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章*新书法专业教程》包括基本笔法的掌握与应用、偏旁部首的写法与应用、间架结构二十八法、章法常识与作品实习四个部分,讲述了欧体毛笔楷书的基本书法知识。
传统的说法是由东汉时期的王次仲首创楷书,《宣和书谱》中说:“上谷王次仲始以隶字作楷法,所谓‘楷书’即今之正书也”。王次仲,东汉时期书法家,今河北怀来人,首将隶法作楷法,字方八分,称为“八分书”。严格讲,王次仲当时的楷书有很多隶书的成分,是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的体势。从体势上讲,和我们今天的楷书并不完全一样。我们今天所用的楷书叫“今楷”,确切地说,今楷是到了唐代才正式形成的,因此也叫“唐楷”。至于说王次仲创造了楷书,这一说法可能有失于公允,我们很难想像,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怎么可以完成一种书体的创造,并被后人所公认,为历史所流传呢?这应该说是不可能的事。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由隶书向楷书演变的过程中,王次仲肯定是做了突出的贡献的,他应是一位杰出的代表。可以说,东汉末年楷书的基本特征已经形成。东汉以后,到了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书法大家,如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等,他们将楷书推到了一个高峰,以至于到了隋唐时期楷书基本上没有质的变化,仅有的变化也就是法度的严谨和风格特点的不同而已。
田英章,字存青,存卿,1950年生于天津。书法研究生,国家人事部干部中国人民大学书法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日本国立东京学艺大学。
历任: 《国务院任命书》高级书写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法定会长、欧阳询书法艺术研究会会长、国家人事部中国书画人才研修中心主任、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日本国艺书道院教授、日本书艺会顾问、日本国际书画艺术家联盟副理事长。
《西方艺术史话(青少年版)》内容简介:本书是介绍西方各国美术发展历史的入门性普及读物。作者用通俗、生动的语言,配以二百余幅
董其昌墨迹选(二)中国历代名家墨宝 本书特色 董其昌,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5》,卒于明思宗崇祯九年(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华亭《今上海闵行...
中国玺印篆刻通史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孙慰祖是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古玺印学家,此作为其二十年心血之作★ 本书用9个章节对中国绵延3千年的...
为了报仇看电影2 内容简介 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有的时候,看电影,为的是报仇;有的时候,看电影,是接受馈赠。随书赠送电影索引小手册:“与韩松落一起看电影”,收...
从诗礼簪缨、钟鸣鼎食的荣宁二府的府邸开始,一幅幅精细描绘的外观图、平面图、内部细节图,带我们的红楼梦中移步:黛玉的森森修
雕塑技法·人体雕塑(中文简体字版) 内容简介 此书特意为雕塑工作者们——那些极善观察和领悟立本形态的人们而作。我作为一名雕塑家,一直有一个夙愿,渴望得到一本阐释...
中国历代经典名帖集成:祭侄文稿争座位帖 内容简介 《祭侄文稿》又名《祭侄帖》,系稿本行书,是颜真卿为与安禄山叛军作战阵亡的从兄颜果卿和侄子颜季明所写的祭文。此帖...
到巴黎玛黑找创意 本书特色 巴黎是许多人向往一生必要去一次的地方,于是行程如何规划多少也影响了对巴黎的印象。本书是针对那些喜欢设计、追求创新、总是有些与众不同的...
《企业集团财务管控(第四版)》内容简介:作者首先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驱动管理变革的视角出发,明确互联网时代CFO面临
古玉 本书特色我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从周朝的“三礼玉论”到明清时期玉器的世俗化,无不表现出玉器记载历史、传承文明的功用。为让广大爱玉、收藏玉的朋友们对古玉有一个...
中国书法简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从书法历史的角度出发,较为全面地阐述了书法艺术的渊源及发展流变。在传统书法史构架的基础上,补充了大量的考古新材料、吸收了*新的学术研...
《作为隐喻的建筑》是一部关于解构主义的理论著作,集中反映了1980年代身处后现代思潮旋涡中的作者在日本语境下对“解构”方法的
影子君:周黎明的电影文化笔记 本书特色 《影君子:周黎明的电影文化笔记》作者以其庞杂的阅历及敏锐的感悟力,透过影像去品味东西方文化的微妙意趣;从常人所忽视的一幕...
艺术与设计-创意思维拓展训练 本书特色 陈琳、穆旭龙编*的《艺术与设计--创意思维拓展训练/视觉艺术设计新态势系列》是“视觉艺术设计新态势系列&rd...
中国剪纸技法 本书特色 《中国剪纸技法》:看看不如剪剪:人人都能进入剪纸天地。动口不如动手:个个都能成为剪纸高手。剪一剪 千娇百媚 展现翻一翻 万种风情 鉴赏中...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全新修订第7版) 本书特色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全新修订第7版)》电影学者史蒂文?杰伊?施奈德担纲主编,精选1...
装帧时代 本书特色一部弥足珍贵的书封手工绘图史,三百幅手绘书封珍藏,为台湾保守禁忌的年代留住绚烂的面貌。 过去遭迷雾遮掩的战后初期中国台湾书籍设计史并非一片贫...
《中国人的精神(修订版)》内容简介:《中国人的精神》一书由《中国人的精神》、《中国妇女》和《中国语言》等几部分组成。最核心
建筑先是人生的戏剧,然后才是视觉美的造物。用“相貌”来代替造型的观念,对于一般读者,更容易以拟人的想象去透视钢骨水泥、红
甲骨文与殷商人祭 本书特色 祭祀是殷商社会意识形态之核心,而人祭又是祭祀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种宗教形式。本书以殷商甲骨文为研究材料,穷尽性地统计了其中关于人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