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三言二拍的传播作为考察对象,探讨三言二拍自明末至晚清的传播情况。具体而言,它主要勾勒了三言二拍的版本流传,分析了其选本现象及改编现象,并从传播主体、传播地域、传播环境诸方面,联系明清时期的社会背景、文化政策、文学思潮、文学流派,还总结了三言二拍的传播规律及嬗变特征,试图以此探寻明清时期同样作为叙事文学的小说、戏曲之间渗透与融合的发展趋势,且了解明清时期社会文化的变迁与不同时代文士心态的转换,并阐述小说文体的发展以及小说观念的演进状况。
程国赋:199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为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总支书记、副所长,教育部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04年),全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广东省古代文学学会理事。自1997年以来出版学术著作《唐代小说嬗变研究》、《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隋唐五代小说研究资料》、《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论学术研究史》(合著)等7部,发表论文近百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古委会项目、广东省社科项目、广东省高教厅项目各2项,教育部重大社科项目l项,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部分小说辞条的编撰。
红楼梦八十回解读 本书特色 《〈红楼梦〉八十回解读》:在分析各回时,作者竭力挖掘小说人物言语动作的潜台词,探寻在特定情境下,人物之所以如此行动和话语的原因,沿着...
故事写作:小说写作实用指南 本书特色 ▲ 出版、影视、报刊、知识付费等领域故事创作者**指导 千万级畅销书作家蔡骏的故事写作课,创作多年洞悉故事市场;横跨出版、...
花园街五号 本书特色 叩开一幢建筑物的大门,也就是打开一部沉重的历史。花园街五号,这幢俄罗斯风格的建筑物,是这座城市的数一数二的住宅,在不同年代中,先后居住过的...
本書為二○○二年於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所舉辦的「華人世界的現代國家結構」國際學術會議之學術發表論文集。收集兩岸共十五位學者所
吴晗画传 内容简介 全书文字简述了吴晗的一生,图片有二百多幅,内容比较充分地反映了吴晗本人的经历与生活。但一个人在世间的生活不是孤立的,有亲属、有朋友、有同事,...
宋代心性中和诗学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采用哲学与诗学相结合的方法,力图发掘宋代心性学的渗透对诗学所产生的影响。宋代儒者与诗人身份的合一,使这一渗透变得自然而深...
智能传感技术丛书空间传感器网络复杂区域智能监测技术 本书特色 详实经典实用的空间传感器网络论述,可行可做可用的智能监测技术演示演示智能传感技术丛书空间传感器网络...
团购:中国书法正典系列3种 本书特色 ★ 8开平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金石家、书法家鲁九喜主编★ 装帧精美,设计雅致,印质上佳,自阅与馈赠皆宜★ 《唐颜真卿...
中国古典小说的文学叙事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八十年代两本旧著《古典小说艺术琐谈》和《〈水浒〉艺术探微》重新编缀、增补而成。探讨的是中国古典小说研究领域中一直考量...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 本书特色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科学与人文研究丛书》,是一套跨越科学与人文两个研究领域的综合性丛书,具有基础性、交叉性、哲理...
民间文书与台湾社会经济史(南强史学丛书) 内容简介 1988年和2000年,作者曾两次到台湾从事社会调查,得到台北县芦洲市李严峰女士和杨莲福先生的无私帮助。他们...
唐代传记文学研究 内容简介 简介从刘歆的《七略》到《隋书·经籍志》的目录分类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代传记文学从史传到唐代散传的历程。汉代儒术独尊,史传在目录分类中...
此书分析了有代表性、有影响的五十篇以“文革”为背景的小说。从各不相同的作品中归纳、发现了四种主要模式、四个叙事阶段、二十
大家小书-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 本书特色 萨孟武先生是一位令读者喜爱的学者。读他的著作,可以让人明白,历史学固然是一种知识,但更是一种智慧...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西医治疗 内容简介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西医治疗》一书,是针对从事肾脏病工作的临床医务人员、基层医生和慢性肾衰病人而编写的,具有中西结合治疗特...
展行出身富贵,前途光明。林景峰则出身寒微,并走上盗墓狭路。从背景到想法,他们都不适合在一起,可偏偏感情无从选择,无法控制
中国文学史-(上.下册)-插图本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 郑振铎之子郑尔康写序★ 搜罗各文学书里足以表现时代生活的插图,大抵以宋以来的书...
匡互生传 内容简介 匡互生先生1891年11月1日生于湖南宝庆东乡长沙村。1915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部。当五四运动发生之日,先生领先声讨奸人以至火烧赵家...
红楼独步 目录 写在前边的话/001《红楼撷英》序徐中玉/003红学的展望——邸瑞平《红楼撷英》序冯其庸/006自序:文学瑰宝《红楼梦》应该属于全世界/015欲...
《雨天的棉花糖》是毕飞宇发表于1994年的中篇小说,1994年于毕飞宇而言是多产的一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那是“人来疯”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