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金岳霖相交,殷海光得到了年轻人渴望的随和与宽容;而在熊十力那
里,却感受到独断与偏激。他曾把这种不同归结于受英国经验论与中国思想
习染的区别,实际也为自己选择了问学之道。不过,在殷晚年,对熊十力也
多了一分敬佩。这无关于熊的学问,而是其“脱俗的人格”和“推倒万世的
精神”。
就在1937年夏天殷海光准备报考清华哲学系的时候,中日战争爆发了。
自“九一八”事变后,华北就笼罩在战争阴影下。只是在1937年以前,平津
之地的学校,还能弦歌不辍。时执掌北大的蒋梦麟,就曾表示:“从民国十
九年到二十六年的七年内,我一直把握着北大之舵,竭智尽能,希望把这学
问之舟平稳渡过中日冲突的惊涛骇浪。”在胡适、丁文江、傅斯年等朋友的
协助下,“北大幸能平稳前进,仅仅偶尔调整帆篷而已”。一度曾是革命活
动和学生运动漩涡的北大,又逐渐转变为学术中心。或许是因为珍惜这些年
取得的成绩,尽管头上的乌云越来越密,学界人士还是在浅水里小心翼翼地
缓缓前进,不敢闯进急流,以免正面撞上日本侵华的浪潮。这个时期由北方
学人办起来的《独立评论》杂志,就传达了学人们对危机的种种识见。
身处北方危城,殷海光的感受想必是很多的。到北平没多久,就发生了
“西安事变”,他本人叙述的一则经历,就透露出影响其未来政治投向的气
息:
那年十二月的某一天,学生公寓里,有一个高高瘦瘦的人说:“今天是
我*痛快的一天。”殷问:“为什么?”他说:“在西安的张学良把蒋委员
长抓了起来,他不抗日,所以抓起来*痛快了。”殷海光听到这话,十分气
愤,他告诉那人说:“我今天*难过……蒋委员长是抗日的,只因为我们准
备不够,时间还没到来,所以没有发动,蒋被抓起来,谁领导抗日?眼见国
家要四分五裂了。”两人各执一词,激烈争辩起来,竟因此感情完全破裂,
以后见面不理。
七七事变之夜,清华因地处北平西,毗连宛平,日军进攻卢沟桥的枪炮
之声,校园内即清晰可闻。殷海光也许没有经历清华师生那一段心恸神伤的
日子,但也目睹了日本侵入北平后,到处人心惶惶的凄凉景象。此时殷知道
,在这座被征服的故都,他希望开始的大学生活,已随局势的日益恶化成为
泡影。他和一些来自南方的同学,决定回到南方去。他没有旅费,在北平只
有金岳霖能帮助他,于是找到金说明来意。金先生给了他50元钱,作为北平
到汉口的旅资。金先生还对他说:“你回南方去!这里局势动荡不定,我恐
怕你流落在这个地方。时局可能不是一时能安定下来的,一切需要从长计议
。盼望你平安回到家乡。”这样,在北平住了差不多一年后,殷从北平辗转
回到故乡,静待时局的改善。到次年春天,获悉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
大学南迁昆明,合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殷才决定前往昆明
求学,继续追随金先生。
P43-P44
殷海光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有影响的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上有重要地位。他继承五四的精神和传统,一生为追求真理而奋斗;他称自己为“五四之子”,是“五四后期人物”。殷海光也是一位赤诚的爱国者,在抗战时期,曾毅然投笔从戎,是当时**个从军抗日的研究生。 殷海光一生撰写了大量的文章、著作,批判专制极权,传播民主理念,这些著述以其深刻的思想、缜密的逻辑、饱蘸激情的文字影响了海外知识界和民众,在民主思想的启蒙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直到今天,包括大陆知识界在内,仍有不少爱读殷海光著作的“殷迷”。本书结合“五四”以来中国思想的发展,探讨殷海光的思想,对其一生的主要工作进行评析,有助于我们把殷海光先生精神人格、学术思想的光亮从时代光色的喧嚣中,凸显为我们思考、理解时代变迁、民族命运、自我蜕变的参考坐标,和使我们精神人格既内在时代困境又超脱时代俗谛的心力来源。
章清,1964年10月生于四川。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获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专业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8年于复旦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研究员。著有《“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胡适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等书,涉及中国思想史、学术史的论文有30余篇,主要有《近代中国留学生发言位置转换的学术意义兼论近代中国学术样式的转型》(《历史研究》1996年第4期)、《传统:由“知识资源”到“学术资源”——简析20世纪中国文化传统的失落及其成因》(《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识分子的“权势网络”——<独立评论>群体及其角色与身份》(《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集团力量的兴起及其难局》(《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等。
红色领袖的最后岁月 内容简介 “斯大林默默听着,在办公室内踱着方步,突然,他停下脚步,脸上肌肉紧张,举起一只手臂,向空中猛地一劈,用激怒的声音叫喊:‘一定要粉碎...
