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走过八十年光辉历程。为庆祝建军八十周年,解放军国防大学的数位战史专家精心撰写了这套《土地革命战争历史纪实丛书》,以纪念这支伟大的人民军队初创时期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
这套丛书力求在还原历史真实面貌的基础上,突出可读性,兼顾思想性。既以朱毛红军以及中央红军为重点,又一面描述其他革命根据地和各路红军的战斗历程,力求全面、立体地反映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既描绘党史、军史中的重大事件,又着力刻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红军将领和众多的英雄人物,展现他们的个人风彩;既详细记述战役、战斗的精彩细节,又以画龙点睛之笔突出其中高超的指挥谋略艺术。我们相信,这套丛书对于广大读者熟悉中国革命历史和我军发展历程,领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超的战争指导艺术,以及感受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困苦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生动教材。
10月17日,蒋介石对各“围剿”军发出训令,要求各部队本着“战‘略
攻势,战术守势”的原则继续作战,构筑绵密的碉堡封锁线,稳扎稳打,逐
步推进。18日,驻南城的国民党4个师由硝石进到潭头市,其先头部队和黎
川之3个师又1个旅进占资溪桥。
在此情况下,李德主导下的中革军委仍令红一方面军主力插入国民党军
堡垒密集地区实施强攻,并提出“如果原则上拒绝进攻这种堡垒,那便是拒
绝战斗”。10月22日,红军东方军以3个师攻击资溪桥和潭头市,主力集结
于石峡、洵口、湖坊地区,准备围点打援。国民党军据碉坚守,红军连攻4
天未果,不得不放弃在资溪桥与敌决战的计划。
10月28日,中革军委决定组建红七、红九军团。红七军团下辖第19师、
第20师和第34师,寻淮洲任军团长,萧劲光任政委。红九军团下辖第3师、
第14师和独立第1师、第4团,罗炳辉任军团长,蔡树藩任政委。随后,中革
军委命令新成立的红七军团深入抚州附近地区活动,企图调动金溪及南城、
南丰之国民党军。11月11日,红七军团向浒湾进攻时,在八角亭附近遭到来
自金溪、琅琚和浒湾的国民党军的夹击。红三军团立即驰援,在八角亭东南
受阻,于11月12日向敌阵地攻击,遭受重大伤亡,被迫撤出战斗。红七军团
也在阵地被突破后撤退。是役,红三军团和红七军团伤亡达1100余人。11月
15~17日,为配合东方军作战红军,中央军主力奉命由荐源桥至棠阴的国民
党军堡垒线间隙北出时,在云盖山、大雄关遭到国民党军5个师的攻击,伤
亡严重,被迫向苏区内转移。至此,红一方面军虽经近2个月浴血苦战,却
未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反而遭受了很大损失,陷于战略上被动地位。此后,
红军东方军和中央军的番号实际上被取消了。
至此,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冒险主义的军事路线宣告失败,然而
,他们随即走到了另一个极端:采取军事保守主义,要求红军用阵地防御来
“迟滞敌人的进攻,削弱其力量,以达到制止敌人第五次“围剿”的目的。
就在中央苏区处境日益困难之时,一个打破第五次“围剿”的良机出现了。
11月20日,驻福建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出于爱国抗日的主张,发动了福
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公开宣布同蒋介石决裂。此前
的10月26日第十九路军代表徐名鸿与红军代表潘汉年在江西瑞金签订了《反
日反蒋的初步协定》。随后,潘汉年以全权代表名义与福建政府签订了抗日
停战协定;10月27日,双方又签订了《闽西边界及交通条约》。蒋介石对福
建事件极为惊惧,急忙从“围剿”中央苏区的北路军抽调出9个师,转去进
攻福建政府。蒋介石组织了“讨逆军”,自任总司令,指挥以蒋鼎文、张治
中、卫立煌为总指挥的第二、第四、第五路军共12个师和海、空军等约15万
人,从浙、赣、粤三省分路进攻福建,还勾结日、英等帝国主义国家派出军
舰、海军陆战队侵入福建海域、港口,策应作战。
福建政府与中央苏区互通贸易,使红军得到了急需的盐和西药。双方还
继续在军事、政治上广泛合作方面进行广泛的接触和磋商。由于福建政府兵
力仅5万人,他们多次表达了希望派遣红军到福建支援作战的愿望。这时,
中央苏区的东部威胁骤减,如果中央红军能及时与十九路军联合起来的话,
对于改变敌我力量对比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毛泽东在福建事变发生后,多次向博古、李德建议:把红军的主力开到
以浙江为中心的苏浙皖赣地区去,纵横驰骋于杭州、苏州、南京、芜湖、南
昌、福州之间,将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打击敌人的后方,迫敌回援,
从而粉碎敌人的“围剿”。毛泽东特别加了一句预言:“此计不用,第五次
反‘围剿’就不能打破,福建人民政府也只好倒台。”后来,毛泽东又提出
“向湖南中部前进,调动江西敌人至湖南而消灭之”的建议,但同样遭到了
李德、博古的回绝。
彭德怀也向博古建议:留五军团保卫中央苏区;集中一、三军团和七、
