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对司法理论和司法模式的研究所采取的是实践法学的进路,贯彻了实践法学的基本立场。
其一,实践法学尊重司法行为过程本身的性质,坚持从司法过程本身的规律性出发去理解司法审判,而不是从想当然的教条出发去规制司法运行的过程。
其二,实践法学在司法行为中的贯彻使得司法行为必须体现出实践合理的价值。
其三,实践法学重视实践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而实践是有主体的实践,良好的充满着实践合理性的司法实践要求具有丰富实践智慧的法官。
其四,实践法学是辩证的、中道的,这一实践法学的基本立场对于司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五,实践法学是情境化、语境化的法学,这一思维方式对于我们合理地解读司法过程具有重要的价值。
另外,实践法学作为一种法学的思维方式,它是思想旨趣是生活化的,这在司法运作过程也是很明确的。司法的存在价值是要合理公正地解决各种纠纷和矛盾。在这种法律活动中司法与民众的接触是*直接的,因而民众对法律的信任和期待往往表现为对司法合理化和司法公正的要求,能够满足人们这一要求的就是良好的司法,就是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价值理念的司法。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司法的生活化理念,它的目的也是为了让民众生活得更好,这是现代司法理论不同于古代司法统驭理念的根本所在。这种生活化的理念会体现在法律解释对生活世界的尊重之中,会体现在司法制度的设计所具有的简单方便的特性之中,会体现在司法结论的和谐的价值取向之中。
本书研究的是司法理论与司法模式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从司法行为当中捕获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对司法行为过程本身的研究。司法行为过程作为重要的法律实践活动,在法律生活中是*具魅力的研究领域之一。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司法理论”阐释了法律解释理论、事实理论、司法论证三方面内容;下篇“司法模式”介绍了司法行为中的成文法模式、判例法模式、混合法模式的资源及运作。全书内容完整,资料丰富,可供法律研究者研读。
前言
导论 实践法学与司法审判
**节 实践法学概述
一 哲学基础
二 思维方式
三 走向生活世界
第二节 实践智慧与法官的审判
一 知识与逻辑及其缺欠
二 法官的实践智慧
三 法官制度:考虑实践智慧的维度
第三节 实践法学与司法模式
一 混合法模式:来自于事物的本性
二 混合法模式构造的中国语境
三 走向具体
上篇 司法理论
**章 法律解释理论
**节 法官:解释主体的正当性
一 法官的解释与司法解释
二 法官的解释:司法本性的要求
三 实践智慧:解释主体的完善
第二节 共识与冲突:法律解释的困惑
一 绝对中立:对法官的理想要求
二 法律解释中的共识与冲突及其根源
三 走出困惑还是在困惑中发展法律
第三节 实践哲学:法律解释的理论基石
一 解释学作为实践哲学的意义
二 法律解释的实践合理性
三 法律解释中的理想:让人生活得更好
第四节 书写法律解释的理由
第二章 事实理论
**节 宏观认识论与案件真相
一 关于宏观认识论的界说
二 无时间限制的认识理论
三 永恒的理想:事实的可知性与人类的正义事业
第二节 微观认识论与案件真相
一 关于微观认识论的界说
二 具体认识的复杂性与有限性
三 正义的缺憾
第三节 证据规则的介入
一 何以设定证据规则
二 证据规则与价值冲突
三 现代司法中的“疑罪从无”
第三章 司法论证
**节 几种常见的推理形式
一 几种推理形式的解读
二 推理是如何被运用的
三 寄希望于法官
第二节 实质性论证
一 法律文本世界的有限性与实质性推理
二 实质性论证的具体形式
三 法律创新的契机
第三节 司法论证的合理性标准
一 司法论证合理性的社会性分析
二 司法论证合理性的标准问题
三 价值论证的语境化
下篇 司法模式
第四章 司法行为之成文法模式
**节 作为司法行为模式的成文法
一 成文法综括
二 成文法模式的运作特征
三 成文法模式的哲学思考
第二节 中国何以选择成文法模式
一 历史的视角
二 传统的视角
三 事物的本性
第三节 中国成文法模式的运作及其问题
一 法律至上还是权力至上
二 服从还是创造
三 司法本性的缺失
第五章 司法行为之判例法模式
**节 作为司法模式的判例法模式
一 判例法模式综括
二 判例法模式的运作特征
三 哲学分析
第二节 传统中国的判例法资源
一 比较视角:中国的判例法资源
二 中国判例法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判例法模式:引进抑或提炼
一 法律何以可以引进
二 判例法:引进什么
三 判例法:如何提炼
四 回归本性
第六章 司法行为之混合法模式
**节 混合法模式的传统资源
一 混合法:否定之否定
二 资源为何?如何挖掘?
