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中国近现代文坛的一代宗师。人们提起老舍,就不能不想起北京——这个他生于斯、长于斯,并且为之倾注了毕生心血和笔墨的老城古都。老舍深爱着北京,爱她的城墙巷道,爱她的风情习俗,更爱那些和他一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们。老舍的大部分作品反映的都是北京底层老百姓的声音,有着十足的“京味”。
同样一分爱,摄影师沈继光却是用镜头去表达的。他的足迹遍及旧城的每个角落,他将自己对老北京的爱凝聚在了一幅幅“残片”之中:老庙破门、残墙断壁,摄影师留给我们的是一份远去的回忆。文字里的北京,相片中的老城——同样的爱,不同的人,于是我们有了这本精彩的集子——《老舍的北京》。
想北平
我的母亲
北京的春节
微神
柳家大院
老字号
小人物自述(未写完)
宗月大师
断魂枪
骆驼祥子(节选)
照片二事(代后记)
收在本书第一部分的,是鲁迅佚文的考录11篇,遗简的掇拾若干则,鲁迅作品写作年代考证和辨明非鲁迅佚文考证各一篇。最后一部分明
《比竹小品》是新星出版社总编辑、周作人研究专家止庵的个人随笔集,收录作品26篇。这些作品有的是人物研究文,如《鲁迅的另一面
卷二可称为“爱情卷”,通过王家卫、张爱玲,通过《艺伎回忆录》、《巴黎最后的探戈》,“执笔写下对于男女情事的一些看法、一些
假如他还活着,我不知道人们将对他怎样称呼?假如他还活着,我不知道他会怎样向后辈嘱?他也许正身居高位,但也许——不过是普通
《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续刊(第十四卷)》内容简介:《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续刊》,是《萃编》的后续配套产品,是一
《蒙田随笔全集》共107章,百万字左右。其中最著名的一篇为《为雷蒙·塞蓬德辩护》,充分表达了他的怀疑论的哲学思想。蒙田以
安德烈•纪德AndréGide(1869—1951),生于巴黎富有资产阶级家庭,10岁丧父,由母亲抚养并给予清教徒式的教育,酿成了他的叛逆性
《泥与焰》是由100篇相关文章构成的一部散文集。书中充满了关于江南的细节记忆和想像记忆,少年雨水、制造陶器的火焰乡镇、书籍、
本书收录作者1980年访问或介绍英美16位作家的文章,其中不乏大家,也有今天不常见的若干作家。以作者一贯的娓娓道来的语气,再现
《腰斩哪吒》分为三大部分——杂文:文艺评论及影评,嘻笑怒骂,生活碎碎念。人物特写:我见到的名人们。深度长稿:我见到的现实
《田艺苗的音乐课》内容简介:随着音乐进入中国孩子的中考范围,音乐教育备受关注。如何从小培育孩子的音乐素养?如何给孩子进行音
2001年陈丹青在上海《艺术世界》杂志开办的专栏,眼界宽,富主见,文章好看。他采取双向的“交谈”方式,由杂志广泛征集读者来信
《迷人怪物》内容简介:▼小红帽与朝圣者但丁带领我们穿越人生路上的黑暗森林;我们听见浮士德在追问,在人人都渴望得到金钱和名誉
《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情境写作》内容简介:本书以提高学生的日常应用文写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应用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理论,根据
《乘着歌声的翅膀》内容简介:《乘着歌声的翅膀:音乐专用活动室活动实践研究经验集》为音乐活动室进行了功能定位,提出了音乐室环
本书系马家辉专栏作品汇编。包括“书页上的事情”和“城市里的情事”两部分,前者体现读书人对于文化、尤其是香港本土文化的理解
《把世界还给世界,我还给我》是“北京娃娃”春树*新生活写真作品集。内容涵盖27篇生活随笔、13篇读书札记、12篇游记、4篇小说。
图书目录鲁迅VS陈西滢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鲁迅(执笔)闲话(粉刷毛厕)/陈西滢并非闲话/鲁迅我的“籍”和“系”/鲁迅
《纸上卧游记》内容简介:南朝有个叫宗少文的人,一生爱好远游,后来身体不行了,没力气再去寻山访友,于是遍画名山大川,挂满了家
《理财就是理生活》内容简介:财务自由不是你人生奋斗的终点,而是你不再用时间换金钱的另一段更有价值的人生的起点。本书介绍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