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画中,疏淡自是一种美感的形式与内容,它伴随着中国艺术精神和审美情趣,让人领略到一种单纯,本质的精神状态和人文境界。在传统艺术中,“疏淡”作为重要的美感品质,而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疏淡”曾作为一种重要的审美情态,留下了遥远年代的精神印迹。当历史跨过新世纪的门槛时,我们看到一个思考的时代正在迎面走来,在此情势下,许多传统理念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出现了强烈反差、错位,如何应对这一两难境地,如何在结构中重构,已必然地成为当代画家必需面对的艺术命题。青年画家谭崇正的作品,正是在这一点上体现出自己的意义的。从作品来看,谭崇正以疏淡的笔墨为特点,去作人物及其意象表现的,去体现一种美感与境界的,它所表现出的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和审美的理想。当然,把“疏淡”的感觉从古典带入到现代之中,颇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转换意义,而这正是谭崇正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艺术命题,他的全部探索与实践,都可以统归于这一命题之下,并取得了可喜的收获。正是这样,在谭崇正的作品中,水墨的美感特征是疏淡的,获得了崭新的表现性和丰富性,显然,它体现出的是画家的一种艺术把握能力,以及一种艺术的敏锐感受力,事实上,我们还可以认为,画家的作品的疏淡美感去进入到对作品本体的叩向,同时,也是以疏淡的感觉去把握现象深层的本质;所以,在谭崇正的水墨中,疏淡乃是他作品的必要品质。在艺术创作中,谭崇正是竭诚努力的,在数年的艺术实践中,他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他善于以疏淡、简约笔墨表情达意,使之成为一种审美取向的依托。现代审美中的“疏淡”,是“豪华落尽见真淳”的本质表现,它洗去“铅华”剥去矫情,关照“自身”;谭崇正的作品从内在结构到外在形态,都体现为“疏淡”感,并以此为契机,去调动、整合自己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显然,“疏淡”在画家是创作中,得益他自身敏锐的艺术感觉和对现象世界的归纳,概括与简约,看似简单,其实在实践中,相当复杂,也相当丰富。不同于传统审美范畴的是,谭崇正作品中的疏淡,与现代写意表现性紧密联系,而且疏淡的笔墨本身便具有美感的独立性,甚至自成表意体系。谭崇正作品中的疏淡,在于水法、墨法与笔法,基本上是以湿墨、淡墨,在淋漓之中传就;点、线、墨似在有意无意之间或若即若离之中,使虚中有实,实中朦胧,含蓄,如同幻影一样;加上平面化的空间处理,人物的符号化,作品便如同虚而不实的有形世界图景。在看似“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的无心、随意的笔墨之中,有形的空间与物质的世界被成功的转换为飘渺恍惚,难以确定的玄达与迷离,这一切如气、如云、如风,似空无一物,又似处处皆是,使之空灵之至,飘渺之至,似有若无,似淡若浓,现象世界被虚化了,持实成虚,*终成为心灵的折射的解化。有形的世界在画炎笔下被幻化成“心象”,在似画非画,以笔非笔与以墨非墨中,一痕、一渍、一点、一线,都无言地诉说着一种心声,象《新时代的脚步》、《赏花图》、《觅句图》、《花样年华》、《高原晨风》、《江南丝竹图》、《高原风》等,其笔墨运用,几乎都在不经意中,淡墨轻施、疏笔流痕,中锋敷过,飘忽而潇洒,既不凝滞,又不乱舞,笔势疏松而灵秀;我们看到,每件作品在率意之中有控制,笔迹似落非落,与此同时,心灵也似往非往,营造的笔墨图景似乎离我们很近,又离我们很远。如此空灵的笔墨方式,使笔也轻轻,墨也淡淡,一切都在流动之中,大千世界的人与物如同过眼烟云一样,在虚无空灵之中蕴含着情感的波澜;但是,谭崇正作为当代画家,是以当代人的精神去面对这一切,以当代人的精神操接这一切的,所以,尽管作品笔墨是虚无的,但作品整体的审美情趣并不寂寥与冷寞。应该肯定的是,当代画家谭崇正对传统美感的“疏淡”,给以崭新的诠释,使这一经典典理念翻出新意;在谭崇正的作品中,“疏淡”是水墨艺术的精华,中国画的气韵与灵动,没有疏淡,必然失去灵魂,因为,在疏淡之中孕育着造化之真气,“疏淡”的迷离形态又是造化之气的存在形式之一。谭崇正以其疏淡的笔墨,疏淡的风格,表现的都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笔墨的疏淡,是一种特殊的气势美感,在氤氲之中,其内部产生的激荡,其节奏、韵律都呈现为一种现代感,譬如《新时代的脚步》、《激情燃烧的岁月》、《得鱼图》、《黑花瓶》、《中华太极图》、《花样年华》、《高原晨风》、《山丫》等作品,都因此洋溢着一股“浮空流动”使一切都因而具有生命的活力。在谭崇正笔下,人与物、物质与精神都是在疏淡之中获得浑然整体感的,并进而结构成气化流荡的生命世界,含蓄的笔墨,在“飘”、“湿”、“浑”之中,产生流动、淋漓的浑成气象;看的出,画家正在强化从内心到艺术实践之间的动作,使他笔下的疏淡,以一种自然从容的方式“款款而动”,以容纳更多关于造化、生命、想象的内容。因此,我们对谭崇正充满愿望。
