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作者1925年所作杂文三十一篇。1926年6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作者生前印行九版次。
鲁迅(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先驱。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母亲鲁瑞,农民的女儿,品格高尚,对鲁迅影响很大。七岁入私塾“三味书屋”,读诗书经传,但他更喜欢野史、杂记,同时又喜欢美术和民间文艺。十三岁时,祖父因科场案被捕入狱,父亲又患了重病,家庭由小康而坠入困顿。十六岁那年,父亲去世,家里“几乎什么也没有了”。家庭经济地位的变化,使鲁迅饱尝了世态炎凉的况味,看到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封建道德的虚伪。鲁迅幼年及祖父下狱后常住外婆家,使他有机会接触农民的孩子,了解农民的痛苦生活和勤劳朴素的品质。所有这些,对鲁迅后来的思想和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1898年5月鲁迅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转入江南矿务铁路学堂。在南京四年,鲁迅从维新派变法中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使他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相信“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1901年12月鲁迅从矿路学堂毕业,怀着“救国救民”的信念决定去日本留学。次年1月入东京弘文书院学习。为了表示与满清统治斗争到底、献身祖国解放事业的决心,鲁迅毅然剪掉象征种族压迫的辫子,并存照题诗,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庄严誓言。1904年鲁迅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以为“日本维新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想借此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但严酷的现实使他醒悟到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尤为重要。于是弃医从文,立志以文艺来唤起民众。1906年6月,鲁迅回到东京,积极参加反清爱国的革命活动,翻译与介绍了具有反抗精神的外国小说。1907年,他写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文章,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以进化论为主要武器,对形形色色的反动思潮进行猛烈的批判,提出改革中国社会的政治主张。
1909年夏,离日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教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鲁迅非常兴奋,热情地欢迎、支持这一革命。1912年1月,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请,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部迁往北京,先后任社会教育司科长、佥事。他亲眼看到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的丑剧,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他在寂寞和苦闷的心情中抄写碑帖,整理古籍;同时考察中国的历史,思索中国的前途。《唐宋传奇集》和《嵇康集》等大多是这个时期辑录整理的。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正在沉思、探索的鲁迅以强烈的震动,使他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和人民革命的希望。“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使鲁迅的革命精神更加振奋。从1918年起,鲁迅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这一年四月,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质,发出“救救孩子”和推翻这个社会的号召。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鲁迅“一发而不可收”,接连发表了《孔乙己》、《药》等优秀短篇小说和大量匕首投枪式的杂文,以彻底反封建的思想和犀利冷峻的艺术风格,显示文学革命的实绩。
1920年秋天开始,鲁迅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教中国古典文学,并坚持文学创作。《中国小说史略》就是根据教课讲义整理成的文学史专著。1921年12月鲁迅写成著名小说《阿Q正传》。作品通过雇农阿Q这个典型,鞭挞封建制度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和精神奴役,深刻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这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现代文学史上一座丰碑。1923年和1926年相继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展示了辛亥革命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阔的生活画面。散文诗集《野草》也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1925年,围绕“女师大风潮”,鲁迅同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自由派进行尖锐的斗争。1926年1月,在大革命高潮声中发表著名杂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提出“打落水狗”彻底革命的口号。在“三·一八”惨案中,面对反动军阀的血腥暴行,鲁迅愤慨地指出:“血债必须用同物来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同年八月,因受反动军阀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执教,著有《汉文学史纲要》和优秀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五篇。这些散文笔调优美、含蓄,感情深沉、激宕,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1927年1月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发表了著名文章《庆祝沪宁克服的那一边》,热烈赞颂革命,发出“永远进击”的号召。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学生,鲁迅因营救中山大学学生无效,愤而辞去该校一切职务。血的事实使鲁迅“轰毁”了进化论思想,认识到“青年必胜于老人”的偏颇,向共产主义的思想飞跃。
1927年9月底,鲁迅到上海定居。从此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和文艺运动。在1928年文学论争中,鲁迅比较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深刻地进行自我解剖,确信“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长期阶级斗争的磨炼和艰苦的自我教育,使鲁迅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鲁迅最后的十年,在党的领导下,在新文学的战场上,冲锋陷阵,浴血奋战。他参加“左联”的领导工作,并先后参加了革命互济会、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他还主编和与人合编过《语丝》、《奔流》、《前哨》等革命刊物,倡导过文艺大众化运动和新兴木刻运动,培养了不少革命作家。他以杂文为武器,同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文人进行英勇、坚决的斗争,揭露他们充当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走狗的丑恶嘴脸。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鲁迅怀着极大的喜悦,向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发了贺电,表达了对党和毛主席的崇敬和热爱。
鲁迅为革命为人民鞠躬尽瘁,积劳成疾,但谢绝到国外就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坚持在中国战斗到最后一息。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逝世,终年五十六岁。鲁迅的“治丧委员会”由毛泽东、蔡元培、宋庆龄、茅盾等人组成。上海各界敬献的“民族魂”旗帜,覆盖着他的遗体。中共中央从延安发来唁电,谨表哀悼。当鲁迅遗体在虹桥公墓安葬时,成千上万的群众赶来送殡。解放后,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主席亲书“鲁迅先生之墓”六个大字,出版了《鲁迅全集》二十卷,《鲁迅书信集》和《鲁迅日记》各两卷。鲁迅著作已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广为传颂,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热爱。
谷崎润一郎作品集:初期短篇集/新民说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谷崎润一郎初登文坛、创立“恶魔主义”风格之经典名篇,含《刺青》《麒麟》《秘密》...
