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 总论
圈子里的政治
——中国古代政治生态研究
第二部分 天下英雄谁敌手
——一把手的圈子构建与经营
1、刘项原来不读书
——刘邦的帝王术
2、奸雄之手段,能臣之谋略
——曹操的政治圈子经营
3、历史在玄武门转变
——政治接班人问题
4、千古无字碑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权力之路
5、帝国王朝的回光返照
——少年天子大天下
6、不学有术的窃国大盗
——四十余年英雄和八十三天皇帝
第三部分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二号人物的自保与进取
1、诸葛大名垂宇宙
——政治家的典范
2、“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北宋的改革与党争
3、“宰相之杰”与“身死之辱”
——张居正的政治沉评
4、中国**“富翁”的官场经营
——和珅的小人圈子
5、内圣外王,曾左彭胡
——经典的政治圈子组合
第四部分 结语
无名之辈无形之网
——中国古代政治圈子脉络
在中国古代政治系统中,“圈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
圈子一说,在百姓而言只是个生活范围的概念,但在政治系统中,却是一个官员安身立命的本钱。一个官员置身于这个系统中,或主动自觉加入一个圈子,或无意识地卷入一个派系,或纯粹是被别人当做是某某的“人”,多多少少都会被归类和贴标签。一个圈子就是一股政治势力,要想完全置事外,其结果很可能就是被边缘化了:上边没有人照顾你,下边也不会有人追随你,孤家寡人的一个,既成不了气候,也就难以施展自己的抱负。
对圈子的研究和经营,可以说是古代政治官员*重要的基本之一。小人物要选好圈子,设法投靠加入,并逐渐在其中提升自己的地位;大人物要组建经营自己的圈子,上下其手,形成自己的资本和势力;*高级的领导者(如皇帝)则要平衡好各种圈子:让其存在并竞争,但不能容忍其中一支势力太大而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中国古代的政治舞台上,还有一些特殊集团。严格意义上,他们不能称之为官员,但往往对官场有重大影响。我们来看两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一个是太监妃嫔之类的后宫集团。太监是中国宫廷中的畸形人,是很可怜的一群人,他们多半是被生活所迫,才出此下策,但他们的位置太特殊了:天天伺候着皇上太后这些*高权力者。皇宫里的妃嫔们本就是个是非堆,吃醋邀宠,勾心斗角,但他们的家长里短可不是一般的老百姓家里的那点事能比的:天下是他们家的,那些男孩子长大了不是皇上就是王爷,都是在政治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公主们也不敢小视,将来的婆家也非同一般。 在正常的政治生活中,这些后宫里的妃姘以及她们身后的外戚,还有那些大小太监,是没什么戏唱的,口丁中国历史上非正常的时期很多:老皇帝死了,新皇帝年幼,或者皇帝迷上了“杨贵妃”、“李娘娘”不理朝政了,还有的皇帝爱好琴棋书画,更有甚者,如我们前边讲过的明熹宗*爱干木匠活,天天拿着木匠的工具在宫里玩,大太监魏忠贤就在皇上兴头正浓时用政事去烦他……凡此种种,就使政治生活不正常了。 君王不早朝后,大权旁落,有的落到了权臣手里,有的就落在了太监、外戚手里,这些乱七八糟的家伙实在是中国政治的祸胎。治乱循环中,老百姓受了多少罪?可没办法,家天下,世袭制,谁知道大家会摊上个什么样的皇帝呢?赶上李世民,大家就跟上过几十年好日子;碰上三十年不上朝的明神宗、想当木匠的明熹宗,那大家就认倒霉吧。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我们点到为止,说多了让大家都窝心。 另外一个特殊集团就有点意思了:以师爷为代表的幕僚以及胥吏集团。 官与吏,原来是没有严格界限和区分的。譬如在两汉时代,每个机关的长官称为“官”,其他的属下就称为“吏”。唐朝的时候,吏和官之间的分际就很明显了,吏的地位逐渐下降,杜甫的“三吏”所指称的,就是差役了,“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已经不是官员的概念。及至明朝,情况更加不同,朝廷规定了胥吏不准当御史和考进士,这就基本上把胥吏的出身和前途给限制死了。到了此时,吏便成为没有品级的行政公务人员。我们在舞台上经常看到的扛着水火棍吆喝的衙役,拿把扇子摇头晃脑的师爷,就是所谓的“吏”一类的人物。 这些舞台上的三花脸,在实际政治中可不是点缀,他们虽然没有品级,但却是不可缺少的实际行政人才,特别是师爷。 说起师爷,我们多半会以为他们只是幕僚,也就是古代的秘书和参谋一类的人员,这样理解没有错,但至少是不全面的。 我们知道,古代的官员大部分是科举出身,有了功名,但不等于就有了实际理治的才能,尤其是到一个地方上任以后,对地方行政系统的运作以及当地情况,基本上是两眼一抹黑,不甚了了,这时候,挑选一个好的师爷就至关重要了。在明清两代,师爷已经成为遍布全国行政系统的重要力量。 当然,师爷中*有名的是“绍兴师爷”。明代有一位理学家陈几亭,他有一位朋友到绍兴去当知县,陈先生写了一篇文章送行。文章的大意是:天下的治乱在六部,而六部的胥吏全是绍兴人,这些绍兴人的父兄子弟都在老家。你到绍兴后,要多注意教化他们的子弟,他们长大了也会做胥吏,如果他们教化好了,天下就可治理好。所以,绍兴是天下治乱的根本。 这些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很多实际政务都操持在胥吏手里,有人这样说:铨选可疾可弛,处分可轻可重,财赋可侵可化,典礼可举可废,人命可出可入,讼狱可大可小,工程可增可减——全在师爷之手。大概说来,具体的行政业务不外乎上述这七件事,而胥吏师爷就是承办这些具体事务的行家里手。一般有两种师爷:钱粮和刑名。他们的本事师徒相传,形成一个特殊的政治势力。 好的胥吏和师爷与官员配合起来,则政治清明,否则,“任你官清似水,怎奈吏滑如油”,用人不当,治下无方,便会断送自己的政治前程。 在地方行政事务中,总有一批类似胥吏的基层工作人员,他们不是科班出身,没有政治地位,也没有太大的发展前途,但很多实际工作要他们完成。对付这些人,一般而言,一是礼遇,适当的尊重;二是利益,多给予实际的好处;三则不失本官的威严和对实际事务的精明,使其不敢放肆。 “当官难,难当官”,在中国古代,当个官也实在不容易,想当好了更不容易,可也惟有当官,才能光宗耀祖,显赫门楣。 难煞读书人也! P24-26
