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金岳霖相交,殷海光得到了年轻人渴望的随和与宽容;而在熊十力那
里,却感受到独断与偏激。他曾把这种不同归结于受英国经验论与中国思想
习染的区别,实际也为自己选择了问学之道。不过,在殷晚年,对熊十力也
多了一分敬佩。这无关于熊的学问,而是其“脱俗的人格”和“推倒万世的
精神”。
就在1937年夏天殷海光准备报考清华哲学系的时候,中日战争爆发了。
自“九一八”事变后,华北就笼罩在战争阴影下。只是在1937年以前,平津
之地的学校,还能弦歌不辍。时执掌北大的蒋梦麟,就曾表示:“从民国十
九年到二十六年的七年内,我一直把握着北大之舵,竭智尽能,希望把这学
问之舟平稳渡过中日冲突的惊涛骇浪。”在胡适、丁文江、傅斯年等朋友的
协助下,“北大幸能平稳前进,仅仅偶尔调整帆篷而已”。一度曾是革命活
动和学生运动漩涡的北大,又逐渐转变为学术中心。或许是因为珍惜这些年
取得的成绩,尽管头上的乌云越来越密,学界人士还是在浅水里小心翼翼地
缓缓前进,不敢闯进急流,以免正面撞上日本侵华的浪潮。这个时期由北方
学人办起来的《独立评论》杂志,就传达了学人们对危机的种种识见。
身处北方危城,殷海光的感受想必是很多的。到北平没多久,就发生了
“西安事变”,他本人叙述的一则经历,就透露出影响其未来政治投向的气
息:
那年十二月的某一天,学生公寓里,有一个高高瘦瘦的人说:“今天是
我*痛快的一天。”殷问:“为什么?”他说:“在西安的张学良把蒋委员
长抓了起来,他不抗日,所以抓起来*痛快了。”殷海光听到这话,十分气
愤,他告诉那人说:“我今天*难过……蒋委员长是抗日的,只因为我们准
备不够,时间还没到来,所以没有发动,蒋被抓起来,谁领导抗日?眼见国
家要四分五裂了。”两人各执一词,激烈争辩起来,竟因此感情完全破裂,
以后见面不理。
七七事变之夜,清华因地处北平西,毗连宛平,日军进攻卢沟桥的枪炮
之声,校园内即清晰可闻。殷海光也许没有经历清华师生那一段心恸神伤的
日子,但也目睹了日本侵入北平后,到处人心惶惶的凄凉景象。此时殷知道
,在这座被征服的故都,他希望开始的大学生活,已随局势的日益恶化成为
泡影。他和一些来自南方的同学,决定回到南方去。他没有旅费,在北平只
有金岳霖能帮助他,于是找到金说明来意。金先生给了他50元钱,作为北平
到汉口的旅资。金先生还对他说:“你回南方去!这里局势动荡不定,我恐
怕你流落在这个地方。时局可能不是一时能安定下来的,一切需要从长计议
。盼望你平安回到家乡。”这样,在北平住了差不多一年后,殷从北平辗转
回到故乡,静待时局的改善。到次年春天,获悉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
大学南迁昆明,合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殷才决定前往昆明
求学,继续追随金先生。
P43-P44
殷海光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有影响的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上有重要地位。他继承五四的精神和传统,一生为追求真理而奋斗;他称自己为“五四之子”,是“五四后期人物”。殷海光也是一位赤诚的爱国者,在抗战时期,曾毅然投笔从戎,是当时**个从军抗日的研究生。 殷海光一生撰写了大量的文章、著作,批判专制极权,传播民主理念,这些著述以其深刻的思想、缜密的逻辑、饱蘸激情的文字影响了海外知识界和民众,在民主思想的启蒙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直到今天,包括大陆知识界在内,仍有不少爱读殷海光著作的“殷迷”。本书结合“五四”以来中国思想的发展,探讨殷海光的思想,对其一生的主要工作进行评析,有助于我们把殷海光先生精神人格、学术思想的光亮从时代光色的喧嚣中,凸显为我们思考、理解时代变迁、民族命运、自我蜕变的参考坐标,和使我们精神人格既内在时代困境又超脱时代俗谛的心力来源。
章清,1964年10月生于四川。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获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专业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8年于复旦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研究员。著有《“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胡适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等书,涉及中国思想史、学术史的论文有30余篇,主要有《近代中国留学生发言位置转换的学术意义兼论近代中国学术样式的转型》(《历史研究》1996年第4期)、《传统:由“知识资源”到“学术资源”——简析20世纪中国文化传统的失落及其成因》(《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识分子的“权势网络”——<独立评论>群体及其角色与身份》(《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集团力量的兴起及其难局》(《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等。
我的父亲茅盾我的父亲茅盾前言 2002年,辽宁人民出版社计划出版一套文化人子女回忆父辈的丛书,定名为“父辈丛书”,当年8月出版社便约我们撰写其中的一册,即《我的...
