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批评》是对各类大众媒介进行研究和批评的学术性出版物,提供了针对当代媒介的评价性言论和交流*新学术资讯的平台。本期的主题文章是博客。博客太火,发100篇批评文章也难以解渴,这里发表的4篇文章只是毛毛雨。本期的其他文章涉及的面比上一辑来得宽,既讨论当代电影中神经质女性形象问题,也阐述《大话西游》等“经典变奏”现象;既解读中国妇女杂志,也分析网络情感主义;既关注《非常6 l》,也批评当代文化中的“去经典化”思潮。
我们的确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媒介时代”,《媒介批评》(2005年7月创办),是对各类大众媒介进行研究和批评的学术性出版物,拟定每年两辑,为高等学校师生、科研单位研究人员、大众媒体(报刊、电视、网络等)从业者提供针对当代媒介的评价性言论和交流*新学术资讯的平台。
本出版物内容栏目有:核心话题、偶像评论、新媒介、物体系、当代空间、西洋经。即便如此,与传统媒体相比,博客在如何确保新闻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方
面,也同样存在着某些不足。因为博客毕竟是一种平民文化,其草根性不言
自明,任何人都不可能要求博客者具有一定的新闻专业素质与职业化的伦理
操守。而作为一般的平民,他只能告诉人们他的所见所闻所感,而不一定有
义务有能力对整个事件进行全方位地调查,而且任何人也没有理由要求他们
在传播某些突发性新闻事件时,必须做到客观、全面甚至公正。唯因如此,
其新闻价值是要大打折扣的,充其量,它只能及时地提供一些有限的个人化
的信息源。
这些信息源的发布,对于庶民的生存来说,当然也是重要的。理由之一
,便是任何传统媒介都必须受到各种规则和潜规则的制约,必须受到特定的
制度和价值观的制约,甚至必须受到社会影响力的制约。也就是说,它是一
种非常典型的制度化的文化产物,任何记者和编辑都无法自由地发表自己的
见解,也没有权力选择全部信息的公布方式。博客恰恰对这种不足起到了一
种补充作用。它依助于个人作为社会存在的共识性伦理,可以自由及时地选
择博客者所知道的信息,而不必顾及各种社会权力意志。同时,它还可以通
过在线交流的方式,对各种新闻及其价值意义进行多方位的补充。
作为一种社会知情权普及化的象征,我觉得博客在新闻传播上并没有什
么光辉灿烂的优势前景。这种人人可以自由参与的“报道新闻”,充其量只
是博客者在守株待兔中的一种兼差而已,而博客在本质上还是以个人心绪和
思想表达为宗旨。当然,倘若全体的博客主人都以守株待兔的方式及时捕捉
新闻,这对于相对有限的传统媒体来说,其力量显然也是不能小觑的——即
使如此,博客也还远远没有具备充当传统媒体掘墓人的能力。
如果从另一个方面说,自从互联网出现之后,传统的纸质媒体其实就一
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因为互联网中的每一种新功能的开发,都以其人性化
的宗旨而受到全体网民的追捧,尤其是它在时间上的全球一体化姿态,更是
令传统的纸质媒体毫无优势可言。因此,倘若要从传统媒介的核心危机来考
量,互联网才是真正的传统媒体的掘墓人。至于它何时能将对手亲自葬掉,
则要看它在掘墓上的速度。而博客的兴起,只是给互联网增加了一把掘墓的
锄头而已。
P9
清末民国社会调查与现代社会科学兴起 内容简介 2007年7月7日至8日,为了深化上述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们曾专门邀请学界同道三十余人,与福建教育出版社联合组织召开...
高德步,先后毕业于兰州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中外经济史和政治经济学。先...
叶•季•盖达尔(1956—2009),经济学博士、教授。1992年任俄联邦政府代总理;1993—1994年任俄联邦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1994—2001年任“俄...
本书的口述资料几乎涉及所有中央层面重大改革措施,诸如包产到户、价格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股份制、经济特区、证券市场、分税制等以及《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等重要文...
王桐龄中国民族史 本书特色 《王桐龄中国民族史(上下)》由王桐龄著,本书以汉族为主体,凡满族中之肃慎,扶馀,高丽,百济,靺鞨,渤海,女真,满洲;蒙族中之獯鬻,狄...
趣味奇书大观 本书特色 书是人类奋斗史上一颗*为不朽的硕果,是一个奇迹。正因为如此,不难设想,如果有一天世界上一切财产都毁灭了,只要书还在人类的精神、思想和灵智...
传播的偏向(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本书特色 伊尼斯的著作本身是不是容易读懂的。但是,只要尝试读那么一次,显然就可以知道,他是值得一读的。这样去读它,虽然要花掉一些...
公共广播收入模式研究 本书特色 《公共广播收入模式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目标与实施研究”公共广播收入模式研究 目录...
《淡定的女人,离幸福越来越近》内容简介:淡定的女人是睿智而雅致的,生活或许平凡,但绝不是平庸,这是一种人生态度。淡定的女人
金宜久,1933年10月生,安徽寿县人。196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4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研究所工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阿拉伯哲学、伊...
反思与重塑:网络时代的中国传媒品牌建设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分析了网络发展背景下中国的传媒品牌建设,书中采用逻辑与实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将中国的传媒品牌建...
现代社会个体生活主体性批判 内容简介 本书以哲学的视角,从个体生活的实践本质出发,考察了以个人为主体的生命活动和存在方式的主体性特征、个体生活主体性的矛盾内涵以...
中国古代社会-文字与人类学的透视 内容简介 中国与其他较古老文明的文字都起源于图绘。象形的文字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活环境、使用的工具、生活的方式,甚至是处理事务的...
房龙地理:下 本书特色 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文主义大师一部*富有人文情怀的世界地理通俗读物演绎世界各国的来龙去脉 展现人文地理的千姿百态房龙地理:下 内容简介 《...
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室主办的论文集,收入论文共14篇。内容主要包括:以探讨中国近代思想家为主。如孙...
斯瓦特巴坦人的政治过程:一个社会人类学研究的范例 本书特色 《斯瓦特巴坦人的政治过程》是对20世纪中期我所观察到的斯瓦特人的政治组织构成的分析。它既是一份有关一...
文化与符号经济 本书特色 《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丛书:文化与符号经济》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内容全面,注意实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文化与符号经济 内容简介 ...
乡土中国 本书特色 《乡土中国》一书为费老的社会学经典著作。这本书解读了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基层社会的体系特点,其中一些比较重要且为人熟知的概念包括熟人社会、关系...
《知识社会》内容简介:在本书中,有很多非常睿智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难以忘怀。比如,彼得·德鲁克先生指出:光有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组织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探讨分析我国图书出版市场,厘清了教材图书市场和非教材图书市场两条研究主线。针对目前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中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