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是位杰出的小说家,也是个优秀的散文家。他的读书随笔,充满睿智和真知,是他的散文中*有价值的部分。他不满足于浮光掠影的涉猎,而是对感兴趣的作家进行深入钻研,加之罗兰在音乐和艺术上的造诣很深,这使得他站在一般作家所达不到的高度,既能从思想方面去评价作家、艺术家,又能理性赏析到他们独特的艺术才能。
罗曼·罗兰是位杰出的小说家,也是个优秀的散文家。值得注意的是 , 他的随笔,尤其是读书随笔,是他的散文作品中*有价值的部分,充满 睿智和真知。这是毫不奇怪的,因为罗兰从高师毕业后就到罗马攻读历 史学硕士学位,这一经历形成了他读书和研究的兴趣,他不满足于浮光掠 影的涉猎,而是对感兴趣的作家进行深入钻研,得出一般人,甚至一般 作家所达不到的结论。加以罗兰会弹奏钢琴,在音乐和艺术上造诣很深, 这使他既能从思想方面去评价作家、艺术家,又能欣赏他们独特的艺术 才能。 罗兰广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使他对文坛三大泰斗——托尔斯 泰、莎士比亚和歌德的作品爱不释手。托尔斯泰是他的**位导师,把 他引入了文坛。*初使罗兰与托尔斯泰相通的是人道主义。久负盛名的 托尔斯泰甘于“礼贤下士”,也许是他发现了这个法国青年也崇尚人道主 义,于是给罗兰回了一封长信,阐述自己的人生观。这封信的观点无疑 对罗兰的一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罗兰后来为这位他所崇敬的作家写 下了《托尔斯泰传》,这部传记反映了罗兰对这位大作家从感性认识到理 性认识的过渡。他研读了托尔斯泰的许多作品,特别是《战争与和平》《 安 娜·卡列尼娜》和《复活》,写出了富有激情的赏析文字。众所周知,《 战 争与和平》启迪了罗曼·罗兰,使他创作出卷帙浩繁的《约翰·克利斯朵 夫》。 托尔斯泰不仅启迪他信奉人道主义,而且在艺术上赋予他创作“长河小说 ” 的启示一通过一部多卷本作品反映一个时代。稍有不同的是,罗兰刻画 的是一个年轻艺术家的成长过程,他从个人的地平线走到与大众汇合的 地平线。 我国读者不甚了解的是,罗曼·罗兰也十分熟悉和赞赏莎士比亚和 歌德。关于莎士比亚,他写过四篇随笔,对莎士比亚剧作的了解达到令 人惊讶的程度。罗兰踏上文坛,*先写作的是剧本,他的楷模就是莎士 比亚。罗兰早年已经读过莎士比亚的作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重新阅 读使他感受到新的东西。这回,罗兰从莎士比亚的剧本中看到的首先是 人道主义,用他的话说,是莎士比亚的怜悯态度。李尔王在荒原中不是 对不幸的人们产生了人道的温情吗?罗兰认为,怜悯是莎士比亚作品的标 志,这一点和同时代其他戏剧作品鲜明地区别开来。罗兰还指出莎士比 亚重视真实,而他笔下的真实,主要是暴露伪善,并认为金钱主宰着世界 , 超过一切寡头势力。他援引了多部剧本的台词,十分令人信服地加以证明 。 《四论莎士比亚》印证了罗兰是个学者,但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学者,他是 一个立足于通过学习,寻找创作途径的兢兢业业的求知者,是一个没有 学究气的研究者。文章中不乏真知灼见,甚至有的精辟见解在一般的莎 士比亚研究中也不曾见到。这组文章完全可以列入优秀的莎士比亚评论 之中。 在后人眼中,歌德是一个复杂的难以理解的作家。罗兰的随笔抓住 歌德的一句诗“死与变”,认为这是歌德一生的写照:他一生都在求变。 歌德是有哲学头脑的,他的诗歌和其他作品往往渗透了哲理,这是他高 于其他诗人之处。面对复杂的政治局势,歌德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自己 的独立见解。他的见解未必都正确,但他并不是顽固不化的,例如对法 国大革命,他的态度有一个变化过程。重要的是他敢于面对真实,从来 不说谎,保持了独一无二的精神完整性。他像自己笔下的浮士德一样,前 进、 倒下、爬起来;行动、工作、斗争;被毁灭,为了重新开始。总之,罗 曼·罗兰从歌德那里领会到要积极向上,不断把握变动的世界;要毁灭 旧我,获得新生。随笔写于20世纪30年代初,既是罗兰对歌德一生的 概括,又是他对创作《约翰·克利斯朵夫》以来的经验总结,也是他当 时思想状态的写照。 罗曼·罗兰作为一个享有国际知名度的作家,他的目光不会仅仅局限 于两三个作家身上。正因如此,他对古希腊的唯物论哲学家昂佩多克莱 斯的诗篇残简抱着浓厚的兴趣;对宣传和平主义的印度圣雄甘地感到息 息相通(他对甘地的接触留下了生动的描绘);对邻国新兴的文学采取鼓 励的态度,高度赞扬写出**部民族文学作品《乌兰斯匹格传奇》的科 斯特和瑞士**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卡尔·施皮特勒。此外,他对 苏联文学中有价值的作品也乐于向法国读者作介绍,如对尼古拉·奥斯 特洛夫斯基及其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作了推荐。从他的评论中, 读者可以看到他兴趣之广泛。同他对艺术巨匠的态度一样,他对当代或 古代作家的作品也从学习出发,力图发现有价值的东西,使其变为有益 于自己的养分。罗兰的晚年仍在孜孜不倦地求索,为人类的进步事业服务 , 他的读书随笔就是一份宝贵的记录。 罗曼·罗兰在接近晚年时开始撰写回忆录《内心旅程》,这里选择了 开头的两篇《鼠笼》和《三次闪光》。前一篇回忆了罗兰童年和少年时期 的生活。他小时候身体赢弱,但是他具有顽强的与命运搏斗的意志,不 仅健康地成长,而且还经历了相当漫长的一生。尤其是他对自己的小妹 妹的回忆催人泪下。他的小妹妹得了白喉,由于庸医的误判而夭折,悲惨 地死去。文章充满了对热爱人生的充沛的人道主义精神。《三次闪光》是 对作家自己人生经历中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事件的描述。**次闪光是 写对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故居的瞻仰,罗兰从这个伟人身上 获得的启示是敢于对恶势力斗争的大无畏精神。这是政治方面的启迪。第 二次闪光是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对他的启示。尤其是《伦理学》对罗兰 的思想起了重大的作用。斯宾诺莎的求实精神给予罗兰深刻影响,奠定了 他的哲学观。第三次闪光是托尔斯泰在文学上对他的启示。