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地质之光》相比,报道陈景润的那篇遐迩闻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却更富于浪漫主义的诗情和神采。当然,这种报告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仍然是严格地受制约于事实的。它不表现于虚构出浪漫主义的情节和细节,而主要表现于把难以具象化的抽象思维领域里的事实的精魂,用美丽的借喻和象征等高超的修辞技巧具象化地描绘出来。这种充满浪漫主义神采的描绘丝毫没有增添或减少有关陈景润的事实,它不过是把陈景润给予作家的主观印象强化并诗化了。例如,在引出陈景润的几段难懂的数学论文之后,作家写道:“何等动人的一页又一页篇页!这些是人类思维的花朵。这些是空谷幽兰、高寒杜鹃、老林中的人参、冰山上的雪莲、绝顶上的灵芝,抽象思维的牡丹。……且让我们这样稍稍窥视一下彼岸彼土。那里似有美丽多姿的白鹤在飞翔舞蹈。你看那玉羽雪白,雪白得不沾一点尘土;而鹤顶鲜红,而且鹤眼也是鲜红的。它踯躅徘徊,一飞千里。还有乐园鸟飞翔,有鸾凤和鸣,姣妙、娟丽,变态无穷。在深邃的数学领域里,既散魂而荡目,迷不知其所之” 。这是多么奇妙的文学语言,*抽象的事物获得了*形象的表现,一般读者视为畏途的枯燥的数学王国被幻化为具有感性的诗意光辉的美的文学的花园。这当然是美丽的浪漫主义。但这种浪漫主义并没有在事实的细节上对被描绘对象有任何增益或减损,并不与报告文学的不可动摇的生活真实相抵牾,而是吸摄了被描绘对象的灵魂,抓住这一灵魂在一刹那给予人的强烈感觉和印象予以表现。 《哥德巴赫猜想》的浪漫主义神采,还表现在作品中那种激动和愤怒的强烈感情的宣泄。作家说,他在写这篇文章时,“似乎已从长久以来的冬蛰中苏醒过来。”陈景润这样一个杰出的数学家的经历和遭遇,深深地激动了作家。他要仗义执言,廓清一切笼罩在陈景润头上的雾障烟屏,让这个所谓 “白专典型”恢复他清洁的面貌。一生以人为研究对象的文学家徐迟,当然深知陈景润和一切人间凡人一样,自有他自己的弱点,但是,和向他泼来的污水相较,陈景润确实可以说是“雪白得不沾一点尘土”的。浪漫主义的强烈感情宣泄,大大强化这一篇为陈景润辩诬的文字的力量。论战的火焰在篇中灼灼燃烧,火光把陈景润全身照亮了。这一切,使《哥德巴赫猜想》成了在纪实的基础上升华起来的华美浪漫的散文体长诗。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哥德巴赫猜想》都是徐迟的代表作。它出现得“ 不早也不迟,正是时候”,因而一时洛阳纸贵,不胫而走。现在重读,当然可以发现它在对“文化大革命”的某些看法上受了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有一些欠妥之处。但它的基本的东西,是站得住脚的,并没有失却它的现实意义。至于艺术感染力,那更是历久常鲜的。 P017-P018
美学书简
——试论徐迟报告文学作品中的美学理想与美学观点/杨江柱
翱翔在文学与科学群山之间
——论徐迟的报告文学/曾镇南
戴着脚镣跳舞
——论报告文学的想象/李明泉
陈祖芬的报告文学的抒情性和哲理性/雷达
报告文学十年初探/林为进
客观真实与主观真实的统一
——当代报告文学新“质”初探/叶素青
从热情的赞颂到冷静的叙写
——新时期报告文学第三次浪潮的轮廓描述/温子建 徐学清
在思维空间的拓展中构筑智的世界
——论祖慰的报告文学世界/张小东
从“全景”式到“卡片”式
——李延国报告文学泛论/谭健
谁把报告文学推上了前台?/雷达
论小说与报告文学现状中的效果反差/李师东 王浩
试论报告文学的意境创造/王作昌
台湾报告文学的人道精神/沙似鹏
并未失落的文学品格
——兼谈报告文学的短写艺术/赵佩铮
一九八九报告文学一瞥/张立国
报告文学的美学品格与价值判断
——兼论近年来报告文学创作的曲折进向与新的转机/艾斐
作为审美现象的非虚构文学/吴炫
报告文学典型论/丁晓原
论中国报告文学的悲剧情结/魏天真
新颖别致的题记与小标题
——谈新时期报告文学新的表现形式/粱多亮
由“聚焦”走向“广角”的报告文学/李阳春
突出写人和人的精神
——评焦祖尧报告文学《黄河落天走山西》/何西来
世纪之交国际报告文学的回视、定位与展望/尹均生 龚举善
报告文学文体美学辨析/尹均生
报告文学创作的若干理论问题/周政保
英雄主题的转换与升华
——建国以来军事题材报告文学回顾/马永强
与文化共舞的报告文学
——对中国当代报告文学的文化思考/李运持
论九十年代报告文学的坚守与退化/丁晓原
报告文学与报刊关系溯源/刘雪梅
论九十年代报告文学的批判退位/范培松
贾宏图报告文学风格论/黄光伟
百年中国报告文学语言体式的趋态、特征与基调/王晖
二十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叙述模式/王晖
中国报告文学主体思想情结探源/宋恩泉
鲁迅精神与新时期报告文学/章罗生
第三转型期报告文学格局中的女性话语地位/龚举善
当代报告文学思考/李炳银
附录:新时期报告文学研究资料索引/郑国友
刘心武-红楼望月(30.00) 本书特色 欲懂《红楼梦》,需细品月在《红楼望月》中,刘心武为你揭秘——秦可卿身世之谜!秦可卿、贾元春、妙玉三钗之死!书中的皇帝身...