九两个军团,向闽浙赣边区进军,依托方志敏、邵式平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威
胁南京、上海、杭州,支援十九路军的福建事变,推动抗日运动,破坏蒋介
石的第五次“围剿”计划,但被博古批评为脱离中央苏区根据地的冒险主义
。
李德的决策,主要受共产国际总军事顾问弗雷德的遥控影响。弗雷德此
前就固执地要求中央苏区的红军利用因蒋介石对付冯玉祥的“抗日同盟军”
使北线获得的喘息之机,向福建的十九路军发起攻势。弗雷德有两条奇怪的
理由。**,他暗示苏联可能向中国的中央苏区提供武器援助,需要通过空
运和获得福建沿海的一个港口来解决。第二,他认为,蔡廷锴对冯玉样的长
城抗战支持不力,表明他是一个不可靠的人,为争取蔡廷锴成为抗日反蒋的
盟友,必须向他显示一下红军的实力,因此对十九路军要“先打后谈!”弗
雷德对李德提出的异议作了驳斥,并补充说,即使不能使蔡廷锴就范,但通
过对十九路军的胜利攻击,我们也可以在即将到来的和蒋介石的决战中,确
保我军在福建的后方和侧翼,然后我们就能转而对国民党中央军在北面的进
攻,开展积极的骚扰活动。①由于有上述原因,弗雷德在十九路军*需要帮
助的时候,不同意红军对其援助,反而将主力从东线调至西线永丰地区,去
进攻敌人的堡垒阵地,企图等到十九路军被蒋介石部队重创之后,再作驰援
。弗雷德与中共上海中央局的思路一样:“利用国民党阵营内部新产生的矛
盾,给蒋介石以毁灭性的打击”;不切实际地要中央红军去冒险,“一旦蔡
廷锴开战,中央红军就在西北一线突破敌人阵地,越过赣江,夺取国民党军
队的外侧,从敌人背后向南昌挺进”。②而党内个别领导人在与福建政府的
合作中还存有私心,说“要先叫十九路军吃一点亏,我们再帮助他们,那他
在与我党合作中价钱就便宜了”。③孰料,蒋介石对十九路军采取分化瓦解
与军事打击并举的手段,为防止红军对十九路军的策应,还派出兵力从黎川
南出,构筑了由东山至德胜关和东山经熊村、黄土关至光泽之间的碉堡封锁
线。
但是由于中共临时中央的一些领导人对福建政府抱有偏见,认为“这一
政府不是人民的,而且还不是革命的。”“完全是反革命派行骗人的把戏!
”不愿与其联合,加上福建政府内部的问题,潘汉年与陈铭枢进行了八次谈
判,却始终未能达成或订立联合作战的军事协定。双方的观望、貌合神离错
误决策等一系列的失误,使红一方面军坐失了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
”的良机。对此,彭德怀曾十分痛心地批评道:“红军主力不出闽浙赣边区
,不去威胁南京、杭州,不作十九路军的掩护者,福建事变只能成泡影,是
不能巩固的。蒋介石有钱进行收买,再加强大的军事压力,十九路军就会完
蛋。金钱收买内加军事压力,这是蒋介石的惯伎,只有对红军不灵。我们不
支持十九路军,中央苏区的一翼失去了依托,政治上拆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桥梁,福建事变很快失败了。…‘蒋介石准备了一年的第五次围剿第二阶
段就又开始了”。①李德本人也承认:“弗雷德的计划,是要在西北部向敌
人的中心地区,发动一次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来讲都是无法实现的大规
模进攻。他的这个冒险主义的战略方案,以及坚持这一方案的顽固态度,阻
碍了革命军事委员会及时做出把主力放到闽北,问十九路军一起作一决战的
唯一正确的决定。而当他下决心这样做时,为时已经太晚,机会也已经错过
。”②
仅用了54天,蒋介石就将孤军奋战的十九路军镇压下去,1934年1月21
日,蒋军占领漳州。十九路军第l军至第4军军长联名通电拥蒋,福建政府的
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军政领导人先后败走香港。蒋介石腾出
手来后,再于1934年1月下旬重新开始对中央苏区的进攻。
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不断遭受挫折和失败的情况下,中共临时中央
于1月15日至18日在瑞金召开了六届五中全会。会议补选了中央委员和候补
中央委员,改选了中央政治局,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六届五中全
会不顾“左”倾路线对党和红军造成的一系列挫折,盲目地判断第五次反“
围剿”的斗争“即是争取中国革命完全胜利的斗争”,它又重复立三路线的
观点,宣称“在我们已将工农民主革命推广到中国重要部分的时候”等。在
“反对对右倾机会主义的调和态度”等口号之下,它继续发展了宗派主义的
过火斗争和打击政策,排挤不同意见的同志,将盲目服从“左”倾路线的人
员安置了一批到中央和地方领导岗位。六届五中全会标志着第三次“左”倾
路线发展到顶点。
在军事指挥上,全会决定将红一方面军总部与中革军委合并,原红一方
面军所属部队再次改称中央红军,直属于中革军委和工农红军总指挥部指挥
。2月3日,中革军委作了局部人事调整,朱德仍然担任主席,原来担任副主
席的为周恩来、彭德怀,这次将彭德怀改为身负重伤的政治部主任王稼祥,
将实际指挥权进一步控制在博古、李德手中。
P
范震江,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军事科学学会战略分会副会长,少将军衔。主要著作有:《毛泽东战争指导艺术》、《邓小平国防建设思想》、《我国国防政策研究》、《当代中国军事战略》等。
晚近国人的教育观受到外来思想的深刻改造,对传统私塾与新式学校均有简单化的评判倾向,多视两者为落后与进步、野蛮与文明之争。
玻利维亚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东方·剑桥世界历史文库》丛书之一,全面地勾画了玻利维亚从远古的时期至20世纪90年代的历史变迁、发展轨迹和文...
