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家神秘自燃后留下奇怪的遗嘱,青年乐评家遵嘱远赴巴黎却只拿到了一盒空白磁带……恶魔奏鸣曲有什么样的影响力?它会被跨国公司利用统治人类思想吗?
“恶魔奏鸣曲”这部小说是我的**部长篇小说,构思于二零零二年,次年二月开始动笔,写了大约有两年的时间,中途有好几次我以为自己无法再继承下去。幸运的*后还是完成的——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边听着肖邦的音乐一边写完的。
小说的灵感来自于古典音乐关于恶魔音乐的传说,说是恶魔音乐,但是创作它的就是人类自己,因为它的力量来自于人于的内心的世界。在小说里是用这首乐曲来指代人类的文明,我们创造的东西,将帮助我们,还是将用来毁灭我们?所以,小说里对曲子的作用没有做*终的裁定,它是善是恶,希望能给人这样的思考。能够弹奏恶魔音乐的标志,手背上的那个北欧文“生命”西格尔烙印,也隐藏着这样的寓意。
钢琴家神秘自燃后留下奇怪的遗嘱,青年乐评家遵嘱远赴巴黎却只拿到了一盒空白磁带……恶魔奏鸣曲有什么样的影响力?它会被跨国公司利用统治人类思想吗?“恶魔奏鸣曲”这部小说是我的**部长篇小说,构思于二零零二年,次年二月开始动笔,写了大约有两年的时间,中途有好几次我以为自己无法再继承下去。幸运的*后还是完成的——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边听着肖邦的音乐一边写完的。小说的灵感来自于古典音乐关于恶魔音乐的传说,说是恶魔音乐,但是创作它的就是人类自己,因为它的力量来自于人于的内心的世界。在小说里是用这首乐曲来指代人类的文明,我们创造的东西,将帮助我们,还是将用来毁灭我们?所以,小说里对曲子的作用没有做*终的裁定,它是善是恶,希望能给人这样的思考。能够弹奏恶魔音乐的标志,手背上的那个北欧文“生命”西格尔烙印,也隐藏着这样的寓意。
他以职业特有的审视目光环视了一遍餐厅。今天不是周末,客人并不多。我们附近的桌子都空着,连乐队也打消了再演奏的念头。
“我不知道你是否会觉得这个故事荒谬。”
“荒谬?”我把手里的刀叉交叉在一起,“为什么?”
“故事里有人死了。”
“所以荒谬?”
“死并不荒谬,是死的方式荒谬。”
“死的方式荒谬?”
我渐渐被他的话吸引住了。
“简单说来,”他说,“故事是这样的。”
从前(也可以说是不久前,时间在故事里并不重要),有一位非常有名的钢琴演奏家(请忽略音乐家的性别和国籍)。某一天,这位著名的钢琴演奏家要在某个地方(地点也不重要)举行他的钢琴演奏会。演奏会的门票在几个月前就已经销售一空。音乐会是定在晚上举行的。但是这名钢琴家在下午的时候就已经来到音乐厅,为体验演出效果,他提前进入舞台进行试奏,并请求单独待在音乐厅里。于是所有人都退到了外面的大堂里等待。演奏厅和后台的门都关上了。
事情就在他单独待在演奏厅试奏的时候发生了。
有个耳聋的清洁工在后台收拾杂物(音乐厅的清洁工居然耳聋,十足的黑色幽默)。因为耳聋,他对周围的动静一无所知。也就没有应钢琴家的请求及时回避。他因此成为了惟一的目击者。事实上,据他事后写下的笔录,他并非是先看到,而是先“听”到了异常。
(听到了异常?故事里负责笔录的办案人员不解,不是聋子么?)