文艺杂谈 内容简介 作为杰出的诗人,瓦莱里在文艺批评和诗歌理论领域同样卓有建树,《文艺杂谈》即是他重要的论文集。这部论文集根据1957年“七星文库”的两卷本译出...
2010-2017-海豚人文书目 本书特色 海豚出版社将2010—2017年出版的代表性图书记录下来,编成《海豚人文书目》,借以向这段有价值的历史致敬。这也是海...
璺文启字(人类文字的起源及发展模式探索) 本书特色 《璺文启字:人类文字的起源及发展模式探索》:当代学者人文论丛·第21辑璺文启字(人类文字的起源及发展模式探索...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品选-下册 本书特色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品选(下)》编著者严家炎。本书是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教材配套的文学作品选集,也分上、中、下三册,...
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研究 本书特色 陈达云编著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研究》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特定研究对象,通过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现...
上古时期,海神重晶和火神墨羽争相统御人间,天火降世、生灵涂炭。千年之后,人类统治了辽阔山海,八荒神州进入群雄争霸的战国时
中国现代三大文学思潮新论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近几年来研究现代文学思潮成果的整体结集。全书本着“重写文学史,必须重写文学思潮史”这一认识,打破传统的理论预设,对...
中国新文学史初稿 本书特色 《中国新文学史初稿(精)》由刘绶松著,全书叙述的,是自五四运动时期起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三十年的文学历史。在我们共和国成立以后,...
十一个故事,写在一幅地图上,但地图破碎了。一起破碎的还有跌落在书页上的眼泪,以及刺痛的心。《圣经》说:人活多年,就当快乐
昭通文学三十年 本书特色 昭通作家贴着昭通这块大地行走,对磅礴乌蒙、神奇昭通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五百几十多万昭通人民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有着切肤之爱和切肤之痛。昭...
れて、守られて育った記憶は消えない。『CuiCui』は川内倫子が13年前から撮り続けている、家族の記憶である。お正月の団らん、兄
建筑艺术不应该是建筑学者、建筑历史家、甚至建筑专业者的专利品。所谓建筑设计(architecture)亦不应该像以往的观念,即只有“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宝钗湘云之谜暨红楼心语》:第四部 本书特色 刘心武揭秘》冲击波高潮迭起,妙语不断;红学泰斗周汝昌倾情作序;振聋发聩听心语 全方透视识钗湘 ;揭...
唐人的神仙世界《太平广记》唐五代神仙小说的文化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以《太平广记》中收录的大量唐代神仙小说为切入点,将这些小说作为文献学意义上的“材料”,文化史意...
中国题画诗发展史 本书特色 题画诗,顾名恩义,是一种以画为题而作的诗,其中有的题于画上,有的写于另卷。而题于画上的诗,融诗、书、画于一体,既有诗情两意,又有笔静...
百草堂里话进补 本书特色 “冬令进补,开春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这是我国民间流传甚广的养生谚语,说明冬令乃是进补强身、祛病延年的大好季节。那么,冬...
陈忠实小说自选集-长篇小说集 本书特色 这套小说选集包括了1992年以前的主要作品,小说领域里的长、中、短的形式都算实践过了。明天,我肯定还要展示我的新的体验,...
下吧,北极的雪 海豹菲加的故事 本书特色 只有雪白的冰源,才能掩护长着白茸茸皮毛的小海豹。只有厚厚的冰层,才能支撑小家伙长到褪去胎毛,学会游泳。成长的艰辛,命运...
阿Q正传 本书特色 《阿Q正传六十图》是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以“精神胜利法”为主要特征的流浪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