结构大气,文风细腻,受到各界读者的广泛喜爱。曾获新浪原创文学奖、玄幻类金...
不寄的信-倪匡散文集 本书特色 本书是倪匡心中的**批不寄的信,倪匡尝试诱过笔杆、透过信纸,将对自己、对男人、对女人、对情爱、对想像和现实的想法,与每一位读者分...
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 本书特色 国学大师钱穆老暮年忆旧之作。八十之年,忆双亲、念师友:从七房桥到集美学校,从北京大学到西南联大,从香港到台湾,一箧旧书,两袖轻风...
那一年 本书特色 一样的作者,不一样的文字。作为一本非公开发行的内部刊物,《SOHO小报》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观点为我们生活的城市相关的生活方式做着不同的梳理和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