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李辉传记作品》系列之一,为读者介绍了现当代名家巴金的生平事迹,主要内容包括巴金的梦想与现实之路、作品、情感生活、晚年生活等。本书将为读者展现*立体的一面。
巴金,现当代作家,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本书将为你介绍这位著名作家的生平事迹。
我仅浏览了书稿的开头就来写这篇小文,违反了我一向的自律,但因有些话急于说出来,也就顾不上破例了。
在这里,李辉,作为巴金生平思想和著作的研究者,终于不是从辩诬的角度,而只是如实地、毫不遮掩地写到了巴金与无政府主义的关系。
巴金自己说过,他是“五四”运动的产儿,他又说过,他是法国大革命的产儿。他从少年时代就服膺“自由,平等,博爱”的信条。十四五岁正值五四狂飙乍起,他就以可贵的聪颖,接触了纷繁的新思潮。他是富家子弟,但他深知其内里,他认定所有体现了宗法礼教秩序的家庭,都是无自由无平等也无爱可言的牢笼,也正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因此,并非为谋个人的温饱和出路,而是出于良知,对无权无钱贫病困顿者的同情,对人压迫人的不平,对一切非正义的愤懑,使他苦苦寻找改造社会的道路;这时他从西欧和俄国的历史中邂逅了那些激进而忘我的革命者,邂逅了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在20世纪20-30年代,他身体力行地参与了无政府主义的宣传和抗议行动。在他这里,无政府主义,就是迈进“门槛”,为建立一个自由平等、互助互爱的社会而不惜牺牲,它是弱者的道德,也是弱者的理想,而巴金自觉地站在弱者一边。
如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而无政府主义传入中国还要早些。从晚清一些志在推翻清皇朝的党人身上,就可以找到无政府主义者人格和行为的影响。“五四”时期,无政府主义的传播是跟共产主义的传播同时进行的。民国初年被军阀政府杀害的工人运动者中,就有英勇的无政府主义信徒。在早期共产党人中,特别是其中的知识分子,许多人都接受过无政府主义思潮,甚至可以说是从无政府主义走向革命的。不但**代,第二代,这样的情况直到1949年前参加中共领导的革命的新一代中,也不鲜见。
如果查看30—40年代(主要是抗日战争开始前后)革命者档案中的自述,相当数量的青年知识分子都会说到,他们是在革命文学的影响下投身革命的,其中就包括巴金的书,例如众所周知的《家》和其他著译。这些作品对当时社会制度人情世态的揭露和抨击,令他们共鸣,令他们感奋,令他们要起而行,找一条对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路。但他们后来又会持批判态度说,像巴金这样的作家,并没能给他们指出明确的投向共产党的革命道路(例如《家》里的觉慧*后只是出川,曹禺《北京人》里的瑞贞也只是搭乘火车去了远方),而是实际生活中抗日战争爆发这样的机缘,以及国共两党的鲜明对比,使他们认定共产党是革命的和抗日的,别无选择。不过连有些仅仅是为了逃婚,为了争取婚姻自由的男女青年,受到了《家》的鼓励,也去了延安,去了解放区,则是事实。巴金小说里模糊的指向,与现实生活中的实体就这样重合了。记得在文革以前,我们议论这种现象时,曾经开玩笑说,巴金给共产党招兵买马,该记大功!
李辉中肯地指出,经常出现在巴金早年书里的“革命”,“信仰”,“ 事业”,其内涵是要从巴金写作时的思想来认定的。没有附加语也就没有确指,固然是不言自明的默契,也有不得不尔的苦衷。在不同的语境,便产生各有所指的歧解,乃历史条件的变动使然,却不是任何人故意的误导。
恰恰是十月革命的胜利,布尔什维克建立苏维埃政权,使反对阶级专政的依国无政府主义者的遭遇,比革命前更加困难;19世纪作为革命者头上的光环,换成了20世纪初沦为“反革命”的荆冠。在俄苏,无政府主义者或是流亡国外,或是受到镇压。在中国,无政府主义则不仅于“五四”前后被军阀官僚视为与共产主义“赤化…‘过激”难以区分的洪水猛兽,而且随后更陷入左右夹击的困境,很有点像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托洛洛茨基派,不能见容干中国两大对立政治势力的国共两党。作为政治派别的无政府主义遂不复存在。作为思潮的无政府主义,1949年前偶或散见于出版物中,1949年后则完全绝迹。年轻人只能从《列宁在1918》一类苏联影片中瞥见“无政府主义者 ”的漫画像,或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听到把违背“无产阶级司令部”的“ 战略部署”的行动叫作“无政府主义”了。
巴金与无政府主义的历史关系成为他一生尤其是后半生劫难的根源。在文革批斗时封之为“反共老手”,到文革后的“清除精神污染“中,还有人揪住不放,大有必欲置诸死地而后已之势。其实,那些气势汹汹的批斗家并不知无政府主义为何物。因为几十年来中国大陆各种版本的历史普及读本里,早就无一语及于无政府主义了。
谈论巴金而不涉及无政府主义,总是让人感到隔着一层。完全不了解无政府主义的渊源,也难对巴金其人和他的作品有比较透彻的实是求是的理解。顺便说一句题外的话,对于世界范围的无政府主义,它从19世纪到20世纪的理论和实践,它在各国社会生活中曾有的影响,它与各种革命思潮和实际运动的关系,也是一切想要认真了解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人所应该具有的背景知识。
李辉此书,在这一点上,试图引领我们接近巴金精神世界的一个“禁区 ”。当然,这个禁区不是巴金自设的,相反,他几十年来以白纸黑字的形式坦陈自己的信仰和理想,只不过他的由衷的倾诉,他掏给读者的心,往往被历史的烟雾遮蔽了。
李辉用他特有的散文笔调,绝不故作艰深,却让我们一下子接近了那几乎被遗忘甚至被抹煞了的历史。历史只有拂去尘封,刮去油彩,还其本真,才显得逻辑分明,真实可信。这样的文字也就使人感到亲切。
我愿意接着读后续的书稿。
大家小书:曹雪芹的故事 本书特色 红学泰斗周汝昌,四十五年心血凝结的经典之作!《红楼梦》作者的生平故事!曹雪芹*生动传神的小传!红迷朋友不可错过的经典!大家小书...
