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所收,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从文自传》及一组有关沈从文生平经历的自叙;二、沈从文为自己的创作集所写的序、跋、题记、艺文题识以及《废邮存底》等谈论文学艺术的文字。
1932年暑假,沈从文在青岛完成了《从文自传》。这部作品出版后曾被周作人和老舍认为是“一九三四年我爱读的书”。《从文自传》讲述的是1902-1922年沈从文进入都市前的人生经历,即沈从文的湘西经历,他曾这样谈及《从文自传》的创作:
就个人记忆到的写下去,既可温习一下个人生命发展过程,也可让读者明白我是在怎样环境下活过来的一个人。特别是在生活陷于完全绝望中,还能充满勇气和信心始终坚持工作,他的动力来源何在。
通过写自传来“温习一下个人生命发展过程”,其目的并不仅仅是追忆,更重要的是在对自我生命的反思中,展开自身与自身的对话,为当下自我寻根,并以此敞开通向未来的路。《从文自传》中对过去的追忆始终联系着目前生命情状。在追溯过去的人生经历时,其时间指向始终是现时的“我”。他曾这样回忆这段时期:“民廿过了青岛,海边的天与水,云物和草木,重新教育我,洗炼我,启发我。又因为空暇较多,不在图书馆即到野外,我的笔有了更多方面的试探。且起始认识了自己。”《从文自传》的写作,正是沈从文“认识自己”的一个重要事件。而完成这一自我认同,对于沈从文的创作无疑是极具意义的。在《从文自传》中,我们可以看到沈从文的湘西经历是如何影响到他的创作,他的创作与这段经历有着怎样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在《从文自传》后不久,沈从文也就迎来了他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
《略传》、《从现实学习》、《我的学习》、《我怎么就写起小说来》,均属于生平的自叙。这些文字,虽然议论多于叙事,却更为显在地展示出沈从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心路历程及不同现实处境中对自我的不同认知。《往来书信·1949》是沈从文1949年书信的集成。对了解沈从文精神历程而言,1949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沈从文染上了类似“迫害狂”的精神疾病。这组书信,真实而集中地记录了沈从文从发病到痊愈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惧,勾画出他在特定历史情境中的心理及精神轨迹。就个人经历而言,这虽然只是沈从文的“个案”,却典型地再现了历史转折关头,中国知识分子宿命式的悲剧存在。
“序跋”中所收文章,均为沈从文为自己创作集所写序、跋、题记。这些小文不仅体现了沈从文独特的文学观和艺术观,同时也呈现出沈从文极具个人特色的序跋风格。本卷还收录了沈从文曾结集出版过的《废邮存底》以及后来在《云南看云集》中收入的《新废邮存底》中的部分文章,以及沈从文论文学艺术创作的文字,包括《论技巧》、《谈进步》、《短篇小说》、《论特写》等。从这些文论中,不难窥见沈从文独特的文学艺术观。
生平自叙
从文自传
我所生长的地方
我的家庭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辛亥革命的一课
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
预备兵的技术班
一个老战兵
辰州
清乡所见
怀化镇
姓文的秘书
女难
常德
船上
保靖
一个大王
学历史的地方
一个转机
略传——从文自序
从现实学习
我的学习
我怎么就写起小说来
往来书信·1949
19490127(1) 梁思成致沈从文 清华园
19490127(2) 程应铨致沈从文 清华园
19490128 张兆和致沈从文 北平
19490129 复张兆和 清华园
19490130(1) 张兆和致沈从文 北平 暨 沈从文批语·复张兆和 清华园
19490130(2) 梁思成、林徽因复张兆和 清华园
19490201 张兆和复沈从文 北平
19490202(1) 复张兆和 清华园
19490202(2) 张兆和复林徽因、梁思成 北平
19490313 致张以瑛 北平
19490402 张兆和致田真逸、沈岳琨等 北平
19490406 月六日
19490408 杨刚致沈从文 北平
19490503 袁翰青致沈从文 北平
194905 写在袁翰青来信后的备忘录
19490511(1) 张兆和致沈从文等 暨 沈从文批语 华北大学
19490511(2) 张兆和致沈从文等 暨 沈从文批语 华北大学
19490530 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
19490621 张兆和致沈从文等 华北大学
194907左右 致刘子衡 北平
19490908 致丁玲 北平
19490920 致张兆和
19491113-22 日记四则
19491205 致秦晋
艺文题识录选
题《雨后及其他》
《边城》题识五种
题《长河》校注本后
题《都市一妇人》
题《虎雏》自存本
题《入伍后》扉页
题《绿魇》文旁
题《沈从文子集》书内
题《阿黑小史》单行本
题《八骏图》自存本
题《月下小景》
题《从文小说习作选》扉页
题《黑魇》校样
序跋选
《一个母亲》序
《生命的沫》题记
《月下小景》题记
《阿黑小史》序
《边城》题记
《八骏图》题记
习作选集代序
《断虹》引言
《看虹摘星录》后记
《沈从文小说选集》题记
《湘西散记》序
《从文自传》附记
《一个传奇的本事》附记
文论选
废邮存底
一 一周间给五个人的信摘录
二 给一个写诗的
三 给一个写小说的
四 给一个大学生
五 给某教授
六 谈创作
七 致《文艺》读者
八 元旦日致《文艺》读者
九 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
十 风雅与俗气
十一 情绪的体操
十二 给某作家
十三 给一个读者
论技巧
谈进步
短篇小说
论特写
小说与社会
一首诗的讨论
一个边疆故事的讨论
抽象的抒情
编后记
南京古代文化变迁与文学演进 本书特色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古都南京,龙蟠虎踞,底蕴深厚,自古是人文荟萃之地。“斯文秀丽”,千载而下,不仅蕴育了气象万千的...