他从《战争 与和平》等小说中学到了如何写作长篇小说的感悟,也从托尔斯泰身上 感受到人道主义。总之,这三次闪光在罗兰一生中起着引导的作用,是 理解他的创作的重要依据。此外,我们从《内心旅程》的附录中撷取了 罗兰关于音乐和艺术方面的一些思考,作为这部散文选的补充,其中不乏 真知灼见。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1899年,罗曼·罗兰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后人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归国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艺创作。他创作过许多以历史英雄事件为题材的剧本,以及几部久负盛名的名人传记:《贝多芬传》、 《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等。并著有长篇小说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因“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曼·罗兰获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出身北京贫民家庭,1924年赴英国教书,1930年回国后长期在青岛大学等校任教授。擅长表现北京下层人民的贫苦生活及其悲...
让我留在你身边 本书特色 1.40亿次阅读,150万次转发,狂销千万册华语现象级作家张嘉佳,精装升级,再度归来 他是近年来华人作家中的红人,他写的故事温暖了千万...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B卷) 内容简介 一、本书主要选译**次世界大战以来欧美、日本、印度等国属于现代派文学范围内有国际影响的十个重要流派的代表作品,以流派为经,时...
最美不过诗经-2版-唯美典藏版 本书特色 《诗经》是我国首部诗歌总集,它有更加多维和立体的审美视角和阅读价值,无论是爱情故事,抑或民生百态,都表现着初民那种纯真...
失落的黄金国 本书特色 《失落的黄金国》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美洲三部曲”之二。为了寻找令人垂涎的黄金国,探险者们前赴后继,然而,这注定只是一场疯狂...
《爱因斯坦文集(增补本)(第3卷)》内容简介:这一卷选编的内容主要是爱因斯坦的社会政治言论,反映他的一般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观、科学观、经济观、教育观、道德观...
郑重,1970年生。1995年芝加哥艺术学校戏剧专毕业,主要中文剧作有《大明宫词》、《绿衣红娘》、《禧娃》、《挪威的中秋》等。王要,1968年生。1991年大学...
脑洞W 本书特色 1.【饿了么】主题:“吃”是人们永远离不开的事,关于“吃”“美食”“减肥”也一直是网络上的热门话题,结合《脑洞W》特有的脑洞大、有趣、打破常规...
《寂静的思想》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诗集,收录了作者近两百首诗歌,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的心路历程。全书语言灵动且温润,思想质朴
威尼斯是一条鱼 本书特色 为了向家乡致敬,斯卡帕用充满诗意和令人回味的语言,带领读者沿着小巷、跨过小桥、穿过广场,鼓励我们大胆地迷路,忘掉旅游指南,像威尼斯人一...
精彩摘录笔者会强调自由的心理一面。可是笔者也曾表示过,心理的问题,不能和人类生存得物质基础,不能和社会中的经济、社会及政
《古今和歌集》内容简介:☆东瀛《诗经》 ☆和歌高度成熟的标志 ☆日本三大古典和歌集之一 ☆日本第一部“敕撰和歌集”☆纤细婉丽的
20世纪外国文学丛书-告别马焦拉 内容简介 瓦连京·拉斯普京(1937-)是俄罗斯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五部中篇小说,本书收入的是他的两部代表作,其中《活着,可要...
孤独六讲 本书特色 十年:《孤独六讲》跨越十年,已经成为一代人的文化经典。有人从中看到孤独,也有人看到属于自己的精神烙印。新版耗时长达两年,于初版十周年之际,以...
唐山大地震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钱刚,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及记者,上海大学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大型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早发表...
明清笑话十种 本书特色 古代笑话中有较为深厚的思想文化内涵,人们对好的笑话的喜爱,也总是持久不衰的。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消闲...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092:韩侍桁 章克标 杨邨人卷 本书特色 三人在上世纪3年代文坛颇有影响,本卷收入的篇目有韩侍桁的《评价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章克标的《...
爱经全书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幽默的教育诗,辞藻和内容是非常淫艳的,但它表现了作者对这个问题的渊博的知识和精细的心理学素养。——德国史学家 杜菲尔《爱经》可能是前...
徐志摩文集 本书特色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笔名南湖、云中鹤等。1915年中学毕业后,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和1921年分别赴...
《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内容简介:十年又十年,严明数度转行,几易人生,他站过乡镇高中的讲台,也曾跻身摇滚教父的乐队,在纸媒