“我是耳聋,但不是不能察觉到声音。”清洁工写道,“只不过我耳朵所察觉到的,只是声音的波动。我能感觉到那是声音,可是我不能听见。但是当时的情况有点不太一样。我连任何声音都感觉不到了。那样子就像是周围的世界一下子死了,所以声音都消失了。我觉得事情不大对,就从后台走了出来。”
这时,他听见了琴声。
“我从来没有听过音乐。”清洁工写道,“我仅仅能感觉到几种乐器发出的声音的振荡。钢琴就是其中之一。可我当时却不是感觉到振荡,而是钢琴所发出的无比真实的声音。是的,我听见了琴声,在声音消失的世界里。”
(听到什么就不用写了,关键的是你看到了什么。办案人员提示。他们对一个聋子的听觉并不信任。)
听见了琴声的清洁工无比激动。他颤抖着走了出来,走到前面的舞台上,看见了弹奏钢琴的钢琴家。琴声越来越美妙,在他看来,钢琴家就像是神一样,浑身上下散发着明亮而圣洁的光芒。钢琴家的身体确实异常明亮。
钢琴家的身体在燃烧。
他还以为是自己过于激动产生了错觉。但那的确是火焰,飞腾跃动的红色火焰。钢琴家从头到脚都在燃烧。滚烫的气流扑面而来,空气里有人体烧焦的异味。可是钢琴家居然还在不停地弹着钢琴,琴声依然从他手指问流淌出来。
清洁工意识到发生了不寻常的事情,可他一动也不能动。也许是琴声过于动听,也许是场面过于可怕,反正他只能像石头雕像一样木立在离钢琴家不远的地方,听着美妙的钢琴曲在演奏厅里飘浮回荡,看着熊熊之火在舞台上燃烧。
钢琴家浑身包裹在火里,如同穿了一件神圣的盔甲。火焰随着他的手臂而上下翻跃,随着他的呼吸而伸缩不停。乐符犹如精灵一样从钢琴家燃着火的手指下、从黑白的键盘问钻了出来,仿佛魔鬼的火苗迅速扑上前去,将乐符吞没在扭曲的身躯里。精灵们再次破火而出,在火的周围飞速旋转。火,交织着音乐;音乐,催动着火。再也分不清是火在吟唱还是音乐在燃烧。
在过了短暂如光、漫长如死的一段时间后,钢琴家的身体在火焰中逐渐模糊了起来。琴声也越来越微弱了,逐渐地低沉了下去。
清洁工觉得自己能动了,可是腿软得站都站不起来。他挣扎着爬下舞台,朝演奏厅的大门爬去。他爬到了那里。用发抖的手打开了大门。等人们来到舞台的时候,钢琴家已经完全消失了。只剩下一堆白色的灰烬,以及躺在钢琴键盘上的一只完整的右手。
“完整的右手?”我问。
他抬起自己的右手,手心向里,手背向外。
“如果不是因为有这只断手,说不定人们还以为这是钢琴家和大家所开的一个玩笑。”他指着自己的手背说,“钢琴家的右手手背上有个非常容易辨认的疤痕,疤痕呈暗红色,形状就像是……”
“反写的N字母。”我说。
他点了点头。
“但是形状不是非常规则。经过种种技术手段——血型及DNA检验,这确实是他的右手。也就是说,那堆灰的确是——或者说曾经是著名钢琴演奏家某某先生。”
他把右手伸在桌面上模拟演奏钢琴,沉默了一会。
“整个故事里,有三个疑问无法得到解答。**,当时音乐厅里除了钢琴家和清洁工之外,再没有第三个人在场,清洁工经过审查也排除了嫌疑,所以基本可以排除是人为纵火的可能。舞台上也没有任何可以引起明火的东西存在。那么请问,火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第二,短短十分钟里,钢琴家居然被烧得点滴不剩——除了那只完好无损的右手以外,从毛发肌肉到牙齿骨骼,从皮肤脂肪到五脏六腑,全都烧得干干净净。这可不是我们通常烧煤气做饭热水的那点温度能办到的。连火葬场的焚尸炉都未必能烧得这么干净。把人体完全烧成灰要多高温度,你知道吗?”