新编唐诗故事集:长安胜迹史事篇 内容简介 唐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之一,也是形成国人文化爱国主义的动力,千百年来它广为传诵,家喻户晓。《新编唐诗故事集》是由享誉...
宋诗鉴赏举隅 本书特色 霍松林编著的《宋诗鉴赏举隅》是一部鉴赏宋诗的经典读本。全书精选宋诗百余首,所选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代表了宋诗发展各个阶段的*高成...
碧海情天 内容简介 袁元校注的《碧海情天/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是一部民国通俗小说。刘云若是一位才子,也是一位情种。20世纪20年代,他就成为一位以言情小说见长...
温故书坊:所谓草民 本书特色 一个小人物在大时代里的跌宕漂泊,讲述一段纤毫毕现的底层人生。好像有位外国人说过:每个人的历史都应当是一部《圣经》。从某种意义上说,...
巴黎圣母院 本书特色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一部引起轰动效应的浪漫派小说。小说以十五世纪路易十一统治下的法国为背景,通过一个纯洁无辜...
王家岭的诉说 第二国策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王家岭的诉说》和《第二国策》。 《王家岭的诉说》讲述的是2010年年初发生于山西王家岭煤矿的特大透水事故,事故造成...
中华诗词的现在与未来 本书特色 古典诗词创作对现实人生和现代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可以滋养现代人浮躁的精神世界,彰显出人生的真善美,同时也是展示中华文明独特魅...
流沙河-Y语录 本书特色 流沙河先生记录之世说新语 于不经意处见机锋 令人拍案叫绝! y这个音,在蜀人口语中,意思是伪劣是差次,总之是不好...
《孟威村的雨季》内容简介:2008年上半年,小鹏30岁,他的背包之旅即将终止…… 人过30,该做点正经事了,要不要向同龄人看齐? 立
《芯片战争》内容简介:一部芯片的发展史与竞争史!追溯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直面大国博弈下的芯片竞争格局! 《金融时报》2022年度
2016-中国年度随笔 本书特色 《2016中国年度随笔》由徐南铁主持编选,选取石湾、傅谨、秦颖等人的文章。这些文章或反思历史与文化、怀念友人、点评文艺作品,臧...
你是流云,我是孤星 本书特色 《新月派小全集:你是流云,我是孤星》是新月派诗选小全集之一,收入了新月派诗人陈梦家的诗歌百余首,较为全面地展现了诗人的诗歌风貌。陈...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061:魏金枝 李俊民 何家槐卷 本书特色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之一,收入了李俊民何家槐魏金枝三位作家在2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小说,共18篇。海上文...
中国名家散文精选系列:从维熙散文精选集 本书特色 从维熙以其深沉雄健的笔触,描绘出中国广阔的生活画卷,展现了种种灵魂与肉体扭曲的图景,悲情中蕴藏着多彩的人生。中...
《HR共享服务:整体架构与数智技术下的升级》内容简介: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冲击下,速度和效率是企业取得竞争
名演讲录 本书特色 《名演讲录/典藏》由吴瑕、杨欢编译。当我们打开书本,走进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自然能够体验那种君临一切的奇特感觉。此时心如止水,宁静安然,恰如...
乡关何处-故乡.故人.故事 本书特色 《乡关何处:故乡故人故事》编辑推荐:那些失散的亲友故人,那些漫漶风化的人间故事,都在暗夜里鞭策人们几近麻木的神经。千回百转...
跑多远才能回到家 本书特色 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徐则臣的散文集,以“出走-归来”为主题,分为故乡、城市、游记三大题材。作者在由江苏老家、到...
李商隐 本书特色 “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书系”选取了历*具代表性的诗人、词人的优秀作品,单独成册,并加以详尽通俗的译注、评解,配以与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