曾用笔名肖剑、剑朋等。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从事广告、市场营销、记者、编辑等工作,现为自由撰稿人,在多家报刊开辟专栏,文章被广泛转载影响甚众。与胡足青合作编著的《虚掩的门》等“小中见大·智慧文丛”在两岸三地畅销不衰,两次荣获国家级图书大奖,被许多学校列入学生指定课外读物,有多篇文章被选入不同地区的华语教材。财经专栏作品集《你在忙什么》再版三次,长时间名列两岸三地畅销书排行榜上,被很多大公司列为员工培训教材,签售与讲座均受到读者的热烈追捧。本书为其在文史方面的第一本专著,书中个别文章在出版前就在网上流传。
中国灯笼: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民国名媛 本书特色 "原书首版于1924年,描写了格蕾丝·汤普森·西登在1922—1923年间与中国社会各界名流的交往,尤其刻画了不...
国学大师丛书-贺麟评传 本书特色 《贺麟评传》编辑推荐:东方黑格尔之父”的哲学家贺麟(1902-1992)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西方哲学史家、哲学思想家、翻译家...
失望是成熟的开始:张幼仪传 本书特色 有一种女人,她不漂亮,却活得坚毅而美丽。有一种女人,她没有灯红酒绿的社交生活,却本本分分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她是传统的,用...
内容简介美国“普利策奖”得主、曾因报道“水门事件”而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的调查记者卡尔·伯恩斯坦载誉归来,花费六年的时间,
华盛顿Washington 本书特色 美国“建国之父”华盛顿具有灵活的头脑和超人般的毅力,他一生的作为,带给美国人民永无休止的启示。**个享有世界声誉的美国作家...
卡夫卡-插图本 本书特色 他,被誉为“现代文学的魔法师”、“20世纪*优秀的作家之一”、“黑色幽默鼻祖”;他,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
史学大师(章学诚传) 目录 **章乾嘉时代“盛世不盛考据学盛极一时第二章家世童年上虞道墟章氏绍兴府城章宅湖北应城官舍第三章京师求学顺天乡试落第国子监肄业参修《天...
旷世大儒 : 孟轲 本书特色 有鉴于儒之对于中国其实也是对于世界的重大影响,以人物传记的形式来对其进行表述、描摹,,将具体的儒者作为诠释儒之轨迹的符点,便是《旷...
《启真•思想家:亚当•斯密传》内容简介:亚当•斯密,18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经济学鼻祖。《启真•思想家:亚当•斯密传》是当代仅
一代孔雀舞王毛相 本书特色 著名傣族民间舞蹈表演艺术家、一代孔雀舞大师毛相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放过牛、种过田、当过修筑滇缅公路的民工、在异国缅甸帮人打过短工...
建国后的贺龙 本书特色 新中国成立那天,贺龙几乎一夜没睡。他在激动和喜悦之中,更思念那许许多多为共和 国的建立而牺牲的烈士们。建国后,他拼命地工作,续写...
安福祸国记 本书特色 《安福祸国记》是记述皖系安福俱乐部和安福国会活动的一部专书,对安福俱乐部缘起及其把持政治、操纵选举以及该部重要成员简历等均有较详细的记载。...
晚年蒋经国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以大量的历史资料,真实、生动的记述了蒋经国晚年的生活。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为广大读者对了解蒋经国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晚年蒋经国 目...
尼采自传:瞧,这个人 本书特色 尼采既是哲学家,又是诗人。他的诗歌语言优美,诗意浓郁。他的论战文章,思想深邃,文笔犀利。 尼采自传:瞧!这个人是尼采因病神志不清...
斯大林的女儿 目录 父亲之死斯维特兰娜的母亲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母亲之死权力中心的孩子不幸的初恋阿列克谢·卡普勒斯维特兰娜的俄国丈夫斯维特兰娜与谢兰盖·贝利亚的...
毛泽东自传-中译文插图影印典藏版 本书特色 献礼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珍藏版。当代中国*伟大的励志书!“毛泽东生平的历史,是整整一代人的一个丰富的横断面,是要了解...
《小学生必背古诗文129篇》内容简介:收录了小学所有古诗文篇目,共129篇。古诗文原文大字注音。注释简明,译文通达,讲解精炼,帮
《马克·吐温自传》是马克·吐温晚年最重要的著作,美国文学中的经典,它给我们带来了当时美国的风情和气息,马克·吐温式幽默的
《师友自相依》内容简介:本书为“问学”丛书之一种,是故宫博物院王素先生的学术散文集。书稿由十四篇文章组成,其中正文十三篇,
费孝通在2003(世纪学人遗稿) 内容简介 费孝通先生是成就卓异的学术大师,在国际社会学界享有广泛的声誉和重要的地位,对中国本土社会学的创建和新时期的重建具有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