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李辉传记作品》系列之一,为读者介绍了现当代名家巴金的生平事迹,主要内容包括巴金的梦想与现实之路、作品、情感生活、晚年生活等。本书将为读者展现*立体的一面。
巴金,现当代作家,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本书将为你介绍这位著名作家的生平事迹。
我仅浏览了书稿的开头就来写这篇小文,违反了我一向的自律,但因有些话急于说出来,也就顾不上破例了。
在这里,李辉,作为巴金生平思想和著作的研究者,终于不是从辩诬的角度,而只是如实地、毫不遮掩地写到了巴金与无政府主义的关系。
巴金自己说过,他是“五四”运动的产儿,他又说过,他是法国大革命的产儿。他从少年时代就服膺“自由,平等,博爱”的信条。十四五岁正值五四狂飙乍起,他就以可贵的聪颖,接触了纷繁的新思潮。他是富家子弟,但他深知其内里,他认定所有体现了宗法礼教秩序的家庭,都是无自由无平等也无爱可言的牢笼,也正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因此,并非为谋个人的温饱和出路,而是出于良知,对无权无钱贫病困顿者的同情,对人压迫人的不平,对一切非正义的愤懑,使他苦苦寻找改造社会的道路;这时他从西欧和俄国的历史中邂逅了那些激进而忘我的革命者,邂逅了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在20世纪20-30年代,他身体力行地参与了无政府主义的宣传和抗议行动。在他这里,无政府主义,就是迈进“门槛”,为建立一个自由平等、互助互爱的社会而不惜牺牲,它是弱者的道德,也是弱者的理想,而巴金自觉地站在弱者一边。
如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而无政府主义传入中国还要早些。从晚清一些志在推翻清皇朝的党人身上,就可以找到无政府主义者人格和行为的影响。“五四”时期,无政府主义的传播是跟共产主义的传播同时进行的。民国初年被军阀政府杀害的工人运动者中,就有英勇的无政府主义信徒。在早期共产党人中,特别是其中的知识分子,许多人都接受过无政府主义思潮,甚至可以说是从无政府主义走向革命的。不但**代,第二代,这样的情况直到1949年前参加中共领导的革命的新一代中,也不鲜见。
如果查看30—40年代(主要是抗日战争开始前后)革命者档案中的自述,相当数量的青年知识分子都会说到,他们是在革命文学的影响下投身革命的,其中就包括巴金的书,例如众所周知的《家》和其他著译。这些作品对当时社会制度人情世态的揭露和抨击,令他们共鸣,令他们感奋,令他们要起而行,找一条对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路。但他们后来又会持批判态度说,像巴金这样的作家,并没能给他们指出明确的投向共产党的革命道路(例如《家》里的觉慧*后只是出川,曹禺《北京人》里的瑞贞也只是搭乘火车去了远方),而是实际生活中抗日战争爆发这样的机缘,以及国共两党的鲜明对比,使他们认定共产党是革命的和抗日的,别无选择。不过连有些仅仅是为了逃婚,为了争取婚姻自由的男女青年,受到了《家》的鼓励,也去了延安,去了解放区,则是事实。巴金小说里模糊的指向,与现实生活中的实体就这样重合了。记得在文革以前,我们议论这种现象时,曾经开玩笑说,巴金给共产党招兵买马,该记大功!
李辉中肯地指出,经常出现在巴金早年书里的“革命”,“信仰”,“ 事业”,其内涵是要从巴金写作时的思想来认定的。没有附加语也就没有确指,固然是不言自明的默契,也有不得不尔的苦衷。在不同的语境,便产生各有所指的歧解,乃历史条件的变动使然,却不是任何人故意的误导。
恰恰是十月革命的胜利,布尔什维克建立苏维埃政权,使反对阶级专政的依国无政府主义者的遭遇,比革命前更加困难;19世纪作为革命者头上的光环,换成了20世纪初沦为“反革命”的荆冠。在俄苏,无政府主义者或是流亡国外,或是受到镇压。在中国,无政府主义则不仅于“五四”前后被军阀官僚视为与共产主义“赤化…‘过激”难以区分的洪水猛兽,而且随后更陷入左右夹击的困境,很有点像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托洛洛茨基派,不能见容干中国两大对立政治势力的国共两党。作为政治派别的无政府主义遂不复存在。作为思潮的无政府主义,1949年前偶或散见于出版物中,1949年后则完全绝迹。年轻人只能从《列宁在1918》一类苏联影片中瞥见“无政府主义者 ”的漫画像,或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听到把违背“无产阶级司令部”的“ 战略部署”的行动叫作“无政府主义”了。
巴金与无政府主义的历史关系成为他一生尤其是后半生劫难的根源。在文革批斗时封之为“反共老手”,到文革后的“清除精神污染“中,还有人揪住不放,大有必欲置诸死地而后已之势。其实,那些气势汹汹的批斗家并不知无政府主义为何物。因为几十年来中国大陆各种版本的历史普及读本里,早就无一语及于无政府主义了。
谈论巴金而不涉及无政府主义,总是让人感到隔着一层。完全不了解无政府主义的渊源,也难对巴金其人和他的作品有比较透彻的实是求是的理解。顺便说一句题外的话,对于世界范围的无政府主义,它从19世纪到20世纪的理论和实践,它在各国社会生活中曾有的影响,它与各种革命思潮和实际运动的关系,也是一切想要认真了解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人所应该具有的背景知识。
李辉此书,在这一点上,试图引领我们接近巴金精神世界的一个“禁区 ”。当然,这个禁区不是巴金自设的,相反,他几十年来以白纸黑字的形式坦陈自己的信仰和理想,只不过他的由衷的倾诉,他掏给读者的心,往往被历史的烟雾遮蔽了。
李辉用他特有的散文笔调,绝不故作艰深,却让我们一下子接近了那几乎被遗忘甚至被抹煞了的历史。历史只有拂去尘封,刮去油彩,还其本真,才显得逻辑分明,真实可信。这样的文字也就使人感到亲切。
我愿意接着读后续的书稿。
盛国荣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专门介绍名老中医盛国荣教授临床经验及学术特点的专著。盛老认为,百病之生与气失调有密切关系,故以“气”辨治每获良效。编者收集盛老治疗的各...