本书收集了参加南京大屠杀的19名日本士兵的战争日记,这些日记都是日本军人自己书写的阵中生活及战争、行军情况,真实地记录了这
六朝笈-世说新语 本书特色 一股清风,融入酒中,散在竹林;一种才情,冠绝古今,仍令人心向往之……那个时代固然动乱,固然有阴霾笼罩,可是那个时代因为一群熠熠生辉的...
书中牵涉众多重要人物和事件,也叙述了很多小人物和小事情。内容浩繁,巨细混杂,大气磅礴,汪洋恣肆。叙述流畅从容,见解独到精
湘灾纪略 本书特色 《湘灾纪略》主要取材于各地报刊揭发张敬尧罪恶的种种材料,当时为“驱张”所用,封面印有“非卖品”字样,发行数量不多。该书分战事、军暴、匪祸、纸...
春秋史与春秋文明-中国古代历史与文明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历史与文明》共六卷,包括《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夏史与夏代文明》《商史与商代文明》《西周史与西周文明》《...
盛京奇景八卦街 本书特色 安建晔、王泓伟主编的这本《盛京奇景八卦街》通过十余个轶闻故事,图文并茂地勾连出沈阳市八卦街的历史沿革、发展变化。书中既整理了八卦街的历...
漫眼看历史:中华文化遗产图画书(全12册)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作品★以12大具有传奇魅力和知名度的中国古代文化遗...
长期以来,霍布斯所持有的极端的政治观点吸引了如此多的注意力,以至于完全遮蔽了其著作中有关语言、心智、推理、人格与团体构成
《明治维新(岩波日本史·第七卷)》内容简介:本书是“岩波日本史”的第七卷。十九世纪后半叶,在整个世界史潮流中日本的开国如何
侯家驹先生花费11年时间撰写本书,全书讨论了中国经济史的功能与范围、演进的轨迹,并将中国自秦汉起区分为三个一元体制与两个多
历史其实不是那回事-修订版 本书特色 源远流长的中国五千年历史,扑朔迷离的众多未解之谜。每个未解之谜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震动古今的重大历史悬案,而这些悬案也使得更...
本书是“细说中国历史丛书”的一种,以讲史形式阐述了自西晋建立至隋文帝统一南北朝之间的历史。作者系著名通俗历史读物作家,熟
新编历史小丛书:仰韶文化 本书特色 《仰韶文化》是一本面向大众的通俗读物,书中以通俗的语言介绍了什么叫“仰韶文化”,仰韶文化的村落和建筑...
玉镜新谭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汇辑晚明时期魏叫贤及阉党与东林党斗净史实的书籍,比较详尽地汇录了魏忠贤发迹、擅政、败亡以及*后勘审其余党的有关资料,对研究晚明政治...
《小程序电商:自媒体快速变现新风口》内容简介:如果你已经错过微信从1亿到10亿的红利,那一定不要再错过小程序了,目前小程序的日
《贺葆真日记》内容简介:《贺葆真日记》,卷内又题为《收愚斋日记》,时间跨度从作者十七岁到五十四岁,从清末持续到民国时期共三
《我时刻准备着:艾森豪威尔传》;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10.14-1969.3.28)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官,1953至
三国秘传-(上.下卷) 本书特色 三国是五千年中国历史*著名、*精彩、也*赋文化内涵的一部百年权力斗争史。独家首次系列再现了396件三国惊天秘事,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