我摇头。
“3000度。这样的高温才能把人完全地烧成灰烬,不留一根骨头。只有特制的高压焚尸炉才能做到。难以想像空旷的舞台上燃烧的火能达到这个温度。何况,钢琴家演奏的钢琴、坐的琴凳以及舞台的地板上,却连*轻微的烧灼痕迹也没有留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没有接话。他继续说下去。
“第三,钢琴家为什么没有挣扎求生?从清洁工的证词来看,燃烧着的钢琴家并没有痛苦的表情,连忍耐痛苦都谈不上。他近乎无动于衷地让火在自己身上燃烧,一边还悠然自得地弹奏着钢琴;直到火完全将他吞没,将他的身体烧成灰烬——去过火葬场吗?”
去过一两次。”
“有没有见过烧尸体的场面?”
“没有。”
“因为办案,我常去火葬场,不止一次地看见冷冰冰的尸体被绑在钢板上送进焚尸炉。有些尸体,在进炉前受到高温刺激,身上的筋肉紧缩起来,尸体便会像活过来似的坐起身来。赤白的火舔着尸体,把人烤成焦炭,烧成灰。那场面,光看着就让人难以忍受,更不用说是烧在自己身上了。而他却能轻轻松松地弹奏钢琴,直到消失。”
“就是说,钢琴家是自己烧死的?”
“准确的说法是自燃。身体内部产生极高热量,*终焚为灰烬。这是科学解释。”他说,“但是故事就是荒谬在这个地方。谁也不能解释人体自燃这一现象是怎么发生的。故事里负责此事件的有关研究小组*后交出一份可能性分析报告——简直可以和美国的x档案相媲美。报告提供了几种可能性解释以供参考,什么大气层球状高温闪电恰巧经过音乐厅,瞬间将钢琴家化为乌有。可是故事里当日晴空万里。又说是什么体内酒精过量受静电触发内火,开玩笑,钢琴家并不酗酒。还有认为是体内的化学元素磷积累过量导致燃烧,提出此观点的人大约是自己脑中供氧不足。但还有一个观点认为钢琴家的死与音乐有关。”
“与音乐有什么关系?”
“该观点认为,某些特定高频的声波会引起人体自身的燃烧。不过仔细一想也说不通,钢琴家是在弹奏音乐,一旁的清洁工为什么就没事呢?而且世界上又不止是钢琴家一个人在弹奏钢琴,从来没有听说有同样的事发生。这个假设也不能成立。”
我们默默吃完套餐。我觉得自己的头脑有些混乱——不是因为刚刚喝的几杯酒,而是他说的这个故事。
“你的这个故事非常荒谬,”我说。“就像斯蒂芬·金的小说。”
“是的,”他若有所思地笑了,“所以在故事的结尾,钢琴家并没有死得如此荒谬。他是因为某种突发性疾病去世的,这样一处理,故事就显得正常了。这是人们所能接受的正常的故事结局。不过,荒谬归荒谬,别忘了你答应我的话。”
我点点头。他扬了扬手,一个弱不禁风的侍者走过来递上账单。
“有一个细节我很想知道。”我说,“那个时候钢琴家所弹奏的是什么曲子?”
“不清楚,”他颇为遗憾地说,“我自己也很想知道。惟一可以确定的是,那一定是一首非常美妙动听的曲子。”
70年代生人,男性。现居上海。喜欢读书和音乐。从事过几种不同职业,几年前开始写小说。但小说只是小说,与生活本身无关。但愿生活中每天都有小小的奇迹发生。
《三室两厅》内容简介:《三室两厅》是作家韩博的首部长篇小说。小说以室内布局结构为框架,注入文本内容,是一部以长篇小说的形式
《浮生梦》内容简介:在我24岁时,新婚一年的堂兄突然离奇去世。他留下一笔巨额遗产、一封字迹凌乱的信,和他曾深爱的妻子—— 我的
弑父 本书特色 主人公乔的母亲为了能留住情人,把乔赶出了家门,而乔的父亲,连他的母亲都不知道是谁。后来,乔拜师为父,师母自然成了他的“母亲&rdqu...