历代古诗鉴赏-上中下册 本书特色 中华藏书,国之瑰宝,精选百部,名家亲题!为了使中华传世经典的魅力在流光岁影里历久弥新,中国书店出版社*新隆重推出《中华藏书百部...
近现代诗词论丛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论文24篇,综述晚清至现当代一百多年来传统诗词的发展概况,分别阐析近现代多位名家诗词作品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重点显示诗人词家...
卡夫卡及其他:叶廷芳德语文学散论 本书特色 《卡夫卡及其他:叶廷芳德语文学散论》:同济·欧洲文化丛书,德意志文化系列。卡夫卡及其他:叶廷芳德语文学散论 内容简介...
现代文学的细节 本书特色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需要史料基础,无史料基础则一切研究难免空疏。史料基础中尤其要注意细节。一般来说细节很难编造,所以好的历史研究一定有丰富...
名家口述中国文艺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特殊的书,它*初是一批录音资料,而后再转述为文字记载,这些资料都由文艺家亲自讲述,这些文艺家,无论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国民党统...
严坚油画作品集 目录 白桦林白衣少女半裸白族姑娘运材下山藏族少女晨曦初雪大学生冬猎冬雪密林冬至绥芬河归途冬运海岛丁香花花花花花银色树挂界河东望肖像人体老人肖像花...
一个人的诗歌史 本书特色 著名诗人王家新等作序,一个古典时代的光荣和梦想,一代诗坛精英的成长历史和心灵史! 一部论述中国诗人生活史和创作史的诗学随笔,一幅中国新...
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2) 内容简介 简介《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为配合《中国古代文学史》编写,本书为第二卷,包括“魏晋南北朝编”和“隋唐五代编”两部分,内容包含魏...
《企业博物馆3.0:实践中的思考》内容简介:本书共分为三个章节,分别是重新认识企业博物馆、关于企业博物馆的评估和经典案例分析。
鲁迅作品十五讲 目录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前言**讲 从《兔和猫》读起第二讲 鲁迅笔下的两个鬼——读《无常》、《女吊》及其他第三讲 “游戏国”里的看客——...
危险旅程 内容简介 周胖子已经困得不行了,他瞪着失神的眼睛,整个面孔都麻木了,下巴颏上滴答滴答地往下淌汗。他恼怒地叫道:“到底还有多远?” “再废话,我掐死你。...
寻墓者说 本书特色 本书目录简介: 寻墓者不再孤独;狄康卡漫笔;高尔基出国;高尔基回国;肖洛霍夫死里逃生;“金星英雄”话今昔等。寻墓者说 内容简介 寻墓者说 目...
台湾文学史 本书特色 本书以台湾文学为中国文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具有其特殊性为基本判定,叙述了台湾文学上自远古、下至1990年代的发展变迁。按照台湾文学的历史分...
经典与解释-韩愈志 本书特色 《韩愈志》:敷赞圣旨,莫若注《经》,而马郑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血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 本书特色 纯文学界新力量8位人格x8种题材x8个主题,1个人挑战文学创作的多样性一本虚构的写作大赛作品集,写作者隐藏其后当TA精心铺就了一条...
《视角》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全面、透彻且富有趣味的写作指南,教你掌握视角这一重要的写作工具。谁在讲故事?对所有类型的小说来说
后汉演义 本书特色 “蔡先生的这部书,从文学上看去,只能说是中平之作。但,它是一座矿山,山一样的巍峨,中有茂林修竹、流泉飞瀑,内含煤铁金玉,自然也有土,有毫不起...
《现代政制五论》收录作者近年撰写的五篇论文,涉及宪法政治、共和政体、国家利益、政治社会与民族主义五题。作者视野开阔、立意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她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