三 混合法资源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混合法模式的哲学基础
一 辩证法视角
二 认识论视角
三 实践哲学视角
第三节 混合法模式构建的具体思路
一 中国成文法模式现状分析
二 混合法内部的关系模式
三 混合法模式中的判例效力等级
武建敏,1969年出生于河北省内丘县,于东北师范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于北京大学分别获哲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2001年投入武树臣先生门下学习法律思想史和法律文化,从此开始思考法律问题。现执教于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主要研究法律思想史、法哲学、司法行为理论,发表论文十余篇。
哈米什•麦肯齐(Hamish McKenzie),特斯拉首席撰稿人。埃隆•马斯克邀请他在特斯拉工作,任职期间,他采访了特斯拉高管和员工,为本书提供了第一手丰富的...
1914年生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塔尔萨,1936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哲学系。1957年,加德纳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开设了一个数学游戏专栏,这个专栏一直延续了四分之...
外科查房必备(第二版) 本书特色 美国外科学核心教材的补充读物,真实的临床病例,苏格拉底式的提问和问答。读后如亲临查房,不仅总结了临床问题,培养了外科思维,重要...
作者简介我们心中的英雄是Richard Feynman
New technologies in engineering, physics and biomedicine are demanding increasin...
徐曦,科技专栏作家,科技和社会文化学者,新科技革命的前沿思考者,互联网新经济研究学者。历任多家互联网及硬件科技企业PR总监,职业经历某国际4A公关公司、国内著名...
井下作业设备 内容简介 本书对井下作业中所使用的修井机、起升设备、循环设备、旋转设备、井口设备、修井辅助设备、落物打捞类工具、管柱解卡类工具、钻套磨铣、套管修理...
权力制衡与权力保障:侦查程序中的司法审查机制研究 本书特色 邱飞认为,西方以三权分立为话语背景的侦查程序司法审查理论,并不宜当然地成为我国引进该机制的理由,也不...
肿瘤防治百事通 本书特色 《肿瘤防治百事通》:医学专家与科普作家共同编写,常见肿瘤防治问答200余题。肿瘤防治百事通 目录 上篇 肿瘤防治基础知识一、认识肿瘤什...
为什么一位日本学者下定决心要给衰朽的中华帝国写一部宪法?本书从法律文本出发,呈现一位日本学者对晚清中国宪制的全面思考,从法制层面剖析晚清中国动荡不安的历史剧变。...
不论发生什么,请记得,你的爱是孩子最有力的武器和护盾!☆ 英国年度催泪故事☆ 2020年卡耐基文学奖提名、《书商》杂志BAMB读者奖入围☆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
《运动处方指南(第3版)》内容简介:运动处方是由专业人员依据处方需求者的医学检查、运动风险筛查、体质测试结果等信息,以规定的
中国古代城市考古与古史研究现代城市中的古代城市遗痕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城邑图”及其有关问题唐代两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辽金城址的调查与发掘金上京遗址元代...
高楼方子来自北海道的“童心奶奶”,一直活跃于儿童文学创作领域,日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得主路旁之石幼儿少年文学奖得主,代表作《恶作剧奶奶》《小真的长头发》等。
布鲁斯•G. 崔格尔,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考古系教授。耶鲁大学博士,在埃及和苏丹从事考古工作。他的学术兴趣包括早期文明的早期研究、考古学史,以及考古学、人类学理论。...
土木工程施工学习指导 本书特色 《土木工程施工学习指导(21世纪高等教育土木工程系列规划教材)》编著者宁宝宽。本书是配合普通高校“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编写的。书中...
Sheldon Axler1975年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现为旧金山州立大学理工学院院长。《美国数学月刊》的编委,*Mathematical Intelli...
落落,原名赵佳蓉,1982年4月30日出生于中国上海,作家、导演、编剧、《文艺风象》杂志主编,她以独特的文学方式改变着新生代文学的面貌,并创造了一个与当前流行的...
《吕思勉白话中国史·现代卷·民国何为》内容简介:1.国学大师,史学泰斗吕思勉白话精解中国史:《吕思勉白话中国史》是第一部用白
《易学C++(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是为C++程序设计学习者量身订做的辅导书。全书分为3篇。前篇介绍了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