岁月如流-我这八十年-人与岁月 本书特色 十九岁考上北大政治系;二十二岁响应政府号召,到云南嵩明县法院任职,一去三十年;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去吃苦,去接受革命的...
何兵,资深动画设计家。1989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1989年—2002年任职于翡翠动画设计公司(TVB),任高级绘景师。在此期间曾经参
巴金--评说七十年 本书特色 倘使真有所谓秘诀的话,那也只是这样的一句:把心交给读者。巴金--评说七十年 内容简介 一部《随想录》,委实让我们看到,民族的良知与...
中国圣雄-梁漱溟传 本书特色 梁漱溟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国学大师,有着“中国*后一位儒家”之称。他终生致力于中国文化的复兴,投身于乡村建设运动和中国教育...
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是193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米统计、B射线理论和对中子的研究,使他在理论和实验方面都达到了物理学的顶
1901年,保罗·高更离开塔希提岛,登上一艘驶往马克萨斯群岛的双桅帆船。他在希瓦瓦岛下了船,在岛上建造了自己的茅屋,取名“欢
抗日英烈事迹读本-(一) 本书特色艰辛的8年抗战中,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是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
《爱彼迎传》内容简介:如何打造一个被用户疯狂追捧,颠覆整个市场的产品?资深商业分析专家利·加拉格尔发现谷歌、苹果、亚马逊、
鲁迅传 本书特色 《鲁迅传》以文学笔法记叙了中国现代作家鲁迅传奇的一生。《鲁迅传》图文并茂,以丰富的文字资 料和珍贵图片为基础,从一位专业研究者的视角...
《寻找心灵的导师》内容简介:《寻找心灵的导师》从最新研究成果出发,为人们获得积极的工作和生活态度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人是处于
中国十大文豪:曹雪芹 内容简介曹雪芹(?一1763,一作1764),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祖上为汉人,其远祖曹彬是宋代开国大将军。曹彬生...
新月才女方令孺 本书特色 方令孺,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后裔、留美学生、新月派诗人、复旦大学教授、浙江省文联主席,方令孺有过多种身份的更替。她交友极为广泛,早年与陈...
马勒逝世百年纪念马勒之妻阿尔玛亲叙,亲选马勒家书,著名德语翻译家高中甫译笔李欧梵专文推荐本书记载了阿尔玛与马勒相识相恋直
中国的总管学周恩来 目录 序中国的总管家一、从两副诗联说起二、外国人士话中国的总管家三、海外华侨话中国的总管家四、人民心中的总管家加减乘除,数数在胸一、除法与乘...
《嘻嘻哈哈陪娃图鉴·妈妈陪你猜谜语》内容简介:本书写给家长们的陪娃手册,由北师大教育学博士李芳主编、针对3至6岁有宝宝的家庭
翁同龢 内容简介 自幼寒窗,26岁中状元。为同治帝师10年,官至二品。署理刑部右侍郎,公断“杨乃武小白菜”案。为光绪帝师20余年,群臣“亲如父子”。任军机大臣,...
苏联对我国的政治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既点燃火光,也投下可怕的阴影。书中描写的时代氛围,事件,众多苦难的制造者和承诺者,等
董浩云的世界 本书特色 《董浩云的世界》收集了董浩云自投身航运以来五十年间撰写和发表的四十余篇呈文、报告、论文和演讲,选摘了他与众亲友、同业间的往来书信,刊载了...
鲁迅三兄弟 本书特色 《周氏三兄弟》中的这三兄弟都是有单独的传记的。各人的事业、成就、著作、思想等等,都是每一本传记的当然的内容。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却不见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