《我是特种兵之火凤凰》内容简介:火凤凰为凤凰中独特的一类,也是世界上最美的鸟。当它自觉处在美丽的颠峰,无法再向前飞的时候,
中国伞兵突击队 本书特色 圣约翰大学新闻系的大学生李成抱着抗日救国的满腔热情,毅然中断学业潜赴昆明。经过魔鬼般的特训后,他以译员身份加入美国战略情报处伞兵突击队...
命运轶事 本书特色 该书原名为《七个哥特式的故事》,这几篇奇幻的故事全被她安排在浪漫主义时代,安排在十九世界,那是动荡、冲突的时期,映衬着她自己心灵中的动荡与冲...
《二把手》内容简介:一项政绩工程引发了拆迁人命案,市政府二把手何东阳从中协调,取得了市长丁志强的信任,但因市委书记孙正权与
杰西的石头 本书特色1864年,17岁的白人猎手摩根,奉父母之命,护送黑奴摩西离开南北战争的美国,不想二人竟遭到恶人追杀。摩西惨死,只留下一块神秘符石。 ...
情天剑痕-卫斯理武侠小说全集 目录 **章 神龙遭水淹 九毒出孽徒1第二章 金夺伤亲身 惨变伤侠心20第三章 连心三尸恶 明艳双姝奇41第四章 碧潭赭石诡 白玉...
四十一炮 本书特色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莫言是个诗人,他扯下程式化的宣传画,使个人从茫茫无名大众中突出出来。他用嘲笑和讽刺的笔触,攻击历史和谬误以及...
教猪唱歌 内容简介 以往,别人的问题总能引起丽塔的兴趣。别人能把她当做知心朋友,她感到受宠若惊,因而总是认真地倾听,或表示一番同情,或试探性地提出几句建议。然而...
疯人之女 本书特色 英、美、法、西、澳与中国大陆、台湾同步上市。美国派拉蒙公司高价购进电影拍摄权。梅根·谢菲尔德编著的《疯人之女》是一部扣人心弦的哥特...
玻璃之城 本书特色 卡桑德拉·克莱尔的长篇小说《玻璃之城》讲述了:阿利坎特的恶魔塔像插入天空的玻璃针,渐渐褪色的阳光从它们的表面反射出来,宛若昏暗的彩虹。见过阿...
小说月报2017年精品集 本书特色 《小说月报》年度精选系列之一,收录从《小说月报》2017年度刊载作品中精选出的中篇小说十部、短篇小说十篇,作者包括周李立、方...
《预警》内容简介:由周大新所著的《预警》一书是一套20本《周大新文集》中的一本。这是周大新靠前次出文集。《周大新文集》包括八
巅峰对决-铁血战国-2 本书特色 《铁血战国》是一部对战国时代的历史进行“另类”解读的大书。作者以汪洋恣肆的笔墨、纵横驰骋的才情,对战国时代的众多历史人物以一种...
古本稀见小说汇考 本书特色 谭正璧编著的《古本稀见小说汇考》是在1945年出版的《中国佚本小说述考》的基础上增补而成的,《中国佚本小说述考》所收只限于日本所藏佚...
边城-沈从文著作精选集 本书特色 《边城:沈从文著作精选集》,收入了沈从文12篇小说代表作。其中《边城》书写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小说描写了翠翠与天保和傩...
逃亡者 本书特色 真实案例改编,深刻的心理刻画,出人意料的结局,跟着主角四处逃亡,领略逃脱之际千钧一发的紧张感。日本叙述性诡计之王,代表作*惊心动魄的逃亡过程,...
青瞳-(全二册) 本书特色 青瞳,有着*坚硬的心,也有着*柔软的爱。她为天下,却不仅仅是为“高祖立国的苑氏天下”,她将国运民愿,背负于身而舍弃自我。她像是大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