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金岳霖相交,殷海光得到了年轻人渴望的随和与宽容;而在熊十力那
里,却感受到独断与偏激。他曾把这种不同归结于受英国经验论与中国思想
习染的区别,实际也为自己选择了问学之道。不过,在殷晚年,对熊十力也
多了一分敬佩。这无关于熊的学问,而是其“脱俗的人格”和“推倒万世的
精神”。
就在1937年夏天殷海光准备报考清华哲学系的时候,中日战争爆发了。
自“九一八”事变后,华北就笼罩在战争阴影下。只是在1937年以前,平津
之地的学校,还能弦歌不辍。时执掌北大的蒋梦麟,就曾表示:“从民国十
九年到二十六年的七年内,我一直把握着北大之舵,竭智尽能,希望把这学
问之舟平稳渡过中日冲突的惊涛骇浪。”在胡适、丁文江、傅斯年等朋友的
协助下,“北大幸能平稳前进,仅仅偶尔调整帆篷而已”。一度曾是革命活
动和学生运动漩涡的北大,又逐渐转变为学术中心。或许是因为珍惜这些年
取得的成绩,尽管头上的乌云越来越密,学界人士还是在浅水里小心翼翼地
缓缓前进,不敢闯进急流,以免正面撞上日本侵华的浪潮。这个时期由北方
学人办起来的《独立评论》杂志,就传达了学人们对危机的种种识见。
身处北方危城,殷海光的感受想必是很多的。到北平没多久,就发生了
“西安事变”,他本人叙述的一则经历,就透露出影响其未来政治投向的气
息:
那年十二月的某一天,学生公寓里,有一个高高瘦瘦的人说:“今天是
我*痛快的一天。”殷问:“为什么?”他说:“在西安的张学良把蒋委员
长抓了起来,他不抗日,所以抓起来*痛快了。”殷海光听到这话,十分气
愤,他告诉那人说:“我今天*难过……蒋委员长是抗日的,只因为我们准
备不够,时间还没到来,所以没有发动,蒋被抓起来,谁领导抗日?眼见国
家要四分五裂了。”两人各执一词,激烈争辩起来,竟因此感情完全破裂,
以后见面不理。
七七事变之夜,清华因地处北平西,毗连宛平,日军进攻卢沟桥的枪炮
之声,校园内即清晰可闻。殷海光也许没有经历清华师生那一段心恸神伤的
日子,但也目睹了日本侵入北平后,到处人心惶惶的凄凉景象。此时殷知道
,在这座被征服的故都,他希望开始的大学生活,已随局势的日益恶化成为
泡影。他和一些来自南方的同学,决定回到南方去。他没有旅费,在北平只
有金岳霖能帮助他,于是找到金说明来意。金先生给了他50元钱,作为北平
到汉口的旅资。金先生还对他说:“你回南方去!这里局势动荡不定,我恐
怕你流落在这个地方。时局可能不是一时能安定下来的,一切需要从长计议
。盼望你平安回到家乡。”这样,在北平住了差不多一年后,殷从北平辗转
回到故乡,静待时局的改善。到次年春天,获悉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
大学南迁昆明,合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殷才决定前往昆明
求学,继续追随金先生。
P43-P44
殷海光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有影响的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上有重要地位。他继承五四的精神和传统,一生为追求真理而奋斗;他称自己为“五四之子”,是“五四后期人物”。殷海光也是一位赤诚的爱国者,在抗战时期,曾毅然投笔从戎,是当时**个从军抗日的研究生。 殷海光一生撰写了大量的文章、著作,批判专制极权,传播民主理念,这些著述以其深刻的思想、缜密的逻辑、饱蘸激情的文字影响了海外知识界和民众,在民主思想的启蒙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直到今天,包括大陆知识界在内,仍有不少爱读殷海光著作的“殷迷”。本书结合“五四”以来中国思想的发展,探讨殷海光的思想,对其一生的主要工作进行评析,有助于我们把殷海光先生精神人格、学术思想的光亮从时代光色的喧嚣中,凸显为我们思考、理解时代变迁、民族命运、自我蜕变的参考坐标,和使我们精神人格既内在时代困境又超脱时代俗谛的心力来源。
章清,1964年10月生于四川。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获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专业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8年于复旦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研究员。著有《“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胡适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等书,涉及中国思想史、学术史的论文有30余篇,主要有《近代中国留学生发言位置转换的学术意义兼论近代中国学术样式的转型》(《历史研究》1996年第4期)、《传统:由“知识资源”到“学术资源”——简析20世纪中国文化传统的失落及其成因》(《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识分子的“权势网络”——<独立评论>群体及其角色与身份》(《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集团力量的兴起及其难局》(《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等。
《陆小曼:绝世风华里的寂寞烟云》内容简介:她出身名门望族,自幼精通琴棋书画,她因美貌、才气、狂放和用情热烈而知名那个时代。
胡适四十自述-图文典藏版 本书特色 1、作品权威:公认的名人自传畅销书在学术界有广泛影响。作者权威:(胡适/著)胡适(1891.12.17—1962.2.24)...