1968年生。1994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师范系中国画专业,2000—2002年在湖北美院研修中国画。现为湖北中国画研究院现代水墨创作室主任,兴国画院院长,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画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十五次新人新作展”、“2002年全国中国画展”、“西部大地情全国中国画展”、“中国当代花鸟画艺术大展”、“海潮杯全国中国画大展”、“中国风情——当代中国画展”、“第二届全国青年国画展”、“第六届全国体育美展”、“第十六届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代表大会'美术特展”、“2005年中国中青年艺术家精品展”、“新经典.重提学院派——中国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名师作品展”、“2005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第三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作品曾获“2004年全国中国画展”铜奖、“第二届全国人物画展”铜奖、“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纪念奖、“全国美术院校青年教师国画作品展”提名奖、“湖北省小幅中国画展”学术奖等多种奖项。多幅作品被海内外艺术机构和收藏家收藏。出版有《谭崇正水墨画集》、《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集——谭崇正》、《谭崇正水墨人物作品选辑》等个人画集。
晚明美术史十论 内容简介 晚明的画风包括艺术家的人品,在很长时期内直到今天的负面影响,对于个人中心的人品和个性画品的盲目推崇,与西方现代思潮相为推动,作为“精神...
《上海滩的春天》内容简介:本书是熊佛西的话剧代表作选集,收录了《上海滩的春天》《过渡》《青春的悲哀》等剧本。《上海滩的春天
江湖百业图 内容简介 査加伍的《江湖百业图》可以称得上是江湖诸多行业的真实写照, 它再现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民族文化的风貌, 抒写了不同类型劳作人民的甘苦和意趣。...
《摄影大师庄学本20世纪30年代的西部人文探访:羌戎考察记》主要内容涉及民族、历史、地理、宗教、风俗、考古等。全书正文242页,
全书包含:150位全球顶尖摄影师多年拍摄经验224幅精美作品及创作说明40个资深摄影教育者设计的拍摄练习构思、拍摄、制作、保存、
鹤庐画赘:鹤庐题画录 内容简介 《鹤庐画赘鹤庐题画录/艺文丛刊》收录近代书画鉴藏家、学者顾麟士《鹤庐画赘》《鹤庐题画录》两种著述。《鹤庐画赘鹤庐题画录/艺文丛刊...
丹青奇葩(晚明清初的女性绘画) 节选 br /> 在我国的当代话语中,女性被称为“半边天”。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五四新文化运动而来...
作者罗莎琳•克劳斯,美国著名艺术理论家、批评家,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著有《前卫原创与其他现代主义神话》、《视觉无意识》等作品。
西洋美术家画廊80勃鲁盖尔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艺术家生涯;短暂而辉煌的一生;风格与技巧;农民的谚语;名作特写;雪中猎者;作品选解;伊卡卢斯坠海;圣母之死;农民...
万青力美术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有儒骨佛心(元明美术研究)、震汉蜕变(晚清美术研究)、南风北渐(民国美术史研究)等。万青力美术文集 目录 **辑:儒骨佛心(元...
InAugustof2007,DenmarksrenownedLouisianaMuseumofModernArtpresented"RichardAvedon...
色彩静物教学-写生 画照片 默写 详讲精炼 本书特色 王婷编著的这本《色彩静物教学》根据现代美术高中专业报考艺术院校考试标准,绘制了大量色彩静物,并制作了多幅标...
《杜甫传(初中部分)》内容简介:杜甫是众人皆知的大诗人,他的一生可谓历尽坎坷。尽管生活困苦,但无论走到哪里,身处何种境地,
1、2、3照着画,清新森系水彩画入门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适合初学者入门的水彩教程。包含丰富主题素材,全书共有15种水果、15种蔬菜、17种植物花卉、18种小动...
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 本书特色 这个民族,历经数千年不曾停止的对美的信仰,下一代还有福分继承吗?我只是觉得在不断把年轻人带领到“美”的...
禅画研究 本书特色绘画是时代审美心理与文化理想的反映,水墨画即这种文化整体性的个性体现。唐宋兴起的水墨画也是当时禅宗思想盛行下的一种审美体现,两者关联甚深以致当...
唐五代山水画家--李思训 赵翰 内容简介 绘画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人类认识自然与社会,表达观念与情感的一种特殊方式。世界各民族的绘画,由于其历史背景各异...
《空院残月》内容简介:本书精选了韩少功的《岁末恒河》、《草原长调》、《笛鸣香港》、《仍有人仰望星空》、《能不忆边关》、《漫
Tracesthehistoryofthisuniquegroupfromtheoriginal60sSkinheadstoitsmid-70srevival....
ART2006 BEIJING 目录 AMLgalleryANNA NONG FINE ART阿拉里奥北京ARARIO BEIJING精艺轩Art Be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