清代大学士部院大臣总督巡抚全录 本书特色 《清代大学士部院大臣总督巡抚全录》是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清代大学士部院大臣总督巡抚全录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清代自...
本书作者张郎郎,他根据自己的“文革”经历写成的《宁静的地平线》一文曾收入《七十年代》(香港牛津、北京三联版)一书中,反响
报人浦熙修 内容简介 以回忆录的形式,回忆了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的一些文化名人的往事。报人浦熙修 目录 一 早岁哪知世事艰 二 为了胜利 三 为了新中国 四 ...
巴金与萧乾-俩老头儿 内容简介 本书为萧乾夫人文洁若对巴金和萧乾俩老头儿交往的深情回忆。穿越历史,为我们讲述了两位老人的风雨人生和坎坷的心路历程,让我们走进一代...
库里传 本书特色 《库里传》由勇士队随队记者、旧金山湾区新闻集团体育专栏作家马库斯·汤普森二世执笔。作为一名勇士队铁粉,他对这支球队跟队报道了十二...
李白-中学图书馆文库 本书特色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李白的生平、诗作,甚至传说,都是研究者、诗歌和文史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但在古代,李白的诗集整...
因缘际会 内容简介 《因缘际会》(Another Life:A Memoir of Other People )是美国著名出版家麦可科达(Michael Kor...
遭遇史景迁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史景迁缘起;史景迁悖论;史景迁的文笔;“史家”文学;人类学与史景迁的史学等。遭遇史景迁 目录 遭遇史景迁史景迁缘起史景迁悖论...
《一眨眼,算不算少年 一辈子,算不算永远》内容简介:本书精选余光中散文集21篇,共分为三个章节:选取了旅途见闻、旧时光景、天下
大宋天子宋仁宗 本书特色 宋仁宗百事不会,但会做皇帝,小事放权,大事独断,玩百官于股掌。他是一个守成的皇帝,却守出一大堆政绩。他治理下的大宋,疆域不及唐玄宗的三...
长相依 内容简介 本书是老作家王火撰写的回忆录。 家庭环境优越,童年生活却因父母离异而浸染忧郁色彩。抗战爆发,身为高中学生而毅然从孤岛上海赴大后方重庆求学,作中...
文明的脚步-影响世界的探险家 内容简介 十四、十五世纪,资本主义文明开始在欧洲产生,逐渐向全球扩展,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广阔海洋上的冒险,非洲大陆的发现,新大陆...
中国皇后全传(典藏版) 本书特色 在悠悠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上,曾更替过数以百计的朝代。在历朝历代中都存在过一个特别的人群,这群人尽管人数不多,但却产生过不可忽视...
《约定》内容简介:本雅明、苏珊·桑塔格之后最具魅力的艺术写作。苏珊·桑塔格将约翰·伯格奉为当代英语作家之翘楚,梁文道亦称约
普京传-普京的春天到来了 本书特色 普京,一个从贫民中崛起的“草根”英雄;他的传奇奋斗经历,早已超越了一个政治家的范畴。普京传-普京的春天到来了 内容简介 今...
王健林:万达广场的背后 本书特色他原本仅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士兵,却在部队经历了从“娃娃兵”到坚强战士的蜕变;他原本在部队发展的顺风顺水,却在改革大潮中毅然下...
为了采访百里早期生活,一九四七年春末夏初的一个佳日,我由上海往硖石专程采访这位饱经世变的老人(陈汉第,蒋百里早年就学的浙
《羽生结弦:王者之路》内容简介:本书为日本资深体育新闻记者野口美惠所著的有关花样滑冰奥运冠军羽生结弦的成长历程的传记类书籍
安魂曲-帕索里尼传-(全两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吉林出版集团出版★ 帕索里尼以电影导演,特别是禁片导演的身份著称,《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一千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