赵佗 本书特色 《赵佗》是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岭南文库编辑委员会合编。赵佗 内容简介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
基辛格传 本书特色 ★基辛格权威传记★历经5代中国领导人 10位美国总统 纵横国际外交60年 开启中美关系*人★全球国际政要中,没有人比基辛格更了解中国★“美国...
上海图书馆是收藏民国期刊报刊杂志的重镇,其中,尤以民国时期电影杂志收藏的系统、丰富而享誉海内外。为纪念上海图书馆建馆60周
《改革没有回头箭》内容简介:本书为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演讲稿汇集,对当前中国经济改革面对的问题和改
CIA特工之王 本书特色 《CIA特工之王》是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成立近70年来,唯一授权出版的真实特工传记,是《逃离德黑兰》的主人公回顾完整的间谍生涯,公...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黄丕烈评传 内容简介 生活于清代乾嘉时期的苏州大藏书家黄丕烈他一生致力于古籍的收藏和整理研究,在藏书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本评传...
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 本书特色 王汎森编著的《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正文共有六部分:**章,《傅斯年的早年生活》,介绍傅斯...
汪曾祺自述-(修订本) 本书特色 《汪曾祺自述》犹如一幅汪老亲自为我们磨墨作画的水墨画。徐徐展开,慢慢品读,随便从哪一页哪一句,不知不觉便读进去了,不知不觉竟已...
鲁迅经典(超值全彩白金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鲁迅的经典作品全集,收录了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中*具代表性的...
毛泽东阅读史 本书特色 领略一代伟人的阅读史、尽享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书山风景与人生智慧。毛泽东阅读史 内容简介 该书从毛泽东所阅读的书籍入手,通过分...
陈诚回忆录-建设台湾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东方出版社出版★ 陈诚的女婿余传韬特邀史学家章开沅作序★ 《陈诚回忆录:建设台湾》是《陈诚回忆录》系列丛书之一,...
[古代卷]-中华女杰 本书特色 《中华女杰》一书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卷。杨建、张侃侃编著的《中华女杰(古代卷)》从远古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入选人物从...
民国外交官传记丛书:伍廷芳传 目录 **章风雨沧桑路 生在南洋 智脱匪巢 远遁科举 第二章小荷才露尖尖角 踏上西学路 中国办报**人 基督徒家中的乘龙快婿 第三...
画说马克思 本书特色 《画说马克思》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画说马克思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了马克思传奇而伟大的一生。《画说马克思》中,编者希...
人类群星闪耀时 本书特色 全新增订版,教育部推荐读物 高晓松《晓松奇谈》中推荐读本! “历史上好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世之作! 拿破仑、歌德、托尔...
别怂 本书特色怂,还是不怂,这是一个问题。 他是郭德纲的朋友、师胜杰的干儿子、冯巩的属下、姜昆的忘年交。他来自相声圈,却与学术圈的贺卫方、文学圈的刘震云、艺术圈...
杨东莼大传 本书特色 那些渐已远逝的传奇故事,那段无法平静的人生履痕,或是明日黄花,或被尘埃湮没,或在风中消散。岁月其徂,古人乃喟叹:“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
韩愈传 目录 用浪漫的笔触写韩愈的传记——说长之先生的《韩愈》于天池李书自序一导言二籍贯和先世三嫂嫂.侄儿·乳母四游学京师五考场失败六挣扎七东行八初入仕途九徐州...
苏东坡传-最新修订-精装典藏版 本书特色 ★中国历代文人从政的标志性人生★二十世纪中国传记文学之经典,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一部用诗词书画讲述坎坷仕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