本书面向年轻人,讲述了作者在其自身成长过程中如何认识历史、怎样培养观察历史能力、怎样看待当今世界。作者着重讲述了自己与历
诗心画魂-冯建吴传 本书特色 巴蜀地区,在明清时代几乎没有出现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在20世纪初期,一批巴蜀有志青年为了打破四川书画的沉闷气氛,跋山涉水,远下上海...
中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事的地方。本书里边说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拉伯人配合英国人摆脱土耳其帝国统治的故事。这可以说是中
卧底,在敌人的心脏 本书特色 在国民党的首脑机关或政要身旁,有一批我党的优秀儿女潜伏在那里,为人民的解放事业默默无闻的工作着。他们用智慧、谋略、胆识获取了...
岁月如流-我这八十年-人与岁月 本书特色 十九岁考上北大政治系;二十二岁响应政府号召,到云南嵩明县法院任职,一去三十年;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去吃苦,去接受革命的...
《ServiceMesh实战》内容简介:这是一部面向生产实践环境的ServiceMesh实战指南,它讲解了如何基于Linkerd和Kubernetes开发和部署...
旷世大儒--孔子 内容简介 面对这样的局势,学生们很想知道孔子采取什么样的立场。冉有环顾一下同学说:“老师会介入卫国的君位之争吗?”子贡应声答道:“好罢,我去问...
《随遇而安》内容简介:《随遇而安》这部作品是孟非对过往四十年岁月的动情回顾、从容讲述。童年重庆、少年南京,不同的文化对他影
李开复亲自联系,深度访谈苹果公司最早的风险投资者、苹果公司前董事会成员、前副总裁、高级经理、资深工程师,以及熟悉乔布斯的
我与李宗仁-极不寻常的最后三年 本书特色 在我一生中*有意义的事情是1966年7月26日,我与前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正式结婚。从那一刻起,我的命运便同李宗仁联系...
精装帝王传明太祖朱元璋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主要讲述朱元璋出身穷佃户,作过游方和尚,到处叫化。从军以后和儒生文人接近,沾上书卷气,会谈古证今。又以出身...
苏东坡传-(全两册)-中英双语独家珍藏版 本书特色 苏东坡虽文章闻名天下,在仕途上却历尽艰辛,屡遭迫害,但终不改其乐观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诗、文、...
民国十大奇女子的美丽与哀愁 本书特色 《民国十大奇女子的美丽与哀愁》:十位民国时期绝世奇女子的秘辛往事。一个世纪前那些乱世佳人的喜怒哀乐、人生起伏。民国奇女子,...
美国总统全传 内容简介 美国独立后的200多年的历史中,总统在国家事务是独一无二的地位,一直为世界所瞩目。本书汇集了自**任乔治·华盛顿至目前的第四十三任乔治·...
民国暖色-合肥四姐妹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安静的老故事,带着历史转身的余温,沉淀着岁月的温柔。 故事缘起于民国时代合肥市的九如巷,张家庭院里走出了四位美丽的佳人,...
追求卓越 坚守自由-北京大学校长胡适 本书特色 《追求卓越坚守自由--北京大学校长胡适(精)》由刘筱红、金珂所著,本书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并给以阐析评论,不仅仅...
埃利亚斯·卡内蒂(EliasCanetti,19O5~)的国籍问题,至今众说纷坛,这与他一生游踪不定有关。他生于保加利亚北部鲁斯丘克(今
远去的背影:政协人物记 本书特色 继去年《梁漱溟问答录》 修订版出版之后,汪东林著《远去的背影——政协人物记》*近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该书仍以作者亲身经历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