人类思想的先驱者,为了捍卫人类理性的尊严,高昂其头颅,在血泊中站立,他们的名子可能不闻于世,但他们的思想永存,他们用生命
沈从文晚年口述 本书特色 我没有别的能力,我非要靠着这一只手撑着活下去,愿望尽管好像很伟大,工作能力很低。生命这个东西,那个时候已经宣布药都不敢下了,我也不在乎...
民国人物列传-(上下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东方出版社出版★ 吴相湘,著名历史学家,民国人物研究的奠基者之一,他撰著的许多民国著名人物传记,开民国史研究...
希拉里-为总统而生 本书特色 2001年,在莱温斯基丑闻和弹劾案的余波中,希拉里和克林顿黯然离开白宫,连他们的盟友都认为两人已经出局。但在此后的十几...
《天才与巨匠:漫画大师蔡志忠的传奇人生》(附赠全彩独家蔡志忠创作手稿《我的梦想,我的画》)是著名漫画家蔡志忠首部亲写自传
马云:一路这样走来 本书特色《马云一路这样走来》是一本详细记录马云载跌宕人生年创业精髓的倾情力作。本书结合马云的传奇经历,深刻剖析马云创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讲述...
而已丛书--鲁迅回想录 内容简介 本书以鲁迅的散文回忆文集《朝花夕拾》和一部分同类性质的回忆文为主体。这本回忆录既是作家个人的生平历史资料,同时又是极为纯粹的美...
文化昆仑钱锺书 本书特色 热爱人生而超然物外,洞达世情而不染一尘。《文化昆仑钱锺书》是一部介绍民国才子钱锺书的传记。《文化昆仑钱锺书》从多角度地介绍了钱锺书真实...
这是《吴湖帆文稿》,是我受吴元京先生的委托,根据上海图书馆所收藏的湖帆先生遗稿以及书跋整理而成的。这些手稿,历经岁月沧桑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 本书特色 她是人到中年的父母辛苦求来的独生女儿,却*终忍受父亲出走,母亲威迫……她是十项全能的卫理女中高材生,却*终从大学退学……她是...
世间绝唱-梁思成与林徽因 本书特色 出身名门的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既没有成为人们惯常印象中的纨绔际花,也没有黯然湮灭在祖父辈璀璨辉煌的政治与学术投影下,反而在共...
《成为乔布斯》内容简介:这不是关于成功的故事,而是关于成长的故事。这本书将彻底改变我们看待乔布斯的方式 史蒂夫·乔布斯是史上
与命运抗争的强者贝多芬 内容简介 贝多芬是上帝派往人间的使者,上帝在赋予他超人天赋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他是古典音乐之集大成者,他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之...
蒋介石与冯玉祥 本书特色 《从合作到决裂:蒋介石与冯玉祥》是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的。一个是空有理想,一个是极端务实,一个是光明磊落,一个是诡计多端,冯蒋由合作而决裂...
《破天机:基因编辑的惊人力量》内容简介:生物世界的基本规律是演化,演化的核心机制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是基因。亿万
赵元任的太太杨步伟女士的自传《杂记赵家》,值得今天许多人好好读读。我以为该书的好处至少有两处,第一,提供了丰富的近现代史
世界十大文学家---托尔斯泰传 内容简介 这是一套以作家的人格为中心的传记丛书,作家的人格,既表现在创作中,也表现在他的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作家的理想追求、精...
一本有血有肉、有趣有料的孔子一本亦圣亦凡、可敬可亲的孔子最受大众欢迎的孔子,鲍鹏山的历史著述历来为各阶层的读者所爱,作品
顾维钧从袁世凯时期直至上个世纪50年代,一直在政界外交界任要职,曾代表中国参加巴黎和会,后又长期出使法、英、美等国。他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